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试题题目_第1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试题题目_第2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试题题目_第3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试题题目_第4页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试题题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1. 最佳点火提前角MAP图 2. 最佳点火提前角 3. 硫化 4. G信号 5. 火花塞的自净温度 6. 蓄电池的储备容量 7. 蓄电池的启动容量 8. 蓄电池的20h额定容量 9. 6-QAW-100 10. 霍尔效应 11. 闭环控制 12. 低选原则 13. 控制通道: 14. 单独控制 15. 一同控制 16. 数据总线 17. CAN 二、判断题1. 触点式分电器电容器的电容值一般为0.450.55pF。( ) 2. 交流发电机整流二极管性能良好时的正向电阻力810欧姆,反向电阻在 10000欧姆以上。( ) 3. 起动机电枢轴的弯曲度一般不超

2、过05mm。( ) 4. 最佳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的转速和混合气燃烧速度而变化。( ) 5. 如点火提前角过大,混合气的燃烧在压缩行程中进行,气缸内的燃烧气体压力急剧上升,会给正在上行的活塞造成一短时间的增力,使发动机功率上升,而且爆燃严重。( ) 6. 点火提前角太小会引起发动机过热。( ) 7. 发电机和蓄电池是并联的。( ) 8. 电流表的正极接蓄电池的正极,电流表的负极接蓄电池的负极。( ) 9. 交流发电机在高速运转时,突然失去负载对交流发电机及晶体调节器影响不大。( ) 10. 充电时电解液的密度是上升的。 ( ) 11. 对于大功率、高压缩比和高转速的发动机来说,应采用“冷型”火

3、花塞。( ) 12. 接通点火开关,摇转发动机,如果电流表指针指示放电35A,并间歇地摆回零位, ) (表示低压电路良好。13. 一般来讲,对于技术状况良好的蓄电池,用高率放电计测量时,单格电压应在1.5V以上,并在5S内保持稳定 。( ) 14. 蓄电池点火系次级电压在火花塞积碳时将显著下降。( ) 15. 蓄电池点火系次级电压是随着曲轴转速和气缸数的增加而下降。 ( ) 16. 交流发电机后端盖上装的是负二极管。( ) 17. 转速和曲轴位置传感器装于分电器的较多。( ) 18. 光电式传感器主要由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遮光盘和控制电路组成。( ) 19. 四轮独立控制的制动防抱死系统能

4、适应各种路面的对制动力的要求,不会产生制动跑偏。( ) 20. 电流表的负极总是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 ) 三、填空题 1. 曲轴位置传感器输出的Ne信号的作用是 ,G信号的作用是 。 2. 发动机转速越高则所需的点火提前角 ; 发动机的负荷越大则所需的点火提 前角 。 3. 为使蓄电池点火系在各种工况下可靠点火,应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 , 。 4. 传统点火系的工作过程基本可分为 ; ; 。 5. 电解液密度每减少0.01g / cm3,相当于蓄电池放电 。 6. 起动机主要由 , , 组成。 7.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主要由 , 组成。 8. 过稀的混合气可能使点火电压 正常值。 9

5、. 发动机对外无功率输出的情况下稳定的运转状态称为 工况。 10. 点火线圈实质上是一个脉冲变压器,常见的有 和 两种形式。 11. 霍尔效应传感器输出数字电压信号,当金属片进人磁隙中时,其输出的电压信号从 变为 ;而当金属片离开磁隙时,输出电压信号从 变为 12. 电控发动机点火系闭环元件是 。 13. 起动机空转实验,若测得的电流大于标准值,而转速低于标准值,则可能是 。 14. 车轮完全抱死时,滑移率为 ;最佳制动是把滑移率控制在 范围。 15. 电解液应高出极板 。 16. 点火线圈的附加电阻的作用 。 17. 4缸同时点火无分电器式点火系统中,1缸和 缸共用一个点火线圈,当第一缸 处

6、于点火时刻时,另一缸处于 行程。 18. 电容式闪光器中的灭弧电阻的作用 。 19. 火花塞的自净温度为 K,低于此温度则 ,高于此温度则 。 20. 蓄电池主要由 组成。 21. 蓄电池放电程度的大小,可用密度计测量 或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 的端电压 来判断。 22. 电解液由 和 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密度一般为 。 23. 汽车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作用是 。 24. 汽车在起动机的驱动电路中安装起动继电器的目的是 。 25. 压缩比小的发动机应选用 型火花塞;当火花塞经常发生积炭,应更换为 型 火花塞。 26.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 、 、 、 等四个阶段。 27. 起动机

