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结合部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_第1页
城郊结合部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_第2页
城郊结合部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_第3页
城郊结合部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_第4页
城郊结合部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郊结合部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针对家庭教育的特点,在对城郊结合部家庭和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列举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对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的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提出了解决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的一些对策建议。关键词:城郊结合 家庭教育 现状分析 对策建议中国的家庭教育,城市比农村重视,城市比农村投入得多,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那么处于城郊结合部(以下简称城郊)的家庭教育又如何呢?笔者住在城区,工作在城郊结合部,十多年来,两者比较,就家庭教育而言,就社会大环境而言,明显感觉到两者的区别。绝大部分城市家长管孩子吃什

2、么如何吃、玩什么如何玩,绝大部分城郊家长则不管;城市家长管孩子吃穿玩以外,还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城郊家长则只管吃穿玩,不管孩子的心理健康;城市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事,城郊家长则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老师的事。 可以说,在我们城郊地带,教育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任务,社会、家庭予以的支持微乎其微。加上近几年城郊人收入的增加,与城市人的物质差距越来越小,而观念差距却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一系列新的家庭教育问题,这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困扰。笔者对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及探讨对策,以期望对这一区块的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作出自身的努力。 一、 现状与原因分析(一)城

3、郊家庭教育基本现状为了切实掌握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本人进行了一些相关的调查,可能在某些方面不是很严谨,但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出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的现状。1、家长重视但缺乏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渐渐富裕,城郊人渐渐从土地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相当一部分人认识到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关注孩子,重视孩子的发展,可是却缺乏家庭教育的最起码的方法,于是就出现了以下几种误区:(1)买书缺少指导。一些家长本着看书总比不看强的想法,经常性地给孩子买书,每年花在学生购书上的钱不少,收效却甚微。以下,是笔者在05学年第二学期对本校274名

4、学生所做的一次相关调查:表一:每学期学生购书总量的调查学生人数所占百分比说明:从购书数量的百分比来看,有近一半的家长是舍得给孩子买书的,他们已感觉到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5本以下14352.25-10本10739.110本以上248.7再看孩子们购买的书。以下是六年级一个班的购书类型调查:表二:学生购书类型的调查漫画书教辅材料童话故事科普类图书其他数量4853453735占班级学生图书总量的百分比22.024.320.617.016.1 上述表格清晰地反映出家长在孩子读书上的引导是不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放任自流,常常是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想买什么书就让他买什么书,结果孩子买回来

5、的净是漫画书。孩子到了小学高段,捧在手里的是漫画书,挂在口中的是漫画人物。书是多看了,但各方面并不见得比其他孩子好多少。询问成绩,也不见得有进步,倒是不文明的语言多了不少。第二,一味地迷信教辅材料,只给孩子买学习辅导书,认为只有这些才是有用的书。这样,每天孩子完成回家作业,还得做家长布置的作业,学生、家长苦不堪言,收效却甚微。(2)培养一味盲目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上是不惜血本,舍得花大价钱的,却不知已进入了另一个误区。以下是笔者在05学年第二学期对本校274名孩子做的又一个调查:(说明:当时开明艺校在我校办书法绘画兴趣班)有家教的参加1个兴趣班参加2个兴趣班参加3个及以上兴趣班学生人数58422

6、248所占百分比21.21.58117.5上表可以看出不少家长为孩子请了家教,报名参加了课外兴趣班,自己则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 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在培养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孩子是否愿意,是否真的有效,结果可想而知。(3)陪伴无效劳动从家长的调查情况看,愿意陪孩子学习、玩耍的家长不在少数,占了学生人数的52.9,但是很多几乎是无效劳动。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做作业,一味地增加作业量:老师要求读两遍的课文,家长就让孩子读五遍、十遍,有的甚至要求背下来;老师要求抄写一遍的词语,家长就让孩子抄写三遍、五遍,有的还要求听写、默写出来。试想,一学期下来

