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淘尽九六城_第1页
洛水淘尽九六城_第2页
洛水淘尽九六城_第3页
洛水淘尽九六城_第4页
洛水淘尽九六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洛水淘尽九六城 东汉末年,由于董卓之乱,致使经营近二百年的都城洛 阳遭受空前劫难, “二百里内, 室屋荡尽, 无复鸡犬”, “垣 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面 对着洛阳破残荒凉的景象,曹操只好移都许昌。但他对洛阳 仍然是念念不忘。建安末年,曹操西征关中归来后,即令百 姓修建洛阳城。 220 年曹操病死洛阳后, 其子曹丕逼献帝“禅 让”, 而登上皇帝的宝座, 改国号魏, 定都洛阳。 曹魏都洛, 千疮百孔的洛阳城得到了初步恢复,在原东汉都城的旧址上 修复宫殿,起建新室,但规模远不及东汉洛阳城。曹丕后, 明帝睿、齐王芳、高贵乡公髦、陈留王奂为帝,对洛阳城的 建设都曾给予一定关注,

2、黄初元年 (220 年) “12 月,初营洛 阳宫”,大和元年 (227 年) ,营筑宗庙,历时三年落成,青 龙三年 (235 年) ,“大治洛阳宫,超昭阳、太极殿,筑总章 观”。特别是明帝睿动用民力大规模地进行城市建设,使洛 阳一度繁荣起来,宫殿苑囿建筑较东汉虽有逊色,但亦相当 华丽。魏咸熙二年 (265 年) ,晋王司马炎重演曹丕逼汉“禅 让”的前例,篡权称帝,史称“西晋”,仍都洛阳。城市、 宫殿多沿旧制, 虽建树不多, 但所建亭台楼阁, 亦极尽奢华。 司马炎后,经“八五之乱”和“五胡乱华”,使洛阳再度遭 到浩劫,巍峨的宫殿又成丘墟。曹魏都洛历时四十五年,西晋都洛五十二年,两朝共都洛九十七

3、年 洛水淘尽九六城 魏晋洛阳城是在东汉故城上建立起来的,城池建制与规 模基本上与东汉相同。皇城东西宽七里,南北长九里,城墙 外为护城河阳渠环绕,城四周开十二门。今翟泉村、金村、 保驾庄村、寺里碑村、龙虎滩村及西城口为城郭四隅。皇城外为居民住宅,分布着许多里,随着经济的繁荣, 在城东设马市,在城南设羊市,市场早放晚收,均有定时。 皇城内,宫城坐落在城中偏北的位置,宫城北是芳林园,西 有金墉城、洛阳垒、金市,南为官衙公署。皇城十二门,基本上沿用东汉旧城门,略作修葺,门名 称有些变化。曹魏时,唯改汉平城门为平昌门。西晋时,城 门名称多有变更。东垣三门,由北向南依次为:建春门 ( 汉 上东门 )、东阳

4、门 ( 汉中东门 ) 、清明门 ( 汉耗门 ) ;南垣四门, 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阳门、平昌门 ( 汉平城门 ) 、宣阳门、津 阳门;西垣三门,由南向北依次为:广阳门,西明门 ( 汉雍 门) 、阊阉门 ( 汉上西门 ) ;北垣二门,西大夏门 ( 汉夏门 ) 、 东广莫门 ( 汉谷门 ) 。城门有楼,为两层。每座城门有三条通 道,中间为御道,两边为平民百姓的走道,左入右出,不得 相逢。御道两旁筑土墙,高四尺,公卿百官可以走中间的御 道。十二座城门之外,都有桥横跨阳渠水上。阳渠水源出于 幽谷,向东注入城西北角的阳渠,绕城至建春门外又合二为 一,向东注入洛水。洛阳城以外的道路,青槐掩映,绿树成 荫。宣

5、阳门为皇城正门,门外直南御道东侧有三雍建筑,帝 王郊祀等重大活动多从此门出入。曹魏嘉平元年(249 年) ,曹爽和齐王芳出宣阳门拜谒明帝高平陵;司马氏乘机发动兵 变,把曹爽和齐王芳堵在城外,自己屯兵于宣阳门外的洛水 浮桥,卡住了出入洛城的咽喉。司马氏从此实际上掌握了曹 魏的实权。三雍,始建于东汉,东汉末破坏严重,魏晋时期相继在 原址复置。灵台位于城南三里,灵台东约一里是辟雍建筑,曹魏正 始二年 (241 年) 、五年、六年,齐王芳初通论语、尚 书和礼记等书,就先后在辟雍祭祀孔子并以颜渊配。 晋武帝泰始六年 (270 年) 亲临辟雍,行飨酒之礼,赏赐太常 博士、学土帛、牛、酒数量不等。明堂位于灵

