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时同步练习汇总闖2021年高中忆享1.1.1化学赵妥全练习新人覲版必烽一.dm 阿峦巴运高中化学口左过跆廣发錄习新人教版必修一,北匚 时羽对年高o化学口月蒸诺幻幸取絲习靳人軌版必榕一加x 瞳2021隼哥中化学12傀岳匹量社里位摩尔缚孕新人叢版樓一由衣 时 旳高申化萼22气伽纫体祝錄习新人教饭此瘙一力丄 睦2021年高中ft学2敘质鬧量浓舷习新人談舷修一上乂 蜃2021隼髙中化学2.1.1吻底的分奧煤习新人劃I孔 場一詔m 时西巴吕壷申化学比打宅韓罰非毛艇贡錄刁新人毓反必幡一Vx 陆2021222离壬反应从冥岌生的案雋习黔人搦觑潭一睦茹21薛高中比学231氧化匱
2、应和还原反直薛习軒人戴版必燼一.吕e 耐ED戸年高中忆学乙3.2氢伽和还原剂洙刁新人報版必燼一力匸 疏20对年高中化学臺1.1金酩BE金愿 水.詡懂的反应海习新人觀舷修一, 睦2D21年高中化学釦.2宦与氫豆化钠涪腹的辰应錄习莎人救版必修一启乂 附 西凸年高白化学王乙1钠就皇養化台沟際刁新人戴版必惨一启口匚 蜃2021年高口忆字222自倉要化合發導习新人覲蛀,樓一.血亡 时2021高中比学生石铁眄童饕化台恸练习芽人菽版必懵一.氐匸 tri 2021年高中化学殖用途广泛的舍雇济澀习新人软换0樓一泊x 庫20冇年髙口比学4.1.2隹酸斷硅单质练习新人轍版必槪一詔乂 时20P年高口化荐4412氟化畦
3、迁秦齢刁 新人裁頻必楼一,dx 降2021年育中姑学42富集在海水中前元責氮錄习新人釵版必悸一 d口匚 睦郎冇年髙口化学4.3.1狷化S薛盟氧化瞒习新人蠻版必4.扣亡 时靳四年高中化学4总22氮化氟氧化磁酸雨蘇习新人我版必tt-.doc 圖 M已年育中比学441訥議注习新人竝必惨一Ng tt 2021年髙中化学4A2jffiB和确醸的氧化薛习軒人靭K必修一討乂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水上测兰1 常用特定图案来识别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下列组合中图案与化学品性质相符的是A. H2B.浓盐酸C.浓硫酸D. CO解析:Hb属于易燃气体答案:A2.(双选题)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4、A. 量筒B .坩埚C.试管 D.容量瓶答案:BC3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 汽油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 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C. 皮肤上不慎沾上 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并不断搅拌D.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答案:D不能用作反应容4.现有五种玻璃仪器:试管;烧杯;量筒;滴管;漏斗 器的有()A. B . C . D .答案:B5乘车前都要进行安检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强氧化剂等物品严禁上车列物品可让乘客带上车的是浓硫酸氰化钾白磷酒精A.BC.解析:易腐蚀品( )水银汽油黑火药.D .全部都不能带上车剧毒物,剧毒物,易燃品,易爆品,易燃品,易燃品.