7、,一年下来,孩子还有学习积极性吗?因此不少家长开始埋怨孩子不听话、不肯做作业,从而不知不觉间对孩子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可这又到底是谁的不是呢?有的家长为了贴近孩子,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游玩,或者是孩子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或者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写作文功利性地带孩子去某个地方玩;这样,孩子或者是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的瞎玩,或者就是不能尽兴地玩,同时家长又是劳命又是伤财,这种无效劳动真是有点儿得不偿失。2、推卸责任,不管孩子(1)只顾享乐型近些年,城市建设加快了步伐,外来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城郊人出租住房就有可观的收入,大部分人都觉得该及时享乐,享受生活。加上城郊建设没有

8、及时跟上,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家长们只能沉湎于搓麻将、打扑克。一部分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忙于娱乐。去年“六一”节前我校进行的“孩子们心里的合格家长”调查中,很多孩子写到这一句:不打麻将,不打牌。可见家长们在干些什么,对孩子有何影响。这些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到了爷爷奶奶身上。这种隔代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1)极端溺爱孩子,如任由孩子看电视,孩子成了电视的奴隶,或电视成了孩子的保姆;(2)在原始“养育”的同时,祖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很少接触新事物,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影

9、响孩子个性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2)错误观念型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就拿家长最关心的成绩来说,我在一届新接的四年级中做了调查,对于回家作业,至少有36.2%的家长只是问孩子是否完成就在联系本上签名,个别家长从来不问,更谈不上检查了。而且,自认为是看了作业后才签名的家长中,也有一部分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给他检查的作业是否为当天的作业,正确率更是无从谈起。当然,也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询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3、物质优先,精神落后一些家长常想自己小时候那么艰苦,现在有钱了,应该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新的。学习

10、进步了,吃“肯得基”;竞赛得奖了,买新鲜玩具;评上三好学生了,父母亲一起奖励。而孩子呢?久而久之就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稍不称心就要发脾气,有些孩子还形成了两面派的分裂人格往往在学校是乖学生,而在家里却是“小霸王”。 相反,有些家长以物质作为惩罚手段,这也不允许,那也不允许,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教育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很少有顾及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孩子的自尊,有时还棍棒相加,不清楚也不注重教育的方式,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4、家长素质低这些家长大部分是富裕起来的当地农民,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1)封建等级观念强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

11、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父母经常打骂孩子的较多。我班有个孩子对航模制作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学校比赛中曾得一等奖,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用废旧物品做航模,因此常不完成回家作业。孩子到了六年级,每个星期至少还要挨打两次,家长的理由是给吃给穿,孩子还不好好读书,根本不从孩子的兴趣来引导,对老师的建议也口是心非。(2)只注重文化成绩大部分家长不要求子女参加劳动,认为孩子只要读好书就行。在对四年级孩子的一次调查中,孩子在家做家务的情况是这样的:全班47人中,有6人比较主动,占12.8%;36人叫他(她)做会做,占63.8%;不肯做的有3人,家长从不让做的有2人。所以这班学生的自理能力

12、表现得很差,试想只有成绩上的优异才是真正的优胜吗?这些孩子又怎能适应未来优胜劣汰的竞争呢?(3)文化素质低就06学年新一年级一个班的调查来看,全班39位家长中,只有1人是大专毕业,1人是中专毕业,高中文化的有6人,其余多为初中毕业,有的外地家长还是文盲。正因为如此,很多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父母亲平时不看书读报的占绝大多数。尽管老师建议家长要跟孩子一起看书,才能让孩子爱看书,可是极少有家长去尝试和坚持。谈到辅导功课,很多家长反映:“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这种情况,数学学科显得更为严重,有时甚至出现孩子做对了,家长要求孩子改,结果第二天老师一讲,才知道改错了。(二)主要原

13、因分析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原因有:1、教育观念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城郊人一向以种菜为生,深感生活之艰辛,为了让孩子过上幸福生活,许多家长认为读大学是唯一出路,要考上大学就必须好好读书,而且只要求子女把所谓的“主科”学好。家长认为充裕的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了保障,只要孩子读书,其他一概不用管。这种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的权威的教育方式使父母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横加限制或斥责。更有甚者,其中许多人相信惩罚的作用,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做错了事,大人就大发脾气,不问青红皂白,先揍一顿,孩子挨了揍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这样的教育,结果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往往以说谎自卫,变成既怯懦又不诚实,性情非常不

