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基础知识_第1页
消化系统基础知识_第2页
消化系统基础知识_第3页
消化系统基础知识_第4页
消化系统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医学基础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第二节 食物消化吸收 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第一节 人体解剖生理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各系统 的生理机能。 一、人体结构 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并组成系统。 各器官、系统相互协调,构建成了复杂的人体。 1. 1 细胞细胞 线粒体:细胞内的“动力工厂” 细胞的基本活动现象是新陈代谢和兴奋性。 新陈代谢是指细胞与其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单纯扩散(CO2、O2、乙醇)、易化扩散(载体 (G、AA)、通道)、主动运输(钠泵、钙泵、氢泵、碘泵)、入胞出胞。 兴奋性细胞

2、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1.2 组织: 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上皮细胞、细胞间质上皮细胞、细胞间质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疏松、致密、网状、脂肪、骨骼、血疏松、致密、网状、脂肪、骨骼、血 液液 肌组织肌组织骨骼肌、平滑肌、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 骨骼肌又称横纹肌, 是随意肌,接受神经 支配。 心肌部分有自主节律,但不受躯体神经支配,而受植物神经支配,属不随意肌。 平滑肌属不随意肌。 神经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细胞起着支持、联系、营养、保护作用。 1.3 器官、系统和人体的分布 器官:

3、不同的组织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具有一定形态和特定功能的器官,如心、肾、 肝、脾 系统:若干个器官结合起来,共同构成完成某种生理功能的系统。 九大系统: 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感觉器官 各系统在神经体液的调解下,彼此联系相互协同,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机体人体 1.2 人体各系统简介 1.2.1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骨通过骨连接连接在一起构成人体的支架,骨骼肌是动力部分,其收缩时牵动着 骨,引起各种运动。 成人骨头共有206块,分为头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 但儿童的骨头却比大人多。因为:儿童的

4、骶骨有5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了。儿童的尾骨有45块,长大 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了。这样加起来,儿童 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12块,就是说有217218块。医学书上说,初生婴儿的骨头竟多达305块。 根据形态: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骨主要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里面容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组织。 骨连接:直接骨连接和间接骨连接 间接骨连接又称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1.2.2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和管道系统,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构成。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道和淋巴器官

5、,是血液循环的支流。 淋 巴 系 统 免疫系统 1.2.3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大脑、脊髓 周围神经: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神经 脊髓神经:共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脑神经:12对,支配头颈、胸腹等部位器官。 感觉器官:眼,耳感觉器官:眼,耳 耳:听觉、位觉 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 1.2.4 内分泌系统 激素可分为两大类: 一、含氮类激素:下丘脑分泌的调节肽、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胰岛素、甲状腺素 二、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垂体 垂体悬垂于脑的底面,体积很小,不到1g。 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

6、垂体,腺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其分泌功能受下丘脑调节。 主要激素:生长激素、催乳素、褪黑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 生成素) 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催产素、升压素(垂体后叶储存) 升压素: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浓缩尿液、通过一定机制升高血压。 甲状腺 甲状腺2030g,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 甲状腺素:碘和酪氨酸,每天100200微克碘,有1/3进入甲状腺(肾上腺上皮细胞。 生物活性: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 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加速糖和脂肪代谢,维持神经系统兴奋,

7、增强心肌收缩,加快心率 甲状旁腺 100mg 甲状旁腺激素,调节钙磷代谢,血钙高,血磷低 降钙素:减少破骨细胞的生长,抑制破骨细胞溶解骨质等 胰岛 胰岛为散在胰腺腺泡之间的细胞团,占胰腺总体积的1%2%。 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 胰岛B细胞:胰岛素 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 皮质:盐皮质激素(排钠保钾,浓缩尿液) 糖皮质激素,在调节宏量营养素代谢及参与人体应激和防御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促进AA分解,转化为肝糖原, 同时抑制胰岛素,使血糖升高。 髓质:主要由嗜铬元素组成,主要分泌肾上腺素。 有助于机体与不利情况进行斗争。 1.2.5 呼吸系统 1.2.6 泌尿系统 1.2.7 生殖系统 1.

