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_第1页
小学英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_第2页
小学英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_第3页
小学英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_第4页
小学英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语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尤洪梅(一) 备课1、备教材(1)备教学目标,教师上每一节课都要熟悉 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我们只有目标明确,才知道朝着那个方 向努力,我在平时的备课中,首先就是明确教学目标。(2) 备教学重难点,目标明确了,那么达到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是什 么,我们应设计那些练习来突破难点,在备课时都要想到。做到心中 有数,有备无患。(3) 备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教材中所呈现的学习内容是静态的,并非学习的全部,需要师生共同 去激活它,尤其是在新旧知识之间,要建立起某种密切的联系。教师 必需了解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弄清教材的纵向联系。所谓纵向联系 就是教材中课与课之间的知识联系。其次,教

2、师还必需找出所教一课 书中词汇、语法、课文以及练习之间的横向联系。这种联系一般以语 法内容和词汇为线索贯穿全课。只有挖掘出这种横向联系,才能弄清 编者在该课中所设计安排的教学重点,从而在教学时对这些教学内容 进行重点的讲解和操练。教师在备教材时应达到以下几点要求:A. 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和背诵课文。.能用学生己学的词汇解释新词汇的词义和用法。B.C. 能用学生已学的词汇解释课文中的长难句。D. 能用英语对课文的要点进行提问。E .能熟练地进行句型的机械性、复用性和活用性的操练。F.做好课本上的口笔语练习题,预见学生在做作业时可能出现的难 点并做好提示讲解的准备。2. 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必需

3、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方 法,以及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由于这些方而大都与学生的思想状况 和心理因素有关,因此,教师也必需研究分析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实践证明,即使平行的两个教学班的学生都有可能出现差异,因而往 往这个班感到是难点的内容在另一个班就可能不一定是难点;同一项 操练形式和内容在这个班练得冷冷清清,而在另一班却得到热烈的反 响。在同一班级中,学生之间在上述的几个方而也存在着差异。所以 说,“备学生”这一项内容是因材施教的客观依据。只有“吃透”学 生这一头,教师才能使教案切合教学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3. 备教学法所谓教学法,就是要采取正确有限的教学方式,运用

4、丰富的知识与经 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使抽象难 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与能 力要想让学生学好英语,激发其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此教师授课必 须注重艺术性生动性和形象性,摒弃把学生当作教材奴隶的“填鸭式” 教学法,采用生动活泼的“启发式”教学法,使每一节课都能 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并逐步培养他们解决分析问题 的能力。我常用的教学方法有:1语言传递为主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游戏法。2. 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3.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我们在选择自己的教学法时,应遵循的最重要的依据是教学目标

5、、内 容和学生的实际。“备方法”要落实以下几点:A. 在划分课时基础上,确定每一课时教学目的,选定教学模式。B. 安排教学步骤,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教学步骤不一定要按 课木中各项内容的排列顺序,而是取决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和知识复现 的规律。此外,学生的心理因素也是决定教学步骤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及时照顾到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C. 设计呈现新内容的方案,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选准“突破口”,考 虑如何以旧引新,以旧托新,使学生易于接受新内容。D. 设计最佳教学方案。(二)、教学一、唱歌热身唱歌热身就是在上课前唱一首或几首英语歌曲,将学生无目的的将学 生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活动动作变成音乐声中有规律

6、的动作, 中来,促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通过优美的韵律,使学生的身 心由疲劳变为放松,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快速进 入英语学习的氛围。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围绕目标,唱歌热身。所选唱的歌曲或歌谣要生动活泼,贴近生 活,尤其要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为木节课或木单元的目标服务。如: 在学了五官之后唱Head , Shoulers, Knees and Toes;学了颜色内 容之后唱Colour Song ;学了居室家俱后,唱My Bed Room;学了 家庭成员之后,唱Father and Mother ;学了水果之后,唱An Apple a Day等等。这些歌曲的吟唱

7、,不仅复习巩固了己学的内容, 也为本节乃至本单元的目标进行了铺垫。2、编排动作,师生同唱。我们建议教师根据歌曲内容编排动作,教 师与学生互动互唱,营造了和谐的情感氛围,无形中拉进了师与生的 距离,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情感准备。二、温故知新1、热身活动,目的明确。也就是说教师所设计的温习旧知识的内容 要有目的性,要为本节课的目标服务。2、温故内容,铺垫扎实。教师不要急于进行新知的学习,磨镰不误 砍柴工,温故过程切不可如蜻蜓点水,随意问答几句,要扎实铺垫, 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三、情景引入这是传授新课的序幕,它为培养学生兴趣,抓住学生心弦,优化成功 而智慧的情景导入往运用作了准备。学生心境及