6、台东。西晋泰始二年 (266 年) ,修复明堂。 太康十年 (289 年)10 月,重建太庙 (即明堂 ) ,迁神主于新庙, 帝迎于道左,遂裕祭,大赦。文武增爵位一等,修建明堂者 为二等。魏文帝黄初五年 (224 年)夏 4 月,复立太学,置博士, 依照汉制设五经课试之法。正始年间,立篆、隶、古文 三字石经于太学前,又刊刻魏文帝典论等六碑于太学, 时太学生达千人之多。晋武帝、惠帝都先后亲临太学会见师 生。为了给魏晋统治者歌功颂德,西晋咸宁四年 (278 年 )10 月,在太学中立“三临辟雍碑”。西晋末年,“八王之乱” 和“永嘉之乱”,太学再次被夷为平地。城门,不仅是交通要道,而且是城防的重要工

7、事,因而 自东汉以来,都城城门都有严格的门卫制度。魏晋时虽依汉 制,但由于政局常常不稳, 所以门卫制度也就不能正常维持。 魏末,司马氏专权,曹髦欲起兵攻司马昭,昭弟司马斡欲从 西城阊阖门入城反抗,受到门卫守将孙佑劝阻。司马昭因此 欲族诛孙佑。后经荀勖劝阻,才将孙佑免为庶人了事。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外将是不能轻易进入都城的。正 元元年 (254 年 )9 月,齐王芳调遣镇守许昌的大将司马昭西 击姜维。昭率大军到达洛阳,停在城西平乐观。齐王芳出阊 阉门至平乐观检阅军队,左右力劝齐王芳乘机射杀司马昭, 迫使司马师交出兵权,以剪除危及朝廷的后患。由于齐王芳 犹疑不决,致使司马昭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顺

8、利进城。 司马师遂设谋威逼皇太后废掉皇帝,进一步巩固了司马氏在 曹魏政权中的地位。广阳门外还有射雉观和射雉台、斗鸡观和斗鸡台、修龄 观,其西南有一小城,城内有厨琪垒和试弩坍,都是供皇室贵族取乐的地方东垣是城防的重地。建春门西对北宫,是宫门东出的要 道,关系着北宫的安危, 地位十分重要。 门东数里有七里涧, 涧上有石桥,又名旅人桥,亦称七里桥。泰始十年 (274 年 ) 冬兴建,是我国最早的石拱桥。这座单跨半圆形拱桥,桥柱 下圆上方,可通水,便于大舫船通行。遗址在今偃师县西北 石桥村。为了加强东城的防卫地位,东阳门内北面有将军府。将 军府中有左、右、前、后四军。左将军设置始于魏明帝,西 晋沿袭不

9、改。 晋武帝初年置前军、 右军, 泰始八年, (272 年) 增设后军,时满四军。五营校尉府也置于此,五营校尉是指 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校尉,这是沿袭东汉制度。将军府北为步广里,步广里北为太仓。太仓是皇家的御 用仓库,袭东汉太仓旧址。晋武帝咸宁二年 (276 年 )9 月, 由杜预督建而成。太仓通过建春门与城外常满仓遥遥相对, 是晋朝皇需物资的供应地。此外,杜预还修建了常平仓,发 明了“人排”以代替“马排”,还建议于孟津修建了富平 桥,开人类史上黄河桥之先例,杜预因善于发明创造,时人 称他“杜武库”。太仓以西为武库,承汉而来。晋惠帝元康五年 (295 年 ) 冬 10 月,武库发生火

