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张川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总则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切实落实防御山洪灾害的防灾、预警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提高救灾工作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做到有备无患,充分发挥灾害管理部门救灾资源合力作用,建立救灾运行机制,提高救灾工作整体水平,确保山洪、泥石流易发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是各级政府及防汛指挥部门实施指挥决策和防洪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是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防、抢、救”等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山洪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既具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由于山洪成灾速度快,受灾区大多数为
2、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人口分散,交通、通讯不便,预报、保护和救护难度大。山洪灾害防御方案侧重于监测、预防、预警、人员撤离、财产转移、抢险救灾和善后工作等。 1.2编制依据 1.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 1.2.2根据国家防总及甘肃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有关文件精神; 1.2.3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3编制原则 1.3.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
3、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1.3.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原则; 1.3.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1.3.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1.3.5根据山洪灾害的致灾原因和致灾特点,对山洪灾害主要采取预警、防御和躲、避措施; 1.3.6广泛发动群众,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参加防御行动。 2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下文均作“张川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东接陕西省陇县,南邻清水县,西连秦安县,北与平凉市庄浪、华亭县接壤。地理位置为东经10554至10635,
4、北纬3444至3510。全县东西长62km,南北宽48km,总面积1311.8k,辖3镇12乡,共15个乡(镇),255个村委会,129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6085户,总人口32.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7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数93.2,其中回族22.85万人,占总人口的69.3,农业劳动力14.77万人,人口密度251人k,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9。 张川县地处六盘地槽与陇西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平均海拔2011.1m,最高2659m(秦家塬石庙梁),最低1486m(龙山镇马河村),相对高差1173m。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自然地貌主要有黄土梁峁沟壑山地、河
5、谷阶地和峡谷。全县总土地面积1311.8k,有农耕地45587h,其中:梯田26787h,川旱地3578h,坡耕地15222h(坡耕地中其中宜修坡耕地10780h),林地14985h,草地13412h,其他用地57186h,农、林、草及其他用地分别占总面积的34.8%、11.4%、10.2%和43.6%。现有耕地面积45587h,人均耕地0.15h,人均基本农田面积0.1h。土壤主要有绵土,黑垆土,红土,淀土,黑土等,土壤养分氮含量不足,钾有余,磷奇缺,肥力较差。光热资源较为充分,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9.3mm,林草覆盖率为21.6%,水资源比较短缺,地表水全为自产。 2.2地形地貌、土壤植被
6、 2.2.1.地形地貌 张川县属黄河中游黄土梁峁丘陵沟壑区,位于六盘山南沿地段、陇山(关山)之西麓,平均海拔2011.4m,整个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呈倾斜状,海拔最高2659m,最低1486m,相对高差1173m。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陇山横亘东北,是全县诸山之总枢,河流之发源地。从东北向西南分布有草川梁、麻山梁、古土梁、李山梁、连五梁、梁山梁六道梁。六道梁相夹马鹿河、汤峪河、樊河、后川河、清水河五条流域。 地貌可分为四个类型关山土石质中山。分布在东北部陇山林缘的关山山地在5条河流的上游,大部分属中度切割的土石质中山,山坡轿缓,山根土层堆积较厚,山顶土层薄,阴坡多为森林覆盖,阳坡为天然草地,