5、答案:D6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 用天平称量时,用手直接拿取砝码D. 用胶头滴管加液时,滴管悬垂在试管口上方滴加答案:D7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解析:量筒读数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稀释浓硫酸应把浓硫酸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量筒是量取液体的仪器,不能作稀释容器用;NaOH有腐蚀性应用烧杯称量而不能用纸片称量; 加速溶解应用玻璃棒答案:B&改正下列各操作中的错误 (在下图对应的横线上用文字简要回答).A.答案:A.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应悬空,其下端不能插入试管中B. 1答案:B.试管中液体不应超过其容积的
6、3,大拇指不应按在短柄上C. 答案:C.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D. 答案:D.标签应向着手心能2提丄9.(1)由下图所示A、B、C三种仪器:请选择下列仪器名称的序号 ,填入相应的空格内:烧杯,普通漏斗,圆底烧瓶,锥形瓶,分液漏斗A,B,C解析:根据常见仪器的知识回答问题答案:(2)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可以看 出,该同学在操作时的一个错误是 ,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g.解析:天平的托盘是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天平的平衡原理:左盘的质量=右盘的 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20 g + 10 g 2.6 g = 27.4 g.答案:药品和砝码应放
7、托盘的位置颠倒了27.4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2课时过滤和蒸发水上凹兰1 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 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B. 烧杯、酒精灯、试管、漏斗C. 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D. 玻璃棒、滤纸、烧瓶、漏斗、铁架台答案:C2.实验室进行NaCI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放置酒精灯;固定铁圈位 置;放置蒸发皿;加热搅拌;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B.C.D .解析:蒸发是在蒸发皿中进行的,故应先放置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位置,最后放上蒸 发皿进行蒸发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进行搅拌,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并利用余热将其蒸干答案
8、:B3.下列各组物质中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操作顺序分离的是A. CaO和 KCI.CuO和 NaCIC. BaSO和 CaCONaCI 和 AgNO解析:A项,CaO会与水反应;B项,CuO不溶于水,NaCI溶于水,过滤后蒸发结晶得NaCI ; C项,两者都难溶于水;D项,两者会发生化学反应答案:B4提纯下列物质除去其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A. HSQ(HCI) : AgNO溶液、过滤B. KNQK2SQ) : Ba(NQ) 2溶液、过滤C. Cu(CuO):盐酸、过滤D. CaCQCaO):水、过滤解析:除去HSQ中的HCI用AgNO溶液,会使sO和C同时
9、沉淀,同时还引入了 NO 新杂质,故A项错误;单纯用 Ba(NO)2溶液,量不易控制,故B项错误;CaO与水反应生成 微溶Ca(OH)2,不易与CaCO分离,故D项错误;CuO溶解于盐酸中,可通过过滤分离,故C 项正确答案:C5. 下列不属于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的是()A.洗气B.过滤C.结晶D.振荡解析:应熟练掌握各种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原理洗气是提纯气体的方法,A项属于;过滤是将互不相溶的固液分离的方法,B项属于;结晶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分离不同的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方法,C项属于答案:D6. 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过滤蒸发溶解取液体试剂取固体试剂A.
10、B .C.D.解析:过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引流,蒸发中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溶解中需要使用玻璃 棒搅拌,取液体和固体时不使用玻璃棒.7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 C、cdT、OH等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 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滴加Mg(NO)2溶液 过滤 滴加AgNO溶液 滴加Ba(NQ)2溶液A. B.C.D.解析:首先滴加足量 Ba(NO)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O,同时除去CO; 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足量 Mg(NO)2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0H,同时除去0H; 再过滤后,滴加AgNO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证明有C.答案:B
11、&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 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 Cl -B. 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C. 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 某溶液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Ba2+解析:与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Cl、SO等;与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有SO、Ag+等;与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的只有 Cu2+,故答案选C项.答案:CD.洗气法9.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过滤B.升华C.加热分解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种方法最合适? 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
