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商务高职校——开题论证书(阮雁春)_第1页
扬州商务高职校——开题论证书(阮雁春)_第2页
扬州商务高职校——开题论证书(阮雁春)_第3页
扬州商务高职校——开题论证书(阮雁春)_第4页
扬州商务高职校——开题论证书(阮雁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 2批准号A/2010/09/004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研究课题开题论证书课题名称: 基于“整体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开发实践研究课题类型:重点课题主 持 人 姓 名:阮雁春主持人所在单位:扬州商务分院开题日期:2010.11.26论证方式:会议论证通讯论证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制表一、 课题基本情况 (由课题主持人填写)课题名称基于“整体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开发实践研究主持人姓名阮雁春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72.2.18行政职务/职称高校讲师研究专长教学设计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硕士联系电话工作单位扬州商务分院电子信箱通讯地址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路98 号邮政编码22512

2、7姓名性年龄职务、职称研究专长学历工作单位及部门承担任务别冯 锐男43副教授课程设计博士华东师大课程与课题总指导教育研究所茅建民男51副教授课程设计本科扬州商务分院技术设计研究课仇善梁男28高校讲师网站制作硕士扬州商务分院技术设计研究题许 磊男28高校讲师教学设计硕士扬州商务分院教学设计研究组吴 雷男25高校助教面点制作本科扬州商务分院教学设计研究主唐建凤女38高校讲师面点制作硕士扬州商务分院教学实施研究要鞠新美女45副教授面点制作本科扬州商务分院教学实施研究成刘宁海男47高校讲师教学设计本科扬州商务分院教学实施研究员彭旭东男45高校讲师教学设计本科扬州商务分院教学实施研究池根生男37高校讲师

3、教学设计本科扬州商务分院教学实施研究李才林男48高校讲师教学设计本科扬州商务分院教学实施研究丁 蕾女26高校讲师教学设计硕士扬州商务分院教学实施研究预计完成时间2012.10.301二、预期研究成果 (由课题主持人填写)主要阶段性成果序研究阶段阶段成果名称成果形式承担人号(起止时间)12010.8 2011.2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的“整体观”论文冯 锐、阮雁春22010.12 2011.9基于整体论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个案设计文案茅建民、阮雁春32011.2 2011.10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开发的基本模式论文阮雁春、许 磊42011.6 2011.10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学习支持环境的架构论文

4、冯 锐、阮雁春52012.1 2012.6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整体性价值诉求论文阮雁春、许 磊序号完成时间12012.322012.832012.10最终研究成果最终成果名称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的 E learning 学习支持环境。 (“面点制作”课程网站)整体范式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开发策略基于“整体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开发实践探索成果汇编成果形式负责人网站仇善梁、吴雷、唐建凤论文冯 锐、阮雁春研究报告阮雁春、冯锐2三、课题开题报告(由课题主持人填写)填写内容:问题提出、现状分析、课题界定、研究意义价值,研究基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成员分工、主要成果以

5、及目前课题研究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问题提出由于受到二元论、原子论等追求科学理性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影响,使得构筑的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一味地追求确定、精确、程序、速度和效益,陷入了平庸和乏味,丧失了“全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沦落为维持生存与生活的一种工具。具体表现在模块化课程将“人的心灵或精神边缘化、课程目标肢解化、课程内容片段化、课程实施机械化、课程评价标准化”。这是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课程开发陷入危机的生动写照。曾主政芝加哥大学校长的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理想、道德和精神力量的最充分发展,培养完美的人(perfect man)、完整的人 (acomplete

6、 humanbeing)、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极力推行通才教育。人们对教育进行不断的检讨和反思,寻求生命的意义, 追求人的精神与自由, 培养灵性和创造性开始回归教育。教育开始了 “人的整体性”的诉求。“整体论”是为了研究推动课程开发转变的范式,赋予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开发的“整体论”视域,构筑追求和实践课程模块化新的发展图景。现状分析国外对基于整体论的课程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课程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础研究及课程主张、课程模式、教学组织等研究方面。在整体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当中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领域,荷兰、德国的实践研究最为突出。荷兰开放大学的JeroenJCvanMerrinbo

