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产业发展状况_第1页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_第2页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_第3页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_第4页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产业发展状况 目录 深圳产业发展状况 一)、深圳经济总体状况 二)、深圳主要产业发展状况 三)、深圳的产业结构 深圳支柱产业的分析(高新技术产业) 一)、高科技产业界定与范围 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三)、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沿革 四)、深圳高科技产业良好的经营环境与发展条件 五)、深圳高科技企业基本情况 六)深圳高科技企业具体案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结语(深圳产业未来发展之路) 资料来源 二、深圳产业发展状况 (一)、深圳经济总体状况: 深圳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均 GDP 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深圳经济总量相当于国内的一个中等省份, 位居全国大

2、中 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 1979 年人均 GDP仅为 606 元人民币, 2008 年达到 13153 美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全市国内生产总值 达 7806.54 亿元,增长 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251.82 亿元, 增长 17.6%; 进出口总额 2999.5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4.3%,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二)、深圳主要产业发展状况 : (1)、支柱工业 20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深圳重点发展计算机软件产业、通信产业、微电子 及基础元器件产业、 视听产业、 机电一体化产业、 重点轻工产业和能源产业等七 大主导行业。制药、医疗器械、生

3、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 电子 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第一大工业行业。 出口产品产值 2177.95 亿元,占工业总产 值比重 61.0%,提高 3.1 个百分点。以机械设备行业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工业成为 深圳市第二大行业。 (2)、物流 2004年以海港和空港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蓬勃发展。全年深圳港货物吞吐量 13537.14 万吨,增长 20.7%。集装箱吞吐量达 1365.90 万标箱,增长 28.2%。 完成交通运输、 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增加值 218.88 亿元,占 GDP的 7.65%。 形成了以 EDI 信息网络中心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平台, 以港口运输为代表的交通运 输业,成为现代

4、物流业的重要组成 货运量达 6478.58 万吨,比上年增长 14.0%。货物周转量完成 243.78 亿 吨公里,同比增长 15.51%。港口货物吞吐量 11219.54 万吨,同比增长 27.98%。 机场货邮行吞吐量达到 40.66 万吨,增长 21.7%。邮政业务量达到 9.83 亿元, 增长 26.03%。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全球第四。深圳逐步成为全球化、多功 能、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物流业初步形成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 流为基础”的产业特点。 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物流运输平台和以邮电通 讯及网络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 共同构成深圳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运行平台。 以高 速公

5、路为骨干,以海港、空港、铁路、公路场站及陆路口岸为接点,将珠江三角 洲、东西部港区、机场及市内交通连为一体,探索海铁联运,为扩展深圳物流产 业服务腹地开辟了新的途径和空间。 (3)、进出口贸易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保持良好势头。 2004 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金 额 14.2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94.4 。 深圳外贸进出口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2004 年是出口增幅最大的年份之一, 出口总额达 778.5 亿美元,增长 23.6%,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1/8 强,占广东省出 口总额 2/5 。 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1472.8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5.5

6、。其中,出口总额 778.46 亿美元,增长 23.6 ,占全国出口总额的 13.1 ; 进口总额 694.37 亿美元,增长 27.6 。深圳外贸出口总额连续十二年位居全国 大中城市榜首。 出口市场多元化, 对主要地区和贸易伙伴的出口大幅上升。 全年深圳产品对 香港的出口比上年增长 29.5 (占出口总额的 43.9 );对美国出口增长 23.0 占出口总额的 22.1 );对欧盟 15国出口增长 12.4 (占出口总额的 11.1 ) 此外,增幅较大的有对巴西出口增长 55.6 ;对俄罗斯出口增长 56.1 ;对印 度出口增长 78.5 。全年深圳远洋贸易出口额达 236.69 亿美元,增

7、长 23.9 。 出口产品结构优化,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 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350.57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9.4 ,占全市出口总额 45.0 ,比上年提高 5.0 个百分 点。全年机电产品出口 590.47 亿美元,增长 28.0 ,占出口总额的 75.9 ,提 高 2.6 个百分点。 一般贸易和外商投资、 民营企业出口所占比重提高。 在各种出口贸易方式中, 一般贸易出口 105.65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2.2 ,占出口总额比重 13.6 ,比 上年提高 0.9 个百分点;三来一补贸易出口 137.31 亿美元,增长 9.7 ,占比 重 17.6 ,下降 2.3 个百分点

