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中高频磁性元件的设计_第1页
开关电源中高频磁性元件的设计_第2页
开关电源中高频磁性元件的设计_第3页
开关电源中高频磁性元件的设计_第4页
开关电源中高频磁性元件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很多电源工程师对开关电源中高频磁性元件的设计存在错误的概念,其设计出来的高频磁性元件不能满足应用场合的要求,影响了研发 的进度和项目的按期完成。基于开关电源及高频磁性元件设计经验,对一些概念性错误进行了辨析,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借鉴,顺利完成 高频磁性元件的设计以及整个项目的研制。 关键词:开关电源;高频磁性元件;错误概念 1 引言 开关电源中高频磁性元件的设计 对于电路的正常工作和各项性能指标的实现非常关键。加之高频磁性元件设计包括很多细节知识点,而这些细节内容很难被一本或几本 所谓的 “设计大全 ”一一罗列清楚 1 3 。为了优化设计高频磁性元件,必须根据应用场合,综合考虑多个设计变量,反复计

2、算调整。正由 于此,高频磁性元件设计一直是令初涉电源领域的设计人员头疼的难题,乃至是困扰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电源工程师的问题。 很多文 献及相关技术资料给出的磁性元件设计方法或公式往往直接忽略了某些设计变量的影响,作了假设简化后得出一套公式;或者并未交代 清楚公式的应用条件,甚至有些文献所传达的信息本身就不正确。很多电源设计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直接套用设计手册中的公式, 或把设计手册中某些话断章取义,尊为 “设计纲领 ”,而没有进行透彻的分析和思考,以及实验的验证。其结果往往是设计出来的高频磁 性元件不能满足应用场合的要求,影响了研发的进度和项目的按期完成。 为了使电源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避免犯

3、同样的错误,为 此,我们针对在学习和研发中遇到的一些概念性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借鉴。 2 一些错误概念的辨析 这里以小 标题形式给出开关电源高频磁性元件设计中 8 种常见的错误概念,并加以详细的辨析。1)填满磁芯窗口 优化的设计 很多电源设计人员认为在高频磁性元件设计中,填满磁芯窗口可以获得最优设计,其实不然。在多例高频变压器和电感的设计中,我们可以发 现多增加一层或几层绕组,或采用更大线径的漆包线,不但不能获得优化的效果,反而会因为绕线中的邻近效应而增大绕组总损耗。因 此在高频磁性元件设计中,即使绕线没把铁芯窗口绕满,只绕满了窗口面积的25 ,也没有关系。不必非得想法设法填

4、满整个窗口面积。 这种错误概念主要是受工频磁性元件设计的影响。在工频变压器设计中,强调铁芯和绕组的整体性,因而不希望铁芯与绕组中 间有间隙,一般都设计成绕组填满整个窗口,从而保证其机械稳定性。但高频磁性元件设计并没有这个要求。2) “铁损=铜损 ”优化的变压器设计 很多电源设计者,甚至在很多磁性元件设计参考书中都把“铁损 =铜损 ”列为高频变压器优化设计的标准之一,其实不然。在高频变压器的设计中,铁损和铜损可以相差较大,有时两者差别甚至可以达到一个数量级之大,但这并不代表该高频变压器设 计不好 4 。这种错误概念也是受工频变压器设计的影响。工频变压器往往因为绕组匝数较多,所占面积较大,因而从热

5、稳定、热均匀角度出发,得出 “铁损 =铜损”这一经验设计规则。但对于高频变压器,采用非常细的漆包线作为绕组,这一经验法则并不成立。在开关 电源高频变压器设计中,确定优化设计有很多因素,而“铁损=铜损 ”其实是最少受关注的一个方面。3)漏感=1 的磁化电感很多电源设计者在设计好磁性元件后,把相关的技术要求提交给变压器制作厂家时,往往要对漏感大小要求进行说明。在很多技术单上, 标注着 “漏感=1的磁化电感 ”或“漏感 2的磁化电感 ”等类似的技术要求。其实这种写法或设计标准很不专业。电源设计者应当根据电 路正常工作要求 ,对所能接受的漏感值作一个数值限制。在制作变压器的过程中,应在不使变压器的其它

6、参数(如匝间电容等)变差的情 况下尽可能地减小漏感值,而非给出漏感与磁化电感的比例关系作为技术要求。因为漏感与磁化电感的关系随变压器有无气隙变化很大。 无气隙时,漏感可能小于磁化电感的0.1 ,而在有气隙时,即使变压器绕组耦合得很紧密,漏感与磁化电感的比例关系却可能达到10 5 。 因此,不要把漏感与磁化电感的比例关系作为变压器设计指标提供给磁性元件生产商。否则,这将表明你不理解漏感知识或并 不真正关心实际的漏感值。正确的做法是规定清楚可以接受的漏感绝对数值,当然可以加上或减去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的典型值为 20。4)漏感与磁芯磁导率有关系有些电源设计者认为,给绕组加上磁芯,会使绕组耦合更紧密

