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1)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1)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1)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1)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次月考是九年级学生进入本次月考是九年级学生进入 初三后接受的第一次考试,为初三后接受的第一次考试,为 了使学生对即将面临的中考有了使学生对即将面临的中考有 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所以,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所以, 本次考试的考试时间、总分、本次考试的考试时间、总分、 题型、分值及难易度都尽量与题型、分值及难易度都尽量与 中考接轨。中考接轨。 2整理课件 1、本次试卷满分、本次试卷满分150分,时间分,时间120分钟。试分钟。试 卷结构分为卷结构分为“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阅 读读”、“写作写作”三大板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三大板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

2、力,包括字音、字义、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字音、字义、文 学常识、病句、口语交际、名著知识、名句学常识、病句、口语交际、名著知识、名句 默写等。文言文主要考查的是第五册第六单默写等。文言文主要考查的是第五册第六单 元的主要内容,难度较易,在阅读这块重点元的主要内容,难度较易,在阅读这块重点 考查了学生文言文的掌握情况,现代文的阅考查了学生文言文的掌握情况,现代文的阅 读测试较简单。作文为命题作文。读测试较简单。作文为命题作文。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3整理课件 2 2、与、与20152015年中考试卷对比年中考试卷对比 4整理课件 3 3、反思与对策:月考试卷考反思与对

3、策:月考试卷考 查范围不够广泛,部分题型没查范围不够广泛,部分题型没 有涉及,文言文不是中考说明有涉及,文言文不是中考说明 范围内的,难度较低。下次的范围内的,难度较低。下次的 试卷应参考中考试卷,尽量紧试卷应参考中考试卷,尽量紧 靠中考范围,难度应该适宜,靠中考范围,难度应该适宜, 让学生尽快熟悉中考的题型和让学生尽快熟悉中考的题型和 难度。难度。 5整理课件 二、考试成绩的分析与对策。二、考试成绩的分析与对策。 (一)、整体状况:(一)、整体状况:全年级全年级10个汉语班共个汉语班共450人,实际参加人,实际参加 考试考试436,14人未参加考试,参考率为:人未参加考试,参考率为:96.8

4、9%。最高分。最高分135分,分,2人。最低人。最低 分分0分,分,2人。语文成绩高分有,但中间部分的力量薄弱,不及格人数仍是过人。语文成绩高分有,但中间部分的力量薄弱,不及格人数仍是过 多,特别是低分学生较多。大部分学生书写较工整,仍有部分人书写潦草,多,特别是低分学生较多。大部分学生书写较工整,仍有部分人书写潦草, 丢失了不該丢失的分数。答卷中,做答时学生回答不准确,不完整,语言表丢失了不該丢失的分数。答卷中,做答时学生回答不准确,不完整,语言表 达不规范。在古诗文默写中,不少学生写错字别字。在文言文阅读题中,翻达不规范。在古诗文默写中,不少学生写错字别字。在文言文阅读题中,翻 译句子中对

5、关键词的词义记得不扎实,在答题中没有体现。在写作部分中,译句子中对关键词的词义记得不扎实,在答题中没有体现。在写作部分中, 大部分同学的作文选题不慎,审题不认真,入题慢,文章内容不能体现中心,大部分同学的作文选题不慎,审题不认真,入题慢,文章内容不能体现中心, 没有扣题。少数人偏题,出现网抄的作文有十来篇。最令人担忧的是低分学没有扣题。少数人偏题,出现网抄的作文有十来篇。最令人担忧的是低分学 生的卷子不是书写的好坏,而是整张卷面没有只言片语。生的卷子不是书写的好坏,而是整张卷面没有只言片语。 大部分学生能够把试题做完,仍有一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对待大部分学生能够把试题做完,仍有一部分学生

