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_第1页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_第2页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_第3页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_第4页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目前已发展形成多门分支的研究方向。分子流行病学 ( Molecular Epidemiology )作为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新学 科,代表着流行病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其研究对功能基因组阶段流行病学的 发展和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现场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将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规划或科研 项目的现场数据的收集、 统计分析、管理与评价, 利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获得的 各种卫生信息,为卫生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三

2、、研究方向 1、分子流行病学; 2、现场流行病学; 3、肿瘤流行病学; 4、卫生统计学。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五、学习过程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科学学位博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 7.0 学分。 1、公共必修课共5.0 学分 现代科技与马克思主义 50学时 2.0学分 外语(英语) 72学时 3.0学分 2、必选课 至少2门 至少2.0学分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 1.0 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 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 学时 1.0 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 学时 1.0 学分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 18 学时 1.0 学

3、分 免疫学研究进展 18 学时 1.0 学分 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研究进展 18 学时 1.0 学分 实验技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 至少 1.0 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 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 32 学时 1.5 学分 膜片钳技术与离子通道研究 32 学时 1.5 学分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8 学时 1.0 学分 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54 学时 2.5 学分 高级流行病学 54 学时 2.5 学分 医用多元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应用 54 学时 2.5 学分 现场调查技术 18 学时 1.0 学分 循证医学 18 学时 1.0 学分 分子流行病学 18

4、 学时 1.0 学分 3、选修课 (不做要求) 六、教学工作要求 见总则。 七、科研训练与学位论文工作 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 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和方法 见总则。 十、主要参考书刊: 1、 Gordis, Leon. Epidemiology. PhiladelphiaW.B. 2000. 2、David L.Katz. Clinical Epidemiology & Evidence-Based Medicin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Clinincal Reasoning & Research . Sage Publications.Inc ,Aug

5、ust 2001. 3 、 Stephen C.Newman. Biostatistical Methods in Epidemiology . Hardcover,July 2001. 4 、Michael B.Field Epidemi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5 、Martina M.Network Epidemiology. A Handbook for Survey Design and Data Collection.2004. 6、Anderson T. W.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variate Stat

6、istical Analysis. Hardcover.July 2003. 7、Daniel L. Hartl and Andrew G. Clark Principles of Population Genetics. Sinaner Associates Inc.2002. 8、Elston RC, Olson JM. Biostatistical Genetics and Genetic Epidemiology Hardcover.April 2002. 9、Gray, J. A. Muir.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 how to make health

7、 policy and managerment decisions. Edinburgh: Churchill Livingston.2001. 10 、 Don McNeil.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Methods .Hardcover.July 1996.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医学硕士科学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见总则。 二、学科简介 同前,略。 三、研究方向 1、分子流行病学; 2、现场流行病学; 3、肿瘤流行病学; 4、卫生统计学。 四、学习年限及时间安排 见总则。 五、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科学学位硕士生课程学习学分要求为 18.0

8、学 分。 共 7.5 学分 1、公共必修课 外语(英语) 90 学时 4.0 学分 自然辩证法 54 学时 2.0 学分 科学社会主义 36 学时 1.5 学分 2、必选课 至少 4 门 至少 6.5 学分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 65 学时 3.0 学分 医学科研方法学(科学型) 36 学时 1.5 学分 生命科学理论课程一门,至少 1.0 学分,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从 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18 学时 1.0 学分 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8 学时 1.0 学分 免疫学研究进展 18 学时 1.0 学分 预防医学与全科医学研究进展 18 学时 1.0 学分 实验技

9、术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一门, 至少 1.0 学分, 由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 究方向,从以下几门课程中选择: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原理 32 学时 1.5 学分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18 学时 1.0 学分 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 54 学时 2.5 学分 高级流行病学 54 学时 2.5 学分 医用多元统计分析与计算机应用 54 学时 2.5 学分 现场调查技术 18 学时 1.0 学分 医学分子病毒学 28 学时 1.5 学分 实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54 学时 2.5 学分 医学免疫学实验技术 30 学时 1.5 学分 分子流行病学 18 学时 1.0 学分 3、选修课 4.0 学分 从选课表

10、中选择) 选修课为本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硕士生所选修的课程,由导师根据研究方 向和研究生具体情况在培养计划中注明。 六、教学工作 见总则。 七、科研训练及学位论文工作 见总则。 八、学位评定与授予 见总则。 九、培养方式与要求 见总则。 十、主要参考书目 1、David L. Katz .Clinical Epidemiology & Evidence-Based Medicin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Clinincal Reasoning & Research . Sage Publications, Inc .August 2001. 2、Stephen C.

11、 Newman. Biostatistical Methods in Epidemiology . Hardcover.July 2001. 3、Michael B. Field Epidemi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4、Martina M. Network Epidemiology. A Handbook for Survey Design and Data Collection.2004. 5、Anderson T. W.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Hardcover.July 2003. 6、Daniel L. Hartl and Andrew G. Clark Principles of Population Genetics. Sinaner Associates Inc.2002. 7、Elston RC, Olson JM. Biostatistical Genetics 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