8、新知识的探求、. 往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并实 现向新内容的自然过渡,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快速引导学生 进入快乐、美妙的英语学习天地,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建议教师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要巧妙自然,尽量创设真实生活化的情景、形象直 观的情景及新、奇、趣的情景。如有位教师在教学“May I come in? ” “Yes, please. ”时是这样设计的:打铃上课了,但老师仍站 在门外,迟迟不进教师,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咦,老师 今儿个是怎么了?怎么不进来了?这时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问: uMay I come in?引导学生说:Yes, plea

9、se.学生很轻松地 掌握了句型。又比如:在教学Ate you a boy or Are you a girl ? 时,如果对一个男孩问:Are you a boy or Are you a girl ? 其实 这之间没有信息差,明知故问,缺乏趣味性。但有位教师在教这课时 是这样创设情景的:她悄悄地给几位学生戴上假发套,学生感到好奇、 好玩、刺激,就很乐于参与,很容易掌握了新的知识。四、新知呈现这是一节课的主干和重点部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采用实物、图 片、简笔画、肢体动作等直观教学手段组织教学,使语言教学直观化、 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爱学、乐学、善学。在讲解新知时教师要注 意以下几点:1、

10、突岀目标,组织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每一步时都要考虑目标, 服务目标,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直达目标。.2、利用实物,充实教学。教师要尽可能地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尽 可能多地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如在PEP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当教到 May Family时,教师和学生都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当作教具,教师 还特意把自家的全家福放大贴到黑板上进行教学,这就很真实、很生 活化。3、运用简笔画,美化教学。简笔画的特征是简单、快捷,以最低的 教学代价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图片固然好,但费时费力,而运 用简笔画即生动、直观,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大力 提倡这种方法。4、肢体语言,优化教学。在词汇、会话或字

11、母教学中都可运用肢体 语言,教师和学生同做,手动、口念、脑想,真正达到口、手、脑并 用,调动各种感官,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三)、练习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大量操练和练习。课本上的练习题远不 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出各种供课堂操练 和练习的材料和方法,努力做到:A. 要有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包扌舌控制性的、半控制性的和开放性 的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使学生加深对新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进行活 用。B. 操练和练习的形式要多样。任何一种操练或练习形式都不应单独 使用并持续使用较长的时间,只有适时地变换形式,才能吸引学 生 的注意力。.C. 在操练和练习中要考虑到班级学生中的个别

12、差异,因此,教师所 准备的各种练习题中既要有思考性强、难度较大的,也要有难易适中 和比较容易的。要考虑到给差生以各种练习的机会,使各类不同学习 水平的学生都各有所练,各有所获,以便吸引全体学生投入到课堂教 学活动中去。(四)、评价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 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被学生接受。”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那 么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一、尽量简化评价方式课堂评价应尽量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例如,粘贴小五星标志的方法 就远不如用粉笔直接写分值或画五星简明了。况且,学生并不在乎教 师在黑板上画的标志是否好看,形式简化了,而意义并没有

13、淡化。教 师也没有必要听取甚至记录每个学生的发言,可以先让学生小组集体 讨论,再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让学生 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二、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即使学生的回答有误,也要让学生感受到 教师的关爱,从而激发起再次尝试的勇气和继续努力的信心。例如: 当学生有一个词读不准时,教师不急着纠正评价,而是说:“Relax. Think it over . I think you can . 学生的压力就会减轻,同时 并通过认自我调整的心理空间,也给学生一个自我纠正错误的机会, 真、努力的思考,达到教学要求。三、教师的课堂评价应自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

14、主要通过有声的语言或肢体语言来完成, 使学生能及时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如果学生己经积极参与到课堂 活动之中,教师就没有必要过分注重活动效果的统计,而不顾学生的 实际需求。四、教师的评价方式应得体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时要自然和得体,切忌使用过分夸张的动作和语气; 表扬要恰如其分,绝不能随意使用鼓励与表扬的华丽语句。如果表扬 来的太容易的话,学生就会对此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对问题浅 尝辄止或随意应付。五、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课堂评价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让学生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参与课堂评价,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空学 习行为。比如在学生写了一个单词,或朗读一段对话后,教师总会让 同学们评说一番,美与丑、对与错、孰优孰劣,大家各抒己见,畅所 欲言。在小组活动或游戏活动中,我常常告诉学生他们既是演员,又 是观众,还是小评委,他们可以就各方面做出评价。但重要的一点, 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 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 动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 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