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专题12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_第1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专题12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_第2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专题12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_第3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专题12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_第4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专题12古代诗歌鉴赏第5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走向高考2016】(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项训练 专题12古代诗歌鉴赏 第5节A组对应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帐夜(清)吴兆骞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注: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连山:就着山势。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1)诗歌的颔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_(2)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1)动静角度,“雁飞”是动景,“白雪”是静景

2、,动静结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景象。视听角度,“雁飞”“白草”“雪”“黄榆”是目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调动视觉听觉,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色彩角度,“白”“黄”的色彩点染,写出了边地景色的单调。(2)原因:妻子即便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指安史之乱的叛军。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1)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

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_(2)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_【答案】(1)四层含意:一写远离家乡,“一别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二写“草木变衰”,“胡骑长驱五六年”,恨战乱之久;三写兵戈阻绝,思家忆弟,恨骨肉分离;四写听到河阳连战告捷的喜讯,恨故园未收。(2)通过细节(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深切思念家人的诗人形象。诗中以“步月”“看云”描写诗人内心的不宁静,以“清宵立”“白日眠”写诗人思念之久、之倦。3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岳阳楼白居易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

4、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注:元和十四年春,白居易自江州赴任忠州刺史,经过岳阳时写下该诗。梦泽:云梦泽。图障:图画。(1)本诗怎样突出洞庭湖“漫漫”的特征?请结合颔联、颈联简要分析。_(2)诗的尾联是什么意思?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_【答案】(1)颔联写洞庭湖春涨之时远连云梦、西近长安,用夸张手法正面写洞庭湖的浩瀚无际;颈联写善飞之雁难以渡湖,侧面烘托洞庭湖的浩瀚无际。(2)洞庭湖风景壮阔美丽,但只能画成图画,张挂在豪华的大厅里,让那些贵人们赏玩;而途经此地只感到“苦”“难”。蕴含着诗人羁旅漂泊之感和对贵人们的怨愤。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道旁稚子郑獬稚儿怕寒床下啼,两骭赤

5、立仍苦饥。天之生汝岂为累,使汝不如凫鹜肥。官家桑柘连四海,岂无寸缕为汝衣。羡尔百鸟有毛羽,冰雪满山犹解飞!注:骭:胫骨,小腿骨,亦指小腿。(1)诗歌颔联中的“凫鹜肥”,原作“凫鹜肌”,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怀疑“肌”是错字,因此取“肥”字而不用“肌”字,请结合诗意说一说钱先生这样做的理由。_(2)从诗中来看,造成道旁稚子悲惨境遇的根源是什么?诗歌最后两句写“百鸟”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_【答案】(1)从语义上看,“肌”意为肌肉,与诗意不合,它不能描摹鸟的特点,放在诗句中也与“不如”不搭配;“肥”字不仅符合诗意,而且能使“凫鹜”之肥与稚儿的瘦弱形成对比(而且表明稚儿连凫鹜胖都没有),更好

6、地表现了诗歌的主题。(2)从诗中看,稚儿饥寒交迫的悲惨境遇并不是上天造成的,而是官府造成的。官府“桑柘连四海”,占有大量土地和财富,却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写“百鸟”是为了反衬稚儿的悲惨境遇(与稚儿的悲惨境遇形成鲜明对比)。鸟有羽毛,人无衣装,鸟在千山飞雪的时候能够自由飞翔,稚儿在寒冬却只能赤立而泣。人对鸟的羡慕,深刻揭示了人不如鸟的悲惨现实,增强了诗歌的批判性。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题目。九月三日泛舟湖中作陆游儿童随笑放翁狂,又向湖边上野航。鱼市人家满斜日,菊花天气近新霜。重重红树晚山秋,猎猎青帘社酒香。邻曲莫辞同一醉,十年客里过重阳。注:作于1181年,是陆游免官归乡后的一首闲适诗,诗人

7、在山阴闲居而作。湖,指山阴镜湖。红树:枫树。 邻曲:邻居;曲:乡曲,乡村。(1)试结合诗句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_(2)诗歌颈联写景,构思巧妙,试做简单分析。_(3)同为重阳节,李清照醉花阴中“佳节又重阳”和本诗中“十年客里过重阳”的意味有何不同?_【答案】(1)诗人是一个结束十年漂泊回到故乡后就投入到故乡山水之中欣然忘我、乐不能已的形象。(2)颈联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的水乡秋色图。构思精巧,从上文“新霜”而见“红树”,从“酒香”而图下文“一醉”,顺理成章,结构紧凑;写景角度也是多变。从视觉和嗅觉入笔,以动景点缀静景,让画面因一丝灵动而不显单调;巧妙运用叠词,开拓词的意境:“重重”二字,既写出秋山