8、;进料加工贸易出口 460.50 亿美元,增长 23.5 , 占比重 59.2 ,与上年持平;其他贸易出口额 75.00 亿美元,增长 45.3 ,占 比重 9.6 。在各种经济类型出口中, 国有企业出口 197.35 亿美元,增长 8.7, 占出口总额比重 25.4 ,比上年下降 3.4 个百分点; 民营、集体企业出口 71.32 亿美元,增长 60.6 ,占比重 9.2 ,提高 2.1 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出口 509.79 亿美元,增长 26.3 ,占比重 65.5 ,提高 1.4 个百分点。 深圳 26家 企业入选 2004 年中国出口 200 强。 (4)、外商投资行业 在深圳,外

9、商投资涉及的主要行业包括:电子通信、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食 品、医药、金属制品、房地产、交通运输及商业饮食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支柱产 业备受外资青睐。深圳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是引进汽车、 石化等带动性强的实业、 产业项目 5)、金融业 20 多年来,深圳金融业为特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深圳市基本建设投资的 1/3 以上由金融业提供;企业 80以上的流动资金是金融业供给;目前 71 家上市公 司通过证券市场就筹集资金近 400 亿元。 在深圳的经济总量中,金融业占 12。100 个深圳人中,就有 1 位金融 从业人员。 自 1994 年以来,深圳通过邮政向全国汇款累计 1600 多亿元,对内地经 济

10、的辐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全国重要的资金枢纽。 深圳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开放的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无论 金融机构数量、银行存贷量,还是融资能力,深圳都是我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深圳银行、 证券、保险业机构密度、 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 居全国前列。与 180多个国家地区 300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了业务代理关系, 金融 从业人员 4 万余人。现有国内金融机构 100余家。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 30多家, 外资银行数量、资产和外币存贷款规模仅次于上海。 2004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 256.7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 。年末全市国内金 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7100.75

11、 亿元,比年初增长 16.8 ;全市国内金融 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5242.77 亿元,按可比口径 (以下分类贷款亦同) 计算, 比年初增长 17.8 。 6)、证券业 深圳是全国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之一。 全国两家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交所进入规 模化、市场化发展新阶段。深交所会员为 189 家,席位 3425个;在深圳注册的 证券公司 19 家,各证券机构在深圳的证券营业部 205个,全国在深交所开户投 资者达 3467 万多户。 深圳证券市场继续调整。 2004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 536 家,上市股 票 578 只,比上年增加 30 只。总发行股本 2004.47 亿股,增长 9.7

12、 ;总流通 股本 822.81 亿股,增长 11.2 。上市公司市价总值 11041.23 亿元,下降 12.7 。 上市公司流通市值 4337.76 亿元,下降 12.9 。全年股票、基金总成交金额 16094.77亿元,增长 38.61 。其中 A股总成交金额 15346.89 亿元,增长 43.04 , B股总成交金额 516.46 亿元,下降 8.17 。 (7)、外资金融机构 1982 年 1月,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是建国以后中国引进的第一家 外资银行。 2004年再次迎来外资银行入深潮。先后有永隆、大新、上海商业三家港资银 行开设分行。中信嘉华银行、工银亚洲在深开业。东亚银行

13、、恒生银行开设了支 行网点。目前深圳拥有外资金融机构 38家,其中,营业性机构 31 家,代表处 7 家。 三)、深圳的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总体状况 深圳基本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的适应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 在区域结构上,深圳业已形成的“南软北硬”、“南高北重”、“东西 两翼旅游港口”的产业分工布局和特色。南面特区内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 区集中发展金融、物流、高新技术研发、软件、商贸等“软产业”,规划建设新 型的都市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体现出高新技术、高端产业 和高附加值的“三高”特点。北面宝安、龙岗两区以“硬产业