7、,可降低绕组间的漏感;也有些电源设计者认为,绕组加上磁芯后,磁芯会与绕组间的场相互耦合,可增加漏感量。 而事实是,在开关电源设计中,两个同轴绕 组变压器的漏感与有无磁芯存在并无关系。这一结果可能令人无法理解,这是因为,一种相对磁导率为几千的材料靠近线圈后,对漏感 的影响很小。通过几百组变压器的实测结果表明,有无磁芯存在,漏感变化值基本上不会超过10,很多变化只有 2左右。5)变压器绕组电流密度的优化值为2A/mm23.1A/mm2很多电源设计者在设计高频磁性元件时,往往把绕组中的电流密度大小视为优化设计的标准。其实优化设计与绕组电流密度大小并没有关系。真正有关系的是绕组中有多少损耗,以及散热措

8、施是否足够保证温升在允 许的范围之内。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开关电源中散热措施的两种极限情况。当散热分别采用液浸和真空时,绕线中相应的电流密度会 相差较大。 在开关电源的实际研制中,我们并不关心电流密度是多大,而关心的只是线包有多热?温升是否可以接受?这种错误概念,是设计人员为了避免繁琐的反复试算,而人为所加的限制,来简化变量数,从而简化计算过程,但这一简化并未说明应用条 件。6)原边绕组损耗 =副边绕组损耗 ”优化的变压器设计 很多电源设计者认为优化的变压器设计对应着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损耗与副边绕组损耗相等。甚至在很多磁性元件的设计书中也把此作为一个优化设计的标准。其实这并非什么优化设计的标准。在

9、某些情 况下变压器的铁损和铜损可能相近。但如果原边绕组损耗与副边绕组损耗相差较大也没有多大关系。必须再次强调的是,对于高频磁性 元件设计我们所关心的是在所使用的散热方式下,绕组有多热?原边绕组损耗= 副边绕组损耗只是工频变压器设计的一种经验规则。7)绕组直径小于穿透深度 高频损耗就会很小 绕组直径小于穿透深度并不能代表就没有很大的高频损耗。如果变压器绕组中有很多层,即使绕线采用线径比穿透深度细得多的漆包线,也可能会因为有很强的邻近效应而产生很大的高频损耗。因此在考虑绕组损耗时, 不能仅仅从漆包线的粗细来判断损耗大小, 要综合考虑整个绕组结构的安排, 包括绕组绕制方式、 绕组层数、绕线粗细等。8

10、)正激式电路中变压器的开路谐振频率必须比开关频率高得多 很多电源设计人员在设计和检测变压器时认为变压器的开路谐振频率必 须比变换器的开关频率高得多。其实不然,变压器的开路谐振频率与开关频率的大小并无关系。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极限情况:对于理想 磁芯,其电感量无穷大,但也会有一个相对很小的匝间电容,其谐振频率近似为零,比开关频率小得多。 真正与电路有关系的是变 压器的短路谐振频率。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短路谐振频率都应当在开关频率的两个数量级以上。 3 结语 为了使电源设计者在电源 设计过程中,少犯同样的错误,就我们在开关电源的研发中遇到的一些与高频磁性元件设计相关的概念性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起到

11、抛砖引玉的作用摘 要:当更高速度的技术在理论上为更高速度的系统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时,必须特别小 心。由此从电源分配系统及其影响、 传输线及其相关的设计准则、 串扰及其消除、 电磁干扰四个方面详细 讨论了高速印刷电路板 (PCB)的设计技术。关键词:PCB电源分配;信号传输线;串扰; EMI随着微电子技术和 IT 产业的发展 ,速度已成为许多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从几百兆赫到 几千兆赫的处理器已经非常 普及, 将来会有更高速度的器件出现 ,以满足人们对诸如图形、 音频、视频等大量数据处理的需求。对于高速系统的设计 ,无论是数字电路还是模拟电路 ,不仅需要高速的器件 ,更需要设计人员 的智慧和

12、严谨的设计方案。 在高速系统中 , 噪声的产生是一个最值得关注的焦点。高频信号 会由于辐射而产生干扰 ,高速变化的信号会导致振铃、反射以及串扰等 , 如果不加抑制 , 这些噪声会严重降低系统的性能。本文将从电源分配系统及其影响、 传输线及其相关的设计准则、 串扰及其消除、 电磁干扰四 个方面讨论高速 PCB1电源分配高速系统板设计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电源分配网络。电源分配网络必须 为低噪声电路板上的各部分电路提供一个低噪声的电源,包括Vcc和地。同时,电源分配网络还要为电路板上所有接收的信号提供一个信号回路。1.1 电源分配方式及阻抗对于一个理想电压源 , 其阻抗为零 , 这个零阻抗保证了负

13、载端的电压与电源端的电压相等。因 为噪声源的源阻抗相对于电 压源的零阻抗为无穷大 , 所有的噪声被吸收。 但是,对于一个实际电源 ,它具有一定的阻抗 ,且阻抗分布于整个电源网络中 , 从而使噪声叠加在电 源上。为此,电源分配网络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尽可能减小网络中的阻抗。目前 ,有总线式和电源层式两种 电源网络分配形式。总线系统是由一组具有电路板所需的不同电压级别的电源线组成,每种电压级别所需的线路 数目根据系统的不同而不同。电源层系统则是由多个涂满金属的层(或者层的部分 )组成的,每个不同电压级别需要一个单独的层。在总线式的电源分配方案中 ,电源总线与信号线在同一层中 ,为了给所有的器件提供电