12、CaCO颗粒,用答案:A(2)除去O中少量的水蒸气,用答案:D除去固体碘中混有的少量 Nal,用答案:B除去氧化钙中的 CaCQ用.答案:C能乂拦|比10为除去粗盐中的 c、M、sQ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祢取机盐型仝单岁卫竺 操作11(3)亠滤液答案:操作、中生成的 Mg(OH4 CaCOX BaCQ沉淀会与HCI反应无法过滤,从而野型沙響皿丄粗盐()C/j(1)第步中,操作A是,第步中,操作B是答案:溶解过滤第步中,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设粗盐溶液中Cci +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aCl2).答案:CaCl2 + Nc2CQ=CaC
13、U + 2NaClBaCb+ NaCO=2NaCH BaCG J(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影响精盐的纯度(4) 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答案:取第步后的上层清液,滴入几滴BaCl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若无沉 淀生成,则表明BaCl2已过量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水工测邑1 蒸馏不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A. 蒸发皿B 冷凝管C.蒸馏烧瓶D.酒精灯答案:A2.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可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沸点约为56 C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 蒸馏B .升华 C
14、 .过滤 D .蒸发解析:蒸馏适用于两种互溶的液体的分离,丙酮溶于水,故采用蒸馏将丙酮与水分离最为合理3下列分离混合物常见的仪器:从左至右,用于分离操作正确的是()A. 蒸发、萃取、蒸馏、过滤B. 蒸馏、过滤、蒸发、蒸发C. 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 过滤、蒸发、萃取、蒸馏解析:图示仪器,从左至右依次为蒸馏烧瓶、普通漏斗、酒精灯、蒸发皿,故用于分离 操作依次是蒸馏、过滤、蒸发、蒸发答案:B4. 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 进行萃取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 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 为保
15、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答案:A5. 现有三组溶液:汽油和氯化钠溶液;39%勺乙醇溶液;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 分液、萃取、蒸馏B .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 .蒸馏、萃取、分液答案:C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分析正确的是()A.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是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B. 蒸发实验完毕后,发现蒸发皿炸裂,这是因为没有垫石棉网C. 萃取碘水溶液中碘,分离碘四氯化碳溶液时,眼睛注视分液漏斗里液面D. 蒸馏时,为了加快水的流速,水应从上口进入,下口流出解析:滤液仍浑浊,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滤纸破损了等,故A项错;
16、加热蒸发皿 不需垫石棉网,若加热前蒸发皿外壁有水,可能会造成破裂,故B项错;眼睛注视液面分界 处,便于控制分离下层,故C项正确;蒸馏时,为了提高水的冷凝效果,水从下口进,上口 出,故D项错.答案:C7.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部分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采用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答案:B&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进行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B. 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 进行蒸馏操作时,应弃去达到被提纯液体沸点前蒸出的馏分D. 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答案:D9. (双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7、()A. 从|2的CCI4溶液中得到CCI4,可用蒸馏法B. 从NstCG溶液中得到NS2CG,可用过滤法C. 分离酒精CCI4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D. 分离NaCI和AgCI的混合物,可用萃取法解析:丨2溶于CCI4,但利用它们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A项正确;将Na2CO溶 液蒸发可得到 NazCO,不能采用过滤法,B项错误;酒精沸点 78 C ,而CCb沸点很高,可 采用蒸馏法,C项正确;NaCI易溶于水,AgCI不溶于水,应采用过滤法分离,D项错误.答案:AC能丄捌丄10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材料物质熔点/ c沸点/ c密度/溶解性g/cm乙二醇(C2HO)11.51981
18、.11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HO)17.92901.26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A. 蒸馏法B. 萃取法C. “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D. 分液法(1) 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解析:材料一中,根据曲线图知,纯碱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相差很大故提纯纯碱时,可以先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形成浓溶液,然后冷却到一定温度,由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急剧下降,因此大量纯碱晶体析出,而氯化钠不会析出,再过滤可得纯净的纯碱晶体材料二中,乙二醇和丙三醇沸点相差很大,可以采用蒸馏法分 离答案:(1)C(2)A第二