8、2.8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消化系统组成(一)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管消化管 消化腺消化腺 (一)消化系统组成(一)消化系统组成 1. 1. 消化管:消化管: 口腔、咽、食管、 胃、 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大肠(盲肠、结肠、直肠)、 肛门 上消化道:从口腔到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从空肠到肛门 空肠空肠 肛门肛门 回肠回肠 口腔口腔 咽咽 食管食管 胃胃 肝肝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 胰胰 升结肠升结肠 直肠直肠 横结肠横结肠 盲肠盲肠 阑尾阑尾 降结肠降结肠 乙状结肠乙状结肠 小肠壁的微细构造特点小肠壁的微细构造特点 2. 消化腺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分泌消化液的器官 大消化腺大消化腺

9、 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 肝和胰肝和胰 小消化腺小消化腺 (消化管壁内消化管壁内) 食管腺、胃腺和肠腺食管腺、胃腺和肠腺 肝肝 颌下腺颌下腺 腮腺腮腺 舌下舌下 腺腺 胰 第二节 食物消化吸收 消化消化(digestion):食物在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由 大分子逐渐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机械性消化:通过消化道的运动,将食物磨碎,并使其与消化 液充分混合,同时将其向消化道远端推送。 化学性消化:通过消化液的各种化学作用,将食物中的营养成 分分解成小分子物质。 吸收吸收(absorption):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 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

10、过程。 消化液构成:有机物、离子和水,总量68升 消化液的主要功能: 1)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 2)为消化酶提供适宜的pH环境; 3)稀释食物,使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利于 吸收; 4)保护消化道粘膜免受理化性损伤。 消化系统基本功能消化系统基本功能 摄取食物 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 吸收营养 排除糟粕 大分子大分子 小分子小分子 上皮细胞 上皮细胞 血液、血液、 ( (不能吸收不能吸收) () (可吸收可吸收) ) 淋巴液淋巴液 消化消化吸收吸收 一、口腔内消化一、口腔内消化 1、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近于中性(pH6.67.1) 水分99.5% 有机物 粘蛋白、球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

11、无机物 Na+ 、K + 、HCO3- 、 Cl- 2、唾液的作用: 湿润和溶解食物; 清洁和保护口腔,杀灭细菌和病毒(溶菌酶) 对淀粉进行简单分解(淀粉酶) 唾液及其作用:唾液及其作用: 下颌下腺下颌下腺 腮腺腮腺 舌下腺舌下腺 3、唾液分泌的调节: 神经反射性调节神经反射性调节 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食物对口腔的机械、食物对口腔的机械、 化学和温度刺激化学和温度刺激 食物外观、气味、进食食物外观、气味、进食 环境、语言文字描述环境、语言文字描述 延延 髓髓 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唾液分泌 + 咀嚼咀嚼 mastication 由各咀嚼肌按一定顺序收缩而实现,是随意

12、运动。 咀嚼的作用咀嚼的作用: : 将食物切碎 将切碎的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 使食物与唾液淀粉酶充分接触,产生化学性消化 加强对感受器的刺激,引起胃,肝,胰,胆囊等活动 加强,为消化吸收作好准备。 吞咽吞咽 deglutition 食管和胃之间,不存在解剖学上的括约肌,但有一高食管和胃之间,不存在解剖学上的括约肌,但有一高 压区,宽约压区,宽约12cm,其内压比胃内压高约,其内压比胃内压高约510mmHg,可,可 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称为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称为食管下括约肌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 二、胃内消化二、胃内消