14、源 ,并给信号线留出空间 , 电源线总 是趋于长且窄的带状。这就相当于电源线上串了一个电阻 ,尽管这个电阻很小 ,但其影响却很大。例如 ,在一个只有 20个器件的小电路板上 ,若每个器 件的吸收电流为200 mA,那么总电流将为4 A。此时,若电源总线的电阻为0.125 Q,也会产生0.5 V的压降,从而使得电源总线末 端的器件得到的电压只有 4.5 V 。对于电源层式分配方案 ,由于电源是通过整个金属层来分配 , 其电源阻抗很小 ,所以电源噪声 也比总线式小得1.2线路噪声的滤出仅靠电源层并不能消除电源的线路噪声,由于不论采用何种电源分配方案,整个系统都会产生足以导致发生问题的噪声,所以,额

15、外的滤波(通常利用去耦电容完成)措施是必需的。一般,应在电路板的电源接入端放置一个110卩F的电容,滤除低频噪声;在电路板上每个器件的 电源与地线之间放置一个0.010.1卩F的电容,滤除高频噪声。滤波的目的是滤除叠加在电源供应中的交流成分,似乎电容越大越好,但实际并非如此,这是因为实际电容并不具有理想电容的所有特性。实际电容存在寄生成分,这是构造电容器极板和引线时所形成的,而这些寄生成份可等效为串联在电容电路上的电阻与电感,通常称之为等效串联电阻(ESR)和等效串联电感(ESL)。这样,电容实际上就是一个串联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为频率小于 fR时呈现为电容,频率大于fR时呈现为电感。所以,电

16、容器更像是一个带阻滤波器,而不是一个低通滤波器。电容的ESL和 ESR是由电容的构造和所用介质材料决定的,与电容容量无关。对于高频的抑制能力并不会因为更换大容量的同类 型电容而增强。更大容量的同类型电容器的阻抗在频率低于fR时,比小容量电容器的阻抗小。但是,当频率大于fR时ESL决定了二者的阻抗没有差别。 可见,为了改进高频滤波特性,必须使用具有较低ESL的电容器。任何一种电容器的有效频率范围是有限的 , 而对于一个系统,既有低频噪声,又有高频噪声,所以,通常要用不同类型的电容并联来达到更宽的有效频率范围。去耦电容在板上的放置位置也很关键,它直接影响高频滤波的有效性。-般的放置方法如图1(a)

17、所示, 这样做只是方便布线,并不能提供最有效的高频滤波特性。为了得到更好的高频 特性,应采用图1(b)所示的放置方法,在该方法中最好使用贴片电容并放置在器 件的另一面。1.3电源分配时应考虑的线路板设计规则首先应注意板上的通孔,包括插件、器件和过孔等。通孔使得电源层上需要刻蚀开口给通孔 留出空间,而有些多管脚元件 会导致电源层上出现大的开口 ,就可能会引发较大的噪声。其次 ,要有足够多的地线。最好每一个信号均有自己 独立的回路,而且信号与回路的环路面积应尽可能小 ,也就是说,信号与回路要并行。第三,模拟电路与数字电 路的供电电源要分开。高速模拟器件一般对数字噪声很敏感 ,所以二者的电源要分开,

18、在电源的入口处接在-起。但有些器件, 如DAC或 ADC其信号跨越模拟和数字两部分,这时可在信号跨越处放置一条回路以减小 环路面积。第四 ,避免分开的电源在不同的层之间重叠。 如果电源层交叠,电路就会有交叠的 可能,会损害电路的分离性,使得噪声很容易通过寄生电容耦合过去。第五,隔离敏感器件。有些器件对干 扰特别敏感,如锁相环电路,需要较好的隔离。为此,应在电源层上刻蚀一个U形隔离槽,将敏感器件置于其中,这样,外部噪声只能沿着U形槽 走,避免靠近敏感器件。第六,使电源总线靠近信号线。有时设计者需要使用双层板,这就不得不采用总线式供 电方案,即使如止匕,将电源总线靠近信号线也同样能够减小回路的尺寸

19、。 地线总线应该跟随着板子另一面的 最敏感的那条信号线 ,这样就可最小化信号环路面积2信号传输线阻抗为常数的信号线叫阻抗受控线,它为电路板上的信号传输提供最好的媒介。然而,当信号延迟时间远 大于信号 跳变时间时 ,信号线必须当作传输线。一个没有合适端接的传输线容易 产生反身寸,导致信号的失真,在负载端产生振铃,使 系统速度变慢或时序错乱。阻抗受控线的模型如图2所示。电感Lo和电容C0均匀地分布在线上,从这个模型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参数阻抗Z0和传输延迟时间t PD0,Z0是一个交流阻抗,对于驱动电路来 说,它是一个纯电阻,单位是欧姆,Lo和Co,单位为时间单位/单位长度,且:2.1传输线的阻抗计

