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_第1页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_第2页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_第3页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_第4页
现代交换技术重点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章:绪论 交换的基本概念,通信网的三要素: 终端设备 传输系统 交换系统数据通信和话音通信的区别:1, 通信对象不同,数据通信实现的是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以及人与计算机之 间的通信,而话音通信实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2, 传输可靠性不同,数据通信要求更高,话音相对较小3, 通信的平均持续时间和通信建立响应不同,数据通信持续时间要短,建立连 接的时间也短。话音通信过程相反。4, 通信过程中信息业务量特性不同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缺点 电路交换的主要优点: 1, 信息传输时延小,对一次连续而言,传输时延固定不变。2, 信息的传输效率比较高3, 信息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有通信双方协调,不受

2、网络的限制 缺点:1, 电路的连续时间较长,当传输较短信息时,通信通道建立的时间可能大于通 信时间,网络利用率低2, 电路利用低3, 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编码格式,同步方式,通信协议等方面要完全兼容, 限制了各种不同速率,不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协议的用户终端的互通 4, 有呼损,可能出现由于对方用户终端设备忙或交换网负载过重而呼叫不通 第 2 章: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1)连接的三种表示形式(函数表示形式,排列表示形式,图像表示形式)及它 们间的相互转换2)T、S 接线器及 TST 网络的工作原理3)Clos无阻塞网络基本结构和条件r*rClos 网络结构:两边各有 r 个对称的 m*n 矩形交换

3、单元,中间是 m 个 的正方型交换单元。 每个交换单元都与下一级的各个交换单元有连接且仅有一条 连接。 m,n,r 是整数决定了交换单元的容量,称为网络参数记作 C(m,n,r) 三级 clos 网络无阻塞的条件: m=2n-1.4)Banyan网的构成方法、自由选路的概念以及阻塞情况判断第 3 章:电路交换技术及接口电路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三个阶段: 1,呼叫建立 2,消息传输 3,话终释放 电路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 连接、信令、终端接口、控制功能。模拟用户接口的七大功能:能对 7 个基本功能做简单解释。1、馈电:所有连接在交换机上的电话分机用户,都由交换机向其馈电。馈电方 式两种,电压馈

4、电和电流馈电。2、过压保护:这是二次过压保护,在配线架上的气体放电管在雷击时已经短路 接地,残余的端电压在 100伏以上, 这对交换机仍有很大的威胁, 故采用二次过 压保护措施。3、振铃:由用户处理机的软件控制,当需要向用户振铃时,就发出控制信号, 使继电器控制接点闭合, 振铃电路发出振铃流到用户。 当用户摘机时, 摘机信号 可由环路监视电路检测或由振铃回路监视电路检测, 立即切断铃流回路, 停止振 铃。4、监视:主要用于监视用户线回路的通断状态。5、编译码和滤波器:编码器将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译码器将数字信号变 成模拟信号。6、混合电路:7、测试:测试功能主要是将各继电器的接点或电子开关

5、闭合,使用户线与测试 设备接通,并与交换机分开。第 4 章: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一个呼叫的处理过程: 1, 主叫用户 A 摘机呼叫 2, 发拨号音,准备收号3, 收号4, 号码分析5, 接至被叫用户6, 向被叫用户振铃7, 被叫应答通话8, 话终、主机先挂机或者被叫先挂机 局内呼叫的 SDL 描述呼叫处理任务的三种类型:1, 输入处理:收集话路设备的状态变化和有关信息。输入处理程序的执行级别 较高,仅次于故障中断。 硬件写入的周期短于软件的读取周期, 读取的信息反应 硬件的最新状态。2, 内部处理:内部处理程序的级别低于输入处理,可以允许执行稍有延迟。内 部处理程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要通过查表进行