19、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物质的量的单位一一摩尔水上测兰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每摩尔物质约含有6.02 X 1023个粒子B. 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C. 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D. 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解析:根据物质的量的概念要点分析 ,每摩尔物质约含有 6.02 X 1023个粒子,故A项正 确;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摩尔是其单位,故B项错;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 而不是质量和数量的单位,质量的单位是kg,数量是一个值,无单位,故C D两项均错.答案:A2. (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摩尔质量是2 gB. 1 mol H 2O的质量是18 gC. 氧
20、气的摩尔质量是 32 g mol1D. 2 g H 2 含 1 mol H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 mol t,故A项错误,C项正确;1 mol HQ的质量是18 g, 故B项正确;2 g H 2的物质的量是1 mol,含有2 mol H,故D项错误.答案:BC3设M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32 g O 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2B. 0.5 mol H 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1.5 2C. 1 mol SO 2含有的SQ分子数目为NAD. 0.5 NA个C1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解析:32 g十32 g/mol = 1 mol,故32 g Q2所含分子数为NA,原
21、子数为22, A项错误. 答案:A4.下列物质含分子数最多的是()A. 0.8 mol SQ 222B. 1.806 X 10 H2QC. 11.2 g COD. 32 g SQ2解析:根据公式计算,B项是0.3 mol, C 项是0.4 mol, D项是 0.5 mol.答案:A5. 1 mol MgSQ4 7H2Q含有结晶水的质量为A. 16 g.18 gC. 112 g.126 g答案:D6.在 0.1mol Na2SQ中所含Na*数目为(22A. 6.02 X 10.1.202 X 1023C. 0.1.0.2 个解析:0.1 mol Na 2SQ 中含 Na* 0.2 mol,0.2
22、X 6.02 X 10 23 = 1.204 X 10 23个.答案:B7 . 1.6 g某物质中含有6.02 X 1022个分子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66496C. 32解析: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因而只要求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由题可知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是n=o.1 mo1,由M * 0;鳥=16 g/mo1,故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答案:A&比较1 mol N 2和1 mol CO的下列物理量:质量;分子总数;原子总数苴 丿、中相同的是()A.B.C.D.解析:1 mol N 2与1 mol CO的分子总数都是 6.02 x 1023;两者都是双
23、原子分子,物质的量相等时,原子总数也相等;两者的摩尔质量相等 ,所以物质的量相等时,质量也相等答案:C9.请填写下表:物质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质量分子或离子数目CO88 gsOt0.1 mol答案:44 g/mol 2 mol 1.204 x 1024 个 96 g/mol229. 6 g 6.02 x 1010. (1)相同物质的量的 SQ和SO,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 ,所含原子数目之比为,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它们的质量之比为(2) 相同质量的 SO和SO,所含分子的数目之比为 ,所含原子数目之比为,所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析:硫原子数之比5 : 4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5
24、 - 4氧原子数之比5X24X3所含原子数之比5X34X41516答案:(1)1 :13 :42 :34 :5(2) 5 : 415 : 165 :6能力提升11. (1)2.5 mol Ba(OH) 2 中含有个 Ba2+,含有个 OHI, 2.5 mol Ba(OH) 2 的质量是g.2+ 23解析:已知1 mol Ba(OH)2含有1 mol Ba和2 mol OH,又1 mol的粒子数为6.02 x 10 , 则用和OH的物质的量分别乘以 6.02 x 1023即可得出答案.Ba(OH) 2的摩尔质量是171 g mo|T,故其质量为 2.5 mol x 171 g mol _1 =
25、427.5 g.答案:1.505 x 10243.01 x 1024 427.5(2) 0.3 mol NH 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 个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解析:设0.3 mol NH 3与x个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则有: 0.3 mol x 4=2323(x/6.02 x 10 ) x3 ,解得 x = 2.408 x 10 .答案:2.408 x 1023(3) 含有0.4 mol Al 3+的Al2(SQ)3溶液中所含SOT的物质的量是 .解析:根据Al 2(SO4) 3中Al3+与SCT之比为2 : 3,已知AI3+为0.4 mol,所以SO为0.6 mol.答案:0.6