6、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对待 考试,在试卷上乱涂乱画,试卷上除了选择题乱编之外,不写一个字。导致考试,在试卷上乱涂乱画,试卷上除了选择题乱编之外,不写一个字。导致 年级组整体成绩不高。年级组整体成绩不高。 对策:这类学生已经没有办法再挽回,班主任与任课对策:这类学生已经没有办法再挽回,班主任与任课 教师的说教已经不起任何作用,更甚者与老师顶嘴,教师的说教已经不起任何作用,更甚者与老师顶嘴, 不定时无故旷课,家长也毫无对策。不定时无故旷课,家长也毫无对策。 6整理课件 7整理课件 (二)、三率分析。(二)、三率分析。 1 91.39 7 2 93.07 3 3 87.86 7 5 85.78 8 6

7、100.72 1 9 81.07 9 10 94.50 2 11 92.27 4 12 91.91 5 13 91.82 6 平均分平均分 平均分, 1, 91.39 平均分, 2, 93.07 平均分, 3, 87.86 平均分, 5, 85.78 平均分, 6, 100.72 平均分, 9, 81.07 平均分, 10, 94.5 平均分, 11, 92.27 平均分, 12, 91.91平均分, 13, 91.82 平均分平均分 平均分 8整理课件 及格率及格率 班级班级 及格率及格率 1 1 61.36 61.36 7 7 2 2 66.67 66.67 5 5 3 3 54.35 5

8、4.35 9 9 5 5 57.78 57.78 8 8 6 6 76.09 76.09 1 1 9 9 48.89 48.89 10 10 1010 67.39 67.39 4 4 1111 68.89 68.89 3 3 1212 65.22 65.22 6 6 13 13 69.57 69.57 2 2 系列2, 1, 61.36 系列2, 2, 66.67 系列2, 3, 54.35 系列2, 5, 57.78 系列2, 6, 76.09 系列2, 9, 48.89 系列2, 10, 67.39 系列2, 11, 68.89 系列2, 12, 65.22 系列2, 13, 69.57

9、系列2 9整理课件 班级班级 优秀率优秀率 1 1 2.27 2.27 2 2 2 2 2.22 2.22 3 3 3 3 0.00 0.00 9 9 5 5 2.22 2.22 3 3 6 6 2.17 2.17 6 6 9 9 2.22 2.22 3 3 1010 10.87 10.87 1 1 1111 0.00 0.00 9 9 1212 2.17 2.17 6 6 13 13 2.17 2.17 6 6 优秀率优秀率 系列2, 1, 2.27 系列2, 2, 2.22 系列2, 3, 0.00 系列2, 5, 2.22 系列2, 6, 2.17 系列2, 9, 2.22 系列2, 1

10、0, 10.87 系列2, 11, 0.00 系列2, 12, 2.17系列2, 13, 2.17 系列2 10整理课件 班级班级 总评总评 1 1 61.55 61.55 7 7 2 2 64.34 64.34 5 5 3 3 56.88 56.88 9 9 5 5 57.87 57.87 8 8 6 6 71.16 71.16 1 1 9 9 52.43 52.43 10 10 1010 66.93 66.93 2 2 1111 64.46 64.46 4 4 1212 63.29 63.29 6 6 13 13 64.99 64.99 3 3 总评总评 系列2, 2, 61.55 系列2

11、, 3, 64.34 系列2, 5, 56.88 系列2, 6, 57.87 系列2, 9, 71.76 系列2, 10, 52.43 系列2, 11, 66.93 系列2, 12, 64.46 系列2, 13, 63.29 系列2, , 64.99 系列2 11整理课件 平均分平均分及格率及格率优秀率优秀率总评总评 年级年级 平均分平均分 91.04 63.62 2.63 62.39 最高分最低分差最高分最低分差 值值 19.65 27.20 10.87 18.73 12整理课件 全年级平均分全年级平均分90.68 分,平均分最高的分,平均分最高的 是是6班班100.72 ,最低的是,最低的

12、是77.51 ,最高,最高 分最低分差值分最低分差值23.21 。 高于平均分的高于平均分的7个班,低于平均分的个班,低于平均分的3 个班。个班。 对策:对策:1、缩小各班之间的差距。、缩小各班之间的差距。 2、提高各班的及格率和优秀率。、提高各班的及格率和优秀率。 13整理课件 (三)、分数段分析。(三)、分数段分析。 等级分值 人数 A150-12617 B125-96 222222 C 95-56 210 D55以下以下28 对策:对策:A A等率人数太少,等率人数太少,B B等人数不够多,等人数不够多,C C、D D 等人数太多。缩小成、等人数太多。缩小成、C C、D D等率。提高等率