14、”为主,加快发展 先进制造业, 引进关乎全市经济发展前途的大项目、 基础工业项目。 东西两翼利 用山海等资源优势集中发展港口经济和旅游经济。 (2)、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阶段, 1979-1990 年,也就是特区成立的前 10 年,此一阶段的产业结构 的特点是:大量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加工业是当时的主导支柱产业, 第三产业以旅店、 服务业等行业为主, 增长速度 快,但内容相对单一。 第二阶段, 1990-1995 年,在这个时期,“三来一补”的加工业增长势头 回落,工业向深加工发展, 同时新的经济亮点产生, 如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另外, 高新科技产业起

15、步于这个阶段,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和旅游业也开始发展。 第三阶段, 1995 年以后,深圳的产业结构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实现了传统加 工业的引退, 以计算机通信、 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增长迅猛, 旅游业 空前蓬勃发展, 与金融业、 物流业等新兴产业一起成为了支柱产业, 经济素质得 到实质性的提高。 (3)、工业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次是“六五”时期。工业以“三来一补”为主要方式,以电子、服装、 纺织、皮革等轻纺工业为重点,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 第二次是“七五”时期。工业来料加工与进料加工并重,初步形成了“产业 以电子为主,资金以外资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的外向型格局,并从劳动密集 型为

16、主逐步向劳动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的“双密型”结构发展。 第三次是“八五”时期。工业进料加工比重开始超过来料加工,轻重工业比 重基本持平,高新技术产业崭露头角,支柱产业逐步形成。 第四次是“九五”时期。产业定位趋于明确,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增长点, 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和产品比重逐步提高。 三、深圳支柱产业的分析(高新技术产业): (一)、高科技产业界定与范围 (1)、高科技产业界定: 高新技术产业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 其产品的研究、 开发、 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 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 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

17、社会效益。 对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的界定,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各种问题包括政策问题的 基础。然而,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于高新技术, 而人们对高新技术的认识往往 还不能达成一致,这使得目前业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中国目前还没有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明确定义和界定标准,通常是按照产业 的技术密集度和复杂程度来作为衡量标准的。根据 2002年 7月国家统计局印发 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 空器制造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医药制造 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 ( 2)、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领域 1电子与

18、信息技术 2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 3新材料及应用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 5航空航天技术 6海洋工程技术 7核应用技术 8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 9环境保护新技术 10现代农业技术 11其他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1)、产品产值 2008 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8710.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6%,占全市本 地生产总值的 32.4 。 2)、科研实力 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 3 万多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过亿元 的企业 621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94 万余人。 2008 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支出 260多亿元。全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19、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 5148.17 亿元, 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 59.1%。 (3)、科技成果与专利 2008年登记科技成果 254 项。年末三项专利申请受理量 36249 个,增长 1.2%。专利授权量 18805 个,增长 20.9%。 (4)、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深圳高新区始建于 1996年 9 月,规划面积 11.5 平方公里,是国家“建 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的六家试点园区之一。 高新区已形成了产业链和相关配 套比较成熟的通讯产业群、计算机产业群、软件产业群和医药产业群。 2008 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2249.78 亿元,同比增长 17.60%,占全 市工业总产

20、值的 14.19%。 (5)、虚拟大学园 深圳虚拟大学园始建于 1999 年。目前已汇聚 52 所海内外著名院校,在 深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 2.5 万余人,孵化企业 500 多家,促成校企合作项目 1000 余项。主要功能是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 同时整合产学研资源, 建立重点实验 室研发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深港科教合作平台、博士后工作服务平台。 6)、高交会 由国家商务部、科技部、信产部、发改委、教育部、人事部、知识产权 局、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农业部、中国工程院协办的“中国 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简称高交会),从 1999 年起每年秋季在深圳举办, 至 2008

21、 年高交会已成功举办十届。 每届展会参观人数超过 50 万人,产品与技术 交易额超过 130 亿美元。第十一届高交会将于 2009年11 月举行。 (三)、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沿革 萌芽成长期( 20 世纪 80年代到 90 年代初期):深圳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在国内起步得较早,在 80 年代后期,深圳特区就开始实施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调 整和优化开放, 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从弱到强, 经过这十 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增长点; 高速发展期( 90 年代初期到 90年代末期):从 1991年全市高技术产业产值 仅 22.9 亿元发展到 1999