26、mol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 LD.不冋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定不相等解析: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气体的体积由分子数多少决定,故A项错误;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所占的体积,22.4 L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故C项错误;对于不同的气体,若气体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有可能相等,故D项错答案:B2设M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7、)A. 在常温、常压下,11.2 L N 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B.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和Q的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NAC. 标准状况下,18 g H 2O的体积是22.4 LD. 1 mol SO 2 的体积是 22.4 L解析:常温、常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不是 22.4 L mo1, 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 22.4 L,其分子数为NA, 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H2O为液体,C项 错误;未指明标准状况,D项错误.答案:B另一个盛装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由于H2、CI2、HCl都是双原子分3.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装氯化氢气体 体.在同温
28、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 原子数 B 密度C.质量 D.相对分子质量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分子数相等 子,故它们所含原子数也相等.答案:A4. 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 98 g H 2SQB. 6.02 X 10 23 CQ2C. 44.8 L HCID. 6 g H 2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相同状况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再根据公式,将各量转化为物质的量再比较 .答案:D5. 标准状况下,与12 g H 2的体积相等的N2是()A. 质量为12 gB. 物质的量为6 molC. 体积约为22.4 LD. 分子数约为6
29、.02 X 10 23解析:12 g H 2的物质的量为6 mol ,则N2的物质的量也为6 mol ; 6 mol N 2的质量为168 g ;体积约为134.4 L(标准状况);分子数约为 3.612 X 1024.答案:B6.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a.CQ; b.O2;C.N2; d.CHt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cd b aB. b a d cC. abc dD. dca b答案:C7. (双选题)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A. 5 L Cl 2与 5 L HClB. 36 g H 2O与标准状况下 44.8 L
30、CO 2C. 25 C , 1.01 X 105 Pa时,等体积的空气与 H2D. 0.2 mol O 2与标准状况下 2.24 L水解析:A项中缺少温度和压强的条件,虽然体积相同,但是分子数不一定相同,故A项 错误;B项中36 g H 2O与标准状况下44.8 L CO 2的物质的量都是2 mol , 具有相同的分子 数,故B项正确;C项中的条件是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C项正确;D项中2.24 L 水大于0.2 mol , 故D项错误.答案:BC&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的A气体和3体积的B2气体化合成2体积的C气体,则C的化学式为()A. AB B . AB CA
31、3BD . AB答案:A9. Nb、CO、SQ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 1 : 1 :1时,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 质量比为;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为 .答案:1 : 1 :17 : 11 : 161 : 1 :1能乂提乂10. 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为 6.72 L,质量为12 g,此混合物中CO和CQ物质的量之比是,CO的质量分数是,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解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n = V/Vm= 6.72 L/22.4 L/mol = 0.3mol, 所以 n(CO)+ n(CQ)=0.3 mol ; n(CO) 28 g/mol +n(CQ) 44 g/mol = 12
32、 g, 求得 n(CO) = 0.075 mol, n(CQ)=0.225 mol.答案:1 :317.5%40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3课时物质的量浓度水上创邑_ 11. 1 L 0.1 mol L 的 &SQ溶液中()A. K*的物质的量为0.1 molB. SO_的物质的量为0.2 molC. 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 L _1D. SO_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 L _1解析:根据公式 n = c V , n(K*) = 0.1 mol L 1x 2X 1 L= 0.2 mol,同理计算得 n(SO4 )=0.1 mol.答案:D2. 关于0.1 mol/L
33、H 2SQ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 1 L该溶液中含有 H2SQ4的质量为9.8 gB. 0.5 L该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C. 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H2SQ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 mol/LD. 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HbSQ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 mol/L解析:由m= c V - M= 0.1 mol/L x 1 L x 98 g/mol =9.8 g知,A 项正确;由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所以无论多少体积的 0.1 mol/L H2SQ溶液中,c(H +) = 0.2 mol/L, c(
