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带石斑鱼土池鱼苗技术初探_第1页
点带石斑鱼土池鱼苗技术初探_第2页
点带石斑鱼土池鱼苗技术初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土池鱼苗技术初探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属鲈形目,鲈(鱼旨)科,石斑鱼属,俗称青斑、红点、过鱼、石斑。为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在我国主要产于南海及东海南部,尤以南海各地海域较多。青石斑鱼营养价值极高,据研究分析,它的肌肉氨基酸组成与人类氨基酸组成较为接近,富含蛋白质以及钙、磷、铁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滋味氨基酸,因而味道特别鲜美,为上等海产名贵鱼类之一,其活鱼畅销于港、澳等地.近几年,人工养殖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但青石斑育苗多年来一直处于试验阶段,技术尚不成熟,而

2、土池育苗更鲜有报道。此次育苗试验为今后进一开 展石斑鱼土池育苗提供了资料。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池塘情况 池塘面积5亩,方形,池深,池底平坦,沙泥底,淤泥厚度,进排水为同一闸门,靠纳潮可进水至,进水用目网过滤。另有一口面积约2亩的饵料生物培育池。1.1.2孵化网箱孵化网箱由市面购置彩条布制成,规格为331.2m,直接置于育苗池,设置气石9个,上方搭遮荫棚。1.1.3受精卵来源受精卵由网箱中养殖的亲鱼自然产卵而获得,经收卵、洗卵、称重、包装后,再用车运输到育苗场。 1.2育苗方法1.2.1清塘消毒鱼苗下塘前10-15天,分别对苗池和饵料生物培育池进行清理,清除池边杂草,堵塞漏洞。并先

3、后用茶麸20ppm、敌百虫1-2ppm、漂白粉20ppm对池塘清野消毒。消毒2天后,80目网过滤进清洁海水60cm。1.2.2施肥培水苗池用复合肥配合微生物制剂进行肥水,培养硅藻、绿藻及轮虫等饵料生物,池水透明度为50-75cm,水色浅绿或绿色为佳。饵料生物培育池用经发酵后的鱼浆100kg/亩施用,28-32的条件下,3天左右即可达到生物饵料高峰,以后每天据水质情况酌情加水施肥,以使生物饵料维持在高水平。1.2.3受精卵孵化 受精卵孵化与苗池肥水同步进行,将孵化网箱置于苗池,加入过滤水与苗池水面相同,放卵1kg(约150万粒),放气石进行微充气孵化。1-2天(水温28)仔鱼出膜后,充气量可适当

4、调小;继续孵化1-2天待鱼苗开口后,即可打开网箱,使鱼苗随水流进入苗池。1.2.4鱼苗培育开口稚鱼入池后的1-7天,每天每亩用1-2kg成熟牡蛎(壳长10cm以上)去壳搅碎全池泼洒,以提供开口料和维持苗池肥力。从第3天开始,应视苗池饵料生物量及时由饵料生物池采收轮虫,桡足类等生物饵料进行投喂,并适当增投经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饵料系列分别为:仔鱼开口至7日龄:牡顺受精卵或担轮幼虫3-15日龄:轮虫10-20日龄:卤虫无节幼体15日龄至出苗:桡足类。鱼苗经过约一个月的培育,背鳍和腹鳍的长棘已经收缩,侧线出现,变态为稚鱼,鱼苗的形态与成鱼无异,全长为25毫米左右,可以开始训食鱼虾糜。并及时用鱼筛分选

5、,将不同规格的鱼苗分池培育,以提高成活率。1.3育苗管理 鱼苗培育期间的重要管理工作是巡塘。每日早晨黎明时和下午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变化及鱼苗动态,以便决定施肥、投饵的数量以及是否要加水用药等。巡塘时还要注意鱼病情况。每天巡塘和饲养管理情况应建立日记。按时测定水温、溶氧量,记录天气变化情况、施肥投饵数量、注排水和鱼的活动情况等,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1.3.1水质控制育苗前7天为静水培养;7天后开始加水,以后根据鱼苗的生长及水质情况适时换水。育苗增氧时间一般在傍晚、夜间和早晨。此外,还应注意通过施肥及微生态制剂等方法控制水体的透明度。育苗水体的理化因子:水体透明度50cm-75cm,水温28

6、-32,ph值7.88.6,溶解氧4mg/l,比重1.018-1.020。1.3.2投饵训饵 石斑鱼苗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有着不同的饲料结构;因此,根据鱼苗的各个生长阶段对饲料的需求不同,及时安排适口的饵料,是提高育苗成活率的关键。同时应注意饵料的转变与过渡,特别是在食吃活饵阶段,应保证生物饵料含有足够的dha,必要时可进行强化。这样既有利于鱼苗的健康生长,又可以避免鱼苗由于生长个体差异过大而导致鱼苗的相互残杀现象。1.3.3病害防治1.3.3.1浮上水面毙死病 此病多在孵化后10天内发生,有不少是在孵化后3天发生。特征是仔鱼浮在水面而死亡。据日本有关资料介绍,原因主要是育苗的光线发生剧变和

7、充气量过大引起的。也可能是开口料不足造成。防治方法:调整水体透明度,保护环境光线相对稳定。鱼苗开口后,及时补充适口的开口饵料。1.3.3.2神经坏死病毒病(vnn) 病源为虹彩病毒类,主要感染神经系统,鱼在水面打转,照涨气,闭口不摄食,可导致大量死亡。主要为亲鱼的垂直传播。 防治方法: 无特效药,加强病毒监测,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饲料营养与均衡,做好各阶段的饲料转换。2.结果与讨论2.1结果在池塘水温28-32,比重1.018-1.020、ph7.8-8.6的条件下,孵化青斑鱼卵1kg(约150万粒),得仔鱼120万尾;经过一个月培育,共收获3-4cm的青斑鱼苗9万尾;育苗成活率为7.5。鱼卵孵

8、化率80。开口7天后的成活率为60。2.2讨论2.2.1开口饵料的种类从几次青斑鱼苗实验中来看,初期开口饵料的大小、活力、营养等条件是否符合青石斑鱼仔鱼开始摄食的要求是育苗成败的关键之一。牡蛎的受精卵或担轮幼虫是仔鱼理想的开口饵料,本试验中仔鱼开口7d后的成活率为60,可以说是较高的。2.2.2仔稚鱼的三个死亡高峰及其应对措施仔稚鱼的三个死亡高峰期及其原因第一个死亡高峰期为69日龄。此时仔鱼由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化,活力弱、捕食不到适口开口饵料的仔鱼就要被淘汰。第二个死亡高峰期为1520日龄。此时是饵料品种的转换期,轮虫已停止投喂,卤虫被作为主要饵料,挠足类还刚开始投喂,多数仔鱼还无法摄食桡足类。此阶段主要是由于营养原因而导致大量死亡。第三个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