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术专题:波长选择开光(WSS)一、技术背景:本文我将以波长选择开光(WSS)为核心,做一个技术专题,为大家系统的回顾一下WSS技术产生的原因,发展的现状和实现方式。既然以WSS为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WSS。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WSS可以表述为用以实现动态可重构光加/减复用(ROADM )的新一代技术,具有网状架构,能支持任意端口波长任意上下行的功能。既然 WSS是新一代的ROADM技术实现方式,我们先来回顾一下ROADM的发展历程。从 ROADM概念首次被提出,到商用化,再到新一代的WSS技术,整个历程可以很好的用图1描述。OpticalCi-culatorsOADMQXC 3 BOP
2、LCROADMDSMROADMROADM j*IE?/S jRJ-ftfeiluCijd pilU! Pi Hklin.hi砒 er tie ni rre? p*曲uii、W uric*Hli 孕h inHt wild dhjiArtkrnAdd irop padkciiiEI-ROkiipl RQOU Tnbut图5 WSS模块功能示意图如图5所示,每个波长信号被独立可编程控制,根据实际需要,或者被传送到Express端口或者到下行支路端口。然后Express端口将混合新的上后输出。这种结构的ROADM设备在上下行端口都具有波长无关的特征,任意下行端口可以实现任意波长信号下行,在上行端口上行
3、任意波长信号。OPM来保证多波长信号的功率均衡性。行信号一起传送到 ROADM输出模块。和 WB技术一样,在系统末端也使用WSS-ROADM 系统构成:WSS(lxNiWSS (1kNIL1N-1N-1 1drop portsadd ports图6 2自由度 WSS-ROADM 示意图图6所示的基于 WSS技术的ROADM系统分别由一个1 XN和一个NX1的WSS模块构成。其中1 XN的WSS能够将输入端口的波分复用信号中的任意波长组合输出到任意输出端口上;相反,NX 1型WSS可以将任意一个输入端口的光信号选择任意波长组合与其他输入端口的波长组合合并注意图6所示结构数据流都是东西方向的,因此
4、有两个自由度。但注意到在这种结构中,WSS的输出端口除直通端口外其余的端口只选择单波长输出。因此一个2-自由度的ROADM是很容易升级到最多 N-1个自由度的,如图 7所示wsSiinhi图7多自由度 WSS-ROADM 结构示意图c基于WSS下行和合束器上行结构)a基于 WSS模块;b基于分束器下行和WSS模块上行;ROADM node01. MClwntClient广播式服务能力。类似图7,仍使用1X N的WSS模块实现互连,而分束器(或合束器)的分束比(或合束比)为1: m (或m : 1)。那么作为 W图8典型 WSS-ROADM 应用实例如图7( a)所示,在N个WSS服务端口中,一
5、个被专用于本地信号上下行服务,而其余N-1个被用于在 N-1个ROADM模块间的网络交叉互连。图7( b)和(c)是为了降低成本,减少开关数目而对图(a)做的一种简化。图(a)中上下行的服务是通过一对 WSS实现的,而(b)和(c)则使用一个 WSS和一个分束器(或合束器)的组合,这样的方案更加简单,成本更低,性能上却保持了和(a)方案相同的灵活性,都能实现 N-1个自由度的可重构加减互连。我们可以把(8)和(b/c)看做 WSS-ROADM的两种基本互连方案。这样看来是否(3或(c)相比方案(a)就更具优势了呢?其实不然,两种方案其实互有优劣,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综合选择。由于使用了分束器或合
6、束器而相应产生的额外损耗也明显大于(a)方案,因此(3和(c)还必须使用 EDFA来对信号再放大。另外,方案(a)使用了一对互为反向的 WSS,因此除了低损耗外,还保持了非常好的端口间信号隔离度,因此系统串扰非常小。但是,方案(a)和图2所示的 WB-ROADM 相比,已不具备广播式服务能力。但方案(3或(c)由于使用了功分器,则和WB-ROADM 一样也兼具了广播式网络服务能力。为了更形象化的描述 WSS-ROADM的工作模式,给出了图 8所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WSS模块能提供C/DWDM网络环和城域骨干网 DWDM环间信号的任意交叉互连。注意图8中WSS模块是三个环的相切处,右边显示了放
7、大的工作模式图,这和图7 (a)所示的原理是一致的。事实上,我们可以在图7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波长交叉互连的能力。即结合使用WSS和功分器技术。让系统兼具点对多点的交叉互连能力,以及SS-ROADM系统将具有 m*(N-1)个自由度。这时候,对照图 7 ( a)的结构进行扩展,则将需要(m+m2)* ( N-1 )个 WSS模块。而使用类似图 7 ( b)和(c)的方案,由于使用分束器或合束器来取代上行或下行互连功能,也就是说将有m*(N-1)个WSS模块将被分束器或合束器来取代,这时候系统共需要m2*(N-1)个WSS模块。这是 WSS用于可重构加减互连最具普遍意义的系统模型。对WSS-ROAD
