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详解_第1页
一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详解_第2页
一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详解_第3页
一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详解_第4页
一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 炎。病原菌有13个亚群,90%以上为A、B、C三个亚群,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 呼吸道直接传播。在5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 其主要临床表现 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 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 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是预防 A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的有效手段。 【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 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在3周岁和6周岁时各接种一次,两剂次间隔 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

2、2剂次间隔12个月。于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射0.5ml。 【禁忌症】 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 者、哺乳期妇女。 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接种后需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还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 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 家长(监护人)应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有无过敏史、患病史和家族病史等。 【不良反

3、应】 少数人接种后24小时内可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和触痛,注射局部有红肿、浸润等轻、中度 反应,多数情况下23天内自行缓解。也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 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 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如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诊治并与接种单位联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氏菌(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 炎。病原菌有13个亚群,90%以上为A、B、C三个亚群,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借飞沫由 呼吸道直接传播。在5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 其主要临床表现 为突然高热、剧烈头痛、

4、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及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 休克和脑实质损害,常可危及生命。 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是预防A群脑膜炎奈瑟球菌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有 效手段。 【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 6个月15周岁少年儿童。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注射2针,从6月龄开始,每针 间隔3个月。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禁忌症】 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 者、哺乳期妇女。 对适

5、龄儿童免费接种。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还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 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 家长(监护人)应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有无过敏史、患病史和家族病史等。 【不良反应】 少数人接种后24小时内,可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和触痛,注射局部有红肿、浸润等轻、 中度反应,多数情况 23天内自行消失。也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 发热反应,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处理;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 48小时者,可对症处理。 如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诊治并与接种单位联

6、系。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消化道传染 病,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 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甲肝是我国最常见急性传染病之一,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仅次于乙肝位居第二。 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的有效手段。 【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 1岁半以上的人群。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在18月龄时接种,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 下注射1ml。 【禁忌症】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妊娠期妇女。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热者。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

7、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有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 质者、哺乳期妇女。 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注射人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3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育龄期妇女注射本疫苗后,应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还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 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 家长(监护人)应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有无过敏史、患病史和家族病史等。 【不良反应】 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 24小时内,可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

8、23天内 自行消失。在接种疫苗后 12周内,也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 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 防止继发感染;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一般超过48小时者,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 对症处理。偶有皮疹出现,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如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诊治并与接种单位联系。 口服I型川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以 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为主,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神经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 一般多感染5岁以下的儿童

9、,故俗称“小儿麻痹症”。 接种脊灰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 【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 适合于2月龄及以上的婴幼儿。 国家免疫程序规定作为脊灰疫苗免疫程序序贯接种,在 首针使用脊灰灭活疫苗接种后, 在3月龄和4月龄以及4岁加强剂次时使用口服I型川型脊 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每一次接种剂量为2滴(相当0.1ml ), 口服。 【禁忌症】 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妊娠期妇女。 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

10、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 者。 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 3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还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 或者仍然发病, 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 家长(监护人)应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有无过敏史、患病史和家族病史等。 【不良反应】 少数人接种后可出现发热、腹泻,也可能出现烦躁(易激惹)、呕吐等症状。极罕见口 服后引起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 如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诊治并与接种单位联系。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

11、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以 发热、上呼吸道症状、肢体疼痛为主,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神经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 一般多感染5岁以下的儿童,故俗称“小儿麻痹症”。 接种脊灰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手段。 【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 用于2月龄及以上的婴幼儿。国家免疫程序规定作为脊灰疫苗免疫程序序贯接种,在儿 童2月龄第一剂次脊灰疫苗接种时用脊灰灭活疫苗。于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注 射,剂量0.5ml。 【禁忌症】 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者,应推迟接种。 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 【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者慎用: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性疾病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

12、剂治疗或 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 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还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 或者仍然发病, 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 家长(监护人)应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有无过敏史、患病史和家族病史等。 【不良反应】 少数人接种后可能发生一般反应,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等局部反应,或出现 发热、烦躁、呕吐、腹泻、嗜睡、皮疹等全身反应,症状轻微,一般在23天内自行消退。 如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诊治并与接种单位联系。 卡介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结核病是由结核病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

13、性疾病,以肺结核最常见,主要病变为 结核结节、浸润、干酪样变和空洞形成。临床多呈慢性过程,表现为长期低热、咳嗽、咯血 等。除肺外还可侵袭浆膜腔、淋巴结、泌尿生殖系统、肠道、肝脏、骨关节和皮肤等多种脏 器和组织。以空气传播为主。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 【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 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在出生 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用 5IU PPD试验阴性的儿童(PPD式验后 48? 72小时局部硬结在 5mm以下者为阴性)。出生时接种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 注射0.1ml。 出生时未接种时的补种原则为:3月龄以下的儿童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的儿童对结 核菌素试验(PPD阴性者可补种,4岁

14、以上儿童(含4岁)不予补种。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 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禁忌症】 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妊娠期妇女。 患湿疹或其他皮肤病患者。 【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 者、哺乳期妇女。 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 1个月以上接种本品,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任何疫苗的保护