20、算在PCB殳计中,有带状线和微波线两种传输线。带状线是指信号线夹在两个电源层之间,理论上它能最好地传输信号,因为它两边都有电源层的屏蔽,但它不利于信号线的测试。微波线的 信号线在外层 ,地层在信号线的另一边,这样就易于测试。Lo、G、Zo和tpDo是由信号线的物理特性和电路板介质特性决定的,对于带状线:对于微波线87,一 -In /T74T+*= 1 _0】7丿站了心+ 0.67Cu = 1 000 于其中,“是电路板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如果负载分布于传输线上时,就改变了传上述传输线阻抗的计算是针对在传输线末端接集总负载的情况输线的特征参数阻抗 Zo和传输延迟时间tpDS改变后的阻抗Z和传输

21、延迟时间tPD可由Zo、pdo和负载电容 Q得出:2.2反射及其消除从信号源到负载的最大能量传输要求负载阻抗等于源阻抗,如果两者不相等,那么信号的-部分能量被负载吸收,一部分被反射回信号源,信号源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去补偿输出。这样,负载端的信号波就可以当作反射波与信号源 的输岀叠加。反射波取决于线阻抗与负载阻抗的失配情况及信号跳变时间tR与传输延迟时间tPD的比率。如果跳变时间远大于传输延迟时间,反射对信号只引起小小的扰动,在负载端表现为小小的过冲。如果传输延迟时间足够大,当反射信号返回信号源时,信号源的输出已经改变了许多,这样,信号源就得作出较大的变化去补偿输出,而负载端又反射变化后的信号,

22、从而产生 振铃现象。传输线上反射信号的大小取决于传输线阻抗Zo与负载阻抗Zl的差别。反射信号与原信号的比值,称为反射系数Kr且对于负栽开胳的传输线 + 吋干负载捱路的传输线Mlr 杠*瓦= 0 + Z.=-也就是说,负载开路或短路时,信号全部反射回去。短路时反射回去的信号是反向的。对于大多数系统来说,需要一种技术来消除反射,这种技术就是端接。端接方法有并联端接和串联端接两种。 前者是指在负载端并联一个电阻使负载阻抗Zl减小到Zo,以消除第一次反射;后者是指在负载端串联一个电阻使源阻抗 乙增加到Zo,以消除第二次反射。通常一个非常匹配的端接是不可能的,因为驱动器的高电平输出阻抗和低电平输出阻抗有

23、差别,从而使得端接电阻的选择很困难,不可能有一个对两种情况都很理想的端接电阻,具体设计时必须折衷选择。2.3传输线的布线规则合适的端接将保证信号的抗干扰性能,但是不适当的布线仍会导致较大的噪声,因此,为了增强电路板的性能 ,具体布线时应遵循:避免传输线的阻抗不连续性。阻抗的不连续点就是 传输线的突变点 ,它将产生信号的反射。布线时不要使走线成直角;尽可能少用过孔;避免外层的信号通过内层以及内层的信号通过外层。避免采用桩线 ,因为桩线也是噪声源,而应 改为两条走线 ,并在两条线的末端都作端接,如图3所示。fil51kai3串扰及其消除串扰是信号线之间不希望有的耦合,有容性串扰和感性串扰两种。容性

24、串扰就是信号线间的容性耦合,当信号线在一定程度上靠得比较近时就会发生。感性串扰可以想象为信号在一个不希望有的寄生变压器初次级之间的耦合,变压器绕组就是电路板上信号的电流环路,这个环路可能是人为造成的,也可能是信号的自然回路形成的。感性串扰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环路的 靠近程度和环路面积 的大小以及所影响的负载的阻抗。对于串扰的消除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对串扰敏感的信号线进行适当的端接;增大信号线之间的距离以减小容性串扰; 在相邻信号线之间插入地线也可减小容性串扰,但这根地线需要每隔1/ 4X( X为信号线上信号的最高频率的波长)加一个过孔接到地层;对于感性串扰,应尽 可能减小环路面积,若允许,就消除这

25、个环路;避免信号共用回路。4电磁干扰(EMI)及其消除随着电路速度的提高,EMI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减小EMI的途径多种多样,下面主要从电流环路的消除、滤波和器件的 速度三个方面作一简要介绍。在所有的设计中,环路是不可避免的。环路相当于一个天线,因此最小化环路引起的EMI问题,就是要减少环路的数量和环路的天线效应,避免产生人为的环路并尽量减小环路的面积。确保信号在任意的两点上只有唯一一条回路路径,可以避免人为环路;尽可能利用电源地层,可以保证信号的自然回路与信号的环路面积最小,但在电源地层的使用中,应注意信号回路不能被阻塞。滤波是减小电源线上 EMI的常用方法,有时也可用于信号线上。但对信号线

26、的滤波是仅当其它方法无法消除信号噪声时才采用的措施。滤波通常有去耦电容、EMI滤波器和磁性元件三种方法。去耦电容在前文中已作过叙述;EMI滤波器是商业性的器件,种类很多,应用在不同频率范围的都有;磁性元件是由铁磁材料构成的,主要用于抑制高频噪声。在给定的频率范围内 ,器件产生的能量越少,辐射的噪声就越小。对于高速器件,其跳变时间更短,这意味着它在高频范围内有更多的能量, 也就是说会产生更多的噪声。因此,在系统设计中,器件的选择很重要。如果系统要求的速度很高,那么就必须用速度足够高的器件,为此可能需要做 出额外的努力以满足EMI。但是如果更低速度的器件可以满足系统的要求,那就没有必要用更高速的器

