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点归纳_第1页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_第2页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_第3页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_第4页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经二首静女氓1.课文导读静女是一首爱情诗歌。在诗人心里,自己喜爱的女子既温柔 娴静又美丽无比。他早早地赶到了约会地点,却看不到心上人的倩影。 等待中的诗人急得抓耳挠腮,不住徘徊。抚弄着她送的“彤管”,它 是那么好看,叫人爱不释手;还有她送的一束荑草,格外的美丽!诗 歌的语言虽然平淡,但有情节、很风趣。诵读时,宜用自然的停顿, 读出诗歌优美和谐的旋律,并于重章叠唱中体会情节发展的节奏, 感 受主人公纯真而热烈的感情。氓是一首弃妇的怨诗。诗歌通过一位弃妇自述恋爱、结婚、 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对美好、自由的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向往, 对遭虐待、被歧视地位的不满和反抗;对朝三暮四、喜新厌旧和忘恩

2、负义之徒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 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诗歌采用赋、比、兴的手法,音调铿锵自然, 富有真情实感。“蚩蚩”、“涟涟”、“汤汤”、“晏晏”、“旦旦” 等叠字形容词的使用,摹声绘貌,增强了诗的音乐性。2诗经常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 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最初称诗,汉 代儒者奉其为经典,乃称诗经,是“五经”之首。(“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诗经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风”有十五国风(160 篇),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雅”分为大雅、小雅(105篇), 是朝廷的正乐;“颂”有周

3、颂、鲁颂、商颂(40篇),是专门用于 宗庙祭祀的音乐。诗经中的民歌谣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比纯粹处于上层社会的“雅”、“颂”广阔得多,生活气息也更浓厚。其中,既有对苦难生 活的倾诉和悲叹,又有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和不平;既有描绘劳动情景 的农歌和牧歌,又有感情真挚、格调清新的恋歌。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等各种句式, 只有个别诗以杂言为主,如伐檀。诗经常常采用层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间,仅有个别字句 的改换,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 感情的抒发。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 的语汇。这也是有助于表达曲折含蓄的感情,描绘清新美丽的自然。

4、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尤其是比兴,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感情,而且也有助于诗人对事物的刻 画,加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使 它可以在短小的篇幅中创造极为动人的形象和境界。静女,选自诗经邶风。邶,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氓,选自诗经卫风。卫,卫国(今河南淇县境内)3. 重点实词1 静女:淑女2 姝:美好,漂亮3 俟:等待4 娈:美好5 贻:赠给,赠送炜:红而发光7 说怿女美:喜爱你的美丽。说怿,喜爱。说,通“悦”。女,通“汝”。8 自牧归荑:从郊外采来茅荑相赠送。荑,初生的茅草。9 洵美且异:确实又美丽又出奇。洵,诚然、实在。异,特殊。10

5、匪女之为美:不是茅草美丽。匪,通“非”。女,通“汝”, 指荑。11 氓之蚩蚩:男子憨厚的样子。氓,民,男子的代称。12 贸:交易。13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他并非真来买丝,是找我商量事情来了。 即,就。匪,读为“非”。14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送你渡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15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并非我要拖过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 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愆期,过期。16 将:愿请17 涟涟:涕泪下流貌。18 卜筮:烧灼龟甲的裂纹以判吉凶,叫做“卜”。用蓍草占卦叫做“筮”19 体:指龟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结果。无咎言:就是无凶卦。20 贿:财物,指妆奁。21 沃若:犹“沃然”,润泽的样子。(桑之未落

6、,其叶沃若:以 桑的茂盛时期比自己恋爱满足,生活美好的时期。或者,以桑叶的沃 若比女子年轻貌美)22 耽:沉溺,贪乐太甚。23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男子沉溺于爱情之中还可以解脱。说, 通“脱”,解脱。24 陨:黄貌。其黄而陨:犹裳裳者华篇的“芸其黄矣”,芸也是黄色。25 徂尔:嫁给你。徂,往。26 食贫:过贫穷的生活。27 汤汤:水盛貌。28 渐车帷裳:浸湿了车旁的布幔。渐,浸湿。29 爽:差错。30 罔极:没有定准,变化无常。31 二三其德:言行前后不一致。32 靡室劳矣: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靡,无。33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朝朝如此,不能计算了。夙, 早。兴,起。34 言