6、一系列的分析和判断。 内部程序处 理的结果可以是启动另一个内部处理程序或者启动输出处理。3, 输出处理:用于完成通话设备的驱动。 用户摘挂机识别原理交换软件的构成,运行软件系统结构 程控交换机中程序的级别划分和调度方式 程序级别:故障级、时钟级、基本级。发生故障时产生故障中断调用故障处理进 程,级别最高。其次是时钟级, 时钟级中执行实时性要求严格的进程或其他要求 定时执行的进程。基本级执行定时要求不太严格的进程,级别最低。 时间表程序调度的基本原理:要求表格设计BHCA 的计算影响 BHCA 的因素:处理机速度,指令功能,无呼叫发生时的开销,呼叫处理 的开销,程序结构和编制,安全系数,话务参数

7、。t=a+b*N(a 是与话务无关的开销,而与系统容量等固定参数有关, b 是处理一次 呼叫的平均时间开销,N是一定时间内各种呼叫接续的总数即处理能力值 BHCA) 交换机的程序设计语言第 5 章:分组交换与帧中继技术 分组交换原理的本质特征:统计复用,存储转发 根据用户实际需要分配线路资源的方法称为统计时分复用 统计时分复用方式下, 没有为各个终端分配物理上的子信道, 但是通过对数据的 编号,把各个终端的数据在线路上严格区分开来。 优点:可以获得较高的信道利 用率。缺点:会产生附加的随机时延和丢失数据的可能。X.25 网的分层结构X.25网的分组头格式01111110地址控制FCS上层协议网

8、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路由选择、虚电路复用数据或帧、流量差错控制电气机械等特性、比特流传输上层协议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帧中继分层结构标志地址信息FCS标志上层协议差错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数据或帧、流量差错控制物理层电气机械等特性、比特流传输帧中继帧格式上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DLCICREADLCIFECNBECNDEEA第6章:信令系统信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信令是指通信系统中的控制指令。它可以指导终端,交换系统及传输系统协同运 行,在指定的终端之间建立临时的通信信道。信令的分类:1)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2)线路信令、路由信令和管理信令(三种信令功能不一样)3)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按照工作区域

9、不同划分 ) 信令方式1. 结构形式结构形式有未编码和已编码两种。未编码的信令可以按脉冲幅度不同、 脉冲在时间轴上的位置、脉冲频率不同来区 分,特点是信息量少,传输速度慢,设备复杂。已编码有三种:1)模拟已编码信令:主要指多频制信令2)数字型线路信令:数字型线路信令是使用4位二进制编码表示线路状态的信 令。3)信令单元:N0.7信令是使用二进制编码的若干八位位组构成的信令单元来 表示各种信令。2. 传输方式:1)端到端方式2)逐段转发方式3)混合方式3. 控制方式:1)非互控方式2)半互控方式3)全互控方式No.7信令系统的四层结构信令点A信令点BL4用户级k 用户级L3信令网功能级v 信令网

10、功能级L2信令链路控制级 信令链路控制级L1信令数据链路级 信令数据链路级各级的主要功能:第一级为信令传输提供一条双向数据通信,定义了信令数据链路的物理、 电气功能特性和链路接入方法第二级定义了在信令数据链路上欻弄信令消息的功能和程序。它和第一 级一起共同保证信令消息在两信令点之间的链路上可靠的传递第三级 在消息的实际传递中,将信令消息传至适当的信令链路或者用户 部分;当遇到故障或阻塞,完成信令网的重新组合,以保证信令消息仍然可靠的 传递第四级 由不同的用户部分组成,每个用户部分定义和某一类用户相关的 信令功能和过程信令单元的格式按照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三种FCSSLFFBBFKII1ISISFO

11、BNBN816 8n 8 2 617178(A)消息信令单元(MSU)FCSLFFBBFKKIISISBNBN8 16 816 261717 8(B )链路状态信令单元第7章:ATM交换技术ATM的基本概念ATM技术是实现B-ISDN的核心技术,它是以分组传送模式为基础并融合了电 路传送模式高速化的优点发展而成, 可以满足各种通信业务的需求。它采用异步 时分复用的方式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信元汇集到一起,在一个缓冲器中排队,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将信元逐个输出到传输线路,在传输线路上形成首尾相接的信 元流。网络根据心头中的地址标志来选择信元的输出端口转移信元。ATM信元组成结构、信元头部格式ATM信元

