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Useful Documents RRRR 工程 测量施工方案 1.0 工程概况及简述 1.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RR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 RR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RR 设计单位: RR设计有限公司 工程规模: 本项目包括 RR 道路 RR。RR 接规划 RR,起点与 RR、在建 RR 路相交,向东延伸止于 RR 路,设计桩号 A0+000 A1+126.405 , 路线全长 1.126 公里; RR 路南段起于 RR 路,向南止于 RR 路, 设计桩号 A0+000 A0+429.263 ,路线全长 0.429 公里;RR 西 段起于 RR 路、 RR 交叉口,向东与 RR 路平交,止
2、于 RR 活动中 心门前,与已建 兴 RR 东 段相 接,设计桩号 A0+000 A0+857.071 ,路线全长 0.857 公里。三条道路合计总长 2.413 公里。 主要控制点为: RR 路起点的规划 RR 路(在建二环路交叉口处) ,终点处与 工 期: RR路终点、 RR路起点的交叉; RR路南段起点与 RR路交叉处; RR路、 RR路终点和已建 RR 路东段相接处。 360 个日历天 Useful Documents Useful Documents 1.2 工程简述 道路工程 本项目包括三条道路: RR 路、RR 路南段及 RR 路西段。 RR 三路西接规划 RR 二路,起点与 R
3、R 二路、在建 RR 路相交,向东延伸止于 RR 路,设计桩号 A0+000 A1+126.405 ,路线全长 1.126 公里;RR 路南段起于 RR 路,向南止 于 RR 三路,设计桩号 A0+000 A0+429.263 ,路线全长 0.429 公里; RR 路 西段起于 RR 路、RR 路交叉口,向东与 RR 路平交,止于新 RR 活动中心门前, 与已建 RR 路东段相接,设计桩号 A0+000 A0+857.071 ,路线全长 0.857 公 里。三条道路合计总长 2.413 公里。 本项目平面坐标系:工程独立坐标系;高程系:工程独立高程系。 主要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公路二级; 设计
4、速度: RR路及 RR 路南段 60Am/h ; RR 西段 40Am/h 。 设计荷载:路面:标准轴载 BZZ-100 ; 桥涵;公路 - 级。 路基宽度: RR路、 RR路南段 23 米,其中中央分隔带宽 2米,路缘带宽 20.5 米, 行车道宽 2 7 米,硬路肩 22.5 米,土路肩 20.5 米; RR路西段宽 17.5 米,其中双黄线分隔带 0.5 米,行车道宽 27 米,硬路 肩 2 0.75 米,土路肩 20.75 米。 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 设计洪水频率: 1/50 。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 。 Useful Documents Useful Document
5、s 路面设计 1、设计参数: 自然区划: IV6 区; 交通等级: RR路、RR 路南段重交通; RR 路西段 中等交通。 设计基准期: 20 年; 标准轴载: BZZ-100 ; 土基回弹模量: 35Mpa ; 基层回弹模量: 1600Mpa ; 底基层回弹模量: 1100Mpa ; 混凝土 28d 弯拉强度达到 5.0Mpa ; 混凝土面层弯拉弹性模量为 3110Useful Documents Mpa 。 2、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面 层: 25cm 水泥混凝土; 基 层: 18cm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底基 层: 18cm 水泥稳定碎石;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和水泥混凝土面层之间设置沥青
6、封层。 3 、混凝土面板的接缝严格按照交通部部颁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 (JTG F30-20RR )的规定设置。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时,必须设置 横向施工缝, 其位置设在胀缝或者缩缝处, 设在缩缝处的施工缝采用加传力杆的 平缝形式,设在胀缝处的施工缝构造与胀缝想同;主线一般路段按 300m 设胀 缝。 4、路面面层、基层需采用集中拌合、机械化运输、机械化摊铺和碾压的方 Useful Documents 法进行施工,路面面层应采用机械摊铺装备和工艺。 5 、路面表面构造采用拉毛和刻槽等方法制作,视具体情况采用, 面层表面 构造深度在使用初期达到 0.6 0.9mm 。 盖板涵和圆
7、管涵工程 本项目共设置 2 道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9 道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其中振兴三 路设置 1 道 1-4 2.5m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3 道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平南路南 段设置 1 道 1-4 2.5m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2 道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兴龙路西 段设置 4 道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主要技术标准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 -级 桥涵与路基同宽 设计洪水频率: 1/50 桥面横坡:行车道 2.0% (双向) 地震加速度动峰值: 0.05g 。 2.0 组织架构 1、项目工程测量组织架构图如下: 测量组长: RR 副组长: RR 3.0 测量依据 测量员1:、RRRR 设计有限测公量司员设