7、既遂矣:生活既已过得顺心。言,无实义,(同“静言思之”中“言”)35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不晓得我的遭遇,见面时喜笑如常。 咥,笑貌。36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当初曾相约和你一同过到老,现在偕老 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37 隰:低湿的地方。泮:通“畔”,水边,岸边。38 总角:男女未成年时结发成两角,称总角。宴:快乐。39 晏晏:和悦貌。40 旦旦:诚恳的样子。41 不思其反:不想那样的生活再回来。反,通“返”。4. 重点虚词1 其静女其姝、静女其娈:无实义其叶沃若:它的,代词其黄而陨:它的叶子,代词士贰其行、二三其德:他的,代词咥其笑矣: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无实义不思其反:代词,一指那

8、样的生活,一指他2 之美人之贻、氓之蚩蚩、桑之未落、士之耽兮、女之耽兮、桑之 落矣: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静言思之:代词总角之宴:助词,的3 以以望复关:连词,来以尔车来:介词,用以我贿迁:介词,把5. 通假字1 爱,通“薆”,隐藏、遮蔽。(爱而不见)2 见,通“现”,(爱而不见)3 说,通“悦”,喜爱。(说怿女美)4 女,通“汝”,代词。(说怿女美)5 归,通“馈”,赠送。(自牧归荑)匪,通“非”,不是。(匪女之为美)7 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是忠厚的样子8 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表感慨9 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10 无食桑葚:无,通“毋”,不

9、要11 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12 隰则有泮:泮,通“畔”,边6. 古今异义1 至于 古:至农到达。今:表示到达某种程度;表另提一事。(至于顿丘)2耽古:沉溺。今:耽误。(士之耽兮)3以为古:把当作今:认为。(秋以为期)4泣涕古:眼泪今:眼泪和鼻涕。(泣涕涟涟)5贿古:财物今:用财物贿赂。(以我贿迁)宴古:快乐今:宴会。(总角之宴)7三岁古:多年今:指年龄。(三岁为妇)7.词类活用1其黄而陨变黄(形容词作动词)2二三其德经常改变(数词作动词)3夙兴夜寐夙:在早上;夜:在晚上(名词作状语)4三岁食贫贫困的生活(形容词作名词)5士贰其行不专,有一心(数词作动词)8. 特殊句式1 将子无怒,秋

10、以为期:宾语前置句2 匪女之为美、匪我愆期:判断句3 二三其德:主谓倒装句9. 翻译静女译文娴静的姑娘多么美丽,在城的角楼等我。隐藏起来不让我看见, 急得我挠着头来回走。娴静的姑娘多么美好,送我一支红色的笛管。红色的笛管色泽鲜 亮,漂亮的笛管真让我喜爱。姑娘从郊野采来茅草芽送我作为信物, 真是美好新异。并不是茅 草芽有多美,而是因为美人所赠。氓译文那个人忠厚老实,拿着布匹来换蚕丝。其实不是真的来换蚕丝, 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我送你渡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不是 我故意拖延日期,而是你没有好的媒人。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订 为我们的婚期。登上那垮塌的土墙,来遥望复关。没有看见复关,我的眼泪不

11、断 掉下来。已经看见复关了,我就又说又笑。你用龟甲蓍草占卦,卦象 没有不吉利的预兆。用你的车来接我,我就把嫁妆搬到你家。桑树没有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 吃桑葚。唉,女子啊,不要同男子沉溺于爱情中。男子沉溺于爱情之 中,还可以解脱。女子沉溺于爱情之中,就无法解脱了。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我嫁到你家, 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 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 他的感情一变再变。多年来作为你的妻子,家中的劳作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 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逐渐对我凶

12、狠起来了。我的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见面时仍嬉笑如常。静下来想想我的 处境,只能独自悲伤了。当初曾相约和你一起白头到老,现在偕老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低湿的地方(再大)也有个边。回想 少年时的快乐,我们有说有笑,欢乐和悦。(当初的你)誓言真挚诚恳,(现在的)你不想再过那样的生活。既然你不想再和我过那样的 生活,那就让这份爱情了结了吧!10. 默写静女氓二十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 关于孔子和论语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一生 富有政治理想,推行礼治德政,其学说核