7、试验的目的是 。 28. 电路图中在电路的中断处(或线的上方)有“1.2B”(或1.2B),“1.2”表示该导线 ;“B”表示该导线 。 29. 电子点火系统主要由 等组成。 30. 点火线圈上的附加电阻 在低压电路中,其作用是 。 31. 触点式火花塞间隙一般是 mm;电子点火系统火花塞间隙一般是 mm 。 32. 电喇叭的调整包括 和 ;二者应相互配合直到调整满意为此。 33. 汽车电流表 安装在充电电路中,其作用是 。 34. 充电指示主要用于 。 35. 汽车电子显示器件有 等。分别电压为 。 36. 汽车电路具有 等基本特点。 37. 现代汽车电路图中,30、15、X、31分别表示什

8、么 。 38. 汽车电路中的导线按照其用途可分为 和 。 39. 汽车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原理是,随着汽车发动机转速的不同,通过自动调节发电机_的方法,来达到使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稳定在调压值上的目的。 40.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_,呈_颜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_,呈_颜色。 41. 基本点火提前角是由 和 决定的。 42. 闭合角是由 和 决定的。随着蓄电池的电压升高而 ,随着转 速的升高而 。 43. 某蓄电池有6个单格,共用48片负极板,则蓄电池额定容量为 ,电压 为 。 44. 某单格电池用正极板7片,则蓄电池额定容量为 ,电压为 。 四、单项选择题 1. 转速增加,点火提前角

9、应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2. 火花塞裙部的自净温度为 。 A、500750度;B、750850度;C、100200度 3. 发动机起动时反转和加速时爆震的原因是 。 A、点火过早; B、点火过迟; C、没有点火 4. 对起动机作全制动实验时,若小齿轮锁死后电枢轴仍在缓慢转动,说明 。 、电枢,激励绕组短路;B、啮合机构打滑; C、电枢,激励绕组断路 5. 铅蓄电池的单格负极板比正极板 。 、多一片;、少一片;、相等 6. 汽车上采用 的充电方法。 、定电流;B、定电压;、脉冲快速充电 7. 下列情况 会使发电机电压升高。 、磁化线圈断开(电压急剧下降);B、铁芯间隙过大;C

10、、调节器接触不良 8. 晶体管调节器,如果激励电流随着转速升高而增加,则 。 、小功率管,稳压管短路(断路)CB、大功率管短路;、调节器是好的;9. 正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 。 、长期放电;、长期放置B、大电流放电;10. 双级式调节器高速触点烧结时,发电机则会 。 A电压升高; B.电压下降; C.不能建立电压 11. 爆震与 有密切关系。 A、混合气浓度;B、点火时刻;喷油量;喷油时间 12. 铅蓄电池定电压充电法按单格电池 选择。 A、0.5V;B、2.5V;C、5V;D、12V 13. 交流发电机中性点抽头的电压约为输出电压平均的 倍。 A、1;B、2;C、0.5;D、1/3

11、 14. 整流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在 以上。 A、10k;B、5 k;C、10;D、5 15. JF交流发电机三相绕组的接法为 。 A、三角形;B、星形;C、串联;D、并联 16. 齿轮减速式起动机可实现小型、高速、低转矩,减速比可达4:1,转速可达 r/ nin A、2000;B、1000;C、500;D、3000 17. 永磁式起动机 励磁绕组。 A、有;B、无;C、可有可无;D、不能确定 s。 18.起动机进行全制动试验时,接通电路的时间不超过 A、5;B、10;C、15;D、20。 19. 起动机电枢轴的径向跳动不得大于 。mm A、0.05;B、0.10;C、0.15;D、0.20 2

12、0. 分火头端部与旁电极有 mm的间隙。 A、0.250.8;B、0.81.6;C、1.62.0;D、2.02.5 21. 火花塞击穿空气间隙的点火能量约需 mJ。 A、25-30;B、3-5;C、50-80;D、100-120 22. 霍尔电压与流过基片的电流成 。 A、反比;B、正比;C、倒数;D、指数 23. 负荷增加,点火提前角 。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24. 转速升高,点火提前角 。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 25. 使用起动机时,重复起动必须间隔 以上。 A、5s;B、15s;C、25s;D、45s 26. 负荷越小,真空点火提前角越大,但