14、安定,重者成为神经症。也可能打骂成性,既不怕打也不怕骂,在家挨打受骂,出门打人骂人,性情变得暴躁。前面提到的喜欢做航模的孩子就是如此。在家动辄挨打,所以在校谁惹他就打谁。传统的观念为何难以改变?我认为是传统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稳定的文化。它几乎深入到许多人的血脉之中。2、享受主义的思想作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的飞跃发展,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充斥在生活中的功利主义、金钱万能、利己自私、追求享乐、讲求实惠等腐朽没落思想,以我为中心等错误倾向都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迷失。紧邻城市的城郊人对享乐生活早已向往,现在有了足够的物质条件,还不好好享受一番

15、?孩子也让其充分享受,辛苦学习了一天,看看电视放松放松是无可厚非的(特别是那些爷爷奶奶)。于是,孩子沉湎于电视之中,看什么内容、看多长时间,家长一概不管,更不知观看时间和内容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与孩子成长的关系。这种放纵的教育方式使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过分娇惯,把孩子捧为掌上明珠。百依百顺,居于全家之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不如意就哭闹不止,最后还得全家来哄。这样,使孩子逐渐形成了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礼貌、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3、“自然发展”观的制约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但更多的则是因为觉得像自己这样的一

16、代人从小也没受到多少教育,现在不也过得蛮不错。聪明的上了大学,能干的做了大生意,像自己这样一般的也不愁吃,不愁穿,父母们哪里想到今天自己会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有些家长想要教育,可祖辈们舍不得,一句“你小时候不也这样,我们打你妈你了吗?”来阻止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以儿女为例,让孙辈“自然发展”,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其实也是一种放纵型的教育方式。二、对策建议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是啊,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十年树木,百年方能树人。”可是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忧心,为改变其现

17、状,笔者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教育孩子是全社会共同的事,社区学院、成人教育部、妇联都可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有关部门还可制定相关的法规,如各年龄阶段的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必须接受有关的家教知识,必要时还可通过考试形式检查。正像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说得那样,做家长也需要“执照”,不能再无证经营了。我想,家长懂得一些家教知识,相对来说,总会减少或避免错误的教育方法。毕竟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响应者,这样,传统教育观念的改变也将为期不远。还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发动全社会来监督,真正实现“对侵

18、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家长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渐渐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孩子的心理会一代比一代健康,孩子的发展会一代比一代全面,城乡差别会越来越小。(二)调整心态,以平常心教育孩子其实,家长的文化程度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最重要的是家长的心态。这从很多农村出来的人才身上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并不高,不少甚至是文盲,但他们以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为首要任务,并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大学,干出一番事业,这些孩子却具备了较健全的心理素质,为一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说,家长文化程度高的孩子不尽如人意

19、的也不在少数。正如一位家长所认为的那样:“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孩子是父母实施教育的作品,孩子从小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和在什么样的环境的影响下成长,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非常必然的。只要父母的教育观念正确,给孩子营造了健康成长的环境,教育孩子的方法科学,重视孩子的做人和生存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孩子的成长就一定会让父母满意的。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中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对孩子的成长保持一种平常的心态才是教子之道。不把孩子的教育看得那么严峻和残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才会避免产生焦躁情绪,这一点对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三)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家庭的集体舞中,领舞的是家长。现在的家长都倾向于把孩

20、子送去学校、送去补习或各式各样的课程,很少想过自己要先学习,或者想过自己要学习,拖拖拉拉。我经常说,家长经常抱怨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却不知其实自己也是,希望孩子改变,却拖延着自己的学习。现今孩子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亲子沟通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的成长跟不上孩子的成长。我们虽然身在21世纪,但家庭教育的思想和方法还停留在20世纪。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改善,才能做一个更好更有效的家长。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把思想调整到孩子的频道。很多父母不太了解孩子们在想什么,跟孩子较少共同的语言。要教育孩子,家长需要多学习儿童心理学,了解现代青少年的特点,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从自己主

21、观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应更多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很多城郊的老师说城里的家长文化水平高,我们教死,还是比不上城里的孩子。这话虽有点偏激,但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北京就有家长训练课,一名学员 (都是家长)在谈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时,深有感触地说了这么一段话:老师,我发现孩子的竞争说到底是父母的竞争,如果家长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掉队。 是的,孩子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家长的竞争。但这场竞争不是发生在运动场上,也不只是发生在学校,而是切切实实地发生在每个家庭里。这一竞争不在于父母有多少钱、开什么车子、住什么房子,跟父母的职业、学历也没有必然的关系,而跟父母教育孩子时的心态、行为和习

