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思考题_第1页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思考题_第2页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思考题_第3页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思考题_第4页
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思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力系统分析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答案k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电流标么值为:其中Z“是()。A、节点阻抗矩阵的对角元B、自导纳C、节点导纳矩阵的对角元D、互阻抗A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指的是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经受()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或者用原有运行状态近似农示新运行状态的可能性。A、大干扰B、微小的干扰C、三相短路D、两相短路B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所指的干扰不包括()。A、大容虽发电机突然退出运行B、风吹导线导致的架空线路参数的改变C、三相短路D、两相短路B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所指的干扰不包括()oA、两和短路接地B、两相短路C、三和短路D、一个普通灯泡的熄灭D电力系统

2、二次调频()。A、是由于生产、社会、气象变化引起的B、是有差调节C、由发电机组的调频器完成D、不可以实现无差调节C电力系统二次调频或频率的二次调整()。A、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完成B、是由于生产、生活、社会、气象等变化引起的C、是有差调节D、可以实现无差调节D对于两端供电网,如果两个电源点i、J的电压完全相等,那么线路中的初步功率 ( )。A、不需考虑循环功率B、需叠加由节点i流向节点j的循环功率C、需叠加由节点j流向节点i的循环功率D、等于零A发电机的P-Q运行极限图如图所示,()。A 当 c o s j = 0 .9 时,Pmax=3 2 OMW,Qma x 15 0 Mva r B、当 c

3、 osp = 0 9 时.Pm a x = 3 0 OMW.Qmax 100 130 200 2S0 Q /Mw发电机组单位时间能量输入与输出之比,称为()0A、耗量特性B、耗量微增率C、比耗量D、燃料耗量C节点导纳矩阵的对角元丫罪称为自导纳,它等于()。A、连接节点i与任意节点j支路的导纳B、与该节点i直接连接的所有支路导纳的总和C、与该节点i直接连接的所有支路阻抗的总和D、0B节点导纳矩阵的非对角元订称为()。A、自导纳,它等于连接节点i与任意节点j支路的导纳B、自导纳,它等于与该节点i直接连接的所有支路导纳的总和C、互导纳,它等于连接节点i与节点j支路导纳的负数D、互导纳,它等于连接节点

4、i与节点j支路阻抗的负数C两台同容量机组并列运行,机组1#的调差系数小于机组2#的调差系数,如果系统负荷增加 时两台机组均未满载,则()。A* APgi D Pg2B% DPgi APg?C、A Pgi = APg2D、Kui K g2A某电力网的全年供电虽为800万kWh.电力网的全年电能损耗为70万k 柿,则()。A、发电机的全年发电量为8 00万kWhB、用户全年实际用电量为80 0万kWhC、电力网的网损率为8.75%D、发电负荷为870万kVC某系统总负荷为10 0MW,负荷单位调节功率为Kl=1.5,运行在5 0Hz;系统发电机总容 量为10 0MW,调差系数s% =2.5。当用电

5、设备容量增加5MW时,系统发电机增发功率 为()MWcAx 0B、5C、1.5D、2.5A某系统总负荷为600MW,负荷单位调节功率为Ki. = 1.5,运行在50Hz:系统发电机总容量 为600MW,调差系数 11 0B、121图二C. 1 1 5. 5D、 107. 25)小时。D. 3680如图所示的年持续负荷曲线,负荷的最人负荷利用小时数为(A 8 7 60B、60 0 0C、492 8P( MW)100w30r(200050008760):1 -如图所示简单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功角特性曲线,根据等而积定则,系统暂态稳定的条件 是( )0A、最人减速tri积e dg k 1 f e小于加速

6、面积ab c dkaB、最大减速而积edgk fe k于加速面积a b c d kaC、变压器分接头是主抽头D、负荷为0班制企业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般()三班制企业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CA、等于B、大于C、小于D.大于等于个两端供电网络,如图1所示,两个电源点i、j的电压分别为11 6 k V和112RV,那么 在线路中初步功率()。B厂、1Z122Z233Z3411T11J 11A、等于零B、需叠加由节点i实际流向节点j的循环功率C、需叠加由节点j实际流向节点i的循环功率D、不需考虑循环功率条3 5 kV线路的参数为:rl=0.26Q/km, L =2 0 km;线路末端最兴负荷Pmax=6