7、为农牧交错地带。红土或红砂岩粘土相间山地。分布于马鹿河、汤峪河、樊河中上游,属中度切割红土、红砂岩粘土相间中山,第三纪红层和第四纪车城离石,黄土裸露,主要地貌类型有红土梁、红土峁、红土咀、红土浅山湾、三角坡、冲沟、滑坡等。黄土梁峁沟壑山地。分布在后川河、清水河中下游,属中度切割的黄土梁状中山。河谷地与峡谷。分布在五条流域两岸河谷,地势较平,土层较厚,是全县最好的农业区。 东部石质山区地下水位分层储存且很深;中西部黄土沟壑区多为粘土、渗透系数小,补给条件差,含水层薄;河谷黄土底部的泉水量小;河谷川区渗透强,地下水位浅,含水丰富,主要靠河水补给;木河、龙山、恭门等地探明有承压水。 2.2.2.土壤
8、植被 受地形条件的影响,气候植被、土壤等因垂直差异性较大,土壤类型较为复杂,土壤有绵土、黑垆土、红土、淀土、潮土、褐色土、灰褐色土、草甸土、沼泽土等11个类型。按地域绵土类、黑垆土类分布在中西部;红土、黑土分布在中东部浅山低海拔向高海拔过渡段;潮土、褐色土、灰褐色土、草甸土、草原土,分布在陇山林缘草原及林带;淀土、沼泽土分布在河谷及地下水位较高的河边。 植被分布不均,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关山地带为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有杨、桦、榆、椴、柳、蔷薇、山茱萸、华山松、崖桑、楸挂子、山核桃等乔木树种及箭竹等灌木树种;中部梁峁沟壑种有杨、桦、油松、华山松、侧柏、榆树、山杏、灌木有酸刺,柠条、枸杞、刺槐、
9、梨、苹果、桃、核桃、花椒等,西部梁峁沟壑植被乔木树种有:杨、柳、榆、臭椿、苹果、梨、刺槐等,灌木有枸杞、柠条、紫穗槐、花椒等,草木为蔷类豆科,禾本科杂草。 2.2.3水文气象 张川县境内有大小河流7条,总长度234.48km,总流域面积1311.8k,自东北部至西南部,可分为千河、长沟河(马鹿河)、牛头河和葫芦河四大水系,均属渭河北岸支流。其中又以马鹿河、汤峪河、樊河、后川河、清水河5条河流为主,马鹿河直接流入渭河,清水河流入葫芦河,其余3条流入牛头河。年平均径流量4.23m3s,年平均径流量13372.5万m3,径流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年际变化9月份为最大。洪水多发生在69月,通过洪水调查,
10、清水河1974年最大洪峰流量234m3s,后川河最大洪峰流量166m3s。全县水资源量为2.1亿m3,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为1.7m3亿,但总径流量不均,形成西部缺水,东部富水的状况。地下水为雨水补给和河水入渗。境内河溪沟岔泉水分部比较广泛,散布着大小泉池500多眼,几乎每个村庄和山沟都有泉水露头,水质比较好,年泉出露总量为150万m3,是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中西部泥沙依据东峡、石峡两水库淤积推算,后川河、清水河年均输沙量分别为19.38万m3a和76.82m3a,泥沙大部分集中在汛期,占年含沙量的80%90%,东部径流量较大,但植被较好,泥沙含量较少。 张川县深具内陆腹地,地处东南
11、、西南季风交互影响的边缘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形的复杂多样性,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型立体小气候环境,中西部为温和半干旱区、温凉半干旱区和温寒半干旱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但雨量较少;东北部为温寒半湿润区和温寒湿润区,气候偏冷,光照较差,无霜期较短,雨量充沛,全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带。 全县气候差异较大,根据张川县气象站19572010年实测气象资料统计,其干燥度在0.621.01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99.3mm,最大826.4mm(2003年),最小409.4mm(1972年),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总水量的59.3%。且多以大雨。
12、暴雨出现,历时长,强度大,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其特点是夏秋多雨,春冬干旱少雨。20年一遇24h最大降水量为108.2mm,36h最大降水量为72.3mm。多年平均气温为7.2,最高31.7,最低-20.6,蒸发量1409.5mm,无霜期163天。多年平均风速为2.9ms,最大2hs,且多西北风,冬春季较频繁。 2.3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2010年全县生产总量达到15.6亿元,同比增长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1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亿元,同比增长12.7%;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027亿元,同比增长25%;财政支出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21%;城镇
1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85元,同比增长15.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80元,同比增长12.4%。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0789hm2,粮食作物面积32762hm2,总产88588t。其中夏收作物播种面积15815hm2,单产2000kghm2,总产31630t;秋粮作物面积19611hm2(包括复种),单产2904kghm2,总产56958t,人均有粮305kg。 2.4历史山洪灾害情况防御现状 2.4.1历史山洪灾害情况 根据张川县水务局提供的调查资料统计,本次防治的9个小流域累计发生山洪灾害共118次,累计死亡人数69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9.76亿元。建国以来,全县重大山洪灾害情况如下:
14、1968年6月1116日连降大雨,6天降雨147.2mm,马关乡上豆沟一带降雨189.3mm,使该区域河流水位猛涨,在14日洪水冲走了3头牛,12只羊和3个人。本次暴雨马关、梁山两乡倒塌房屋共172间,受伤12人,死伤家畜约120多头,冲毁农田489亩,道路36km,受灾人口达2700多人。 1976年7月13日,在县西部经历一次罕见的暴雨,8h内降雨量达89.3mm,使樊河、汤峪河水位猛涨,恭门、闫家两乡受损严重,本次暴雨共死42人,受伤178人,家畜死伤无数,冲毁民房1781间,桥梁6座,农田3117亩,公路36km,受灾群众达13110人,直接经济损失约6000万元以上。 1987年8月