12、由53个字节的固定长度数据块组成,前五个字节是信头,后48个字节是信息段。ATM的信头结构分两种:UNI (用户-网络接口),NNI (网络结点接口)。GFC VPIVPI VCIVCIVCI PTI CLPHECVPIVPI VCIVCIVCI PTI CLPHECATM的分层结构B-ISDN是基于ATM的网络,也是唯个关于 ATM的规程参考模型。B-ISDN模型包含三个平面:用户平面(U平面)负责提供用户信息传送、流量 控制和恢复操作;操作平面(C平面)负责建立网络连接和管理连接,以及连接 的释放;使用永久虚电路(pvc)时不需要控制平面。管理平面(M平面)负责 各层中的实体,并执行运营、

13、监控和维护。ATM 的信元处理原则(误码处理, HEC 定界, VP ,VC 的关系) 误码处理:在传送 ATM 信元的系统中,通过对信头部分的 HEC 进行检验可纠 正信头中的一位错码和发现多位错码。对于 HEC 已检测出信头有错而无法纠正 时丢弃该信元。特点: 1,接收方收到的 ATM 信元的信头都是正确的。 2,不是 所有的 ATM 信元都能送到接收方,信头错误的信元被丢弃。 3,ATM 系统不保 证传送信息的正确性。接收方收到的 ATM 信元的信息域中可能有误码。HEC 界定:搜索状态下接收到一个正确的 HEC 检验结果后进入预同步态,系统 认为发现了信元的边界, 继续进行 HEC 的

14、检验。若连续发现 b 个信元的 HEC 检 验都正确,则进入同步状态。在此过程中发现一个 HEC 检验的错误,系统回到 搜索态,在同步状态,系统发现连续 a个不正确的HEC检验结果,系统回到搜 索态。VP (虚通路),VC (虚信道) 两种虚电路之间是一种等级关系,一个虚通路可 由多个虚信道组成。ATM 交换的基本交换原理ATM 交换机模块结构图( P157)第 8 章:路由器及 IP 交换技术IP 交换机的构成 、两种数据流的分类,两种协议Ip 交换的核心是把输入的数据流分为两类:持续期长、业务量大的用户数据流; 持续期短、业务量小、呈突发分布的用户数据流。持续期长、业务量大的用户数据流包括

15、: 文件传输协议数据,远程登陆数据,超文本传输协议数据,多媒体音频、视频数 据持续期短,业务量小的用户数据流包括: 域名服务器查询,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数据Ip 交换中使用了 GSMP 和 IFMP 两种协议。 GSMP 用于 ip 交换机控制器中,完 成直接控制ATM交换,IFMP用于ip交换机、ip交换网关或ip主机中,完成把 现有网络或主机接入到由 ip 交换机组成的 ip 交换网中,用来控制数据传输。MPLS 网络模型及运行的两个基本阶段: 多协议标签交换运行可以分为自动路由表生成和 ip 分组传送执行两个阶段。标签、转发等价类的基本概念及标签格式1, 标签 MPLS 协议的关键时引入了标签的概念,它是一种短、易于处理、不 含拓扑信息只有局部意义的选路标志2, 转发等价类 是在转发过程中以等效的方式处理的一组数据分组,这组分组 数据有某种共性3, 标签格式( P203)LDP 协议的三个运行阶段: 标签分发协议运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发现阶段、 会话建立阶段、 会话保持 阶段、删除。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和 MPLS 交换过程在 MPLS 网络中,标签交换路径 lsp 形成分为三个过程:1, 网络启动后在路由协议作用下由各个结点建立标签信息库LIB ;2, 根据路由转发表,个结点在 LDP 控制下建立标签信息库 LIB3,从入口 LSR,中间LSR和出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