7、er 教授基于整体论,聚焦于真实的、整体的任务,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研究,提出了4C ID 模式,在文献检索、专利检验、计算机编程、理发、机械、电子等学科领域设计开发了模块化课程,提出了整体任务设计、任务序列设计、学习支持设计(信息支持和程序支持)、部分任务实践设计等原则。目前该模式在职业教育和各培训领域广泛应用,对全世界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开发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受到了全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视。通过文献综述可知,国外基于“整体论”在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开发领域的实践研究已有成功的案例,但目前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规模化的研究态势。我国对模块化、项目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研究相对较早,但是基于“整体

8、论”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建设研究文献几乎是空白,只能检索到与“全人教育”、“整体课程”等相关文献,而且大部分是翻译介绍国外的理论。关于整体教学设计的研究很少,几乎没有一个结合学科内容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实证研究案例。从对我国研究文献的检索可知,我国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对整体论影响下的课程取向及模块化开发技术的研究处于形塑、萌发和启蒙阶段,“全人教育”的实践问题没有形成有力的支持,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显得软弱无力。3课题界定整体论是一种与“二元论”不同的新认识论,它认为“宇宙不再被看作是一台由无数分离的零件所构成的机器,而是一个和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整体论者罗恩米勒把整体论定义为:“反对还原主义、实证

9、主义和笛卡尔自我与世界的二元论,强调所有存在之终极统一、联系和内在意义的一种世界观或理论立场” 。课程模块化是指在某一职业学科领域内,将课程内容按照学习任务或学习项目划分为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模块,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有有自己的起点和终点,有自己的课程形式、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等课程计划。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进行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确定教学活动等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的整个工作过程。研究意义价值知识传承、技能训练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向度,更为核心的应该是发展学生心智、情感、心灵和精神等向度的平衡,使学生获得整体的生活经验,寻得生活的意义。走向实践是教学设计超越理论

10、,彰显价值和品质的有效行动,也是践行“整体教育”思想、观点和方法的一个过程。所以,整体论是构建高等职业新型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贯穿整个课程改革重要支撑理念,这有利于突破与超越我国目前“专才”职业教育狭义观,实现理论上的联结、转变、融合和重构研究,实践上的实证和个案的研究,为教师、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人员提供示范和引领作用,并为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力推动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研究基础本课题是在华东师范大学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开展,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本研究重点是整体教育思想在教学设计实践中的实践研究及其应用研究。通过实践,开展现有的教学工作,确认需要改善的教学问题,

11、构想可能的解决方案,尝试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断分析结果、修正计划,最优解决教学问题,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整体性”开发的基本模式、构建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学习的支持环境及有效实施策略。研究目标本研究立足于整体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借鉴和吸收国外成功的教学设计研究经验和方法,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烹饪专业“面点制作”课程作为设计对象,探讨整体教育的具体主张,建构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模式,聚焦培养高级思维技能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人的理想、道德和精神力量的形成这一“ 整体发展目标 ”,通过实证研究和个案研究,在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上实现联结、转变、融合和重构研究,寻求课程意义,恢复课程的泛关系特征和教学

12、的复杂性、动态性特征,赋予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开发的全人教育品质和超验品质。本研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和社会功能,结合课程案例研究基于整体论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课程开发范式及其实施与评价策略。4研究内容1、探讨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整体”开发的基本主张。本项研究以整体论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思想为基础,探索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整体意义”、统整追求目标,基本原则和组织方式等。2、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开发的基本模式。本项主要从整体的视域来研究模块化课程开发的技术线路,结合具体课程开发案例探讨模块化课程的组成要素及其规范要求。具体指导原则是“课程模块化,模块项目化,项目任务化、任

