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论刘禹锡》阅读答案及翻译_第1页
《华佗论刘禹锡》阅读答案及翻译_第2页
《华佗论刘禹锡》阅读答案及翻译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佗论刘禹锡阅读答案及翻译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华佗论 刘禹锡史称华佗以恃能厌事,为曹公所怒。荀文若请曰:“佗术实工,人命系焉, 宜议能以宥。”曹公曰:“忧天下无此鼠辈邪! ”遂考竟佗。至仓舒病且死, 见医不能生,始有悔之之叹。嗟乎!以操之明略见几,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文若 之智力地望,以的然之理攻之,然犹不能返其恚。执柄者之恚,真可畏诸,亦可 慎诸。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 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悲哉!夫贤能不能无 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 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

2、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 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夫以佗之不宜杀,昭昭然不可言也。独病夫史书之义,是将推此而广耳。吾 观自曹魏以来,执死生之柄者,用一恚而杀材能众矣。又乌用书佗之事为?呜呼! 前事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而暴者复借口以快意。孙权则曰:“曹孟德杀孔文 举矣,孤于虞翻何如?”而孔融亦以应泰山杀孝廉自譬。仲谋近霸者,文举有高名,犹以可惩为故事,矧他人哉?【注】荀文若:敢于向曹操直谏的谋臣荀彧。仓舒:曹操爱子曹冲的字。壬人:指奸佞小人。虞翻:吴国的官员,历事孙策、孙权,屡犯颜谏 诤,惹得孙权要杀他。 孔融:字文举。其任北海太守时曾重用一人,后又要

3、 杀他,有人问他为什么,他以应泰山(应劭)自比。矧:sh e n,况且。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宜议能以宥宥:辅助、帮助。B. 然犹不能返其恚返:使平息。C.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原:探究、推究。D. 独病夫史书之义病:担心,忧虑。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为曹公所怒/犹以可惩为故事B. 然犹轻杀材能如是/昭昭然不可言也C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执死生之柄者D.而惩暴者之轻杀/而暴者复借口以快意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以操之明略见几凭着曹操的深明韬略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B. 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 后来一些记忆不牢

4、靠的人,更是以讹传讹C. 方痛生之不可再也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D. 又乌用书佗之事为又何须记录华佗的事呢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借所叙述的曹操杀华佗一事,指出了“执柄者”轻杀材能的 错误,也为下文阐发观点提供铺垫。B. 文章第二段强调史书记载华佗被杀是为了警示后人善待人才,可是后世 的奸佞小人却常以此误导糊涂的当权者。C. 文章第三段作者以孙权和孔融为例,在对比中突出了曹操轻杀材能的残 暴,表达了自己对“执柄者”的极大愤慨。D. 文章中“前事之不忘,期有劝且惩也” 一句表明了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期待统治者能以古为镜,有所儆戒。阅读答案6. A

5、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宥:宽恕、赦免)7. C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C项中两个“之”均为助词,“的”。A项中前“为”为介词,“被”;后“为”为动词,“当作”。 B项中 前“然”为转折连词,“却”;后“然”为表状态的助词,“地”。D项中前“而” 为连词,表顺承;后“而”为连词,表转折)8. B (本题综合考查文本内容和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B项句子的意思应该为“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9. C (本题综合考查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第三 段作者以孙权和孔融为例, 并非以对比突出曹操的残暴, 而是共同来揭示当权者 轻杀材能的普遍)

6、【附一】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史书上说华佗因自恃才能而厌恶服侍权贵, 为曹操所恼恨。荀彧请求说:“华 佗的医术确实高明, 这关系到人命, 应该考虑他医术高明而宽恕他。 ” 曹操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这样的鼠辈呢! ”最终因为拷打而使华佗死在狱中。 直到他 的爱子曹冲生病将死、他发现救治也挽救不了儿子性命的时候,才有后悔杀死华 佗的叹息。唉,凭着曹操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深明韬略,然而还是如此轻易 地杀掉人材。荀彧有这样高的智谋、门第和名望,用十分明白的道理来责问他, 然而还是不能使他的怒气平息。掌权者发怒,真害怕这样的事情啊,对这样的事 情也是执柄者要谨慎的啊!推究那些史学家在史册上记载这件事的原

7、因,这是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能 的人的刑罚,采纳贤德的人的劝告,而惩戒残暴者的轻率杀戮。因此从华佗恃能 到曹操后悔,全都详细地记载在史书上了。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易杀人 的借口,真可悲啊!贤能的人不会没有过失,假如按法理处置,有的人一定会提 出宽恕他的请求。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人材呢! ” 竟不知道到了后悔之时,才会痛惜人材的不可多得。有人一定会发出惋惜人材的 叹息。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譬如他死了,又会怎么样? ”竟不知道 到了后悔的时候,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 这能不说是极大 的悲哀吗?拿华佗不该杀来说,是十分明白而不用多说的。我只是担心那史书上的意义 阐发不足,于是把这层意思推论而发挥罢了。 我看自曹魏以来,那些掌握死生权 柄的人,因一怒就杀掉人材的情况是很多的。 我又何须写华佗的事呢?唉!不忘 记以前的事情,是期望能收到劝善又惩恶的效果!但那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