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阅读27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赛课导学案_8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阅读27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赛课导学案_8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阅读27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赛课导学案_8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阅读27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赛课导学案_8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阅读27 短文两篇记承天寺夜游》赛课导学案_8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读“神品之文”。 2. 品“月色之美”。3. 悟“闲人之情”。 【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2、品味文中写景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解读“闲人”二字,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教学流程】(一)导入:由猜谜语引出“月”,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

2、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二)出示学习目标,交流预习体会。1、学生齐读学习目标2、学生资料展示,走进苏轼,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补充。(三)初读课文,体会层次美。1、自由朗读,明确朗读要求。要求:读准字音。2、齐读课文。大家读的很有个性,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节奏。3、个读课文。要求:读出记叙、描写,抒情的不同感情。4、范读课文下面老师也想为大家朗读一下,看大家能不能从我的朗读中听出一点文言的味道,一点宁静的氛围,一点夜游的兴致,一点复杂的情愫。5、再次齐读课文要求:把握情感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

3、愫。(四)整体感知,完成板书。在朗读中我们与苏轼同游了承天寺,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课文可分为几层?记(夜游)之事;写(月色)之景;抒(闲人)之情。(五)疏通文意,合作研讨。大家回答的很到位,学文言文缺不了翻译,请大家对照注释,独立翻译课文,圈划出疑难字词;然后,同桌之间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若还有不明白的提出来我们一同解决。(学生翻译,交流。师巡视指导。)完后稍作检测。让翻译写月色的句子。大家说这一句是在写什么?恩,很好,是写月景。引出品析美景。(六)深入探究,品美景,悟闲情。1、品美景思考:文中苏轼是如何描摹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月色有什么特

4、点?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是呀,月光如水,所以竹柏的影子就成了水中的藻类、荇类的浮游,又让人感到水的流动。月光在朗照,那无形的静态的月光便有了动态的美感,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古人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苏轼描摹的却是:明月庭中照,藻荇影中游。月色之美尽在其中啊。请同学们说一下用了什么修辞并用几个美词来修饰一下这明月吧?生(齐):比喻 水月色 特点: 皎洁空灵清澈透明(静)藻荇月影(竹柏影也) 特点:疏影摇曳清丽淡雅(动)多美呀,作者用奇特的想象,新奇的比喻,写出了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月下美景。九百多年前

5、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2、悟闲情我们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情因景生,景为情设,面对一轮明月,诗仙李白曾感叹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现出了诗人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感。眼前的明月美景,唤醒了诗人心中涌动的情,于是触景生情,作者不禁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叹!谁来试着用闲字组组词?(空闲、闲暇、清闲、闲情雅致、闲置)是不是有空闲的时间、清闲的生活的人就能欣赏到这月色美景呢? 你的理解很恰当,正是这样,不仅因为他生活清闲,更因为他有着闲适的心情,是闲情雅致的体现。那么谁来说一说闲人”体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6、?对,弃睡起行,邀友同乐,踏月夜游,正是闲人之所在,这是何其的洒脱!那么作者愿不愿做这样的“闲人”呢?对,就是不愿意,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既然这样闲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就是这次第怎一个“闲”字了得,这个 “闲”字包含了复杂的情感:譬如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等等。鉴于此文如此美丽,老师试着给课文加了一些语气词,我读一下大家试着把握一下作者感情的变化,看有没有帮助。(八)趣读课文,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出示幻灯片)1、教师趣读2、学生趣读3、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7、(九) 获人生感悟通读全文,我们看到了一个在人生的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轼。”黄州是苏轼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敲击着他的心灵,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在人生的低谷他完成了自己豁达乐观人生观的塑造,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面对赤壁的滔滔江水,他豪迈奔放地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他积极乐观地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面对自然界的风吹雨打,他从容洒脱地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刻,面对承天寺的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请大家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处世态度,谈谈自己获得的人生感悟?大家的发言很精彩,让老师特感动。苏轼一生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