7、MW, 功率因数cos(p = 09 5,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m a x=5000h,则(九A、线路全年运行小时为5000 hB、最大负荷损耗时间为500 0 hC、用户全年实际用电量为5 50万kWhD、线路全年的电能损耗为SxlkWhD针对冲击性负载引起的电压变动,宜采用()调压措施。A、并联电容器B、并联电抗器C、静止无功补偿器D、同步调相机C针对炼钢厂冷轧机引起的电压变动,宜采用( 调压措施。 A、同步调相机B、并联电抗器C.并联电容器D、静止无功补偿器D二.填空题潮流计算中,PQ节点待求的物理量是该节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耗量特性曲线上某i点切线的斜率为。耗量微增率三班制企业的最人负

8、荷利用小时数般两班制企业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大于三.计算题计算题答案New t on- Rap h s on法潮流计算的的基 本步骤是什么?1)2)取迭代次数20,给定各节点电压初始值e严,f严,i=l,2,n。 根据e严,f严求功率或电压的不平衡量AP严,AQ.,W , AU55lk,, 比如:APi =P| -SlqCGyej+ Bj)J-l3)根据e严,f严求修正方程中系数矩阵中各元素。4)接修正方程得到电压的修正量Ae严,Af严 和各节点电压:i.e 严+Ae 严ii.如果max 1 A e严|, | Af严 =(112-7.81) X 11/10.6=10 8. 12kVUnfaln

9、= (115 - 3. 9 7 X 1 1/1 0. 3=1 1 8.58kVUtk.t= ( 1 08.12 + 118. 58) /2 =11 3.35kV选择最接近的分接头:U=ll 0 X ( 1 +2X1. 5%) =113. 3kV校验:U“= (112- 7 . 81) X 11/113 3=104. 19 X 1 1 /113. 3=10. lkV 1 0.3kV不合格-所以,没有分接头能够满足要求。电力系统中可采用什么调压措施?各种调压措施各有什么特点?答案:(1)调发电机端电压:(2)调变压器分接头;(3)改变网络无功分布(装并联无功补偿设备):(4)改变线路参数(装串联电

10、容器、更换导线)。主要特点:调发电机端电压方便、不需要增加投资;普通变压器需停电调分接头,使用有载调压变压 器时,调压灵活而且有效,但价格较贵,而且般要求系统无功功率供应较充裕;系统无功功率供应不 充裕时,可以用并联电容器、调相机、静止无功补偿器调压,还可以降低AP。但需额外增加投资;静 止无功补偿器调节速度快,可用于冲击负荷的调压。发电机组间有功负荷经济分配的目 标是什么?应按什么准则分配?目标是使全系统燃料消耗(或电能成本)最小。 应按等耗量(或电能成本)微增率准则进行有功功率分配。发电机组间有功负荷经济分配的目 标是什么?应按什么准则分配?目标是使全系统燃料消耗(或电能成本)最小。 应按

11、等耗量(或电能成本)微增率准则进行有功功率分配。负序电抗X:=o. 4 3 2:变压2 零序电抗X 0=4XUo在f点歩 性。答案:1)求给定条件下E和罟参数:Xti=0.138:生两相短路接地A1 Xt?= 022:电力线路1的参数:Xi=0 487, 汝障时.如果在8c=66切除故障.试判断系统暂态稳定T2 Q/60丄X|=X1+ Xi!+ Xt2+Xi/2=0. 2 95+0.138十0 122+ 0 4 8 7/2=0.7 9 9-J(l + 性严 + (平)2 . Jl.“2+O.70 -Mlw冷s 12)求故障时的功角特性.(0.432+ 0.138)x(0.244+ 0.122)

12、 2Z (0.432 + 0.138) + (0.244 + 0.122)0.2220.138x(0.974 + 0.122) 01 0.138 + (0.974 + 0.122) = 0.123附加电抗:X2XeX2 + X Sc. c r 所以,系统不能暂态稳泄。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曲线:画出负荷.发电机 的静态频率特性 曲线:次调频与 二次调频之间有 什么不同?发电机调速器的静态频率特性曲线:发电机调频器的静态频率特性曲线:次调频与二次调频之间的不同:次调频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完成.只能实现有差调节提针对变化幅值很小、周 期很短的偶然性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进行调整。二次调频由发电机组的调频