8、远近高低起伏变化,又写出了红树颜色的深浅,极富层次。(3)李词中抒发的是重阳佳节又至思念丈夫的伤感情绪,而陆诗则抒发了十年中客居他乡独过重阳的孤苦以及今日回乡过节的狂喜。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闲居姚合不自识疏鄙, 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 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 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 依止古先生?注:禅观:即禅理、禅道。(1)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_(2)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_【答案】(1)本诗使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整联又用无马迹和满是蝉声进行对比,仍是写出诗人住处少有访客,生活

9、清净。(2)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7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题目。声声慢秋声蒋捷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三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_(2)这首词名为“秋声”

10、,词中共写了哪几种秋声?在描写秋声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_【答案】(1)这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原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音,但老友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误听,实则写对老友的思念之情。(2)雨声、风声、更鼓声、檐铃声、彩角声、马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从夜晚到黎明,按时间顺序描写这些秋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例如由铃声想到环佩之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例如写蛩声诉愁,分愁与雁。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双调】沉醉东风秋日湘阴道中赵

11、善庆山对面蓝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沧波隐隐江楼。点破潇湘万顷秋,是几叶儿傅黄败柳。注:湘阴:县名,今属湖南,在湘江下游,濒临洞庭湖,擅山水之胜。傅黄:涂染上黄颜色。(1)请赏析“山对面蓝堆翠岫,草齐腰绿染沙洲”两句中“堆”、“染”二字的妙处。_(2)试分析这支曲子中所表现出的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_【答案】(1)“堆”字,以动写静(化静为动),增加了景物的动态感,生动形象地渲染了对面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的浓墨重彩;“染”字,拟人,以动写静,形象地描写出大片沙洲尽为茂密的绿草所笼盖的景象。(2)作者开头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生气勃勃、色彩浓丽、高远开阔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行进在湘

12、阴道中的喜悦之情;“点破”一词使小令情感一转,“几叶儿傅黄败柳”点染了浓郁的秋意秋色,透露出了悲秋之意,生发出作者领悟到自然之秋、人生之秋的悲凉之感,增添了作品悠远的抒情意味。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秦楼月向子諲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注: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乾龙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

13、_(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_【解析】前一小题要求考生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后一小题要求考生比较词人情感的不同之处。考生若能结合词的写作背景(注释)来理解,应该可以看出向词侧重于对国家破败的哀伤,柳词侧重于个人的离愁。【答案】(1)开头写芳菲凋零,渲染苍凉氛围,接着写极目远眺故国家园,想到美丽的故园已落入敌手,不禁悲从中来,连用两个“伤心切”,直抒胸臆,加重了内心的悲切程度;末尾两句描写迷离朦胧的烟水山色,意指伤心之情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山水一样悠远绵长,融情于景,进一步渲染悲切之情。(2)向词表现的是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

14、的哀怨、悲痛之情,柳词表现的是离别后的凄清、孤寂之情。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李珣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注:古庙:指巫山神女之庙。行宫:古代天子出行时住的宫室。这里指楚王的细腰宫。妆楼:指宫女的住处。云雨朝还暮:宋玉高唐赋说,楚王梦一神女,自称“妾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行客:指途经巫山之过客。(1)赏析上片首句中“依”和“枕”的妙处。_(2)对于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有人评价:“极具真情,无理而妙。”请谈谈你的看法。_【解析】李珣,在花间词派中是位很有特色的词人。前蜀

15、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这首词草堂馀别集著录时,调下有题巫峡,又注:“一作感怀”,含思凄绝,很可能是后期的作品。起拍“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古庙,指巫山下供奉神女的祠庙。行宫,犹离宫,帝王出京临幸的宫室。这里指楚灵王所筑细腰宫遗址。从舟中远望过去,仿佛神女祠偎依有如屏嶂的山峦,行宫以碧水为枕藉。古庙、行宫、山、水这些景点,一经词人用“依”、“枕”二字加以连缀,便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接着,用“水声山色锁妆楼”句,把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了“妆楼”。妆楼,指细腰宫里宫妃的寝殿,位于山水环抱之中。这里着一“锁”字,给人以幽闭的印象,由此也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生活在这个“不得见人的去处”的宫妃孤寂难耐的心

