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尔街观后感今天看了美国经典商战片华尔街,突然想到了和片子没关系的词眼:独立人格。独立人格,说起来好像很大很空的词,百度一了把,都是和知识分子联系起来的,我自觉不是知识分子,似乎没有资格讨论。但我不这么看这个词。前几天去面试,考官是个小年青大概比我多不了三四岁,说实话走在大街上都不会瞟一眼,但是突然两个人身处在这种环境下,以考官和应聘者的身份对席而坐,感觉就完全不同了。我自然有些紧张,进门之前还要故作镇定,因为是在一个大房间里一对一面试,我特地环顾四周,发觉其他几组应聘的人都有些夸张僵硬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微妙。电影华尔街里,刚大学毕业的证券公司小职员巴德非常希望通过努
2、力成就一番事业,当他绞尽脑汁和崇拜已久的金融巨头戈登搭上边时,巴德小心翼翼地整理头发,并对自己说,这是决定命运的五分钟。然而办公室里的戈登却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态度,和僵坐在老板桌对面,努力证明自己的巴德恰好构成了同一世界的一对人。什么是一对人?呵呵,前两天坐汽车回家,而偶看到一个很有个性的店名:”人从众”。大家看看“从”字甲骨文的写法:是不是很形象?右边的那位正跟着左边的这位呢,这就是“一对人”,我和考官,巴德和戈登。右边的那位可以颐指气使、悠游自在,左边的那位则低声下气、呆若木鸡。因为有所求,因为我想让考官通过面试,巴德则希望戈登能给他个好前程。戈登非常了解像巴德这样,初出茅庐,又渴望赚快钱的
3、毛头小伙的心理,他从感情、物质和心理几方面同时诱惑、引导巴德,让巴德不惜一切,搞内幕消息炒作股票。巴德为戈登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钱,也是由于戈登无时无刻不在制造一种氛围,让巴德盲目地去崇拜他,欣赏他,自然而然地按照戈登的行为方式办事,戈登永远处于“从”字左边,而巴德则在右边。相比之下,蓝星航空管理层和戈登、巴德一起讨论收购股权那场戏,在大家都很热烈地讨论新方案的情况下,巴德的父亲一眼看穿戈登无心重组蓝星航空,只是想利用这个不景气的小公司来套利的把戏。他歪坐在沙发上,手抵着下巴,说了一句“我活得太长,什么鸟都见过。这就是我的观点。”巴德的父亲才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从”字的一半,他人的附庸。
4、康德认为,美是美(优美)和崇高。人和人的交往之中也存在着这种关系,优美的关系你希望去占有,而在壮美的关系面前你渴望被占有。对巴德而言,戈登是令人崇拜的金融前辈,是壮美,与同事、老同学相处时,巴德表现的精明能干、目光犀利,而在戈登面前,巴德像个孩子,总是矮他一等。这种感觉并不是金钱利益能道明的,就好比传销,让人觉得有利可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传销团伙建立的所谓“家庭”,早会晚会,都让人处于一种气氛,在这种气氛中,传销就是合法的天经地义的事,谁不做就是不入流被人瞧不起。这样的氛围随处存在,拿我举例子,穿梭于学校和社会这两个某些方面截然不同的世界,能够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同学间讨论浮士德译本问
5、题那叫时尚,但放到了同事间就成了无聊;同事间讨论信用卡刷了多少钱积了多少分那叫潮流,放到了同学间就变成了庸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道不同不相为谋,都是从侧面形容这种氛围的。只可惜,我既没看过浮士德又没办过信用卡。影片的结尾颇有意思,巴德对戈登说:“我非常想成为你,但我最终才发现巴德福克斯就是巴德福克斯,戈登盖克只是戈登盖克。”最后在父母的陪同下,巴德前往法庭等候牢狱之灾。父亲对巴德说:“你先进去,我把车停一下和你母亲随后就来。”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巴德一个人走上了法庭的台阶。试想这是一部中国电影,父母一定会哭哭啼啼地责怪巴德不孝,但是我的儿巴德本质一定善良只不过跟着坏人误入歧途,然后无论如何也要陪同儿子一起走入法庭,同艰辛共患难。可以说小青年巴德的经历不仅仅折射出华尔街唯利是图的本性,也展示出巴德本人从人格依赖,到最后独立走向法庭,为自己错误的选择承担责任,终于构成独立人格的成长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