13、。提高B B等率。等率。 14整理课件 (四)、板块分析。(四)、板块分析。 15整理课件 班级班级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1 48.30%48.30%16.916.9 7 79 9 2 2 42.02%42.02%19.3319.33 9 94 4 3 3 88%88%30.830.8 1 11 1 5 5 51.02%51.02%17.317.3 4 46 6 6 6 56.90%56.90%19.919.9 2 22 2 9 9 46%46%1616 8 81010 1010 56.20%56.20%19.6719.67 3 33 3 1111 49%49%17.51

14、7.5 5 55 5 1212 48.50%48.50%16.9816.98 6 68 8 1313 42%42%1717 10107 7 平均分, 1, 16.9 平均分, 2, 19.33 平均分, 3, 30.8 平均分, 5, 17.3 平均分, 6, 19.9 平均分, 9, 16 平均分, 10, 19.67 平均分, 11, 17.5 平均分, 12, 16.98平均分, 13, 17 平均分 平均分 16整理课件 一、积累和运用失分严重。对基础知一、积累和运用失分严重。对基础知 识及运用未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渗识及运用未能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渗 透,使学生对修改病句、成语运用等透

15、,使学生对修改病句、成语运用等 知识点掌握还不够到位,造成了此次知识点掌握还不够到位,造成了此次 考试扣分严重的现象。学生对语音及考试扣分严重的现象。学生对语音及 汉字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字音读不汉字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字音读不 准,汉字基础薄弱,不能正确找出错准,汉字基础薄弱,不能正确找出错 别字,对于字的含义拿捏不准。默写别字,对于字的含义拿捏不准。默写 错、漏、别等问题依然存在。错、漏、别等问题依然存在。 对策:对策: 17整理课件 班级班级 阅读理解(一)阅读理解(一) 1 49.60%49.60%9.49.4 7 77 7 2 52%52%9.889.88 3 33 3 3 51%5

16、1%9.79.7 6 66 6 5 45.51%45.51%8.78.7 9 99 9 6 70%70%13.313.3 1 11 1 9 32%32%6 6 10101010 10 50.54%50.54%9.69.6 5 55 5 11 51%51%9.739.73 4 44 4 12 48.10%48.10%9.149.14 8 88 8 13 60%60%10.7610.76 2 22 2 系列1, 1, 65.90% 系列1, 2, 58.31%系列1, 3, 58% 系列1, 5, 63.50% 系列1, 6, 61.60% 系列1, 9, 52% 系列1, 10, 64.90%

17、系列1, 11, 64.19% 系列1, 12, 60.90% 系列1, 13, 62.30% 系列1 系列1, 1, 10.6 系列1, 2, 9.33系列1, 3, 9.3 系列1, 5, 10.1 系列1, 6, 9.9 系列1, 9, 8 系列1, 10, 10.39 系列1, 11, 10.27 系列1, 12, 9.74 系列1, 13, 9.9 系列1 18整理课件 班级班级 阅读理解(二)阅读理解(二) 1 48.9%48.9%9.89.8 7 77 7 2 48.8% 48.8% 9.769.76 8 8 8 8 3 46% 46% 9.29.2 9 9 9 9 5 52.1

18、4% 52.14% 10.410.4 4 4 5 5 6 56.5% 56.5% 11.311.3 2 2 2 2 9 44% 44% 9 9 10 10 1010 10 53.9% 53.9% 10.7710.77 3 3 3 3 11 51.27% 51.27% 10.5610.56 6 6 4 4 12 51.9% 51.9% 10.3710.37 5 56 6 13 61% 61% 12.212.2 1 1 1 1 得分率, 1, 65.90% 得分率, 2, 58.31%得分率, 3, 58% 得分率, 5, 63.50% 得分率, 6, 61.60% 得分率, 9, 52% 得分率