22、惯密切相关。它的具体表现除了今天孩子的成绩和行为表现,更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功和成长。我们城郊的家长加强自身学习迫在眉睫,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唯一途径。(四)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提出要求,从具体事例入手进行指导这可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一是社区学院或成教部对家庭教育提出基本要求,二是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很多学校应该都已成立),从具体事例入手,充分发挥指导作用。1、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有 (1)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道德素质水平和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等方面。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子女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它包括父母间的互相关系、爱护,互相尊重支持,共同关心子女的

23、成长;父母对子女既不溺爱放任,也不粗暴专横,而应在思想上和生活上予以关怀、爱护、鼓励、诱导;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为子女健康发育成长提供必须的物质生活条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注重子女的心理健康,并根据子女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同时,政府应加强城郊文化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宣传的力度,坚决彻底地打击在城郊基层蔓延的各类非法赌博,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青少年的成长的空间。(2)对子女的要求合理、统一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家长的要求要合理,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切不可成人化。如果要求是合理的,就必须坚持,不能半途而废。对孩子的要求还应做到统一,它包括长辈们

24、之间的要求要一致,所提要求在先后上要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影响教育的效果。(3)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理解和尊重孩子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家长可以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把握他们思想活动的脉络,从中洞悉其内心世界,了解孩子在性格、气质、志趣、爱好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只有对孩子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理解他们提出的种种要求。家长还要尊重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发展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如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放手让他们承担责任。2、具体事例的解决策略 具体的事例,可由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讨论尝试解决,可以家长之间互学解决,也可借鉴一些成功的教育经验。作为教师,也应该帮助家长出谋划

25、策,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难题。以下是我根据平时与家长的交流、根据著名教育专家的高见、根据很多家长的成功经验整理的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比较突出的几个具体事例的具体对策,仅供参考。(1)关于看电视电视作为大众媒介,已走进了儿童的生活,成为儿童娱乐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何使用好电视媒介,需要靠我们家长的智慧。 正确认识电视 电视并不是“毒药”。那种孩子看了电视要么就变坏了,要么就学习成绩下滑了等观点是不科学的,关键还在于成年人的引导和帮助。许多专家学者认为,电视可以满足孩子的五种需要:情绪刺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学习需要、交往需要、消磨时间需要。孩子们需要电视,看电视也是他们的正当权利。 选择合适的

26、节目 父母特别要注意不能放任孩子,不要让他乱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以免他会盲目、随意地找一些并不适合他的节目来看。不能让孩子看太多情节复杂的成人节目,如言情片、武打片、警匪片,因为孩子往往很难正确理解。这两类节目最适合孩子观看,一类是儿童文学类,像一些根据儿童文学的名著、童话改编的故事、动画片都是很好的;另一类就是知识类的,比如说关于大自然探险方面的、介绍各种知识的节目,科幻类的节目对孩子也很有好处。让孩子看这样的电视节目,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很有益处的,因为儿童的观察是直观性的,年龄越小越不喜欢文字,而喜欢画面。因此,建议孩子每天能看半个小时的新闻节目,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或者初中生。低年级学

27、生可以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袋袋裤”节目,更好懂一些。看新闻节目对孩子了解社会、储备知识非常有好处。控制观看时间 有研究认为:儿童看电视每天不宜超过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如果看的时间过长,孩子的智力会有所下降,甚至患上“电视病”,形成“电视上瘾症”,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国外许多研究指出:看电视过多的儿童,由于过于迷恋电子视觉信号,上课常不能专心听课和阅读。从另一方面讲,电视的视听手段降低了儿童的阅读能力,对人在读书时所必需的分析性思维过程起到消极影响。由于电视画面与文字相比较更加直观形象,容易被儿童理解,也无须开动脑筋,久而久之会造成儿童思考问题的简单化及思维能力的弱化,影响他们思维的深度,甚至使