8、:计R的R RR工程施工图纸测。量员: RR 记录员: RR 国家及广东地区现行施工规范和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 杂工班组 GB50026-93 JTG B01-20RR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RR Useful Documents Useful Documents 3据 RR 全年的气象条件、建设地点、地形和环境情况。 4本单位的技术装备力量及施工经验。 5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工期要求等综合因素进 行编制。 4.0 工程测量措施 4.1 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精度保证措施 测量先行是施工管理中的要求, 测量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本 公
9、司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历来注重测量管理工作。除建立两级测量复核制度外, 对本工程还将成立专职测量组,以确保测量工作高效、优质。 1 、测量工作程序: 开工前对业主和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闭合复测, 复测合格并 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 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建立施工导线网,布水准控制点局部放样。 2、控制系统的建立: 针对本工程规模及特点, 建立现场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统, 以便于在施工全过 程中进行测量的控制。 1、平面控制系统 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一级导线平面控制系统, 系统布设以甲方提供的控制 点为导线起始方向,沿本工程外围采用 测角精度为 2 秒,测距精度为 2mm+2ppm
10、全站仪,布设一环形闭合导线并联测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导线点 的位置应通视条件良好,间距 50 100m ,不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保护好 定位桩。 2、高程控制系统 Useful Documents Useful Documents 建立以导线点为基础, 等级为四等的高程控制系统, 采用高等级水准仪由甲 方提供的水准点将标高引至各导线点上。 3、放线控制 1、施工流程 根据导线、高程控制点放出桥的中线,纵向每隔 10 米设置一中桩和一对边 桩,用水准仪在中桩和边桩上分别标记现场实际高程。 根据桥中线放出桥两侧边线, 设置边桩, 在路口圆弧测设中, 在保证准确度 和精度的前提下,为施工方便可采用市
11、政部门较为通用的“中央纵距离法” 。 2、施工方法 在本工程开工前, 会同监理对业主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 制点、网进行闭合复测,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快与相邻工程的测量控制点、 网进行联测,测量记录及结果由业主及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进入正式施工。 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点、网,结合各条施工线路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 施工控制网, 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 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 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的标志牌,以防止损坏。 根据控制点测放出中线控制桩位置,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 桩基施工采用线路中线桩
12、控制, 并根据线路曲线的特点, 加密至 10m 一 点作控制,以确保曲线段线型流畅。 3、保证测量准确度和精度的措施 施工中应尽量保护所有标志,对施工中不移动的中桩及距中线较近的中 线水准固定点用石堆或浇注砼或其它措施予以保护。 对于施工中无法保留的标志 和水准固定点,将其移至桥段范围之外。 施工期间应定时对导线 , 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保证其位置没有发生位 Useful Documents Useful Documents 移。 具体测量方法和使用的仪器以简练、实用、保证精度为原则,建立复核 制度,复核人员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查。 4.2 工程测量精度要求 4.2.2 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平
13、面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导线的起点、终点及每间隔不大于 30Am 的点上,应与高等级控制点联测;当联测有困难时,可分段增设GPS 控 制点; 2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6.2.2 的规定; 表 1二级及以下公路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长 度(Am) 边长 (m) 仪器精 度等级 测角中 测距相对 中误差 联测检核 误 () 差 方位闭合差 () 相对闭合 差 400 2 级 仪器 12 24 n 30 600 6 级仪器 20 1/20RR 40 n 1/20RR 注:表中 n 为测站数。 4.2.3 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高程控制测量