15、13日,因连降大雨,使胡川乡宁马村发生滑坡,滑坡面积1700多亩,6户群众被淹没,死亡26人,大家畜67头,2个自然村277人受灾。 1992年7月1422日,连降大雨,全县一半以上的区域受灾,受灾最严重的乡镇有马关、大阳、张川镇、胡川等,本次灾害6处滑坡,死亡137人,倒塌房屋3770间,冲毁农田12170亩,812km道路受损,冲毁河堤5.6km,冲毁水利设施118处,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 1998年7月11日晚,在恭门乡境内麻山梁一带因暴雨引发了山洪灾害,使麻山、张窑、团结、西关4个村受灾最大,死3人,冲走家畜68头,冲毁民房78间,学校1所,农田298亩。 2003年9月,连降1
16、7天大雨,致使龙山镇东关村洪家堡子发生滑坡,使12户民房被淹埋,死伤家畜117头,直接经济损失2300多万元。 2010年5月320日,全县连降多次暴雨,最东部恭门、闫家、马鹿3乡镇受灾严重,在23个村倒塌房屋271间,冲毁1所学校,受伤8人,冲走牛羊36头,冲毁农田3117亩,道路27km,直接经济损失2178万元。 2010年7月1127日,在全县范围内连降大雨,使龙山镇、木河两乡镇受灾最严重,最严重的有13个村,倒塌房屋317间,冲毁学校2所,死亡2人,伤17人,毁坏农田1160亩,道路12km,直接经济损失1112万元。 2.4.2防御非工程措施现状2011年,在山洪灾害防治区建成自动
17、雨量站23个(其中4个属气象部门建设)、自动水位站2个、简易雨量站72个、共享县气象部门已有10个监测站点,组成雨水情监测站网;在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建设监测预警平台;建成覆盖整个防治区15个乡镇的预警广播喇叭90套、手摇报警器71套、铜锣30面;编制县、乡、村三级预案118个;开展防灾宣传、培训及组织演练等非工程措施,实现水雨情实时监控、实时预警、群测群防的目标。 2.4.3防御工程措施现状 境内有水库两座,先后进行了抗震加固、改扩建及除险加固等工程,运行良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共修建了16座中小型淤地坝,但都以淤满报废,已失去了调洪功能。现有防洪堤防12处,共计10.473km。具体情况如下:
18、 东峡水库:始建于1958年,位于渭河二级支流南河上游,坝址以内控制流域面积64.8km2,水库总库容520.8万m3,属小(一)型水库,主要建筑物有大坝、输水洞、泄洪洞。2007年列入国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计划,于2010年8月底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完成。 石峡水库:始建于1966年,位于渭河二级支流清水河上游,坝址在张棉乡庙川村,距张棉乡政府6km,距张川县城25km,主河槽长度12.5km,控制流域面积32.6km2。总库容为576万m3,属小(一)型水库。为了延长大坝寿命,于1997年在原坝面的基础上进行了改扩建工程,2008年并列入省2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之一,2010年8月底除险
19、加固工程已全面竣工,该库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排沙洞、竖井式溢洪洞3部分组成,是1座以灌溉、农村供水、防洪等综合功能的水库。 龙山西沟段堤防工程:堤防类型为砼护堤护坡式,堤防长1.17km,保护耕地面积596亩,保护人口1597人。 龙山镇北河堤防工程:堤防类型为砼护坡护坡式,堤防长3.278km,保护耕地面积1140亩,保护人口3170人。 龙山镇南沟连柯村堤防工程:堤防类型为浆砌石护坡式,堤防长360m,保护耕地面积80亩,保护人口350人。 龙山西沟除险加固堤防工程:堤防类型为砼护堤护坡式,堤防长415m,保护耕地面积150亩,保护人口1597人。 木河水沟堤防工程:堤防类型为砼护堤护坡式,
20、堤防长115m,保护耕地面积27亩,保护人口116人。 木河庄河堤防工程:堤防类型为砼护堤护坡式,堤防长300m,保护耕地面积100亩,保护人口540人。 胡川仓下堤防工程:堤防类型为砼护堤护坡式,堤防长436m,保护耕地面积34亩,保护人口336人。 刘堡乡刘堡村堤防工程:堤防类型为浆砌块石护坡式,堤防长298km,保护耕地面积83亩,保护人口316人。 张川镇南沟堤防工程:堤防类型为浆砌块石护坡式,堤防长2.715km,保护耕地面积1018亩,保护人口6780人。 马鹿长宁段堤防工程:堤防类型为浆砌块石护坡式,堤防长490m,保护耕地面积45亩,保护人口817人。 马鹿龙口村堤防工程:堤防
21、类型为浆砌块石护坡式,堤防长310m,保护耕地面积230亩。 恭门镇天河堤防工程:堤防类型为浆砌块石护坡式,堤防长586m, 保护耕地面积50亩,保护人口368人。3.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3.1划分原则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在调
22、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人员分布等,分析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合理划分危险区、安全区。3.2“两区”的基本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张川镇、龙山镇、恭门镇、乡15个乡镇及所辖的101个行政村村,山洪灾害区社会经济情况见附表。4.组织指挥体系4.1组织指挥机构4.1.1县级组织指挥机构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电 话:有山洪灾害防御任务的乡(镇)要成立防汛指挥机构,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乡(镇)主管领导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防汛指挥机构下设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小组和23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乡(镇)内各行政