13、器完成,可以实现无差调节,是针对变化幅值较人, 周期也较长、带有冲击性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偏移进行调整。如图二所示,变压器阻抗Ri+jXT=244+j40欧已归算到高压侧,最人、最小负荷时,通过变压器的 功率分别为Smax=28+jl4MVA和SM 0+j 6MVA,高压侧的电压分别为Ulmax=ll OkVUlmin = 113kV,要求低压母线的电压变化不超过6.06.6kV的范圉,试选择合适的分接头。110 土 2X2.5%/6.3kV答案:最人、最小负荷时,AUTm 6 kVU2m .n= (113-2.34) X 6. 3 / 1 0 7.2 5 =6.5kV 6 .6kV所以,分接头

14、10 7. 2 5 kV可以满足要求。如图二所示系统,U|=ll 2 Z0k V, Z|2 = 8 1+jl26 9Q, Z 23=9 9+jl287Q, Z,M=13.2+jl7 1 6Q,不计功率损耗,(1)如果I、4点电压大小和相位相同,试求功率分布。如果U4 = l 1 6Z0.38kV不计电压降落横分量时,2、3点电压为多少?5.87MVA图二1) 1、4点电压大小和相位相同时的功率分布:(9.9 - jl2.87 +13.2 - jl7.16)(23.2 + jl587) + (13.2 - jl7.16X 14.14 + jl 1.76) 1 8.1 - jl2.69 + 9.9

15、 - jl2.87 +13.2 - jl7.16=21.99+ jl6.73MVA23 21.99 + jl6.73 -(23.2 + jl5.87 )-1.21 + j(L86MVAS4 - S3 - S23 14.14 + jll.76-(-1.21 + j0.86) 15.35 + 10.9MVA2)功率分布:158+jlO96MVA1 -7.4-j4.91MAZ232154+jl667MVA4ZmCZHU4功率分点是2节点,不计电压降落横分量时,2、3点电压:AUi2J5.8x8.1 + 10.96xl2.69M238kV112U2 -112-2.38-109.62kV21.54xl3

16、.2 +16.67 x 17.16 4 4.92kVau43116116-4.92-lll.OSkV3丽三所示,无限大功率系统母线电压为U = 1.0,额定运行时发电机输送至系统的功率Pn=1, Qn= 0.2:发电机参数:Xd=0.2 9 5,负序电抗X2=0. 4 3 2:变压器参数:Xn=0 . 1 3 8, XT2=0.I2 2:电力线路1的参数:X,=0. 4 8 7,零序电抗X10=4X1IO在f点发生两相短路接地故障时, 如果在8c=6 0。切除故障,试判断系统暂态稳定性。UNdU110x(116Z038-112)8.1 一 jl2.69 + 9.9 - jl2.87 +13.2

17、 -jl7.16 619 + j577(MVA)图三答案:1)求给定条件下E,和So+ XTi+ XT2+X|/2=0.295+0.13 8 + 0 122+0.48 7/2=0.799 J(J27缕2 +()2 . J口62+0.7如 _L411.162) 求故障时的功角特性.(0.432 + 0.158) x(0.244 + 0.122) 21 (0.432 + 0.138) + (0.244 + 0.122)-0.2220.138x(0.974 + 0.122)0.138+ (0.974 + 0.122)-0.123附加电抗:Xf)X2X()X2E + X0S0.222x0.1230.2

18、22 + 0.1230.079v v (X,(j+Xj|XX|/2 + X) AII 入i +0 7於(0295 + 0138)x(0244 + 0122).,伽0.079E*U 1.41x1* H.maxXlt 2.8043) 求故障切除后的功角特性Xni Xd+Xn + X + XT2 0.295 + 0.138 + 0.488 + 0.122 1.043:n-i PpPlll.max180e-47.7*8)- 180 sin132.34)求极限切除角-1 Pm()+ P Il.man&k 一卩 I.max % Plll.max -Pll.max3 141 x (132.3 - 34.53

19、) x +1.35 x cos 132.3 - 0.5 x cos 34.5311.35-0.58cxr-cossCOS*162.75)稳定性判断d c=60 心,在同样负荷变化量的情况下,Af会更小,即有利于调 频。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机三相短路电流计算机算法的基本步骤:算法的基本步骤是什1)输入数据:么?2)形成节点导纳矩阵;3)应用节点导纳矩阵计算点的自阻抗、互阻抗Z1 k , Zkk, Zn k o4)计算短路点的三相短路电流:h 皐亠5 = Li(o)5)计算各节点电压:Uk =0Ui-Uj6)计算各支路电流:!ij= yZij捉高静态稳定的措施 有哪些?根本措施:缩短“电气距离”。1)采用自动调节励磯装置某些发电机自动调节励磁装置可使Eq-常数,所呈现的电抗为暂态电 抗 X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