28、儿童不会思维或懒得思维。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订看电视的规则。既然是和孩子一起制订的,大家就要遵守,不能违反,一定要说话算话。如果孩子违反了,就要有惩罚措施。比方说只要超过了时间,那就以两天不能看电视或者一个星期不能看电视作为惩罚。一定要让孩子遵守规定,做到说话算话,让孩子自己对自己负责。对于那些不遵守规则、用哭闹来威胁父母的孩子,可以采取暂时冷处理的办法,对他们的哭闹不要理睬。同样,父母也要遵守规则,不能高兴了就让孩子多看半小时、一小时,不高兴了就不让看电视。与孩子一起看动画片 尤其是对那些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更重要。有的孩子,平时不善言辞,但和父母一起看动画片时就不一样了,兴奋起来滔滔不

29、绝,眉飞色舞,这样的体验对孩子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另外,父母不仅听孩子讲,还要多和孩子交流。如对片中的某些行为多问个“为什么”,不必要求孩子有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和孩子交流,让孩子在快乐中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儿童节目中存在暴力内容,例如,一些进口的动画片如变形金刚、圣斗士、超人等都有较多的暴力镜头。国产的小龙人、黑猫警长等也含有暴力镜头。此时,父母与孩子一起看电视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选择节目,另一方面通过交流,纠正对暴力的错误理解。当然,父母要尽可能地限制孩子观看有过多暴力情节的电视节目。研究证明:不管男孩或女孩在童年时的表现如何,如果他们看了

30、过多的有暴力情节的电视节目,长大后其行为具有侵略性的可能就会增加这些孩子成年后往往会出现虐待配偶或暴力犯罪等行为。如果没时间陪伴,就要多关注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最近在看什么电视节目,或者小伙伴们经常讨论什么电视节目。如果发现孩子正在看有过多暴力场面的节目,也不要立刻关掉电视,这样反而产生神秘感。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一下现实世界和电视世界的区别,让孩子了解到电视是电视,生活是生活,生活中有法律、道德来约束暴力行为。另外,暴力绝不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2)关于读书建一个书香之家 孩子本来就是有阅读欲望的,关键在于成年人要帮助孩子激活这种欲望,光靠命令和要求,好习惯反而不易养成。所以,聪明的父母

31、是让孩子随时在家里看到书。建议父母们在床头、书桌、沙发上都放些书或者画册,让孩子随手就可以拿得到书看。每个家庭都要有藏书,父母和孩子要通过读书活动多进行交流,这样,家庭中渐渐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父母爱读书了,孩子也自然会爱读书。父母和子女之间以读书作为乐趣,这样的家庭人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发展的。父母们可以通过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将家庭建成书香之家。爱读书的孩子绝大多数是善良的、快乐的、好管教的孩子。因此,希望家教成功,不妨先建书香之家。家里有了书香之气,孩子自然知书达理。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笔者认为有三类书最适合儿童阅读。一类是儿童文学书籍,如小说、散文、童话等。这方面的书很多,安徒生童话

32、、格林童话、365夜故事,哲理类的童话,郑渊洁的童话作品,曹文轩、张之路等作家的儿童小说,刘饶民、高洪波等人的儿童诗等等,都是值得一看的好作品。儿童文学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在小学期间就读了大量的童话故事,这对丰富她的想象力有很大好处,日后她写出那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她从小爱读书是分不开的。第二类是知识类的图书。例如,关于时间管理的,关于自我保护的,关于宇宙、生物的,关于学习方法的,关于性教育的等等,只要是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的书,都对孩子有益。第三类是名人传记。传记和回忆录之类的书,把一些伟大人物的日常生活、苦难和喜悦、事业的成败都一一呈现在孩子的面前,伟人的故事能激

33、励孩子勇敢克服困难,不断追求更高尚的目标。人一般都有崇拜名人的心理,而少年儿童正处于爱做梦的年龄,他们在这个时期大多有自己喜欢的名人,父母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多看一些人物传记。可以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就引导他们看一些伟人的故事,如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周恩来、巴金等人的传记,这些人物的成长经历对孩子们都会有很大的启发的。多读传记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父母不要让孩子的心变得空荡荡的,而应该让每个孩子心中至少装下10个杰出人物。这10个形象将会伴随着他成长,成为他前进的动力。这些人也会像发动机一样,在他心中不停地轰鸣、加力。”具体的书如居里夫人传、周恩来传、贝多芬传、海伦的