13、化 (一)胃液的分泌(一)胃液的分泌 胃液是胃腺各种细胞分泌的混合物胃液是胃腺各种细胞分泌的混合物 贲门腺:腺细胞(粘液) 泌酸腺(胃底和胃体): 壁细胞(盐酸、内因子) 主细胞(胃蛋白酶原) 颈粘液细胞(粘液) 幽门腺:腺细胞(粘液) 内分泌细胞如G细胞(胃泌素)、 D细胞(生长抑素) 作作 用用 (二)胃液成分与功能(二)胃液成分与功能 2. 2. 胃蛋白酶原(无活性)胃蛋白酶原(无活性) 胃蛋白酶胃蛋白酶 (最适宜(最适宜pHpH值:值:2.02.0) 作用:水解蛋白质为多肽和氨基酸 3. 3. 粘液:粘液:润滑、保护,与碳酸氢盐构成粘液-碳酸氢盐屏 障(mucus-bicarbonat

14、e barrier) 4. 4. 内因子:内因子: 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缺乏时导致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盐酸盐酸 ( (三)胃的运动三)胃的运动 2 2、胃排空及其影响因素、胃排空及其影响因素 胃排空:胃排空:食糜从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 食物本身的性质 稀、流体、颗粒小、等渗 稠、固体、大块、非等渗 糖 蛋白质 脂肪 2) 胃内因素促进排空 食物量 3)十二指肠因素抑制排空 肠-胃反射、多种激素(肠抑胃素) 十二指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酸、脂肪、渗透压十二指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酸、脂肪、渗透压 及机械扩张都可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及机械扩张都可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

15、胃运 动,使胃排空减慢,这种反射称为动,使胃排空减慢,这种反射称为肠肠- -胃反射胃反射。 三、小肠内消化三、小肠内消化 整个消化过程中整个消化过程中最重要最重要的阶段。的阶段。 消化液消化液 胰胰 液液 胆胆 汁汁 小肠液小肠液 含有最丰富的消化酶含有最丰富的消化酶 最重要的消化液 (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1)1)碳酸氢盐和水碳酸氢盐和水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 作用:A、中和胃酸,防止肠粘膜受胃酸侵蚀 B、为消化酶活动提供碱性环境 2)2)胰酶:胰酶:由腺泡细胞分泌 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等 ( (二二) )胆汁和小肠液胆汁和小肠液 胆汁中无消化酶,作用

16、是: 1)作为乳化剂,促进脂肪的分解 2)胆盐聚合成微胶粒,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中和胃酸、促自身分泌(胆盐的肠肝循环) 肝细胞肝细胞肝胆汁肝胆汁 胆囊储存胆囊储存 胆囊胆汁胆囊胆汁 (pH值:7.4) (pH值:6.8) 没有重要的消化功能: 1)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2)吸收维生素B和K 3)加工食物残渣,形成并暂时储存粪便 四、大肠内消化四、大肠内消化 五、消化道运动型式五、消化道运动型式 1 1、咀嚼和吞咽(口、食道):、咀嚼和吞咽(口、食道):切割食物切割食物 2. 2. 紧张性收缩(胃肠):紧张性收缩(胃肠):保持压力保持压力 3. 3. 容受性舒张(

17、胃):容受性舒张(胃):接纳食物接纳食物 4. 4. 蠕动(食道、胃肠道):蠕动(食道、胃肠道):推送食物推送食物 5. 5. 分节运动(小肠):分节运动(小肠):磨碾、混合食物磨碾、混合食物 6. 6. 其它其它 胃:仅吸收少量水分和酒精 食物的吸收食物的吸收 小肠小肠 十二指肠十二指肠 空空 肠肠 回回 肠:肠: 糖、蛋白质、脂糖、蛋白质、脂 肪的消化产物肪的消化产物 胆盐、维生素胆盐、维生素B12 大肠:大肠:吸收水和盐类吸收水和盐类 长长4 4米,吸收面积米,吸收面积 大,达大,达200 m200 m2 2 食物停留时间长食物停留时间长 (3 38h8h) 食物已被消化到适食物已被消化