34、H2SQ) = 0.1 mol/L, 故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溶液由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溶液的体积扩大了10倍,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110故D项正确.答案:C3. 用已准确称量过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的氯化钠溶液0.5 L,要用到的仪曰器疋500 mL容量瓶 试管 烧瓶 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托盘天平 药匙A. B.C.D .全部解析:由于只需要进行溶解、转移、洗涤和定容操作故需用的仪器只是答案:A4. 1 mol/L FeCl 3和1 mol/L KCl 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 : 1B . 2 : 1C . 3 : 1D . 1 :3解析:1 m
35、ol/L FeCl 3 溶液中C物质的量浓度是 3 mol/L, 1 mol/L KCl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1 mol/L,故其比值是3 :1 .答案:C 1 5. (双选题)下列溶液中c(CI )与50 mL 1 mol L 的AlCl 3溶液中c(CI )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1LNaClB.75 mL 2 mol 1LCaCl 2C.150 mL 3 molL 1 KClD.75 mL 1 mol 1L FeCl 3解析:溶液中c(CI )与体积无关.答案:CD6. 将100 mL 0.1 mol/L 的BaCh溶液与50 mL 0.2 mol/L 的NaCI溶液
36、混合,若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则混合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是()A. 0.2 mol/LB. 0.01 mol/LC. 0.1 mol/LD. 0.02 mol/L解析: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00 mb 2X 0.1 mol/L+ 50 mLX 0.2 mol /L) 十(100 mL +50 mL) = 0.2 mol/L.答案:A7. 有K2SQ和Al2(SQ)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浓度为0.4 mol/L, sO的浓度为0.7 mol/L,则该溶液中Q的浓度为()A. 0.1 mol/LB. 0.15 mol/LC. 0.2 mol/LD. 0.2
37、5 mol/L解析:这类题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进行计算.由3c(Al 3+) + c(K +) = 2c(SQ)得该溶液中K的浓度为0.2 mol/L.答案:C&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QH溶液8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QH的质量分别是()A. 950 mL,76 g B. 500 mL,80 gC. 1 000 mL,80 g D. 1 000 mL,76 g解析:容量瓶没有850 mL规格的,故配制850 mL溶液,需用1 000 mL的容量瓶,所 需 NaOH 的质量为 2 mol/L X 1 L X 40 g mol -1 = 80 g.答案:C9等
38、物质的量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镁溶于盛装相同体积的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在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Fe 3S Mcj + 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2 : 1 :1B 4 : 2 :1C. 1 : 1 : 1D. 1 : 2 :1解析:等物质的量的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镁 ,n(Fe 3+) : n(Mg2*) = 2 : 1 :1,题中稀 硫酸体积相同,根据c= n/V, A项正确答案:A能乂圍兀10. 用18 mol/L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稀释 转移、洗涤定容、摇匀回答下列问题:(1) 所需浓硫酸的
39、体积是 ,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A. 10 mLB. 25 mLC. 50 mLD. 100 mL(2) 第步实验的操作是(3) 第步实验的操作是(4) 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A 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B.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C. 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D. 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解析:(1)用浓硫酸配制100 mL 3.0 mol/L 稀硫酸,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物质的量不变 , c(浓) V(浓)=c(稀) V(稀),需要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0.1 L X 3.0 mol/
40、L = 0.3 mol,所需 浓硫酸的体积为 0.3 mol - 18 mol/L = 16.7 mL,故选用25 mL的量筒.(4)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会吸水,其浓度变小,因量取的浓硫酸体积不变,故所含溶质减少,导致所配制稀硫酸的浓度偏小;容量瓶残留有少量的水,不会影响 浓度;未洗涤烧杯、玻璃棒,溶质会损失,浓度偏小;定容时俯视溶液的凹液面,液面实际 未到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答案:(1)16.7 mL B(2)先向烧杯中加入 30 mL蒸馏水,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3)继续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