3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都非常值得一看。从年龄来看,不同年龄的孩子要选择不同的书。一般情况下,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要读以图为主的书,这样的书籍情节简单,内容以幽默故事、童话、生活故事、卡通、动画片为主,最好带拼音;小学三四年级的孩子就可以读一些内容深刻些的童话了,或者科普童话、儿童诗、名人故事等,少年报等反映儿童生活的报纸杂志也不错;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可以读儿童文学、儿童报刊、科幻小说、探险故事、儿童百科全书等。这样才能在循序渐进的阅读中打实基础,并终身受益。以快乐为法则 从长远发展的眼光看,爱看课外书的孩子才会学习。很多老师从家访、与家长交谈中了解到,孩子爱看的课外书,父母大多比较反对。家长希望孩子

35、在完成作业之余,看看作文书,读读课文,做做习题,至少应该看知识类的书籍。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却因此而不易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更强调快乐阅读,重视感官享乐。父母要多尊重和指导孩子的选择,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加以适当引导。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父亲是法律界的权威,声望很高,他非常希望子承父业。但比尔盖茨却对做律师毫无兴趣。后来他成了微软的创始人。这样的例子很多。天文学家伽利略的父亲没有征得儿子同意就送他去学医,结果伽利略在上课的时候偷看物理方面的书籍,课余时间就到实验室做物理实验,被一些教授骂为“没有希望的神经病”,最后不得不退学回家。这都说明,读书要尊重孩子,要以孩子的快乐

36、为快乐。儿童读书的快乐之法,笔者认为有二。一是兴趣。兴趣可以培养,除了家庭环境的熏陶之外,父母还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增加孩子的读书兴趣。特别是幼儿或低年级的孩子,父母可以给孩子讲半个故事、读半本书。有一位母亲,她的孩子读小学二年级,为了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她选了一本生动有趣、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先给孩子朗读,读到精彩的地方,等孩子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过来了,她反而借故走开了,不但不理睬孩子眨巴着眼睛的哀求,还故意吊孩子胃口。孩子没办法,只好自己拿起书来读。慢慢地,孩子就可以自己读书了。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小看不懂,其实不用担心,孩子看故事有个特点,只要有图,他就能从图画中看懂故事。此外,还可以引导孩子思考

37、:故事还可能有别的结局吗?能不能给故事续写一个新故事呢?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学会了阅读,还学会了思考和写作。故事是孩子童年最好的伙伴,它让孩子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让孩子自己看后半个故事,这种做法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孩子自己看书,以自己的能力阅读故事时,内心是充满喜悦的。这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成功,会激发他想看更多的书。二是亲子共读。父母千万不能只要求孩子看书,而自己只顾看电视、搓麻将、玩电脑,也不能只是做个样子。孩子越小,父母参与阅读越重要。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表演书中的故事。比如,爸爸扮演大灰狼,孩子扮演小兔子,把小兔开门的故事表演一遍。这样,孩子有兴趣读书了,对书中的故

38、事也记忆深刻了。对年龄大些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交流,各自谈谈自己的想法,父母特别要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而这些,是父母没办法装出来的,是必须亲自参与才能做到的。再者,可以经常举办小型的家庭朗诵会、读书讨论会、故事接龙比赛、写作比赛等,这些活动既有趣又能培养孩子的能力,也使父母们真正参与其中。孩子的活动应该是全家的事,而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在浓浓的亲情中阅读,没有孩子会拒绝,没有孩子会不喜欢、不快乐。上个星期,我班(二年级)一个家长就向我反映:她在里面看电视,孩子在外面看书,只听到很快的翻书声。后来,她与孩子一起看,孩子看得很开心,也很认真。对过度痴迷课外书的孩子,有三点要特别注意。第

39、一,绝对不能因此打击孩子的读书热情,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因为阅读是孩子的权利,而且这种爱好对未来非常有好处。第二,有所节制也是必要的。父母可以给孩子讲道理,比如书看多了不仅伤害眼睛,还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因为大脑也需要接受多种刺激,如果整天都是课外书的内容刺激它,对大脑皮层的发育没有好处,就可能成为人们常说的“书呆子”。所以,要给孩子规定时间,分配好做作业、户外活动、读书的时间。第三,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同盟军,而不是敌人。孩子也是渴望健康的,父母要告诉孩子,这样的要求是生命健康的要求,不是爸爸妈妈的要求。父母只是和孩子一起保卫健康,这样,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就不会产生反感情绪。带孩子读“无字之书”