27、件。5结束语当更高速度的技术在理论上为更高速度的系统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时,必须特别小心。本源与地线的统一和稳定、合理的布线与消除反射的适当端接、 串扰,以供同行参考。的消除、EMI要求的满足等几个方面详细讨论了高速印刷电路板的设计技术pcb 設計規範uSample Text/uPCB 工艺设计规范1. 目的规范产品的 PCB 工艺设计, 规定 PCB 工艺设计的相关参数, 使得 PCB 的设计满足可生产 性、可测试性、安规、 EMC 、EMI 等的技术规范要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构建产品的工艺、 技术、质量、成本优势。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电了产品的 PCB 工艺设计,运用于但不限于

28、PCB 的设计、 PCB 投板工 艺审查、单板工艺审查等活动。本规范之前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内容如与本规范的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范为准。3. 定义导通孔(via): 种用于内层连接的金属化孔,但其中并不用于插入元件引线或其它增强 材料。盲孔(Blind via):从印制板内仅延展到一个表层的导通孔。埋孔( Buried via ):未延伸到印制板表面的一种导通孔。过孔(Through via):从印制板的一个表层延展到另一个表层的导通孔。元件孔(Component hole):用于元件端子固定于印制板及导电图形电气联接的孔。Sta nd off:表面贴器件的本体底部到引脚底部的垂直距离。4. 引

29、用 /参考标准或资料TS S0902010001 TS SOE0199001 TS SOE0199002 IEC60194 ( Printed Circuit Board designmanufacture and assembly-terms and definitions )IPCA600F (Acceptably of printed board )IEC609505. 规范内容5.1 PCB 板材要求5.1.1 确定 PCB 使用板材以及 TG 值确定PCB所选用的板材,例如 FR4、铝基板、陶瓷基板、纸芯板等,若选用高TG值的板材,应在文件中注明厚度公差。5.1.2 确定 PCB 的

30、表面处理镀层确定 PCB 铜箔的表面处理镀层,例如镀锡、镀镍金或 OSP 等,并在文件中注明。Powermyworkroom机密 第 2 页 2004-7-95.2 热设计要求5.2.1 高热器件应考虑放于出风口或利于对流的位置PCB 在布局中考虑将高热器件放于出风口或利于对流的位置。5.2.2 较高的元件应考虑放于出风口,且不阻挡风路5.2.3 散热器的放置应考虑利于对流5.2.4 温度敏感器械件应考虑远离热源对于自身温升高于 30C的热源,一般要求:a 在风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器件离热源距离要求大于或等于2.5mm;b 自然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器件离热源距离要求大于或等于4

31、.0mm 。若因为空间的原因不能达到要求距离,则应通过温度测试保证温度敏感器件的温升在降额 范围内。5.2.5 大面积铜箔要求用隔热带与焊盘相连为了保证透锡良好,在大面积铜箔上的元件的焊盘要求用隔热带与焊盘相连,对于需过5A以上大电流的焊盘不能采用隔热焊盘,如图所示:图15.2.6 过回流焊的 0805 以及 0805 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的散热对称性为了避免器件过回流焊后出现偏位、立碑现象,地回流焊的0805 以及 0805 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应保证散热对称性,焊盘与印制导线的连接部宽度不应大于0.3mm (对于不对称焊盘),如图 1 所示。5.2.7 高热器件的安装方式及是否考虑带散热器

32、确定高热器件的安装方式易于操作和焊接,原则上当元器件的发热密度超过0.4W/cm3 ,单靠元器件的引线腿及元器件本身不足充分散热, 应采用散热网、 汇流条等措施来提高过电流 能力,汇流条的支脚应采用多点连接, 尽可能采用铆接后过波峰焊或直接过波峰焊接, 以利于 装配、焊接;对于较长的汇流条的使用,应考虑过波峰时受热汇流条与PCB 热膨胀系数不匹配造成的 PCB 变形。为了保证搪锡易于操作,锡道宽度应不大于等于2.0mm,锡道边缘间距大于 1.5mm。X仝5mm器件禁布区图9 为了保证制成板过波峰焊或回流焊时,传送轨道的卡抓不碰到元件,元器件的外侧距板边距离应大于或等于5mm,若达不到要求,则P

33、CB应加工艺边,器件与 V CUT的距离=1mm。5.4.13 可调器件、可插拔器件周围留有足够的空间供调试和维修 应根据系统或模块的 PCBA 安装布局以及可调器件的调测方式来综合考虑可调器件的排 布方向、调测空间;可插拔器件周围空间预留应根据邻近器件的高度决定。5.4.14 所有的插装磁性元件一定要有坚固的底座,禁止使用无底座插装电感5.4.15 有极性的变压器的引脚尽量不要设计成对称形式5.4.16 安装孔的禁布区内无元器件和走线(不包括安装孔自身的走线和铜箔)5.4.17 金属壳体器件和金属件与其它器件的距离满足安规要求 金属壳体器件和金属件的排布应在空间上保证与其它器件的距离满足安规