13、心是“仁”。为实现抱负, 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五十五岁起周游列国,历经十四年,但 终不见用。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孔子学说,二千余年来 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孔子奉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并没有直接的专著。论语 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撰而 成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 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 20篇。论语简明扼要,内 涵丰富,在治学、从政、修身养性乃至交友之道方面,孔子都有深刻 的见解。论语一书集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一一仁, 它是一切 理论的核心,所有关于“礼”“乐”的规范,都不过

14、是手段,是为实 现“仁”而服务的。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颜渊问仁,子曰:“克己 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也就是说, 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 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 “修身”“克己”的结果。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 是“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 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时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 宽、信、敏、惠”(阳货)。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交 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你,做事勤敏就会

15、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 好地使唤民众。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孔子还是伟大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言论,他的教育 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 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 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这在当时无 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 谈论高深的道理。2. 文章导读侍坐一开始,孔子就开门见山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四位弟子

16、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贝M可以哉?”这 就明确地提出这次谈话的中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是论志。论志,用 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谈理想。论语大部分篇幅固然是用来谈仁、 义,谈礼、智、信的,但也有不少篇幅是谈人生,谈理想,谈学习的。 本篇就是孔子启发弟子们谈自己的理想,并对弟子们所谈理想的内容 和态度,表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子路是个急性人,孔子话音刚落, 他就抢先发言。“率尔”两字,很准确地表现子路直率而又粗疏鲁莽 的性格子路所说的“千乘之国”,在当时大约是个中等偏小的国家, 万乘之国如晋、楚、齐、秦等才是大国。子路认为:凭自己的才能去 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是绰绰有余的。 即使是这个国家处

17、在外有侵 侮,内有饥荒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用不了几年功夫, 就可以是这个国家强盛起来,是那里的百姓都懂得礼义。冉有、公西华则是在孔子点了名以后,才发表自己见解的。他们 两人所说的都是诸侯邦国之事,本质上和子路所说的没有什么差别, 只是态度谦虚谨慎得多,语气也要委婉得多。他们认为自己只能在“方 六七十,如五六十”这样一个小诸侯国或大夫封地里做点具体工作; 或使百姓富足,或可折冲樽俎(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 胜)。至于礼乐方面的熏陶和教育,那时只能另请贤明了。冉有说“如 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说“愿为小相”。显得那样平易、谦和, 称得上是孔门弟子中的彬彬君子了。曾皙所说与

18、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 也不讲祭祀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一盛世太平、 悠 然自得;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却引起 了孔子的无限赞叹;孔子说:“吾与点也! ”明确表示了他的思想倾 向。人生理想是个总的概念,实际上包含着政治上的追求和道德上的 修养两个方面。子路、冉有、公西华所谈理想虽不尽相同,但都侧重 于政治方面。而孔子的多数论志则偏重于伦理方面。 曾皙的高明之处 正在于它能将政治和道德两种理想融为一炉, 而“浴乎沂

19、,风乎舞雩, 咏而归”这样一派祥和自然的境界,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 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 索余地。3. 重点注释1 选自论语先进,题目是编者加的。子路,姓仲名由, 字子路;曾皙,名点,字皙;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 公西名赤,字子华。侍坐,陪侍长者坐着,这里是指陪长者坐着。2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但) 不要因为我这一点,(就有话不说了)。以,因为。一日,表示年长 不多,这是自谦的说法。长,年长。乎,于,介词,这里用来引出比 较对象。尔,你们。毋吾以,即毋以吾。3 居则曰:(你们)平时常说。居,在平时。贝几

20、作“辄”解, 常常。4 不吾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5 如或知尔,贝M可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 怎么做呢?何以,如何。6 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这里有不假思索的意思。7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一个中 等的国家。8 摄乎:夹在。摄,夹。9 加之于师旅:把战争加到他的头上。指别国的军队入侵。加, 加于。师旅:军队。10 因之以饥馑:接着(国内)又有饥荒。因,继续。饥,五谷 不熟;馑,菜蔬不熟。饥馑,泛指荒年。11 为之:治理这个国家。12 比及:等到。13 有勇:有保卫国家的勇气。14 知方:懂得做人的道理。方,义、道理。15 哂:微笑。16 方六七十,如五