13、务序列化、学习支持化”,追求课程模块设计的整体目标,克服课程知识被片面化及分割肢解倾向,制定学习支持和促进的举措,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表现。3、探索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学习的支持环境。课程的模块化设计有其基本的设计架构基模,也有其基本的教学条件和实施策略。本项结合烹饪专业“面点制作”课程个案研究课程模块化整体设计的有效实施环境,从社会支持(教师、同伴、专家)、认知支持、情感支持、技术支持(e learning环境)等方面构建课堂、网络、实习场三者统一的学习支持环境。通过从直观感知、想象思维、心灵体验、综合实践等角度探索模块化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感知、理解、应用、反思、创新创建丰富的学习环境。4、研究

14、课程模块化的整体性评价。本项研究将结合我国高职烹饪专业“面点制作”课程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开展项目学习、案例学习、问题解决学习、专家型学习、理解学习等多种学习组织形式,从规划任务、呈现知识、激发动机、学习指导、协作合作、变式操练、反思提高、灵活创造等多层面建立有效的匹配策略。基于“整体论”的课程研究的宏观背景下,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发展一种以“整体”作为认知方式、行动策略和价值引领的课程评价体系,试图解决现在职业教育课程过分强调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力求建立对人的理想、信念、动机、愿望的意义课程诉求。理论假设1能力本位论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Competency-based Educa

15、tion and Training,CBET), 其核心思想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学基础、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能力本位教育”主张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在于为社会塑造一种“能力人” ,它的教学观是以“能力本位”为中心,强调务必“施技于人”的技能教学方向。2整体论整体论是关于整体的理论。 “整体论” 一词最初是1926 年南非政治家斯穆茨 ( Jane Chrstiaan Smuts)在整体论和进化(Holsim and Evolution) 中首次提出的,主要是用来说明整体因素在历史中的作用。后来在社会科学中出现了“方法论整体主义”的研究导向。20 世纪 50 年代初,奎因(Queen)提出了知识整体

16、论的主张,正式将整体论引入科学哲学中。整体论作为一般方法论被人们广泛关注是源于系统论的出现。当系统论在20 世纪初期被其创始人贝塔朗菲(L.V. Bertalanffy )提出和探讨之后,系统5论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很快席卷全球,并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伴随系统论的“热潮”,整体论也获得了关注。这样,借助于系统论,整体论得到了发展。最初的整体论是指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重新组合就可还原成整体。但是整体有着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组合的结构、性质、特征和功能。或者说,整体虽然由部分构成,但是一旦成为独立的事物,它就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所以,整体论认为,宇宙不再被看作是一台由无数分离的零件所构成的机器,而是

17、一个和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看待某个事物时,不应将其分离成各个“碎片”,逐一研究各个“碎片”的特征,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完整的事物,对其加以研究和考察。整体意味着完整、全面和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事物时,应将其看作整体,从各个角度、各种视角对事物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认识。3全人教育论全人教育( Holistic Education/Whole Person Edu-cation)内涵的界定在国内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的概念相似,但从内涵来看,全人教育主要关注的是“完整的人”,崇尚人的身体、心灵、精神、灵魂的整合 ;情意、灵性、灵感、直觉的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多元综合智能的开发;人与自然、人与人、人

18、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全人教育首先是关注人之为人的教育,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理智的和谐发展 ;它应是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的教育。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分析法、调查法、观察法、叙事研究等量性和质性方法收集研究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研究问题,完善研究方案,并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报告,中期报告,最后完成课题研究方案。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2010.4-2010.8 ):本项研究是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专家、课程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等多方参与下组成的研究团队,此阶段主要是在课程与教学专家的指导下,形成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开题论证。其次由课程专家组织课题研究

