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3 冀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3 冀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3 冀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爱这土地1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饱含感情地朗读诗歌。2.理解象征手法和意象。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情分析 学生自学能力较强,有充分预习。3重点难点1,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对诗歌象征和意像 的理解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揭示课题,了解作者1.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我爱这土地)2了解作者:【艾青】(19101996)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并开始写诗。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因思想激进被捕入狱,在狱中写出了他的代表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建国后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3.时代背景:这是一首在现代

2、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活动2【活动】初读课文,感受诗意1、听录音,划出诗的节奏。2、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3.分角色朗读诗歌(齐读、小组读、自由读)。活动3【活动】交流展示1 学生课堂展示2学生评价 老师评价活动4【讲授】象征与意象象征: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

3、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活动5【活动】探究学习1、诗中出现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了什么?“鸟” 象征诗人自己“悲愤的河流” 象征人民心中郁结的悲愤“激怒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温柔的黎明” 象征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象征祖国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2、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怎样理解下面这两句诗?“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活动6【讲授】主题诗人以鸟的形象自喻,用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