23、村要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层民兵为主体的12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乡(镇)、区、县防汛办备查。4.2职责和分工4.2.1县级防汛指挥机构职责县防汛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全县防汛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县水务局,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具有指导、协调、监督、执行职能,负责向各乡镇及城防个单位防汛指挥机构传达国家防总和省防的精神;及时收集各地上报的有关情况,并及时上报省防汛指挥部;负责编制全县防汛工作方案和城县防洪应急预案;及时掌握全县汛情、雨情、工情、灾情,
24、组织实施抗洪抢险;组织灾后处置;做好协调工作。4.2.2县级防汛指挥机县级防汛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辖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部门各负其责,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主要职责有:1、传达县防汛指挥部的工作指令并监督落实;2、收集各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县防汛指挥部报告;3、负责灾情和救灾工作信息发布;4、及时收集信息、综合评估灾情,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5、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救灾工作;6、负责处理指挥部日常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4.2.3乡(镇)防汛指挥机构职责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在县级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具体组织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
25、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等,具体职责有:1、负责组织、领导全乡救灾应急工作;2、部署救灾应急准备措施;3、督促检查救灾应急工作的人、财、物落实情况;4、出现灾情情况后,要及时到救灾现场,实施靠前指挥;5、研究解决有关应急工作的重大问题。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负责本行政村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险等工作。4.2.4明确工作职责4.2.4.1监测组成员单位:水务、国土资源、气象、水文、水库等部门。职责:负责监测辖区雨量站、气象站等的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泥石流沟、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4.2.4.2信息组成员单位:水务、国土资源、气象、水文、水库、
26、电信、移动通讯等部门。职责:负责对县级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4.2.4.3转移组成员单位:交通、公安等部门。职责: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4.2.4.4调度组成员单位:水务、供销、林业、交通、民政、农办等部门。职责: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质、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4.2.4.5保障组成员单位:财政、政府
27、办、发改局、电力、国土资源、粮食、卫生等部门。职责: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做好卫生保障和防疫工作。4.2.4.6应急抢险队成员单位:武装部、武警、住建局、环卫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职责: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4.2.4.7信号发送员成员单位:广电局、电信、移动、电台、电视台、水务局等部门。职责: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5.监测预警5.1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5.1.1临界雨量值各有防御山洪任务的乡(镇)要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
28、情况,根据各地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地貌及流域地面条件、前期降雨量及当地10年、50年、100年频率设计暴雨量等为主要参数,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划定成灾暴雨等级,确定避灾的预警程序、规定预警信号和警报信号,发出山洪灾害等级预报。5.1.2临界水位各有防御山洪任务的乡(镇)要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溪河水位情况,分析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溪河水位值及变化情况;有的河流可将上游水情变化作为判断是否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依据。5.2实时监测5.2.1监测内容各区域内监测组负责监测辖区内降雨、水位、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一旦有发生险情迹象,立即向上一级部门汇报,以便在最短
