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急救名词解释_第1页
护理学急救名词解释_第2页
护理学急救名词解释_第3页
护理学急救名词解释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护理学 急救名词解释 顺哥 名词解释 1 急救护理学: 是以现代医学、 护理学理论为基础, 研究各类急性病、 急性创伤, 慢性疾病急性发作以及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 院前急救 : 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初步复 苏、途中监护和安全运送。 3.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 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是急救医 疗服务系统的重要部分,也是收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之一。 4.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 是由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和各 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5. 院前急救 : 是指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

2、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 难事故的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 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 是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 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 6. 急诊分诊:是指快速对急诊病人进行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 的过程。 7. 成批伤: 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三人以上同时致伤或中毒。 8. 二级分诊:通过收集更多的细节信息, 测量客观生命体征和相关检查来评估那 些看起来较稳定的病人。 9. 三级分诊: 是指病人在等候就诊时监测病人的情况, 当有证据显示病人的病情 改变时重新进行分诊。 10. 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 由致热源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可

3、见于多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11. 弛张热:是指体温高低不等,昼夜之间体温波动范围较大,常超过C,但最 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 12. 间歇热:是指体温突然上升后持续几小时又突然下降至正常, 以后间歇数小时 或12日后体温又突然升高,反复发作,如此高热与无热交替出现。 13. 回归热:是指体温突然升高,可达 39 度以上,持续数日后降至正常,即高热 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性地交替出现,也称再发热。 14. 昏迷 : 是由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网状结构发生高度抑制而造成的最严重的意 识障碍,即意识持续中断或完全丧失, 是高级神经活动高度抑制的表现。 临床上 将昏迷分为浅昏迷和深昏迷两种。

4、 15. 咯血: 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出血,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 16. 抽搐:是全身或局部肌肉不自主的阵发性强烈收缩, 发作形式可以是强直性、 阵挛性和混合性等多种形式,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和反复发作的特点。 17. 腹痛 :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 18. 心肺脑复苏 : 是指抢救心脏、 呼吸骤停和保护与恢复大脑功能的复苏技术, 是 临床医学尤其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9. 心脏性猝死 : 是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死亡, 在瞬间发生或在产生症状后一小 时内发生, 病人可以有或没有已知存在的心脏疾病, 但死亡的发生或其发生的具 体时间必须是不可预知的。 2

5、0. 心肺复苏: 是基础生命支持的主要内容,是指用人工的办法帮助心跳呼吸骤 停的病人尽快建立呼吸与循环, 从而保证心、 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 为进一 步挽救病人的生命打下基础。 21. 生有链 :由早期通知急救系统,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早期给予高级心 脏生命支持组成。 22. 灾难医学 :是一门涉及急救医学,创伤外科学,危重病医学,卫生学,流行病 学,社会学, 心理学,还涉及如地震学,气象学,军事学等有关学科,是一门与急救医学密切 相而又有显著区别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23. 灾难救援护理: 指应用灾难护理学特有的知识和技能,在与其他专业领域开 展合作的基础上, 为减轻灾难对人类的生命、

6、 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护理相 关活动。 24. 休克: 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 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降低和 机体真毛细血管网内严重灌注衰竭为特征, 并导致各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和结 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25. 低血容量性休克: 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 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 26. 过敏性休克 :是指外界一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 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累及多脏器的症候群。 27. 心源性休克: 是由于严重的心脏泵功能障碍,心排出量急剧降低,不能满足 器官和组织代谢的需要,而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和严重微循

7、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28. 等渗性脱水: 又称混合性脱水,即水与电解质成比例地丢失,因而细胞外液 渗透压正常。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此种脱水。 29. 低渗性脱水 : 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以电解质的丧失为主。与失水相 比,电解质的丧失较多,因而细胞 渗透压低于正常。 30. 高渗性脱水: 又称单纯性脱水,以失水为主,电解质丢失相对减少,因而细 胞外渗透压高于正常 31. 水中毒: 细胞外液低渗,水分过多,超过机体特别是肾脏代偿的能力,导致 细胞内水过多 (细胞内水肿 )并产生一系列症状者称为水中毒。 32. 高钙血症:血清钙浓度2. 6mmo;KL(10 . 5mg/d1),或离子钙升高1.