41、中滴加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塞紧瓶塞,倒转摇匀A.偏小B.无影响C.偏小 D.偏大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水上凹兰1.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A.稳定的液体B 透明的液体C.混合物D.化合物答案:C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粉笔灰B 冰块C.食盐D .色拉油答案:C3下列各选项中,后者不属于前者的是()A. 酸、硫酸B. 碳酸盐、NqCOC. 化合物、氧化物D. 钾盐、KOH答案:D4. (双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不是碱B.石灰石不是盐C.干冰不是冰硝酸不是酸解析:纯碱是Na2CG,属于盐类;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不是冰;故 A、
42、C两项均正确答案:AC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与胶体B. 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 C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 CuSC 5H2C是一种混合物解析: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利用此性质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 ,A项正确;生石灰与水 混合时发生化合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C3是单质,C项错误;CuSC 5H2C是一种纯净物,D项错误答案:A6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横线上C2 Cu H2SQ Ba(NQ)2 KNC CQ 空气含镁60%勺MgQ单质: ;化合物: ;混合物: 解析:根据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概
43、念要点,对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含镁60%勺MgQ, 可根据计算氧化镁中镁的质量分数确定其为纯净的氧化镁答案:C2、Cu H2SQ、Ba(NC3)2、KNC、CQ、含镁 60%勺 MgQ 空气7.已知Fe(QH)3胶粒带正电荷,Al(QH) 3胶粒也带正电荷,而HSiQs胶粒带负电荷,带 不同电荷的胶体相互混合时,则发生聚沉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Q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溶解,该溶液是()A. 2 mol -L H2SQ溶液B. 2 mol -L NaQH溶液C. 2 mol -L 一“MgSQ溶液D. 硅酸溶胶解析:由于电解质中离子带有电荷会中和胶粒的电荷
44、,所以会产生沉淀,但是Fe(0H)3沉淀会在过量的酸中溶解,故这种电解质必然是酸答案:A&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粒子向阴极移动在此胶体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蔗糖 溶液,硫酸镁溶液,硅酸胶体,氢氧化铁胶体,不会发生聚沉现象的是()A. B.C.D.解析:粒子向阴极移动,说明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该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或胶体粒子 带负电荷的胶体时,就会发生凝聚其中,不是电解质溶液,胶体粒子带正电荷,故答 案选B.答案:B9. 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用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方法是:将FeC%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加热至整个体系呈红褐色为止,即制得Fe(0H)3胶体,有关反应方程式 为答案
45、:FeCl3 + 3fO=Fe(OH)a(胶体)+ 3HC1 甲同学想证明Fe(0H)3胶体已制成,他可以利用 (最简单的方法).答案:丁达尔现象(2) 乙同学在做实验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液体,结果未制得 Fe(0H)3胶体,他制得的是答案:Fe(0H)3沉淀(3) 丙同学想将Fe(0H)3胶体提纯,他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渗析(4) 实验室中的碘水也是一种褐色液体,不加任何试剂,可将碘水与 Fe(0H)3胶体鉴别开的方法是(至少写两种).答案:丁达尔现象、加热发生聚沉或搅拌发生聚沉的是Fe(0H)3胶体(任意写两种)10. 把10 mL淀粉胶体和5 mL NaCI溶液混合,后加入
46、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烧杯内的蒸馏水中,2 min后,用两支试管各取5 mL烧杯中的液体,并做如下实验(淀粉遇碘水变蓝色):(1) 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少量AgNO溶液,其现象是 ;(2) 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碘水,其现象 ;(3)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4) 证明淀粉与NaCI溶液已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是解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依据是淀粉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留在半透膜内,而NaJ Cl则能透过半透膜而进入蒸馏水中检验淀粉的试剂用碘水,检验C的试剂用AgNO溶液.答案:(1)出现白色沉淀(2)无明显现象(3) CI能透过半透膜,淀粉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4) 取适量半透膜内的液体,加入Ag
47、NO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淀粉与 NaCI 溶液已经分离完全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水上创邑1.对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能导电的物质B. 熔融态能导电的物质C. 电解质必须通电才能发生电离D.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解析:A项,如CQ通入水中溶液能导电,但电解质是H2CO, CO是非电解质;B项,如 Hg熔融可以导电,但为单质,不是电解质;C项,电解质的电离条件是熔化或溶于水 ,不需 要通电;D项是电解质的概念.答案:D2. 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A. MgCb晶体B. NaCI溶液C.液态氯化氢.熔融的K