40、 父母要把读书的概念放大,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大自然才是教育的源头。我们常说学以致用,怎样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读书呢?一方面,让孩子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一方面,依靠生活中的资源让孩子爱读书。带孩子外出旅游是条很好的途径。外出旅游,一家人亲亲密密,令人难忘。孩子会因急于了解线路、人文等而去读书,会因为旅途中遇到困惑而去读书,也会因为旅游归来想求得进一步了解而去读书。父母要把读有字书与无字书结合起来,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感到读的书是有用的,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学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有计划地带孩子外出旅游是个好方法,这样可以避免书呆子气,还能让孩子体验书中的意境,重新认识书中所阐述的思想。无字的

41、书不仅仅是旅游。家乡的山山水水、身边的一草一木、日出日落都是无字的书。为什么燕子在春天飞回,在秋天的时候又飞走了?为什么太阳白天升起,晚上落下?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疑问,都值得孩子去探究。所以,如果没条件旅游,就从身边的生活开始。如孩子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父母不要嫌脏,而要及时引导。引导得当,或许能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3)关于理财从父母开始改变攀比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消费行为。尽管啊他们那时还没有独自去商场买过东西,但被父母们抱在怀里、牵在手里的时候,他们已经在默默地贯彻着父母的消费行为。当攀比之风出现在孩子们中间时,父母们就会埋怨孩子、埋怨社会环境,而不从自身去寻找原因。有的父

42、母有补偿心理,自己童年时代并未享受多少物质带来的快乐,因此他们就要在孩子的吃喝穿用玩和“智力投资”方面加大投入,使孩子得到更多过去自己没得到的东西,这样父母的心才能得到慰藉。还有的父母有不甘落后的心理,认为孩子比别人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也是父母成功的体现。这些都有可能加重孩子的攀比心理。如何改变孩子的攀比心理呢?可以尝试这两种方法:一是反攀比。孩子们在攀比时,总是说“别人都有,所以我也应该有”。这时,他的心理和行为往往受情绪控制而缺乏理智,父母的话怎么也听不进去。对付这样的孩子,比较有效的办法是反攀比。反攀比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父母可以用孩子已有的玩具、物品和别人比,让孩子知道

43、自己有的东西别人也没有。第二种办法是改变攀比的兴奋点。父母要抓住孩子爱攀比的心理,改变他比吃穿、消费的倾向,引导孩子在学习、才能、毅力、良好习惯等方面进行攀比。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母要机智地想办法,要避免生搬硬套。第三种方法是可以引导孩子将攀比变成动力,告诉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喜欢的物品。使用这种方法,要找好切入点,把攀比行为转变成积存零花钱或自己发明创造等好行为、好习惯。“约法三章”零花钱 理财教育要多实践,对于家庭来说,从零花前开始是比较合理的方式。父母们尤其要抓好开头,在孩子第一次要零花钱的时候就立好规矩,不能糊里糊涂,要开个好头。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知道花钱是个严肃的事儿,并

44、让孩子知道父母的钱来之不易。同时,父母还要和孩子商量好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给了零花钱以后,父母要定期检查孩子的零花钱都用来干什么了。父母还要给孩子规定,购物不能超出零花钱范围,超支部分要自己负担等等。总之,父母心中要有跟弦,把给孩子零花钱的机会当作引导孩子消费的契机,这样自然就知道怎样给孩子订规矩了。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可以从孩子的成长状况、家庭承受能力、零花钱的用途三方面来考虑。有的父母会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物质奖励,这不能过于频繁。也有的父母会让孩子做家务赚些零花钱,这样做要慎重。万一有朝一日孩子不想干家务活了,或者不想得到零花钱了,父母该怎么办呢?再说打扫自己的房间、收拾自己的用品等都应该是孩子的责任,不要让孩子因此成为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应当明确,孩子也是家庭的主人而不是雇员,承担家务劳动是一种责任而不是打工。 引导过有意义的生日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已经在家长引导下请同学过生日了,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