16、境;复以“往事思悠悠”收束上片,逗人遐想。过片紧承上片结句,以宋玉高唐赋序所说神女“居巫山之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故事,极写春秋易节、时序交替引起宫妃凄楚的内心感受。歇拍“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况闻见催人泪下的猿啼呢。以景结情,语浅情深。词人借助孤舟行客的感受,发思古之幽情,而其伤今之意隐然自在不言之中。这首词上片勾画舟中所见,下片抒写舟中所感。它以楚王梦见巫山神女为基点,随意生发开去。由细腰宫妃而行客,再由行客而推及自己,触景生情,寄意幽邃,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在现存的李珣词里,它是一篇构思别致的名作。【答案】(1)“依”是“依偎”,“枕”是“枕着”

17、。作者用这两个字,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了古庙和青嶂、行宫和碧流的依存关系,从舟中远望过去,仿佛神女祠偎依有如屏嶂的山峦,行宫以碧水为枕藉。古庙、行宫、山、水这些景点,一经词人用“依”、“枕”二字加以连缀,便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2)最后一句写“行客”“多愁”,言外之意,是“猿啼”所引发,故有“何必”之语,似在埋怨猿猴。实际上,“行客”有愁,与外物何干?此为“无理”;但符合作者此时此地的心情,恰如其分而又深刻浓郁,是为“而妙”。(意思对即可)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忆故人(北宋)王诜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

18、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1)赏析上片“烛影摇红”中“摇”字的巧妙之处。_(2)赏析下片“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的结尾艺术。_【答案】(1)上片写主人公深夜酒醒时的情景。“摇”字生动形象地写出微风之中烛光摇动的朦胧形象,又写出了主人公思念故人、心神不宁的心绪,可谓情景交融。(2)结尾三句以景结情。“海棠开后”,是说花落春残,象征芳华易逝;“燕子来时”以燕归反衬行人未归;“黄昏庭院”则将前面两景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凄凉意境中。结句将离思伤感之情巧妙地蕴含到客观景物之中,含蓄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江城子倪瓒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萧瑟汀蒲,岸柳送

19、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烟外青蘋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1)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具有什么特点?它在全词中有何作用?_(2)这首词的下片是如何抒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_【答案】(1)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沉闷压抑、凄惨冷清。“湿、暗”写出了重阳时节秋天天气的潮湿、横塘的昏暗,而枯萎的汀蒲,秋风中的柳枝,展现了一幅凄惨冷清的画面。这种沉闷压抑而凄清的重阳之景使全词充满了一种低沉抑郁的情调,能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独处之悲。(2)比喻,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将连绵不绝的愁情形象地比喻为无际的秋水,体现了乡愁之深重。寓情于景(以景

20、结情),结句中,诗人看到的是远处自由飞翔的白鸟,而自己的归乡之路却被阻断,景物描写中流露出了不能回到亲人身边的深沉悲哀和无奈的感伤。B组真题检测13(2014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_(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_【解析】(1)炼字题的解答,一要明确该字在句中的意思,二要注意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山有

21、四时变化,绝非“常”带斜阳色,这里表明诗人只在日暮时分远眺寒山,人生迟暮之感不言自明;“偏”字更是凸显诗人的怨悱惆怅。(2)分析诗人心境,要注意通过诗中意象,如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关键词句,如“不为秋悲”“闲吟”等;人物活动,如饮酒、“未拟窥”等。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表面的旷达、闲淡和内在的落寞、惆怅应全面把握。【答案】(1)“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2)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的心境看似旷达、闲

22、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烛光下饮酒的情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14(2014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_(2)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_【解析】(1)本题看似考查标题,实则是考查诗中的意象。“早发”是指出发很早。先找出相关的诗句,“一点灯残”“闻鸡唱”“独向长空”“白草近关微有路”,再分析其中能体现出“早

23、”的意象。(2)本题中,表达效果应包括所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首先理解“独向长空背雁行”的含意,即诗人独自一人与天空的大雁背向而行。秋天大雁南飞,诗人是向北而行,一南一北,强烈对比。然后再分析其中包含的情感。【答案】(1)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凸显“早发”:宿酒初醒,残灯未灭,长夜未尽,诗人已携孤剑登程。第三句写诗人在路上听到雄鸡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塞外风雪路,本来行人稀少,而“早发”就更无路人,只有诗人独行,故“独”与“早发”之“早”有关。飞雪白草,道路本已难辨,早行时就更加微茫,故“微”字也在表现“早发”之“早”。(2)一个“背”字,描写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使诗人向北向寒与大雁向南向暖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诗人旅程的艰辛和心情的愁苦。15(2014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_(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_【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能力。注意题干要求,“上半阕的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