34、要求。5.4.18 对于采用通孔回流焊器件布局的要求a. 对于非传送边尺寸大于 300mm的PCB,较重的器件尽量不要布置在PCB的中间,以减轻由于插装器件的重量在焊接过程对 PCB 变形的影响,以及插装过程对板上已 经贴放的器件的影响。b. 为方便插装,器件推荐布置在靠近插装操作侧的位置。c. 尺寸较长的器件(如内存条插座等)长度方向推荐与传送方向一致。PCB 过板方向图 10d. 通孔回流焊器件焊盘边缘与pitch w0.65mm的QFP、SOP、连接器及所有的 BGA的丝印之间的距离大于 10mm。与其它SMT器件间距离2mm。e. 通孔回流焊器件本体间距离 10mm。有夹具扶持的插针焊

35、接不做要求。 例:使用通孔回流焊的插针=10mm=5mmPowermyworkroom机密 第 9 页 2004-7-9f. 通孔回流焊器件焊盘边缘与传送边的距离10mm ;与非传送边距离5mm。5.4.19 通孔回流焊器件禁布区要求a. 通孔回流焊器件焊盘周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焊膏涂布,具体禁布区要求为:对 于欧式连接器靠板内的方向 10.5mm 不能有器件,在禁布区之内不能有器件和过孔。b. 须放置在禁布区内的过孔要做阻焊塞孔处理。5.4.20 器件布局要整体考虑单板装配干涉器件在布局设计时,要考虑单板与单板、单板与结构件的装配干涉问题,尤其是高器件、立体装配的单板等。5.4.21 器件

36、和机箱的距离要求器件布局时要考虑尽量不要太靠近机箱壁,以避免将 PCB 安装到机箱时损坏器件。特别 注意安装在 PCB 边缘的,在冲击和振动时会产生轻微移动或没有坚固的外形的器件:如 立装电阻、无底座电感变压器等,若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就要采取另外的固定措施来满 足安规和振动要求。5.4.22 有过波峰焊接的器件尽量布置在 PCB 边缘以方便堵孔,若器件布置在 PCB 边缘, 并且式装夹具做的好,在过波峰焊接时甚至不需要堵孔。5.4.23 设计和布局 PCB 时,应尽量允许器件过波峰焊接。选择器件时尽量少选不能过波峰 焊接的器件,另外放在焊接面的器件应尽量少,以减少手工焊接。5.4.24 裸跳线

37、不能贴板跨越板上的导线或铜皮, 以避免和板上的铜皮短路, 绿油不能作为有 效的绝缘。5.4.25 布局时应考虑所有器件在焊接后易于检查和维护。5.4.26 电缆的焊接端尽量靠近 PCB 的边缘布置以便插装和焊接,否则 PCB 上别的器件会 阻碍电缆的插装焊接或被电缆碰歪。5.4.27 多个引脚在同一直线上的器件,象连接器、 DIP 封装器件、 T220 封装器件,布局时 应使其轴线和波峰焊方向平行。 (图 11)图115.4.28 较轻的器件如二级管和 1/4W 电阻等, 布局时应使其轴线和波峰焊方向垂直。 这样能 防止过波峰焊时因一端先焊接凝固而使器件产生浮高现象。 (图 12) Power

38、myworkroom机密 第 10 页 2004-7-9图 125.4.29 电缆和周围器件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 否则电缆的折弯部分会压迫并损坏周围器件 及 其焊点。5.5 走线要求5.5.1 印制板距板边距离: V-CUT 边大于 0.75mm ,铣槽边大于 0.3mm。为了保证 PCB 加工时不出现露铜的缺陷,要求所有的走线及铜箔距离板边:V CUT 边大于0.75mm ,铳槽边大于0.3mm (铜箔离板边的距离还应满足安装要求)。5.5.2 散热器正面下方无走线(或已作绝缘处理) 为了保证电气绝缘性,散热器下方周围应无走线(考虑到散热器安装的偏位及安规距 离),若需要在散热器下布线,则

39、应采取绝缘措施使散热器与走线绝缘,或确认走线与 散热器是同等电位。5.5.3 金属拉手条底下无走线 为了保证电气绝缘性,金属拉手条底下应无走线。5.5.4 各类螺钉孔的禁布区范围要求各种规格螺钉的禁布区范围如以下表 5 所示 (此禁布区的范围只适用于保证电气绝缘的 安装空间,未考虑安规距离,而且只适用于圆孔):连接种类 型号 规格 安装孔( mm) 禁布区( mm)M2 2.4 0.1$ 7.1M2.5 2.9 0.1$ 7.6M3 3.4 0.1$ 8.6M4 4.5 0.1$ 10.6螺钉连接GB9074.48 组合螺钉M5 5.5 0.1$ 12苏拔型快速铆钉 Chobert 4 4.1

40、0-0.2$ 7.61189-2812 2.80-0.2 $6铆钉连接连接器快速铆钉 Avtronuic1189-2512 2.50-0.2 $6ST2.2* 2.4 0.1$ 7.6ST2.9 3.1 0.1$ 7.6自攻螺钉连接 GB9074.1888 十字盘头 自攻镙钉ST3.5 3.7 0.1$ 9.6Powermyworkroom机密 第 11 页 2004-7-9ST4.2 4.5 0.1$ 10.6ST4.8 5.1 0.1$ 12ST2.6* 2.8 0.1$ 7.6表5 本体范围内有安装孔的器件,例如插座的铆钉孔、螺钉安装孔等,为了保证电气绝缘性, 也应在元件库中将也的禁布区