10、灾,司空张华恐赵王伦和孙秀借机发 动兵变,采取了先戒严后救火的措施,因动作迟缓,致使自 古以来武库所藏的历代宝物, 如汉高祖斩白蛇之剑、 王莽头、 孔子木屣等全被焚毁。还有可供二百万人使用的军事器械也 荡然无存。同年 12 月丙戍日,惠帝下诏重建武库,并从全 国各地调拨武器以充实库存。武库东为太仓,西薄皇宫,北 连太子东宫。所以,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与武库有关。司 马懿当年与曹爽争斗时,就是先占领武库,然后派兵出宣阳 门,据洛水浮桥断曹爽归路,而置曹爽于死地的。西晋末年, 王弥、 刘曜、 石勒攻破洛阳, 曾驻军建春门, 扼守这个军事要地。皇城内的主体建筑群落是宫城,由于东 汉末年战乱洗劫, 宫

11、室完好的几乎没有, 因而多为魏晋重建。 初时,宫城坐落偏北,城南多是官衙公署,为巩固宫城的防 卫能力,保障帝王的安全,魏明帝在宫城西边修建金墉城; 西晋初,又在宫城与皇城之间加筑城墙,无疑使皇宫增加了 一道屏障。东面鳞次栉比的楼观和达官贵人的宅院空前豪华。西晋 宣帝司马懿住宅就坐落在这里。司马懿在曹魏政治舞台上叱 咤风云三十余年,逐步控制了政权,为其后世取代曹魏建立 西晋奠定了基础。 他们的住宅区称永安里。 司马师、 司马昭、 司马炎未登极前都在这里住过。永安里实属西晋立国的源 头。宫城城墙以西是风景区,环境幽雅,楼观并列,碧池泛 波,是游乐和陶冶性情的最佳去处。自北面甫的楼观有万年 观、百尺

12、楼 (魏文帝造 ) 、高乐观、见亲观、清览观、东汜观、 庆云楼、仪司楼、将军府、修龄观、总章观、阆风观、广望 观、宣曲观、元览观、隐商观和凌云观。诸观高约十六丈, 均以云母装饰,在阳光照耀下,熠熠发光,光彩诱人。其中 见亲观有高阁九间;高乐观南行至清览观有高阁六十四间; 元览观南行至隐商观有高阁五十五间。总章观是魏明帝青龙 三年 (235 年)所建,高十余丈,由八方才人和六宫女尚书居 住。相传,舜有总章之访,总章即明堂之地。总章观内有仪 风楼,观南有翔凤楼和庆云楼。凌云观西有金市,为黄金兑 换市场。 金市北对洛阳垒, 洛阳垒原为洛阳小城, 永嘉之乱, 改建为垒,实际上起防御工事的作用。诸观之间

13、,皆以复道 相通,足见其规模之宏伟壮阔。观楼之西,水池并列,有绿 池、灵池、幽泉池、除流池、蒙汜池、鹤鸣池、灵芝池、流 林池和都亭池等。 灵芝池是魏明帝黄初三年 (222 年 ) 修建。 翌年,有鹈鹕鸟云集于此。魏文帝以为是贤才欲出的先兆, 于是下诏求贤。司空王郎举荐光禄大夫杨彪出任司空,自称 有病引退。文帝为杨彪设置吏卒,位次三公。与台观楼阁、 青山绿水相映的是金墉城。 它南邻洛阳垒, 位于皇城西北角。该城始于魏明帝,东、北、南三面有门, 东曰含春门,北曰遥门,南为乾光门。西城墙上自南向北有 六个观,纵向排队。五十步设一睥睨,以供瞭望,百步设一 楼橹,以便防卫;屋台之上置一大钟,以和漏鼓。城

14、墙外西 北角有广榭,是炎夏季节避暑之地。城西有绿水池,城南垣 上有西楼和东观;城内乾光门与退门的中轴线上有崇天堂和 相互毗连的两个光极殿;中轴线以东有百尺楼,以西有昌都 观。金墉城始建于曹魏,历经西晋、十六国、北魏、北周、 隋、唐等朝代,与朝代的兴废关系极为密切。魏明帝修建金 墉城,目的在于加强防范,既是用兵,又是禁锢重要人物的 地方。宫城以南有冰室、凌云台、凤凰楼、将军府和崇文观。 冰室仍沿东汉之旧,在宣阳门内,常年储藏冰块,供皇帝消 暑并赏赐王公众官之用。崇文观和城西的总章观都是皇家为 弘扬文学所建。 魏明帝青龙四年 (236 年) 夏 4 月,置崇文观, 征善属文者以充之。 凌云台是魏文帝黄初二年 (221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