8、 2mmo1 /L(4 . 8mg/d1)称为高钙血症。确诊前应先除外由高蛋白血症引起的假性高钙 血症。 33. 代谢性碱中毒: 是指体内酸丢失过多或者从体外进入碱过多的临床情况,主 要生化表现为血HC03过高,PaC02增高。临床上常伴有血钾过低,部分可伴有 高血压。 34. 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肺通气过度使血浆 H2C0浓度或PaC02原发性减少 而导致pH升高的情况,分为急性及慢性呼吸性碱中毒两大类。 35. 代谢性酸中毒:是细胞外液H+增加或HC0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03浓度 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按不同的AG值,可分为高AG正常氯型及正 常AG阴离子间隙)高氯型代谢

9、性酸中毒。 36. 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原发性PaC0旺高导致pH下降的临床情况。根据发病的 快慢可分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37. 多发伤(复合伤):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 至少有一处危及生命。 38. 复合伤(多发伤):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 至少有一处危及生命。 39. 开放性气胸: 由火器伤或锐器伤造成胸壁缺损创口,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交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 40. 连枷胸: 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 多处肋骨骨折, 使局部胸壁失去肋 骨支撑而塌陷,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塌陷区胸壁内陷

10、,呼气时外突,称为连 枷胸。 41. 挤压综合征: 外伤后,血液和组织蛋白破坏分解后的有毒代谢产物被吸收入 血液,引起外伤后急性肾小管坏死,可引发急性肾衰。 42. 中暑: 是由于高温环境引起的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 或) 水、 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和 ( 或) 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的急性疾病。 43. 热射病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 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 44. 电击伤:是指一定强度的电流直接接触并通过人体后导致的损伤及功能障碍。 45. 淹溺: 是指被液体介质淹没并造成原发性呼吸功能受损的过程。

11、 46. 冻伤: 是在一定条件下由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甚至全身的损伤。 47. 烧伤: 由火焰、高温固体和强辐射热引起的损伤称为烧伤。常见的有:热烧 伤,电烧伤、化学烧伤、放射性损伤。狭义的烧伤是指热液或蒸汽导致的热烧伤。 达到中毒量而导致肌体组织、器官发生器质性损害 48. 有毒化学物质进入人体, 或功能障碍的全身疾病。 出现最早,因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表现为平 症状有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蜒、流泪、 49. 毒草碱样(M样)症状: 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 瞳孔缩小、尿频、大小便失禁、心率减慢、支气管痉挛和气促等,严重者出现肺 水肿。 50. 呼吸衰竭: 是指各种原因

12、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造成机体 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 症。 51. 急性呼吸衰竭: 是指原来呼吸功能正常,因溺水、电击、药物中毒、神经一 肌肉疾患、 重症肺炎等突发因素导致肺功能的急性衰竭, 如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为代表的呼吸衰竭。 52. 肺内分流: 是指混合静脉血未与肺泡气体接触而直接进入动脉循环。 53.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 中断,使依赖其供血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 进而导致心肌组织不可 逆性死亡。 54. 心力衰竭: 是指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由

13、于心排血量绝 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病理综合 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55. 脑卒中: 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 病,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56. 上消化道出血: 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 胰腺、胆道或胃一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57. 急性重症胆管炎 :是由于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胆管内压力升高,肝脏胆一 血屏障受损, 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造成以肝胆系统损害为主, 合并多 器官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 58. 急性胰腺炎: 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使

14、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并产生自身消化所引 起的急性化学性炎症, 临床以急性腹痛、 发热伴恶心、 呕吐以及血与尿淀粉酶增 高为特点。一般分为水肿型 (间质型 ) 、出血坏死型 ( 重型) 和化脓型三类。 59. 急性肾衰竭: 是指因肾脏本身或肾外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以致 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6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由于体内胰岛素绝 对或相对缺乏,升血糖激素增加,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射紊乱,临床上以高 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6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是指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等急性损伤 24 小时后同时或

15、序贯性地出现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 即急性病人 因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而无法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 62. 脓毒症: 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符合两项或两项以上 SIRS的体征并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 63. 口咽通气管: 是一种辅助通气措施,又称为口咽通气道。仅限无咳嗽和呕吐 反射的昏迷病人使用。 64. 鼻咽通气管: 又称鼻咽通气道。可代替口咽通气管进行辅助通气。可用于清 醒或浅昏迷的病人。 65. 环甲膜穿刺: 是当危及生命的气道梗阻出现时,使用针头紧急从环甲膜穿刺 气道的技术。 66. 环甲膜切开: 是经皮肤在环甲膜处作一切口,以确保紧急情况下

16、病人气道畅 通的急救技术。 67. 气管插管: 是指将气管导管经鼻或口直接插入器官的过程,目的是建立有效 和畅通的气道。 68. 同步电复律: 也称为复律、同步直流电休克或同步电休克疗法,是终止血流 动力学不稳定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种治疗手段。 69. 急救半径: 是指急救单位执行院外急救服务所覆盖的区域半径,缩小急救半 径是急救单位能快速到达现场的重要条件之一。 70. 分诊: 是急救部门根据病人的分类和分级来决定医疗优先秩序的一种方法。 71. 缺血性脑卒中: 是指因脑局部供血障碍引起缺血、缺氧所致脑组织坏死、软 化,从而产生脑功能缺损的相应临床症状。 72. 脑复苏 :在心肺复苏的基础上,为减轻心脏骤停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