29、的时间组织人员进行抢险。5.2.2监测要求各监测组根据本区域内防御山洪预案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5.2.3监测系统的设立2011年已经在易发山洪、泥石流的乡镇布设了测站或简易测量设施,有检测设施的乡村,要选拔素质高,责任性强的村干部在汛期进行24小时监测和及时上报监测数据,确保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实用性。5.3通信5.3.1选取适宜的通信方式。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电视、广播、电话、传真、短信、对讲机、手摇报警器、锣鼓号等。5.4预报预警5.4.1预报内容气象预报、溪河洪水预报、水文水位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气象预报由县气象局发布,溪河
30、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由县水务局发布,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由县国土资源局发布。5.4.2预警分类根据国家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指导意见,山洪灾害预警强度分为三个,即,黄色为级、橙色为级、红色为级。(1)级(黄色)警报。当6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防灾状态,由防汛指挥机构发出黄色警报信号。(2)级(橙色)警报。发出黄色警报信号后,降雨仍在持续,洪水接近警戒水位时,或者3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紧急防灾状态,由防汛指挥机构发出橙色警报信号。(3)级(红色)警报。发出橙色警报信号后,降雨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水库、塘堰、堤防洪水超过警戒水位且水位仍在上涨,有溃坝、决
31、堤征兆或者3小时降雨量达到100毫米时,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特别紧急防灾状态,由防汛指挥机构发出红色警报信号。必要时,可向危险区直接发布红色警报信号,组织危险区群众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5.4.3预警程序预警程度可分为一般情况下的预警和紧急情况下的预警。一般情况下的预警可按照镇村组户的程序进行。紧急情况下的预警可按村直接报告县防汛办和镇防汛指挥部,县防汛指挥部可以直接将指令发布到村、组、户。当山洪灾害发生在一个行政村时,由村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组长发出预警,按照三级10分钟、二级5分钟、一级3分钟的速度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由镇防汛指挥部全镇通报,并报告县防汛指挥部。当山洪灾害发生在不同行政村时,
32、由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指挥长发出预警,按照三级10分钟、二级5分钟、三级3分钟的速度向县防汛指挥部报告并通知下游。5.4.4预警启用时机(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2)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3)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4)水库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5.4.5预警发布及程序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各地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1)在一般情
33、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指挥机构发布(见附图1)。(2)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县级防汛指挥部和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5.4.6预警方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如电话、手机短信等)、报警信号(如手摇报警器、锣鼓号、高音喇叭、燃放鞭炮、烟火、火把等);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6.转移安置6.1转移安置由于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危害很大,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常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毁坏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等设施,甚至可能导致
34、水库、塘坝溃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当发生山洪灾害时,人员撤离避险的难度大,因此这些村组应实施就地避险转移方案和制定转移安置计划。6.1.1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气象、水文、国土部门的雨情、水情和各种监测信息之后,在雨量达到临界降雨,暴雨可能诱发山洪时,应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山洪警报命令,及时启动预警系统,实施就地避险方案,及时准确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数量,做到不漏一人。6.1.2转移原则根据山洪预报,接到紧急转移避险警报后,村组组织危险区的群众快速、有序地撤离避险,转移应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