21、六十: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 家)。方,方圆。如,或者。17 足民:使民富。18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振兴礼乐教化,要等贤人君子。 如期,至于。俟,等待。19 非曰能之,愿学焉:不敢说能做到,但愿意学着做些事情。 焉,之,指管理国家的事情。20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典礼。宗庙,天子、诸侯供奉 祖先牌位的地方。21 如会同:或者(在)诸侯会盟及共同朝见天子(的时候)。 会,诸侯会盟。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22 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玄端,古代一种用整幅 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的礼帽,用布制成。23 愿为小相焉:愿意在那时做一个小小的司仪。相,在诸侯会 盟、朝见天子或

22、祭祀时主持赞礼者。小,是自谦的说法,其实地位并 不低。24 鼓瑟希: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表示乐曲接近尾声。希, 同“稀”。25 铿尔:铿的一声。尔,助词。26 作:站起来。27 异乎三子者之撰:跟他们三位所说的(志向)不同。撰,陈 述。28 何伤乎:有什么妨害呢?29 莫春:暮春。农历三月。莫,同“暮”。30 春服既成:春天的服装已经穿得上身了。春服,春天穿的夹衫或单衣。成,稳定,这里指可以穿上身了。31 冠者:指成年男子。古代男子 20岁举行束发戴帽的仪式叫 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32 浴乎沂:在沂水里洗濯身体。33 风乎舞雩:在舞雩台上乘凉。风,吹风、乘凉。34 咏:唱歌。35 喟然:叹

23、息的样子。36 吾与点也:我赞同曾皙的说法。与,赞同。37 曾皙后:曾皙走在后面。38 已矣:罢了。39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国靠礼,但他的话却不谦虚(不合 乎礼)。40 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唯, 句首助词。邦,国家,这里指治理国家大事。与,同“欤”,语气助 词。41 安见:怎么见得。42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 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43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 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意思是公西华参与的也是管理国家的大事)4. 一词多义(1)乎以吾一日长乎尔: 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乎,于,

24、介词, 引出比较对象)摄乎大国之间:夹在大国之间。(在)异乎三子者之撰:跟/与他们三位所说的(志向)不同。(跟、 与)浴乎沂,风乎舞雩:在沂水里洗濯身体,在舞雩台上乘凉。(在)(2)尔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助词,表状态)鼓瑟希,铿尔: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停止了)(助 词,表状态,无实义)。尔何如:你怎么样?(代词,你)如如或知尔,贝M可以哉:如果有人要了解你们,那么你们该怎么做 呢?(如果)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要等贤人君子了。 (至于)宗庙之事,如会同:(在)诸侯祭祀祖先(的时候),或者(在) 诸侯会盟及共同朝见天子(的时候)。(或者)(4)方方

25、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以使(人民)有保卫国家的勇气,而且 还懂得做人的道理。(义,道理,指是非准则)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方圆:借指规矩。形容言行没有规矩,纪律性差,不成体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5)与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呀!”(与:赞同)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与:通“欤”,语气助词)失其所与,不知:结交、亲附遂与外人隔绝:和生三人,公与之母:给予5. 特殊句式不吾知也:不了解我。(宾语前置)毋吾以也:不要因为我这一点(就有话不说了)

26、。(宾语前置)贝M可以哉:(那么)你们该怎么做呢?(宾语前置)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唯利是图(成语)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6. 词类活用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诸侯 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章甫:名词作动词)鼓瑟希,铿尔: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停止了)。(鼓: 名词作动词,弹奏)三子者出,曾皙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后:方 位名词作动词,落/走在后面)浴乎沂,风乎舞雩:在沂水里洗濯身体,在舞雩台上乘凉。(风: 名词作动词,吹风,乘凉。

27、)7. 参考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 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 常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想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 么办呢?”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 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 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 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 那就要等贤人君子了。”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

28、么样?”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 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 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 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 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 歌儿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 “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

29、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却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 十里或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 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 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的赞礼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 呢?”8. 背诵全文二十三 劝学1. 荀子与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著。荀子是战国末年伟大的思 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赵国人。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批判地接受并发展了儒家思 想,对道、墨、名、法等诸子理论也进行了深

30、刻的批判,从而建立起 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在自然观上,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的 规律,与人的意志无关,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提出了 “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在政治观上,他主张“法 后王”,反对“法先王”,认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后可以胜前,今 可以胜昔,近古胜于远古,应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提出打破 世卿世禄制度,实行选贤使能,远功不赏,远罪不罚,在礼义面前士 大夫和老百姓平等。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 天的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主张“明礼仪而化之”。荀子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彻,气势 雄厚,行文