13、怠速时为 。 A、5o;B、3o;C、-3o;D、0o 27. 12V电系经调节器的输出电压约为 V。 A、12;B、13.514.5;C、15-17.5;D、10-11.5 28. 蓄电池电极呈棕褐色的是 。 A、正极;B、负极;C、不确定; 29. 发动机工作时,发出一种沉闷敲击声,且发动机有振动,在断火检查时,响声无明显降低,这种现象是: 。 A、气门敲击声;B、连杆轴承敲击声;C、曲轴主轴承敲击声;D、活塞敲击声。 30.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各缸高压应在 kV之间。 A、35;B、810;C、1015;D、1525 31. 在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中,当转子凸齿对准磁轭时,下列哪种说法正

14、确 。 A、磁路中的磁阻最大;B磁通量最小;C、磁通量变化最大;D、感应电动势为0 32. 无分电器双缸点火系统时;甲说当一对火花塞跳火时,气缸中的一个处于 行程。 A、进气行程;B、排气行程;C、压缩行程;D、作功行程 33. 接通点火开关,摇转发动机,如果电流表指针指示为0,表示 。 A、点火线圈之间搭铁;B、点火线圈断路;C、点火线圈到触电臂之间搭铁;D电容器短路 34. 下列关于前照灯,说法正确的是 。 A、近光灯功率大;B、近光灯灯丝在反光镜的焦点上;C、远光灯灯丝在反光镜的焦点上;D近光灯灯丝在反光镜的焦点下方 五、问答题 1. 简述电子点火控制的反馈控制的元件、安装位置及控制原理

15、。 何谓霍尔效应?简述霍尔感应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 简述磁电感应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充电终了与放电终了的标志各是什么? 4.起动机不能正常起动,可能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5. 起动机为什么使用串励式电动机而不是并励式电动机。 6. 交流发电机在高速、满载时,如果突然失去负载,对晶体管有何危害?为什么? 7.8. ECU是如何进行爆震控制的? 9. 试述FT61型调节器工作原理? 10. 画蓄电池点火系次级电压(U2)波形,并说明之。 11. 简述点火系统的次级电压的影响因素。 12. 试述汽车点火正时法。 13. 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蓄电池? 14. 用示图说明三传感器三通道A

16、BS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说明此的优点。 15. 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特性、空载特性和外特性? 16. 机油压力表和电热式水温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两个表的刻度变化方向为什么相反。 17. 简述传统点火系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18. 试论述转速和进气歧管真空度对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19. 简述电磁式水温表的工作原理。 20. 五、问答题 21. 1.简述点火控制的反馈控制的元件、安装位置及控制原理。 22. 答:元件:爆震传感器,安装位置:缸体或缸盖上,控制原理:利用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把爆震传到气缸体上的机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输入ECU,ECU通过爆震传感器输入信号判别发动机有无爆震,并依据爆

17、震强度推迟点火时间。爆震越强,推迟点火角越大,直到爆震消失为止。 23. 2.何为霍尔效应?简述霍尔感应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4. 答:霍尔效应:当电流垂直于外磁场通过导体时,在导体的垂直于磁场和电流方向的两 个端面之间会出现电势差,这一现象就是霍尔效应。这个电势差也被称为霍尔电势差。 主要工作原理是霍尔效应,也就是当转动的金属部件通过霍尔传感器的磁场时会引起电势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矩形脉冲信号。通过对信号的测量就可以得到被测量对象的转速值。 25. 3.简述电磁感应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6. 答:在永久磁铁的周围绕有线圈,线圈周围有用铁材料制成的齿轮,当齿轮旋转 时,齿轮的齿顶和

18、齿谷与永久磁铁之间的空气隙不断变化,使通过线圈的磁力线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在线圈中便产生交变电压,检测电压来计算转速。 27. 4.充电终了与放电终了的标志各是什么? 28. 答:充电终了的标志:电解液“沸腾”,电解液密度和单格电压上升到最大值,且23小时内不再上升。放电终了的标志:蓄电池单格电压降到1.75V左右,电解液相对密度降到约1.11。 29. 5.起动机不能正常起动,可能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 30. 答:开关电路断路,起动机有故障,控制电路断路,蓄电池有故障比如蓄电池接头电阻过大、蓄电池极柱松动或锈蚀,磁场绕组或电枢绕组断路等等 31. 6.起动机为什么使用串励式电动机而不是并励式电

