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_第1页
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_第2页
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_第3页
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好资料学习推荐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步骤基本与浅静脉穿刺输液一致,但由于小儿头皮静脉分布广泛,表浅易见,支甚,行走迂曲,管径细小,吻合成网,便于固定,而使其成为婴幼儿最普遍、最常用的给药、输液途径,同时也为穿刺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面临的难题,我有以下体会: 1穿刺成功的提静脉暴露充分,选择合适针头 由于小儿头皮静脉管径细小,故其充盈度较周围静脉差。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先用剃毛刀剃净穿刺部位的毛发,使头皮静脉充分暴露,为选择好合适针头,做到心中有数。对发育良好,血管明显,充盈度好的患儿,可选用55针头;对营养不良或头皮静脉较细者,则选用44针头。同时应注意针尖斜面不宜过长,否则

2、在穿刺过程中易刺破血管,导致穿刺失败。此外,还须注意穿刺部位的采光条件,对光线差或晚上操作时,可使用照明灯,弥补自然光的不足,避免盲目操作。2穿刺成功的保障稳定的心态,适合的体位,默契的配合 良好的心境是一无形的动力。在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来不得半点急躁之心,只有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使操作顺利进行。由于患儿在行头皮静脉穿刺时哭闹无法配合,给操作者带来很困难。再者,患儿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无形中又给操作者施加了“一针见血”的压力。当选择好穿刺部位后,操作者可取坐位,因坐位可使操作者情绪稳定,心态平稳,动作稳妥。配合者面对患儿,两手分别置于患儿头部两侧,勿遮挡注射部位,两肘部分别放于患

3、儿两肩处,力量适中固定。积极默契地配合,可增加操作者的信心。3穿刺成功的关键持针手法、进针角度、穿刺速度及深度 有学者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比作“绣花”。在行穿刺时,持针的手法、进针的角度、皮下行走的速度及深浅掌握的如何,为能否一针见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持针 有学者喜欢上下持针柄;也有学者喜欢前后持针柄;还有学者喜欢借助止血钳夹持针柄等。无论何种持针方法,均以掌握合适进针角度为宜。 3.2 绷皮 左手拇指和示指(或中指)分别置于穿刺静脉走行的上下,绷紧皮肤,阻断血流,使血管充盈。切勿污染穿刺部位。 3.3 角度、速度及深度 因小儿头皮静脉表浅、迂曲,行穿刺时角度不宜过大,一般在510角

4、为宜。角度过大易穿入血管下方,导致空刺失败。空穿刺时针尖斜面朝上,进针方向与血管走行一致,速度缓慢,见回血缓放调节器。若遇严重脱水、休克、重度营养不良等患儿,可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接头皮针,当手感觉已进入血管时,可抽吸有无回血,此做法效果尚好。4穿刺成功不可忽视的环节稳妥牢靠的固定 稳妥牢靠的固定为静脉治疗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固定方法同一般静脉输液法,但勿将胶布贴于头发上,以免拔针时出现“连毛拔”的现象,增加患儿的痛苦。另外,由于在注射时患儿哭闹厉害,头上汗液多,应擦干后再行固定。 5 穿刺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1 局部严格消毒 由于颅顶皮肤厚而致密,并有大量汗腺和皮脂腺,此环境有

5、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消毒时还影响擦拭和药液浸入。由于头颈部静脉无瓣膜,颅顶软组织静脉又可通过板障静脉与颅内静脉窦相通。因此,若消毒不彻底,不仅会将细菌带入血液,还有可能引起颅内感染的危险。 5.2 鉴别头皮动脉 头皮静脉干都有动脉伴行。从理论上讲静脉内血液呈浅蓝色无搏动,血液为向心性流动,压力低、管壁薄,易被压瘪;而动脉则有搏动,血液为离心性流动,压力低、管壁厚,不易被压扁。但在严重脱水、休克或光线不足等情况下,上述特点不明显。可靠观察回血和试推药液来鉴别,若回血呈冲击状,推药时阻力大,局部皮肤出现树枝状白纹,患者表现痛苦或尖叫,则说明已误入动脉内,应立即停止推药,拔针后压迫穿刺点,以防出血形成