41、标识清楚。5.5.5 要增加孤立焊盘和走线连接部分的宽度 (泪滴焊般) ,特别是对于单面板的焊盘, 以避 免过波峰焊接时将焊盘拉脱。腰形长孔禁布区如下表6:连接种类 型号 规格 安装孔直径(宽) Dmm 安装孔长 Lmm 禁布区( mm) L*DM2 2.4 0.1 由实际情况确定 L(L+4.7)M2.5 2.9 0.10 7.6 X (L+4.7)M3 3.4 0.10 8.6 X (L+5.2)M4 4.5 0.1 06 X1(0L.+6 . 1 )螺钉连接GB9074.48组合螺钉M5 5.5 0.10 12X (L+6.5)表65.6 固定孔、安装孔、过孔要求5.6.1 过波峰的制成

42、板上下需接地的安装孔和定位孔应定为右非金属化孔。5.6.2 BGA 下方导通孔孔径为 12mil5.6.3 SMT 焊盘边缘距导通也边缘的最小距离为 10mil ,若过孔塞绿油, 则最小距离为 6mil。5.6.4 SMT 器件的焊盘上无导通孔(注:作为散热用的 DPAK 封装的焊盘除外)5.6.5 通常情况下,应采用标准导通孔尺寸标准导通孔尺寸(孔径与板厚比W1: 6)如表7:内径( mil) 外径( mil )12 2516 3020 3524 4032 50表75.6.6 过波峰焊接的板, 若元件面有贴板安装的器件, 其底下不能有过孔或者过孔要盖绿油。5.7 基准点要求5.7.1 有表面

43、贴器件的 PCB 板对角至少有两个不对称基准点(图 13) 拼板基准点 单元基准点转 载 请 注 明 出 自 六 西 格 玛 品 质 论 坛 /cdb/, 本 贴 地址:http:/www.6sq. net/cdb/viewthread.php?tid=66810电感元件的分类 概述: 凡是能产生电感作用的原件统称为电感原件,常用的电感元件有固定电感器, 阻流圈,电视机永 行线性线圈,行,帧振荡线圈,偏转线圈,录音机上的磁头,延迟线等。1 固定电感器 : 一般采用带引线的软磁工字磁芯,电感可做在 10-22000uh 之间, Q 值控制在 40 左右。2 阻流

44、圈:他是具有一定电感得线圈,其用途是为了防止某些频率的高频电流通过,如整流电路的滤波阻 流圈,电视上的行阻流圈等。3 行线性线圈:用于和偏转线圈串联,调节行线性。由工字磁芯线圈和恒磁块组成,一般彩电用直流电流1.5A 电感 116-194uh 频率: 2.52MHZ4行振荡线圈:由骨架,线圈,调节杆,螺纹磁芯组成。一般电感为5mh调节量大于+-10mh.电感线圈的品质因数和固有电容(1) 电感量及精度线圈电感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线圈的直径、匝数及有无铁芯等。电感线圈的用途不同,所需的电感量 也不同。例如,在高频电路中,线圈的电感量一般为0.1uH100Ho电感量的精度,即实际电感量与要求电感量

45、间的误差,对它的要求视用途而定。对振荡线圈要求较高,为 o. 2-0 . 5%。对耦合线圈和高频扼流圈要求较低,允许1015%。对于某些要求电感量精度很高的场合,一般只能在绕制后用仪器测试,通过调节*近边沿的线匝间距离或线圈中的磁芯位置来实现o(2) 线圈的品质因数品质因数Q用来表示线圈损耗的大小,高频线圈通常为50 300。对调谐回路线圈的 Q值要求较高,用高Q值的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有更好的谐振特性;用低Q值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电路,其谐振特性不明显。对耦合线圈,要求可低一些,对高频扼流圈和低频扼流圈,则无要求。Q 值的大小,影响回路的选择性、效率、滤波特性以及频率的稳定性。一般均希望

46、Q值大,但提高线圈的 Q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应根据实际使用场合、对线圈Q值提出适当的要求。线圈的品质因数为:Q=q L/R式中:3工作角频;L线圈的电感量;R线圈的总损耗电阻线圈的总损耗电阻,它是由直流电阻、高频电阻(由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引起)介质损耗等所组成。 为了提高线圈的品质因数Q,可以采用镀银铜线,以减小高频电阻;用多股的绝缘线代替具有同样总裁面的单股线,以减少集肤效应;采用介质损耗小的高频瓷为骨架,以减小介质损耗。采用磁芯虽增加了磁芯 损耗,但可以大大减小线圈匝数,从而减小导线直流电阻,对提高线圈Q值有利。(3) 固有电容 线圈绕组的匝与匝之间存在着分布电容,多层绕组层与层之间