15、效果还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病, 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 家长(监护人)应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有无过敏史、患病史和家族病史等。 【不良反应】 少数人在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812 周后结痂。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脓疱或浅表溃疡可涂1辦紫 (龙胆紫),使其干燥结痂,有继发感染者,可在创面撒布消炎药粉, 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 局部脓肿和溃疡直径超过 10mr及长期不愈(大于12周),应及时诊治。也可能出现接种侧腋 下淋巴结(少数在锁骨上或对侧腋下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一般不超过10m

16、m,12个月 后消退。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在接种疫苗后也可能出现一过性 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处理;对于中 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 48小时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如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诊治并与接种单位联系。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 合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严重者可并发喉炎、肺炎、心肌炎、脑炎和亚急性 硬化性全脑炎等。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 腮腺区 肿痛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

17、犯腮腺外,尚能侵犯神经系统 和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 点,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造成胎儿发育迟缓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有效手段。 【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 8月龄以上人群。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在1824月龄接种一次,于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禁忌症】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妊娠期妇女。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

18、者。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 者、哺乳期妇女。 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 3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应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还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 或者仍然发病, 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 家长(监护人)应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有无过敏史、患病史和家族病史等。 【不良反应】 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

19、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 行消失。在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 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 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 48小时者,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对症处理。在接种疫苗 后612天,可能出现散在皮疹, 出疹时间一般不超过2天,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 症治疗。可有轻度腮腺和唾液腺肿大,一般在1周内自行好转,必要时可对症处理。 如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诊治并与接种单位联系。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 合膜

20、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肤斑丘疹。严重者可并发喉炎、肺炎、心肌炎、脑炎和亚急性 硬化性全脑炎等。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 点,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造成胎儿发育迟缓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 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和风疹的有效手段。 【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 8月龄以上人群。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在 8月龄时接种一次,于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 处皮下注射0.5ml。 【禁忌症】 已知对该疫苗所含任何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妊娠期妇女。 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21、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 者、哺乳期妇女。 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至少间隔 3个月以上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育龄妇女注射本疫苗后,应至少3个月内避免怀孕。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还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 或者仍然发病, 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 家长(监护人)应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有无过敏史、患病史和家族病史等。 【不良反应】 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可出现

22、注射部位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 自行消失。在接种疫苗后 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 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 止继发感染;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进行对症 处理。在接种疫苗后12天内可能有轻微皮疹出现,出疹时间一般不超过2天,通常不需特 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如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诊治并与接种单位联系。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咽、喉部灰白色假膜和全身毒 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瘫痪。 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

23、起,通过污染的伤口传播。破伤风杆菌可产生破伤风毒素, 破坏神经的正常抑制性调节功能,以致肌肉痉挛运动失调,产生肌肉强直和阵发性痉挛的症 状,最后可因窒息、心力衰竭死亡。 接种吸附白喉破伤风疫苗是预防白喉和破伤风的有效手段。 【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 12岁以下儿童。国家免疫程序规定用于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全程免疫后的儿童白 喉和破伤风加强免疫,在 6周岁时接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 【禁忌症】 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射白喉或破伤风类毒素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 【

24、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 者。 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还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 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 家长(监护人)应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有无过敏史、患病史和家族病史等。 【不良反应】 少数人可出现发热反应, 一般不需处理。当出现重度发热反应时,应给予对症处理,以 防高热惊厥。也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或出现全身性反应如疲倦、头痛或全 身疼痛等。 如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诊治并与接种单

25、位联系。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 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病程较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咽、喉部灰白色假膜和全身毒 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瘫痪。 破伤风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通过污染的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可产生破伤风毒素, 破坏神经的正常抑制性调节功能,以致肌肉痉挛运动失调, 产生肌肉强直和阵发性痉挛的症 状,最后可因窒息、心力衰竭死亡。 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有效手段。 【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 3个月至6岁的儿童。国

26、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共 3针,在出生后满3、4、5月龄 时各接种一针,每针间隔 28天,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每次注射 0.5ml。加强免疫在 1824月龄内接种,注射剂量为 0.5ml。 【禁忌症】 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 【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 者。 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注射第1针后出现髙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针。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

27、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还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后未产生保护力,或者仍然发 病,与疫苗本身特性和受种者个人体质有关。 家长(监护人)应如实提供儿童健康状况、有无过敏史、患病史和家族病史等。 【不良反应】 少数人可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瘙痒。全身性反应可有低热、哭闹等,一般不需处 理即可自行缓解。 如出现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诊治并与接种单位联系。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以疲 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 主要通过母婴、血液(体液) 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感染乙肝病毒后可成为乙肝病

28、毒携带者,部分人可转化为慢性乙肝患 者,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 【接种对象和免疫程序】 乙型肝炎易感者。国家免疫程序规定为3针,采用0、1、6月时间间隔接种,新生儿 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1针。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0.5ml。 【禁忌症】 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 妊娠期妇女。 对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者慎用: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 者。 对适龄儿童免费接种。 注射第1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一般不再注射第2针,对于母婴阻断 的婴儿,如注射第 2、3针应遵照医嘱。 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的留观区域观察30分钟,无不良反应方可离开。 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还不能达到100%。少数人接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