19、, 10, 64.90% 得分率, 11, 64.19% 得分率, 12, 60.90% 得分率, 13, 62.30%得分率得分率 得分率 平均分, 1, 10.6 平均分, 2, 9.33平均分, 3, 9.3 平均分, 5, 10.1 平均分, 6, 9.9 平均分, 9, 8 平均分, 10, 10.39 平均分, 11, 10.27 平均分, 12, 9.74 平均分, 13, 9.9 平均分平均分 平均分 19整理课件 班级班级 阅读理解(三)阅读理解(三) 1 65.9% 65.9% 10.610.6 1 11 1 2 58.31% 58.31% 9.339.33 8 88 8

20、3 58% 58% 9.39.3 9 99 9 5 63.50% 63.50% 10.110.1 4 44 4 6 61.6% 61.6% 9.99.9 6 65 5 9 52% 52% 8 8 10 101010 10 64.9% 64.9% 10.3910.39 2 22 2 11 64.19% 64.19% 10.2710.27 3 33 3 12 60.9% 60.9% 9.749.74 7 77 7 13 62.3% 62.3% 9.99.9 5 55 5 得分率, 1, 65.90% 得分率, 2, 58.31%得分率, 3, 58% 得分率, 5, 63.50% 得分率, 6,

21、61.60% 得分率, 9, 52% 得分率, 10, 64.90% 得分率, 11, 64.19% 得分率, 12, 60.90% 得分率, 13, 62.30%得分率得分率 得分率 平均分, 1, 10.6 平均分, 2, 9.33平均分, 3, 9.3 平均分, 5, 10.1 平均分, 6, 9.9 平均分, 9, 8 平均分, 10, 10.39 平均分, 11, 10.27 平均分, 12, 9.74 平均分, 13, 9.9 平均分平均分 平均分 20整理课件 二、阅读理解:从学生做试题情况来看,阅读理解欠缺,令人堪二、阅读理解:从学生做试题情况来看,阅读理解欠缺,令人堪 忧。主

22、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题不准。在阅读和写作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审题问题。、审题不准。在阅读和写作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审题问题。 2、所答非所问。、所答非所问。 3、语言表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联系全文,不能瞻前顾后,表、语言表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联系全文,不能瞻前顾后,表 述不够准确。很多题目学生似乎知道答题方向,但又不能准确作答述不够准确。很多题目学生似乎知道答题方向,但又不能准确作答 ,因而无法得到全分。,因而无法得到全分。 4、概括能力较差。、概括能力较差。 5、语言赏析不深不透。、语言赏析不深不透。 6、课内文言文,首先是学生思想不重视,所考知识点应该

23、是老、课内文言文,首先是学生思想不重视,所考知识点应该是老 师课内强调过的,但学生没有认真去记;其次是复习方法问题,学师课内强调过的,但学生没有认真去记;其次是复习方法问题,学 生不懂得筛选重点字词去记忆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效果不好。生不懂得筛选重点字词去记忆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效果不好。 7、书写乱,不公正。、书写乱,不公正。 8、作为教师未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核、作为教师未能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核 心,没有把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作为课心,没有把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作为课 堂教学的重点,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失分。堂

24、教学的重点,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失分。 对策:对策: 21整理课件 班级班级 作文作文 1 66.3%66.3%39.839.8 9 91010 2 69.78%69.78%41.8741.87 7 78 8 3 90%90%4545 1 15 5 5 75.26%75.26%45.145.1 4 43 3 6 72.4%72.4%43.543.5 6 66 6 9 68%68%4141 8 89 9 10 76.8%76.8%46.1046.10 3 32 2 11 73.5%73.5%42.2742.27 5 57 7 12 55.1%55.1%45.0545.05 10104 4 13 78

25、.6%78.6%47.147.1 2 21 1 得分率, 1, 66.30% 得分率, 2, 69.78% 得分率, 3, 90% 得分率, 5, 75.26% 得分率, 6, 72.40% 得分率, 9, 68% 得分率, 10, 76.80% 得分率, 11, 73.50% 得分率, 12, 55.10% 得分率, 13, 78.60% 得分率得分率 得分率 平均分, 1, 39.8 平均分, 2, 41.87 平均分, 3, 45 平均分, 4, 45.1 平均分, 5, 43.5 平均分, 6, 41 平均分, 7, 46.1 平均分, 8, 42.27 平均分, 9, 45.05 平