47、,也都存在着分布电容。这些分布电容可以等效成一个与线圈并联的电容Co,这个电容的存在,使线圈的工作频率受到限制,Q值也下降。图示的等效电路,实际为一由 L、R、和Co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称为线圈的固有频率。为了保证线 圈有效电感量的稳定,使用电感线圈时,都使其工作频率远低于线圈的固有频率。为了减小线圈的固有电 容,可以减少线圈骨架的直径,用细导线绕制线圈,或采用间绕法、蜂房式绕法。(4) 线圈的稳定性电感量相对于温度的稳定性,用电感的温度系数a L表示如下:a L=(L2-L1)/L(t2-t1)(1/C)式中: L2 和 L1 分别是温度为 t2 和 t1 时的电感量。对于经过温度

48、循环变化后,电感量不再能恢复到原来值的这种不可逆变化,用电感的不稳定系数表示Bl=(L-L1)/L式中:L和L1,分别为原来和温度循环变化后的电感量。温度对电感量的影响, 主要是因为导线受热膨胀, 使线圈产生几何变形而引起的。 减小这一影响的方法 可 采用热法 (绕制时将导线加热,冷却后导线收缩,以保证导线紧紧贴合在骨架上) 温度增大时,线圈的固有电容和漏电损耗增加, 也会降低线圈的稳定性。 改进的方法是,将线圈用防潮物质浸渍或用环氧树脂密封, 浸渍后由于浸渍材料的介电常数比空气大,其线匝间的分布电容增大。同时,还引入介质损耗,影响Q值。(5) 额定电流主要是对高频扼流团和大功率的谐振线圈 电

49、感器、变压器检测方法与经验电感线圈的使用(1) 磁场辐射的影响 电感线圈装在线路板上有立式与卧式两种方式,要注意其磁场的辐射对邻近器件工作的影响。如卧式电感 器的引线是从两端引出,装在线路板上多是横卧着,它的线圈都绕在棒形的磁芯上,它工作时,磁力线在 周围散发 .不仅有效导磁系数低,而且其磁场辐射会影响邻近部件的工作,特别在高频工作时影响更大。 电感线圈的磁场辐射 立式电感器无此缺点,其线圈都绕在“工”形或“王”形磁芯上,甚至绕在很薄的“工”形的磁芯上,工 作时磁力线很少散发有效导磁系数较高,磁场辐射小,对邻近部件影响小。同时占空系数小,分布电容 也小。(2) 工作频率与磁芯材料的关系 由于电

50、感器的基体是铁氧体磁芯,其工作频率自然要受磁芯材料工作频率的限制,必须慎重选择。有关术语及定义1初始磁导率卩i 初始磁导率是磁性材料的磁导率 (B/H) 在磁化曲线事始端的极限值,即卩 i=1/ 卩 0 lim:H 0 B/H式中为卩0真空磁导率(4 n X 10*7H/m)H 为磁场强度 (A/m)B 磁通密度 (T) 2有效磁导率卩e: 在闭合磁路中,如果漏磁可忽略,可以用有效磁导率来表征磁芯的性能。卩 e=L/ 卩 0N2*Le/Ae式中 L 为装有磁芯的线圈的电感量 (H)N 为线圈匝数Le 为有效磁路长度 (m)Ae为有效截面积(m2)3. 饱和磁通密度 Bs(T): 磁化到饱和状态

51、的磁通密度。4. 剩余磁通密度 Br(T) 从饱和状态去除磁场后,剩余的磁通密度。5. 矫顽力 He(A/m) 从饱和状态去除磁场后,磁芯继续被反向磁场磁化,直至磁通密度减为零,此时的磁场强称为矫顽力。6. 损耗因素tan 5 根据因数是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三者之和tan S =tan S h+tan S e+tan S r式中tan S h为磁滞损耗因数tan S e为涡流损耗因数tanS r 为剩余损耗因数7. 相对损耗因数 tanS /u 相对损耗因数是损耗因数与磁导率之比:tanS /ui (适用于材料)tan S /ue (适用于磁路中含有气隙的磁芯)8. 品质因数 Q 品质

52、因数为损耗因数的倒数:Q=1/tan S9. 温度因数a U(1/K)温度系数为温度在 T1 和 T2 范围内变化时,每变化 1K 相应的磁导率的相对变化量: a u=U2-U1/U1*1/T2-T1(T2T1) 式中 U1 为温度为 T1 时的磁导率U2 为温度为 T2 时的磁导率10. 相对温度系数 a ur(1/K)温度系数和磁导率之比,即a ur=U2-U1/(U2F2*1/T2-T1 (T2T1)11居里温度Tc(C )在该温度下材料由铁磁性(或亚铁磁性)转变顺磁性。见图 2。12. 减落因数 DF:在恒温下,完全退磁的磁芯的磁导率随时间的衰减变化,即DF=U1-U2/logT2-T1*1/(U1F2 (T2T1)式中 U1 为退磁后 T1 分钟的磁导率U2 为退磁后 T2 分钟的磁导率13. 电阻率p (Q /m)具有单位截面积和单位长度的磁性材料的电阻。14. 密度 d(kg/m3)单位体积材料的重量,即d=W/V式中 W 为磁芯的重量 (kg)V 为磁芯的体积 (m3)15. 功率损耗 Pc(KW/m3 、 W/KG)磁芯在高磁场密度下的单位体积损耗或单位重量损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