8、M,接入损耗和节点间的串扰是系统的两个基本参数。当采用普遍系统模型时,我们可以将类似图7(a)、( b)和(c)三种模式下的接入损耗和串扰理论大小列于表1:XumlXr “1蜩uir収iSum of1: A.i W5S* for add and drivp1硼 +A1)讪|l )i| i 1fg|Ki i Vphl (rn |i*r drp 4nd USS%dklWf V 11l曲恤n表1 WSS-ROADM 接入损耗和串扰理论结果比较三、WSS技术实现:这一部分里,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下WSS模块最常用的实现方式,并评述各种方案的优缺点。1.基于微机电(MEMs )技术的 WSS模块:WSS模块
9、的技术方案有许多,其中最普遍的是使用解复用器和MEMs微反射镜的组合。最早的基于MEMs的WSS模块于1999年由Ford提出,当时他们使用的是数字式MEMs镜,因此能实现 1X2的互连。后来的研究拓展了该技术,采用阵列式模拟MEMs,可实现更高自由度的互连,如图9所示:OutputRtiuton bttn图9使用解复用器和 MEMS镜组合的 WSS模块图9所示技术方案是 WSS模块受关注最多的方案之一。它包括解复用器、1X N的MEMs光开关和波长再复用功能。输入光纤端口的波分复用信号经过光栅实现波长分离,然后聚焦于透镜焦平面上。单轴反射镜组安放于焦平面,每一个透镜对应一个波长。通过调整反射
10、镜角度,将对应波长光信号反射到特定输出光纤。这种方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这个结构中,输出光纤耦合功率直接依赖于MEMs镜角度控制的精确性。因此该方案保持MEMs微镜长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是最关键的问题。目前已经有报导,材料介质层的残余电荷会导致MEMs镜累计静电荷,导致系统可靠性恶化。Output fibvrcol lima lors图10面阵式MEMs基WSS模块示意图注意到图9中MEMs镜是单轴的,因此只能实现直线的光束扫描。如果我们MEMS镜改成两轴向扫描,同时使用二维准直器阵列,那么我们也很容易将图9的节点互连数扩展到N2。如图10所示。最普遍的实现方式之一是采用4f成像系统,使
11、用两个正交的单向扫描来构造系统。但是要设计和制作两维 WSS难度相当大,所以这种方案只限于科研院校研究,还无法实用。此方面一项很出色的研究来自台湾大学的蔡睿哲博士,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他们细节给出了二维扫描阵列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方案,实验交换时间小于700” s,但输入光纤-输出光纤的接入损耗相当大,在6-18 dB左右,尚显过大。目前基于 MEMs的WSS已有产品,图11是康宁用于 WSS的一维线性微镜阵列图片。图11线性阵列MEMs微镜实物图2.基于PLC技术的 WSS模块:前面提到的 MEMs技术用于 WSS模块,特点是结构灵活, 容易实现,由于采用空间光学器件, 甚至可以向二维
12、面阵扩展互连数目。 对WSS模块, 另一个很受关注的实现方案是 PLC技术。由于全部元件被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且是平面结构,自然就不能像前面MEMs那样二维扩展,实现 N2数目的扩容。但是,由于全部元件被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因此可靠性明显增强,不存在前面提到,由于静电累计造成的性能恶化。并且MEMs基的WSS元件最大性能缺点是损耗大,而基于 PLC的元件通常具有损耗低的优势。PLC元件用于 WSS模块,有许多实现方式。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是基于微环形共振器的结构。如图12所示,为使用硅基二氧化硅结构制作的1X2微环形共振 WSS模块结构图。其原理是直线波导中传输多波长信号,与其非常靠近的环形波导半径
13、恰好能与某个特定波长共振时,该波长将沿环形回路传播,再共振耦合到相邻的通道输出。注意,图中共振换附近使用了Cr加热头,通过外加电流变化,可以控制芯片温度,利用热光效应MEMs 样的实时可调性能,符合WSS概念使共振条件发生变化。因此共振滤波的波长是可以随着外加电流大小实时可调的。因此该结构具备和的初衷。使用微共振环的WSS开关时间大致在100多微秒左右,比 MEMs开关速度要高很多。目前这种技术波长共振调谐范围大概在十几到二十几个纳米左右。Si(). chUdincItingrrlRia42图12基于微共振环的 WSS模块Pon 打|Pon 糾Muki-wuveknulh stkcihcnud
14、evkjnrniInput M丄Output #4图13 N X N的微共振环 WSS模块示意图类似的,我们也可以通过将这些微共振环级联构造成N个输入端,N个输出端的面阵式 WSS模块。图13所示是Tokyo Inst. Tech.基于此原理设计的WSS工作原理图。之所以很多研究都使用微共振环,主要是因为该结构是基于共振原理,因此具有非常高的品质因数,图13所示的模块实际测试显示,消光比高达39.0到46.6dB,带间串扰大致维持在19.3-24.5dB左右。图14 1X2微共振环光开光用于 WSS实际结构图Nortel网络的研究者已经对微共振环WSS用于实际接入网的性能做了测试。他们使用图1