48、OH解析:MgC2晶体是电解质但无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NaCI溶液是混合物,非电解质溶液;HCI是共价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答案:D3下列气体通入水中能形成电解质溶液的是()A. C2B . N2C. CH D . HCI答案:D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B. 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C. 能电离出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D.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解析:本题考查酸、碱、盐的概念.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J的化合物才是酸,故A项错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才是碱,故B项错误;盐则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
49、成的化合物,故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5. 下列对于NaHSC勺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 NaHSC是盐B. NaHSC是酸式盐C. NaHSC是钠盐D. NaHSC是酸答案:D6. (双选题)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KOH=K+ C2+ FtB. NaHC3=N扌 + H+ + cOC. H2SQ=2H + s6D. Fe2(SQ4) 3=2Fe + 3SQ答案:CD7. 下列物质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A.熔融状态的 KQH B.石墨棒C.固态 KClD.稀 H2SC4解析:石墨棒能导电;熔融电解质、电解质溶液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固体KCl含有钾离子和氯离子但不
50、能自由移动,不导电答案:C&把下列四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不能使蒸馏水导电性发生明显变化的是()A. 10 g NaCI 固体B. 10 g NaOH 固体C. 10 g BaSO4 固体D. 10 g Cu(NO 3) 2 固体解析:由于BaSO固体难溶于水,不能使蒸馏水中离子浓度发生明显变化,故导电性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答案:C9.写出下列物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1) Ba(OH) 2:2 1答案:Ba(OH)2=Ba + 20H(2) NaHSO4:答案:NaHSO=Na + H+ + SO(3)NaHCQ:答案:NaHC(3=N扌 + HCO (HCQH + +
51、 c6)能拥乂10 下图所示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溶液中离子浓度与溶液导电的关系的装置图首先在水槽中加入 200 mL 2 mol的H2SO4溶液,同时将一个表面光滑的小球放入溶液中,小球悬浮在溶液中央,闭合开关 K,电流计发生偏转,然后再进行以下操作请 回答问题(1)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与HSQ溶液密度相同的 Ba(OH)2溶液至反应完全,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答案:产生白色沉淀,电流计偏转度逐渐减小到零,小球下沉HSQ +Ba(QH)2=BaSQM + 2H2Q(2) 将Ba(QH)2溶液换成浓度相同(假设密度也相同)的以下三种溶液(设反应后的体积为 两溶液的体积和):A. Ba(NO)2B. NstSQC. NstCG 滴加A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滴加B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置,电流计的偏转程度 . 滴加 C 的 过 程 中, 观 察 到 的 现 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生成的NqSQ的物质的量浓度为.答案:产生白色沉淀,电流计偏转度减小,但不到零,小球下沉 Ba(NQ)2 +H2SQ=BaSd + 2HNQ 不变不变 有气泡产生,电流计偏转度减小,但不到零,小球下沉H2SQ + NCQ=NaSQ +H20+ CQT1 mol L 1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博爱路小学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下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徐州地区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西方思想文化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盐城师范学院《现代通信技术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河南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云南玉溪新能源汽车推广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江苏盐城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高频题库带答案2025年
- 2024年青海西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 2025年贵州施秉县城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广东湛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 《永辉超市营运能力现状、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10000字【论文】
- 2024铁路通信线路施工合同规范范本3篇
- 2025年拉杆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双全日培训课件
- 个人北京租房合同范本下载
- 甲油胶行业报告
- 露天矿排土场初步设计
- DB51T 692-2018 中小学实验室设备技术规范
- 山东省莱西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 中医院手术麻醉科介绍
- 给甲方发工程报告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