26、均分, 10, 47.1 平均分平均分 平均分 22整理课件 三、作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三、作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很多学生的作文仍然老调重弹,缺乏新、很多学生的作文仍然老调重弹,缺乏新 意。意。 2、立意陈旧,内容平凡,缺少个性。没有、立意陈旧,内容平凡,缺少个性。没有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 3、素材老套,作文范围狭小。叙事太长,、素材老套,作文范围狭小。叙事太长, 感触不深,且不能围绕中心选材。感触不深,且不能围绕中心选材。 4、语言贫乏,缺乏深厚的语言积淀和真情、语言贫乏,缺乏深厚的语言积淀和真情 实感。写不出鲜活动人的文字。打动不了读实感。写不出鲜活动人的文字。打动不了

27、读 者。议论性的语言不够精练,起不到画龙点者。议论性的语言不够精练,起不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睛的作用。 对策:对策: 23整理课件 1.首先在思想上要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和紧要,特首先在思想上要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和紧要,特 别是低分学生,要找他们做思想工作,从点滴做起,做别是低分学生,要找他们做思想工作,从点滴做起,做 一点是一点,坚持到底,希望有所成效。一点是一点,坚持到底,希望有所成效。 2抓好学生的书写能力。老师不仅要在有效时间进抓好学生的书写能力。老师不仅要在有效时间进 行必要的写字训练,更要在平时强调、要求,抓出成效行必要的写字训练,更要在平时强调、要求,抓出成效 。 3注重培养学

28、生的审题能力。无论阅读还是作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无论阅读还是作文, 让学生养成多读题干的习惯,而这恰恰是好多学生容易让学生养成多读题干的习惯,而这恰恰是好多学生容易 忽略的。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多做考点的训练总结。忽略的。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多做考点的训练总结。 加强对答题习惯和方法的培养。老师要重视在日常的教加强对答题习惯和方法的培养。老师要重视在日常的教 学中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和方法,我们应反复学中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和方法,我们应反复 抓,抓反复,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规抓,抓反复,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规 范答题的习惯。范答题的习惯。 对策

29、:对策: 24整理课件 4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必须夯实打牢。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语文基础知识必须夯实打牢。无 论是默写还是解释,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论是默写还是解释,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 划地采用分散与集中的方法,采取家校结合,优秀学生与后进生划地采用分散与集中的方法,采取家校结合,优秀学生与后进生 结对的措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且要多进行纸笔训练。结对的措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且要多进行纸笔训练。 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音、形、意、句、段、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音、形、意、句、段、 篇以及语法、修辞

30、等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要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篇以及语法、修辞等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要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 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反复落实。对这些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反复落实。 5要广阅读,多积累。加强课外和课内阅读的训练和方法指要广阅读,多积累。加强课外和课内阅读的训练和方法指 导,多讲多练多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只靠讲或只凭练都是不导,多讲多练多评。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只靠讲或只凭练都是不 行的,在进行阅读训练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文本,注重对解题规行的,在进行阅读训练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文本,注重对解题规 律、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训练,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必须要掌握律、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和训练,

31、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必须要掌握 的解题步骤、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要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试题的解题步骤、解题规律、方法和技巧,要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试题 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解题辅导。还要进行必要的正确与错误答案的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解题辅导。还要进行必要的正确与错误答案的 比较、分析,找出答题错误的真正原因,从而帮助学生避免重蹈比较、分析,找出答题错误的真正原因,从而帮助学生避免重蹈 覆辙,切实提高语文阅读和解题的能力。覆辙,切实提高语文阅读和解题的能力。 对策:对策: 25整理课件 三、抽样调查三、抽样调查 (一)、考点采样(一)、考点采样 26整理课件 题号题号考点考点得分率得分率平均分平均分 1 1 字