22、年产值 819.79 亿元,增长约 35.8 倍,年均增长 61.5%, 199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 8.1%,而在 1999 年的比重竟达 到 40.47%; 产业成熟期( 2000 年至今):高新技术已成为深圳市第一支柱产业。这个中 国最早建立经济特区的城市,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和经济总量 ( GDP)的比重,已位居中国各大城市首位 2008 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8710.95 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4.6%,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 品产值 5148.17 亿元,增长 15.6%,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 59.1%,比上 年提高

23、 0.5 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 1607.14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8.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5.6%。 四)、深圳高科技产业良好的经营环境与发展条件 (1)、深圳制定前瞻性的产业发展规划, 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在“八 五”计划中,深圳明确提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 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战略, “九五”计划又提出把“深圳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生产基地”的目标。市政府先后制订了 1990至 2000年深圳科学技术发展规 划、深圳市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规划、深圳市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年规

24、划、 深圳市年度科技开发项目计划指南、 深圳市年度重点科技开发项目计划,明确了“九五”期间重点发展计算机、 通信、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激光七大高新技 术产业。 (2)、深圳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规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与政策 环境。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配套法规、 规章,逐步树立 并完善了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政策法规体系。 针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颁 布了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无形资产评估管 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实施条例等;为了激发科技 人员从事技术开发的积极性, 颁布了深圳市奖励企业技术开发人员暂行

25、办法 、 深圳市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提取和使用暂行办法 ;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民营科技企业管理规定、 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人才 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规定 ,使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深圳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的一支生力军。 1998 年初,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的若干规定(简称“ 22 条”),这是迄今为止,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内容 系统、力度较大的一个文件, 在促进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产生了积极影响。 3)、深圳发挥了政府投入的杠杆作用,形成良性发展的投融资机制 建立了以政府为龙头、 企业为主体、 银行为后盾的多渠道、 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 系。 首先是

26、发挥市区财政拨款的科技三项经费对科研项目的支持作 用以及 对企业自筹资金的引导作用。 1998 年市本级科技三项费 1.5 亿元,占当年预算 内财政支出的 15,到 2000 年达到 2。每年从三项费用中划出一定数额对 当年的科技专项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予以贴息, 凡在深圳注册并具独立法人资格 的企业均可申请专项贷款,高新技术企业及项目可申请流动资金贷款。 其次是政府组建扶持高科技发展的服务公司和风险基金,通过贷款担保、 贴息等支持高新技术项目。 1994 年,深圳市政府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 有限公司, 专门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民营科技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服务, 对技术 成熟、市场前景好、附加

27、值高的高科技项目,还可以投资参股经营。到 1998 年 底,“高新投公司”累计担保贷款超过 10 亿元,支持了科兴、奥沃等 102家高 新技术企业的 113 个项目。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建立高科技风险投资 市场已是必然趋势, 市政府已经把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提到议事日程, 年内准 备完成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和境外高新技术产业基金的组建工作。 此外,深圳还通过优先安排高新技术企业股票上市、推动银行提供买方 信贷、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 (4)、深圳为了适应高科技发展的需要,大力引进人才。发展高科技, 关键在人才。 实行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针, 在深

28、圳发展的初期, 以引进为 主。一是通过举办海外留学生招聘活动、 建立市区两级人才大市场等方式吸引国 内外科技人才来深创业, 积极推广员工持股、 股份合作等多种企业组织形式, 允 许科技人才以专利、 项目和技术入股, 提高其创业积极性。 二是鼓励企业吸收高 素质人才,市政府规定调入深圳的“双高”人才(博士学位及高级职称者)及其 配偶免征城市基础设施增容费。 现已引进博士学位的专门人才近千名。 深圳还探 索将博士后流动站建在企业,效果很好,现有 8 个企业设立博士后流动站。从 1997年起将每年接收大学生分配户口指标扩大至 1 万名,基本满足了科技企业 用人需要。 三是市有关部门对高新技术企业和项

29、目所需人员在调干调工、 毕业生 分配、入户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凡在高新技术企业任职两年以上, 具有本科以 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人事、 劳动部门给予入户指标, 市住宅管理部门在住房 制度改革中,将高新技术企业及项目员工纳入微利房分房范围。 ( 5)、深圳加强配套服务,为高新技术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一是 政府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大专院校、 科研机构的合作, 给高科技发展提供技术支 撑。市政府与中科院合作建设科技工业园, 与国家科学技术部合建中国科技开发 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创建深圳清华研究院, 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建立 “生物工 程产业化基地” 等。与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等的合作