18、到适 于吸收的程度于吸收的程度 进食引起绒毛的伸进食引起绒毛的伸 缩和摆动,加速绒毛缩和摆动,加速绒毛 内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内血液和淋巴的流动 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小结:小结: 口腔口腔 :咀嚼和吞咽咀嚼和吞咽 唾液(中性),唾液(中性), 淀粉淀粉 淀粉酶 淀粉酶 麦芽糖 麦芽糖 胃胃 :接纳、磨碾、排空,接纳、磨碾、排空, 胃液(酸性),胃液(酸性), 蛋白质蛋白质 胃蛋白酶 胃蛋白酶 多肽和氨基酸 多肽和氨基酸 吸收少量水和酒精吸收少量水和酒精 小肠小肠 : :磨碾、推送磨碾、推送 胰液(碱性)、胆汁、小肠液,胰液(碱性)、胆汁、小肠液, 最主要的消化与吸收部位最主要

19、的消化与吸收部位 大肠大肠 : :储存、排便储存、排便 大肠液(碱性),大肠液(碱性), 已无消化作用已无消化作用, ,吸收水、盐类和维吸收水、盐类和维 生素生素B B族和维生素族和维生素K K 肝肝 : :产生肝胆汁;对吸收后的食物成产生肝胆汁;对吸收后的食物成 分作进一步处理分作进一步处理, ,人体最大的内分人体最大的内分 泌器官泌器官 第三节 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 孕期内分泌改变孕期内分泌改变 支持胎儿发育 胎盘催乳激素、雌激素、甲状腺素等 n孕妇的生理特点 孕期消化功能改变孕期消化功能改变 怀孕期由于激素与代谢的改变,往往出现恶心、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现象。 这种改变延长了食物在肠道的停留

20、时间,有利于营养素充分吸收。 孕期血液系统改变孕期血液系统改变 血容量:血浆容积增加45,RBC数增加1520生理性贫血。 血液中营养素含量下降。 孕期肾功能改变孕期肾功能改变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50,肾血浆流量增加75 。 据孕前据孕前BMIBMI推荐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推荐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 孕前体重孕前体重/ /身高类别身高类别 孕期体重增长值(孕期体重增长值(kgkg) 低低(BMI 19.8) (BMI 29.0) (BMI 29.0) 12.512.518.0 18.0 11.511.516.0 16.0 7.57.511.5 11.5 6.06.06.8 6.8 孕期体重改变孕期体重

21、改变 乳母的生理特点乳母的生理特点 哺乳期产妇血中雌激素、孕激素、胎盘催乳素水平 急剧下降,垂体分泌的催乳素水平持续升高。 哺乳期:哺乳有利于生殖器官及相关组织恢复。 初乳:大量免疫蛋白,易消化。 过渡乳:乳糖、脂肪含量增多,蛋白质含量下降。 成熟乳:富含蛋白质、乳糖、脂肪等多种营养素。 生长发育: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智能 消化与吸收: 胃肠道功能不够完善 乳芽萌出 神经系统发育: 6月龄时脑重为出生时的2倍(600-700g),1岁时脑重 (900-1000g)接近成人的2/3。 乳牙萌出的一般顺序乳牙萌出的一般顺序 种类 数目 出牙时间 总数 下中门齿 上中门齿 上侧门齿 下侧门齿 第一乳磨齿 尖齿 第二乳磨齿 2 2 2 2 4 4 4 610个月 810个月 1013个月 1014个月 1317个月 1824个月 2028个月 2 4 6 8 12 16 20 身高、体重的稳步增长 咀嚼及消化能力仍有限 心理发育 主要营养问题 微量元素,如铁、锌及维生素的缺乏 农村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 城市脂肪类食物摄入过多或运动减少造成的肥胖 6-12岁进入小学阶段。 体格生长速度较前更趋平稳,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