32、音(字音(3分)分) 79%79%2.392.39 2 2 词义(词义(3分)分) 62.3%62.3%1.91.9 3 3 朗读节奏(朗读节奏(3分)分) 58%58%1.771.77 4 4 成语运用(成语运用(3分)分) 68%68%2.082.08 5 5 通假字(通假字(3分)分) 47%47%1.391.39 6 6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3分)分) 68%68%2.022.02 7 7 词语运用(词语运用(2分)分) 23%23%0.670.67 8 8 病句(病句(3分)分) 36%36%1.121.12 9 9 名著阅读(名著阅读(3分)分) 24.7%24.7%1.471.4

33、7 1010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8分)分) 50%50%3.483.48 27整理课件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积累语文知识与培养能力同样重积累语文知识与培养能力同样重 要。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好基要。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好基 础知识。从大的方面来说,知识教学是阅读教学和写础知识。从大的方面来说,知识教学是阅读教学和写 作教学的基础;从小的角度来说,语文基础知识是考作教学的基础;从小的角度来说,语文基础知识是考 查的内容之一,主要体现在积累与运用这一个板块,查的内容之一,主要体现在积累与运用这一个板块, 从试卷得分情况来看并不理想。我们平时因为阅读和从试卷得分

34、情况来看并不理想。我们平时因为阅读和 写作是重难点,所以把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这上面去写作是重难点,所以把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这上面去 而忽略基础知识,其实既然这一块相对而言简单我们而忽略基础知识,其实既然这一块相对而言简单我们 就应该尽量做到一分不丢,平时教学注重字、词、句就应该尽量做到一分不丢,平时教学注重字、词、句 的落实,加强知识点的理解识记,适当讲解语法知识的落实,加强知识点的理解识记,适当讲解语法知识 、病句类型进行病句修改训练,注重朗读加强语言的、病句类型进行病句修改训练,注重朗读加强语言的 积累感悟。积累感悟。 28整理课件 1111 文学常识填空(文学常识填空(3分)分) 58%

35、58%1.711.71 1212 原句理解与填空(原句理解与填空(3分)分) 52%52%1.731.73 1313 词义相同的选项(词义相同的选项(3分)分) 57%57%1.741.74 1414 解释加点字词(解释加点字词(4分)分) 43%43%1.71.7 1515 翻译句子(翻译句子(2分)分) 33.54%33.54%0.690.69 1616 虚词用法相同的选项(虚词用法相同的选项(2分)分) 64.1%64.1%1.221.22 1717 人物评价(人物评价(2分)分) 37.8%37.8%0.730.73 1818 解释不正确的选项(解释不正确的选项(3分)分) 58.5%

36、58.5%1.681.68 1919 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意向(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意向(3分)分) 68.6%68.6%1.921.92 2020 之的用法(之的用法(3分)分) 52.5%52.5%1.61.6 2121 句子的理解(句子的理解(2分)分) 28.2%28.2%0.360.36 2222 人物分析(人物分析(4分)分) 43.4%43.4%1.71.7 2323 人物分析(人物分析(2分)分) 66.7%66.7%1.451.45 2424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2分)分) 57%57%1.41.4 2525 文章内容的归纳(文章内容的归纳(3分)分) 78.4%78.4

37、%2.22.2 2626 句子的用意(句子的用意(3分)分) 41.3%41.3%1.21.2 2727 文章内容的理解(文章内容的理解(3分)分) 54.7%54.7%1.61.6 2828 人物心理的分析(人物心理的分析(3分)分) 78.3%78.3%2.32.3 2929 文章写作手法的赏析(文章写作手法的赏析(4分)分) 58.6%58.6%2.22.2 29整理课件 阅读:(一)文言文考查:阅读:(一)文言文考查: 1、注重回归课本,夯实文言基础,、注重回归课本,夯实文言基础, 让学生把语文基础知识学扎实,这让学生把语文基础知识学扎实,这 样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样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2、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课本、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课本 内容讲深讲透讲活。内容讲深讲透讲活。 3、引导学生多思考分析,而不是死、引导学生多思考分析,而不是死 记现成的结论。记现成的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