19、成员进行培训,学习相关理论及材料,明确研究的意义、内容、目标、操作定义和实施办法,此阶段要达到理论掌握理论,梳理思路,明确任务。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搜索、整理和运用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科学的界定,对课题的目标作具体的描述,为课题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2、实施阶段( 2010.9-2011.8 ):落实研究措施,开展具体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按照“研究行动评价反馈反思调整”技术线路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具体采用问卷调查、观察、个案研究、访谈、敘事分析、互动分析、多元分析、录音与影像纪录等量性和

20、质性方法收集研究数据,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研究问题,完善研究方案,并撰写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报告,进行中期评估,完善课题研究方案。3、总结阶段( 2011.9-2012.6 ):对研究结果和研究过程进行理论提升,汇总研究材料,分析、研6究、提炼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组织出版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论文集。本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在研究转变课程模块化设计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反思,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提高研究策略的效度和价值,实现实践到理论的进一步提升。成员分工1、课题总指导:冯锐2、技术设计研究:茅建民、仇善梁3、教学设计研究:许磊、吴雷4、教学实施研究:唐建凤、鞠新美、刘宁海、

21、彭旭东、李才林、池根生、丁蕾主要成果1、网站。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的E learning 学习支持环境( “面点制作”课程网站)。2、论文。整体范式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开发策略。3、研究报告。基于“整体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开发实践探索成果汇编。目前课题研究情况为了本课题的顺利开展,课题组成员在专家的指导下,在2010 年初就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召开座谈会、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确定基本研究思路,论证课题开展的可行性等工作。在组织该课题申报前一周,课题组成员进行了集体商议,在共享、共生、共进的原则下进行了课题任务的最初分工, 确定的课程已经开始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工作。 2010 年

22、9 月 13 日,课题组召开会议,在课程与教学专家的指导下,形成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开题论证,落实研究措施,开展具体研究。主要参考文献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Bruntland , G. ( Ed. ) OurCommonFuture : TheWorldCommissionon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87.3Delors,J.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Report to UNESCO of t

23、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in the Twenty-fist Century. Paris : UNESCO , 1996.4Asian Development Bank. Emerging Asia :Changes and Challenges. Manila :Asian Development Bank , 1997.5Kennedy , Civic Capacity for a New Century: Engaging Young People in Civic Institutions and Civil7Society.

24、Paper presented at the 7th UNESCO-APEID Conference ,Bangkok , December,2001.6Kennedy ,K.J. Searching for Values in a Globalised World.In S.Pascoe.(Ed.)Values in Education :CollegeYearbook 2002.Deakin West : Australian College of Edccators , 2002.7Asian Development Bank. Asian Environment Outlook 200

25、1. Manila : Asian Development Bank , 2001.8Quisumbing , for the World of Work and Citizenship: Towards Sustainable Future Societies.Prospects.Vol.XXXV , 3, September,2005.9UN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ofAsia and the Pacific.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intheAsia-Pacific 2005. Bangkok : ESCAP ,20

26、05.10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Regional Resource Center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Asia-PacificEnvironment Outlook-2.Pathumthani , Thailand : UNEP-RRCAP , 2002.11Campbell , J.,Baikaloff , N. ,&Power , C.Towards a Global Community: Educating for Tomorrow sWorld.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 :

27、Springer, 2006.12deCuellar, J.P. Creative Diversity : Report to UNESCO of the WorldCommission on CultureandDevelopment. Paris : UNESCO , 2006.13 徐辉 ,祝怀新 .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5-814 冯建军 .论全人教育 J.中国教育学刊 ,1999(3):12-1515 杜杰 ,儒家“理想人格”的教育学意义J.交通高教研究 .1999(3):33-3416 王晨 .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通识教育 J. 职业技术教育 ,2000(22):6-8.17 叶肇芳 .论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J. 职教论坛 ,2000(5):14-17.18 钟启泉 .“整体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 J.全球教育展望 ,2001(9):11-1819 文辅相 .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