35、转移为主。6.1.3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各涉及乡镇已规划制定了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当处于非泥石流区时,应立即通知该泥石流沟下游区可能波及到的村、乡、镇或学校等单位,密切注视泥石流的变化发展趋势,及时向上级报告,以便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工作。6.1.4各村已制作了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机、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了涉及的农户
36、和学校等单位,标明了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6.1.5山洪、泥石流易发区应设警示牌,标明灾害类型等级等。6.1.6各乡(镇)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6.1.7各乡(镇)要在本级防御山洪预案中制定当交通、通讯中断时,乡、村(组)躲灾避灾的应急措施。6.2转移安置纪律转移工作采取县、乡(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7.抢险救灾7.1抢险救灾准备7.1.1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通过公众煤体、下发防汛知识手册、宣传画和山洪灾害等知识手册,大力宣传有关山洪灾害防治方面的
37、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常识,普及防御山洪灾害的基本知识,提高民众对山洪灾害的认识和减灾、避灾意识,使山洪灾害防灾减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7.1.2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组织抢险,是避免和减少山洪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汛期前,由武装部组织各乡镇人武部,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以民兵为骨干的抢险队伍。抢险队伍在乡、镇防汛指挥部的指挥下,分布在水库、堤防和其他重点地区。抢险队伍要做好组织、思想、物资的一切准备,做到纪律严明、组织落实,一旦发生险情要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公安局交警部门应负责调度提供防汛及抢险工作所需车辆,重点要
38、保证人员转移,抢险队伍运送和防汛抢险物资及食品运送用车。交通、建设部门要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大汛,道路造成毁坏,致使车辆无法通行的情况下,及时抢修道路、桥涵,保证通往灾害区的公路保持畅通,抢险人员及抢险物资及时运送到位。卫生部门应及时做好医疗救护和治疗工作,防止疫情发生。7.1.3抢险救灾的准备各山洪、泥石流易发区要配备充足的抢险物资,需准备的主要抢险物资包括:土石料、木材、铁线、编织袋、彩条布、草袋、汽油、柴油等,各种抢险物资必须配备到位。在汛前要落实好有关抢险救助器材,如车辆、救生衣具、雨鞋、矿灯等,并搞好技术培训。财政部门应备好各种抗洪抢险物资,在险情发生时,一定要保证抢险物资的供应;
39、及时安排和下拨防汛抢险物资和资金;保证抗洪抢险队伍的后勤供应。7.2抢险、救灾7.2.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伍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7.2.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各乡镇在汛期前应组织专人对山洪、泥石流易发区进行汛前的严格检查,对建筑物的安全级别进行认定,一旦发现建筑物无法达到汛期要求,要及时向上一级汇报,以便及时抢修,重点地段的建筑物应派专人24小时监守。7.2.3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各级行政首长和防汛指挥部成员应亲临灾害抢护第一线,指挥组织抢护。抢护对象首先是人,先抢护老、弱、病、残、孕,伤员在当地做医疗处置后,送医院救治;将围困在危险区和危险建筑物内的人员救出,将埋于地下还未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电用蒸汽机锅炉非陆地车辆用产品供应链分析
- 投标报价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联盟(许洛平)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题 含解析
- 舞台灯光调节器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区块链社交网络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医学研究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网络摄像机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药用蛋白胨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动作识别传感器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在线数据存储服务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特种设备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和有关记录制度
-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手册(通用版本)
-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检修作业审批表
- 锅炉拆除施工方案(最新)
- 心肺复苏教案Word版
- 【公开课课件】6.4.2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 旅游系关于导游回扣论文
- 油气回收施工方案
- 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金融专业
- 会计科目分类明细表及借贷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