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阅读2 芦花荡》赛课导学案_11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阅读2 芦花荡》赛课导学案_11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阅读2 芦花荡》赛课导学案_1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芦花荡教学目标:一、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之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二、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三、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四、了解小说的特征;了解抗日战争概况。教学重点:掌握小说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环境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教学疑点:战争是残酷的,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具有诗情画意?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1课时教学内容:一、了解小说的特征和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二、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三、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之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英雄,年近六十了,还在芦花荡中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

2、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他曾经手无寸铁、独自一人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欲知详情,请看课文芦花荡。二、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苇塘(wi)寒噤(jn)疟子(yo)舀水(yo)竹篙(go)提防(d)2.走近作者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孙梨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本文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这篇小说主要刻画了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他像青壮年人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自由出没苇塘。他爱憎分明,对同胞对抗日队伍

3、充满深情,对侵略者充满刻骨仇恨。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正包含了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用竹蒿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表现了他的智勇双全。从苇塘的歌声中还可以想见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乐观豪迈和昂扬斗志。这一切都能使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二)四边互动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阅读时要把握哪些要素?-小说。阅读时要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2.小说主要通过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请速读课文,理解情节,全班交流。-全文可分为三个片断:概述老英雄形象;护送两个女孩到苇塘里去;第二天老英雄痛打日本兵。3.文中有哪些情节你最喜欢?请你为大家复述一下,可以复述全文,也可以复述片断。-学生任意选择复述内容,师生共同点评。4.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