15、4所示的1X2开光。注意图中比例尺单位为微米。整个芯片大小在200X200卩m2左右。测试使用 10Gbit/s的NRZ信号,发现经过微共振环可调交换后,调制信号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误码率维持在10-12以下。该测试 ON和OFF态消光比比前面例子要低,只有12dB左右,但带间串扰类似,也在 20dB左右。该测试在 2005年开展,是PLC特别是微共振环结构可有效用于 WSS的最早也是最具说服力的结果之一。OuWrMZl恤IwWMZI和t Edra EnEsrg hwqqijI Jc图15基于AWG元件的 WSS模块使用PLC元件制作 WSS模块,除了微共振环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16、基于阵列波导光栅(AWG )结构的实现方式。如图15所示的结构是 NTT的建议的 WSS方案。图示1X4的WSS是由4个AWG和热光相位漂移结构组成的。显然和前面的微共振环一样,是通过热光效 应改变相位变化,进而改变不同波长的路由路径。看起来图示结构会比微共振环复杂很多,尺寸也庞大很多。比较有优势的地方是该结构损耗很小,经测试只有平均 2.7dB的损耗。3.基于液晶的WSS :除了 MEMS和PLC,目前另一类使用较广泛的WSS实现方式是基于液晶技术。这种方案很简单,就像空间光调制器的原理一样,通过将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在不同的像素上,进而控制相应像素液晶取向,调节光的偏振态改变,再使用检偏器就能
17、控制输出光的强度。在这方面最突出的研究成果来自澳大利亚 Optium公司的研究者,他们使用的系统结构如图16所示,FiNc2P1.COS jfrj图16基于LCOS的WSS工作原理图图17 LCOS用于WSS相位改变选路原理示意图从图16可以看到,系统工作原理和图9 所示MEMs-WSS是非常接近的。系统都是通过输入光纤后,再经过一光栅基的波分复用器,将各个波长按空间不同位置解复用开。所不同的是波长选择单元,图9是靠独立的控制反射镜角度来实时改变某个波长的行进方向,以实现任意波长任意路径的上下行。而图16控制光的行进是靠相位变化。液晶的空间光调制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某个波长的相位,注意图16中所
18、有光束路线是可逆的。比如所有光波长从图中第一跟光纤输入,通过空间相位调制(SLM ),其他N-1个波长改变相位相同,反射回去重新复用后从第二根光纤输出。而需要下行的相位可以改变不一样,则可从第三根光纤输出,相应信号可以传到下行支路。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给出了图17的示意图,注意这里简化了波分复用等元件。之所以这种 WSS实现方式近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该方案灵活性相当高。我们看到MEMs反射镜只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而图16的SLM是通过相位改变来调节光路。在相位改变改变光方向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相位调节来矫正色散。Optium公司的研究者已经尝试对80Gb/s的高速信号,实现了最多60ps/n
19、m的色散补偿。此外除了补偿色散,我们知道靠调相还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用于脉冲整形等等。因此图16-17所示方案是具有无限衍生功能的 WSS,相信未来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我们会发现图16中的SLM使用的是二维 LCOS阵列。LCOS是硅基液晶的英文字母缩写。LCOS是近来研究比较火的液晶显示技术之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相关材料,由于和本文无关,我就不详细描述了。18所示除了 LCOS,理论上任何 SLM都可以用于 WSS。法国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思路很有参考价值,如图图18基于液晶光栅的 WSS原理示意图图19液晶光栅基 WSS实物图图18和图16相比紧凑了很多。因为该方案直接在液晶上使用全息技术制作数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转让协议书
- 房屋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 品牌经营场地租赁合同
- 小额贷款公司合同
- 借款居间服务合同借款合同
- 房屋租赁中介委托合同
- 公对公借款合同与公对私借款合同
- 快递运输费用服务合同
- 保洁开荒服务合同
- 送货租车协议合同
- 标准 12千伏气体绝缘环网柜技术符合性评估实施细则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说课稿
- 2023年3月PETS2真题卷及答案
- GB/T 30220-2013游乐设施安全使用管理
- GB/T 28461-2012碳纤维预浸料
- 遇见友谊-如何学会与朋友相处主题班会课件
- 中外文化交流史课件
- 深圳医保知识参考题库(有答案)
- 手术室区域划分
- 《高等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薪酬管理第6版第3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