14、,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二级及以下公路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 误差( mm ) 路线长度 (Am )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mm ) Useful Documents Useful Documents 五等 15 30 30 L 注: L 为水准路线长度。 2、水准路线应每隔 30Am 与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一次。 4.2.4 定测放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作业前,应收集初测导线或航测外控点的测量成果,并应对初测高程控 制点逐一检测。高程检测较差不应超过 30 L mm (L 为检测线路长度,单位
15、为 Am ); 2 、交点的水平角观测,正交点 1 测回,副交点 2 测回。副交点水平角观 测值较差不应大于表 6.2.4 1 的规定; 表 3 副交点测回间角值较差的限差 仪器精度等级 副交点测回间角值较差限差() 2级仪器 15 6级仪器 20 4 、线路中线测量,应与初测导线、航测外控点或 GPS 点联测。联测间隔 宜为 5Am ,特殊情况下不应大于 10Am 。线路联测闭合差不应大于表 3 的规定 表 3 中线联测闭合差的限差 线 路 名 称 方位角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 一级及以上公路 30 n 1/20RR 二级及以下公路 60 n 1/1000 注: n 为测站数;计算相对闭合差
16、时,长度采用初、定测闭合环长度。 6.2.5 定测中线桩位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线路中线上,应设立线路起终点桩、千米桩、百米桩、平曲线控制桩、 桥梁或隧道轴线控制桩、转点桩和断链桩,并应根据竖曲线的变化适当加桩; 2 线路中线桩的间距,直线部分不应大于 50m ,平曲线部分宜为 20m Useful Documents Useful Documents 当公路曲线半径为 30 60m ,缓和曲线长度为 3050m 时,其中线桩间距不 应大于 10m ;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小于 30m 的或在回头曲线段, 中线桩间 距不应大于 5m ; 3 中线桩位测量误差,直线段不应超过表 6.2.5
17、 1 的规定;曲线段不应 超过表 6.2.5 2 的规定; 表 6.2.5 1中线桩位测量的限差要求 线路名称 纵向误差( m ) 横向误差( cm ) 铁路、一级及以上 公路 S 0.1 2000 10 二级及以下公路 S 0.1 1000 10 注: S为转点桩至中线桩的距离( m )。 表 6.2.5 2 曲线段中线柱位测量闭合差限差 线路名称 纵向相对闭合差( m ) 横向闭合差( cm ) 平地 山地 平地 山地 一级及以上公路 1/20RR 1/1000 10 10 二级及以下公路 1/1000 1/500 10 15 4 断链桩应设立在线路的直线段,不得在桥梁、隧道、平曲线、公路立交 或铁路车站范围内设立; 5 中线桩的高程测量,应布设成附合路线,其闭合差不应超过 50 L mm(L 为附合路线长度,单位为 AM) 。 6.2.6 横断面测量的误差,不应超过表 6.2.6 的规定 Useful Documents 表 6.2.6 横断面测量的限差 线路名称 距离(m) 高程(m) 一级及以上公路 l 0.1 h l 0.1 100 100 200 Useful Documents 二级及以下公路 5l0 0.1 50 100 0.1 注:1 l 为测点至线路中线桩的水平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经济下的知识产权申请策略与挑战
- 2025至2030年中国漂白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海水造浆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社交网络对职高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研究
- 科技引领下的青少年未来职场准备
- 电子政务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波纹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泥护栏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科技产品电商平台的运营策略及创新盈利方式
- 社交网络运营策略与用户体验的关联性
- 课件-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17J008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图示图集
- 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专项培训课件
- 统计过程控制SPC培训资料
- 回字格+米字格练字模版(A4最大利用率)
- 食品经营操作流程图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硬笔书法字帖
- 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课堂PPT)
- X52K铣床参数
- 橡胶履带力学分析及优化设计
- CFM56-7发动机滑油系统及其常见故障分析(共41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