19、动机。 32. 答:由于直流串励电动机的转矩与电枢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而并励式电动机的转矩与电枢电流成线性关系,所以直流串励电动机起动时的最大电枢电流产生的最大转矩比并励式电动机的大,足以克服发动机的阻力矩,使发动机的起动变得很容易。同时,直流串励电动机具有轻载转速高、重载转速低的特性,对保证起动安全可靠非常有利。 33. 7.交流发电机在高速、满载时,如果突然失去负载,对晶体管有何危害?为什么? 答:晶体管将会被击穿,原因如下: 34. 35. 36. 从外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发电机的转速越高,端电压也越高,输出电流也越大。转速对电压的影响较大,当保持在任一转速时,端电压均随输出电流的增大而相应

20、下降。由于端电压受转速和负载变化的影响,交流发电机必须配用电压调节器才能保持电压的恒定。否则,交流发电机在高速、满载时,若突然失去负载,其电压会突然升高,这时发动机中的二极管以及调节器内的电子元件将有被击穿的危险。 37. 8.ECU是如何进行爆震控制的? 38. 答:爆震传感器把信号输入ECU后要进行滤波处理,并判定有无爆震产生。在检测到爆震时,立即推迟点火提前角。ECU根据爆震强度推迟点火时间,爆震强度越大,推迟量也大,反之就小。当爆震停止时,ECU又以一定角度递增点火提前角,直到再次发生爆震为止。即实现点火系统的闭环控制。 39. 9.试述FT61型调节器工作原理? 40. 答:FT61

21、型调节器是靠触点的开、闭来改变磁场电路的电阻,调节磁场电流,在发动机转速变化时,使其输出电压保持恒定。 41. 42. 43. 10.画蓄电池点火系统的次级电压(U2)波形,并说明之。 44. 答: 45. 46. a点:断电器触点断开,或电子点火器输出断开,点火线圈初级突然断电,导致次级电压急剧上升。 47. ab段:为火花塞击穿电压。传统点火系统的击穿电压约为l520kV,电子点火系统可达1830kV。 48. cd段:为火花塞电极间的混合气被击穿之后,维持火花放电所需电压,一般为几千伏。 49. de段:火花消失,点火线圈中剩余磁场能量在线路中维持一段衰减振荡。这段也叫第一次振荡。振荡结

22、束后,电压降到零。 50. f点:断电器触点闭合,或电子点火器输出导通,使点火线圈初级突然闭合,初级电流开始增加,引起次级电压突然增大。 51. fg段:因初级电流接通而引起回路电压出现衰减振荡。这段称为第二次震荡。 振荡消失后,电压恢复到零。 52. 简述点火系统的次级电压的影响因素。 11.53.54. 答:1.发动机的转速越高、气缸数越多次级电压越低2.火花塞积碳越严重次级电压越低3.电容的容量越大次级电压越低4.断电器的触点间隙越大,闭合角度越小,次级电压越低5.点火线圈的工作温度越高,次级电压越低 55. 14.用示图说明三传感器三通道ABS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说明此的优点。 56

23、. 57. 两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时,可以保证汽车在各种条件下左右两后轮的制动力相等,即使两侧车轮的附着系数相差较大,两个车轮的制动力都限制在附着力较小的水平,使两个后轮的制动力始终保持平衡,保证汽车在各种条件下制动时都具有良好的方向稳定性。在两后轮按低选原则进行一同控制时,可能出现附着系数较大的一侧后轮附着力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使汽车的总制动力减小。但在紧急制动时,由于发生轴荷前移,在汽车的总制动力中,后轮制动力所占的比例减小,后轮附着力未能充分利用的损失对汽车的总制动力影响不大。此种控制方式的操纵性和稳定性较好。 58. 15.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特性,空载特性和外特性? 59. 答:输出特性:又叫负载特性或输出电流特性,它是指发电机向负载供电时,保持发电机输出电压恒定,发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