6、血肿。 5.3 进针方向不拘泥 其他部位的静脉穿刺必须向心性进针,而头皮静脉无静脉瓣,吻合广泛,只要操作方便,易于固定,向心或离心方向进针,对注射或输液均无妨碍。5.4 拔针后应压迫 头皮浅筋膜层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纤维束把脂肪分隔成许多小格,静脉则穿行于小格内并与纤维束相附着,使血管不易滑动,便于穿刺,但注射时阻力较大,血管外伤后管壁也不能很好收缩自行止血,需要加压迫才能达到止血目的。所以止血后,注射、输液完毕或穿破血管改换部位时,一定要压迫。6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巧6.1 穿刺前的准备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让患儿平卧,嘱咐家长摁住患儿膝关节,另一家长双手绷紧患儿的头

7、皮,双臂轻压、夹患儿的双肩使其相对固定,另备一条长能足够缠绕患儿头部一圈的胶布,为了防止粘患儿的头发两端留余10 cm将中间的大部分对折粘在一起即可。 6.2 小儿头皮静脉特点 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又便于固定,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温,一般为首选;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浅、直,暴露明显、不滑动,因血管较细,穿刺技术难度大;耳后静脉稍粗,但皮下脂肪厚,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且不好护理;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但易滑动。6.3 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尽量避开骨隆突处 前额正中静脉、额浅静脉、颞浅静脉一般为5

8、15,进入皮内后,平行向前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耳后静脉、眶上静脉为1530。小儿头颅沿额缝、冠缝、矢状缝、人字缝均有静脉走行,穿刺时摸清骨缝,进针角度3060。对不太清晰或者不清晰的血管,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粗细、滑动度,然后穿刺。要领是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向前向下由浅到深缓缓进针刺入,见回血,即可固定。护士要轻、稳、慢、准,选择自己认为有把握的血管。当患儿哭闹时,因静脉回流压力上升,头皮静脉血管会有1次短暂充盈过程,这时应巧妙地抓住时机,顺利完成穿刺。6.4 做好家长的工作 取得家长的配合,固定好患儿,不让其身体扭动。6.5 根据静脉的深浅度采取适宜的力度 一般肉眼

9、看到的血管比较浅,而看不到、凭手感摸到的血管比较深。头皮静脉穿刺时,未用止血带,该静脉管壁两端无压力差,静脉回心血流无阻力。因此,头皮静脉穿刺回血较四肢静脉慢、少。所以当觉得针已进入血管,穿刺有空虚感,而不见回血时,不要急于拔出针头,应该停下等一等,或捏一下输液器下段的橡胶软管或者改变针头的位置、角度一般就可见回血。6.6 固定针头要点 穿刺成功见回血,及时固定针头是非常重要的,穿刺成功后,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针柄,用3条4条胶布固定,头皮针绕圈后用1条胶布固定,头皮针绕圈范围要适宜,过大容易在输液过程中被牵拉或碰掉,过小易折,造成阻塞。要特别提出在穿刺前要剃掉穿刺点周围毛发,以利于胶布固定。如

10、遇到有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可用头围固定法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可避免因出汗胶布脱落。常规固定的时候一定注意双手的配合,右手拿胶布左手手指配合粘贴,而且尽量将胶布集中粘贴,固定好后再将长的胶布绕头固定,根据情况可直接固定或者交叉固定在针头上面的胶布上。 6.7 穿刺中还应注意的几点 将输液管调节器向上移至滴壶下,因调节器离滴壶越近,输液管内的压力越小,回血率越高;血管分叉处慎穿,可在离血管稍远处进针,进针后针头达血管分叉处停;用手指稍用力触摸血管,移开手指后血管看上去仍发青蓝且较直的可选用。如果用手指摸去,模糊不见了的血管不可用;横向的血管也可穿刺。传统的穿刺方向是向心方向穿刺。因为小儿头皮血管是呈网状分布,向左向右都能流通,所以在穿刺方向上向哪个方向穿都能顺利滴药,对已经穿刺过的血管,可在穿刺点前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