30、也正在运作。 二是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 相继建立了科技成果交易中心、 技术市 场促进中心、技术经纪行、技术合同仲裁委员会、知识产权事务中心、知识产权 审判庭,规范了全市的技术交易中介、咨询、评估、仲裁、审判等配套的技术市 场体系。 建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 工业品试验中心等机构, 为中小企业产品中试 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建立 115 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行统一规划、 建设,为进驻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税收、 土地租金等方面的优惠及生产生活 服务,为科技项目产业化提供“孵化”服务。四是不断加强供水、供电、通讯、 海港、机场、铁路、公路、口岸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功能。

31、注重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 美化城市风貌, 为企业和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 宽松的社会氛围。 ( 6)、深圳充分利用其与香港临近的区位优势, 加强与香港之间的科技合作。 深港科技合作可以包括对研究开发、 产业创新与生产制造、 商业推广信息与环节 的合作。香港创新科技委员会规定的创新科技发展的主要领域在兴建的 “数码港” “硅港”与“中存港”的方案,也是深圳高新产业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点。电子 信息产业, 及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半导体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中的中成药物等产业 都是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 也是两地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 因此, 两地加大 合作的力度,这有力的推动深圳高科技的发展。 (

32、五)、深圳高科技企业基本情况 : 截至 2007 年底,深圳市共有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2748 家,其中高新技 术产品产值超亿元的企业 547家,超 10 亿元的企业有 72 家,超 100亿元的有 11 家。深圳把自主创新战略确立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积极把经济特区建设 成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实现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大 发展。目前,深圳重点发展通讯设备、数字视听、计算机软件、新型储能材料、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化合物半导体及电子产品等六大战略创新产业, 形成了完 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群,掌握了关键技术。 2007 年深圳专利申请 量达 35808件,其

33、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 19198 件,连续两年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PCT国际专利申请 2480件,占全国总量 5401 件的 459。去年深圳市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 445439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 20,占全部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 5862;民族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水平迅速提升,去年全 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 725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 43, 其中,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去年产品出口近 100亿美元。 有关专家认为, 深圳 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正在向内地许多地区辐射, 深圳的富士康集团、 华为公司等 一批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在许多城市兴建了生产基地和

34、产业园。 (六)深圳高科技企业具体案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1)、公司概况: 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 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 于 1988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 传输, 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 在电信领域为 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 案已经应用于全球 10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 50 强中的 45 家及全球 1/3 的人口。2009 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 1491 亿元人民币 (约合 218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9%。营业利润率 14.1%

35、,净利润 183 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率 12.2%。 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设备商,是深圳科技企 业的典型代表。 ( 2 )、业务领域: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与运营商建立长期 合作伙伴关系。该企业拥有热诚的员工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 需求,提供客户化的产品和端到端的服务,助力客户商业成功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宽带、 IP 、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 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 IP 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 活。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 10

36、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 运营商 50 强中的 45 家及全球 1/3 的人口。 ( 3)、经营战略: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我们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已成为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经过 10 多年的努力拓展,华为已经初步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 目前,我们在海外设立了 22 个地区部, 100 多个分支机构,这使我们可以 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 华为在美国、印度、瑞典、俄罗斯及中国等地设立了 17 个研究所, 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 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我们的产品一

37、上市, 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 36 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 行员工的本地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当地市场 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4)、研究开发 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 收入 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 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目前,华为在FMC、IMS、 WiMAX、 IPTV 等 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 华为主动应对未来网络融合和业务转型的趋势,从业务与应用层、 核心层、承载层、接入层到终端,提供全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全面构筑 面向未来网络融合的独特优势。 华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 斯莫斯科,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杭州、成都和武 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略。 印度所、南京所、中央软件部和上海研究所等通过CMM5级国际认证,表明 华为的软件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已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 5 )企业文化: A、成就客户: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 展的原动力。 B、艰苦奋斗:华为没有任何稀缺的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