31、简洁,语言质朴,精练有味,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 又善用比喻,警句迭出,耐人咀嚼。2. 课文导读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 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 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 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 艺术风格。劝学一文的基本思路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文章从三个方面逐层深入论证:第一,说明学习的意义,指出学习可 以增长才干,培养品德;第二,说明学习的作用,并指出学习要“善 假于物”;第三,说明学习应采取点滴积累、锲而不舍、用心专一的 态度。劝学是

32、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 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 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他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 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 生动鲜明而绝无 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 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 悬河,滔滔不绝,受到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 用的比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 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

33、事物,进 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 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 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 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浅显的道理 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 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想法随着用比的连续 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 致,生气勃勃。劝学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 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4、;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赋予辩论色彩,又 富有文学韵味,甚至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 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 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 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 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 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 跪而二鳌”,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 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

35、。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 理的分量。3. 重点注释1 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2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3 青于蓝:(颜色)比蓼蓝(更)深。4 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5 輮:使弯曲。6 规:圆规。7 虽有槁暴:即使又晒干了。有,同“又”。槁暴,枯干。槁,枯。暴,晒。8 挺:直。9 受绳:经墨线量过(斧锯加工)。10 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凑近、靠拢。11 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验、检查。省,省察、反省。 乎,相当于“于”。12 知明:智慧明达。知,同“智”。13 须臾:片刻。14 跂:抬起脚跟站着。15 博见:见得广。16 见

36、者远:人在远处也能看得到17 嫉:强,这里指声音宏大。18 假:凭借、借助,这里有利用的意思。19 舆:车20 利足:脚走得快。21 致:达到22 水:指游水,这里用作动词。23 绝:横渡24 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生,同“性”, 资质、禀赋。25 假于物:凭借外物。物,指各种客观条件。26 兴焉:兴于此,从这里兴起。兴,起。27 渊:深水。28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 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 备了。而,于是,表示因果关系。神明,精神和智慧。得,获得。29 跬步:半步。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7、30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31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 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32 锲:刻。33 镂:雕刻34 用心一也:(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35 六跪:六条腿36 螯:螯钳。37 躁:浮躁,不专心。4. 虚词(1)于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第一个“从”,第二个“比”)(2)而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却,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而且,表递进关系的连词)终日而思(地,表修饰的连词)跂而望矣(表修饰)而致千里(却、但是,表转折)而神明自得(于是,表示因果关系)锲而舍之(就,表承接的连词)蟹六跪而二螯(并且,表并列的连词)(3)虽虽有槁暴(即使

38、)(4)焉风雨兴焉(兼词,于此,从这里)圣心备焉(语气助词)5. 通假字輮以为轮:“輮”通“煣”,使弯曲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zh 智慧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性6. 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其曲中规:曲:形容词作名词,曲度、弧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使弯曲非利足也:形容词使动,使足利,使走得快非能水也:名词做动词,游泳、游水登高而招:形容词作名词,高处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用心一也:数词作形容词,专一积善成德:形容词作名词,善行7. 古今异义(古/今)(劝)学:勉励,鼓

39、励/劝告、劝戒而(青)于蓝:(颜色)深/蓝色或黑色輮(以为)轮:把做成/认为(金)就砺则利:金属做成的刀剑等/金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验、检查/参加、加入声非加(疾)也:强、洪亮/疾病、快而(致)千里:达到/给予、赠送(假)舆马者:借助、利用/与“真”相对,不真(绝)江河:横渡/断绝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容身/托付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爪牙)之利: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或帮凶8. 特殊句式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式)青,取之于蓝(介词结构后置)輮以(之)为轮(省略句式)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式)9. 段落总结青岀于蓝. 冰寒于水-木现值金就蒯束刊逆提高变化君子解 而日参省 乎己,则 知明而行二段中心论点跋而望不如登高歸而招k见者远誉习的対用顺风而呼-k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I假舟楫绝江河善假于物轉土成山凤雨兴焉 租水成渊,蛟龙生看 不稅睦步无以至千里 不租小无以施江旁骐痕一跃,不能十步鹫马+驾,功在不舍 曲岀 頌而舍之朽木不折1役面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专心用心凝也恒心卜正反对比0专10写作手法:(1) 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