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6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人类遗 传病 必备知识三步夯实 1 1【主干知识主干知识 体系构建体系构建】 2 2【易错易混易错易混 分点排查分点排查】 1.1.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和测交实验的叙述下列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和测交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_ 因为因为F F2 2出现了性状分离出现了性状分离, ,所以该实验能否定融合遗传。所以该实验能否定融合遗传。 F F1 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 F1 1配子种类及比例配子种类及比例, ,但无法推但无法推 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若若F F1 1产生配子时成
2、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 , 且性状分离比接近且性状分离比接近11”,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自然状态下自然状态下,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AA和和aaaa的豌豆植株混合种植的豌豆植株混合种植, ,子一代中出现基因型为子一代中出现基因型为 AAAA、AaAa、aaaa的个体。的个体。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具有两对相对性状( (只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只涉及两对等位基因, ,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的纯合的纯合 亲本杂交得亲本杂交得F F1 1, F, F1 1自交得自交得F
3、 F2 2, ,与亲本相比与亲本相比, F, F2 2中重组类型个体一定占中重组类型个体一定占3/83/8。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YyRrYyRr的豌豆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的豌豆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提示提示: :雌配子的数量远远小于雄配子的数量。雌配子的数量远远小于雄配子的数量。 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受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受精时, ,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组合。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组合。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测交的个体测交, ,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3131或或121,121,则该遗传遵则该遗传遵 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循基因的自
4、由组合定律。 2.2.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的叙述, ,错误的有错误的有_ _。 萨顿通过果蝇的白眼和红眼这一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萨顿通过果蝇的白眼和红眼这一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的假说。的假说。 F1F1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的红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F2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中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数量比为31,31,说说 明果蝇红眼为显性明果蝇红眼为显性, ,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伴伴X X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是患者男多
5、女少。染色体遗传病的特点是患者男多女少。 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正常情况下男性的X 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 ,一定传给女儿。一定传给女儿。 调查遗传病遗传方式可以在人群中调查调查遗传病遗传方式可以在人群中调查, ,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可以在患者家系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可以在患者家系 中调查。中调查。 只有具有性别分化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之分。只有具有性别分化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之分。 女性的某一条女性的某一条X X染色体来自父亲的概率是染色体来自父亲的概率是1/2,1/2,男性的男性的X X染色体来自母亲的概率染色体来自母亲的概率 是是1 1。 伴伴X X染色体遗传病在男性中发病率等于患病基因
6、频率。染色体遗传病在男性中发病率等于患病基因频率。 遗传病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 3【高考真题高考真题 拆项诊断拆项诊断】 根据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根据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 1.1.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只有一种性状, ,则亲本均为纯合子。则亲本均为纯合子。 (2019(2019全国卷全国卷T5T5改编改编) ( ) ( ) 2.2.若某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若某对相对性状的基
7、因(B/b)(B/b)位于位于X X染色体上且含有基因染色体上且含有基因b b的花粉不育的花粉不育, ,则隐性则隐性 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中。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性中。(2019(2019全国卷全国卷T5A) ( )T5A) ( ) 3.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 ,要满足子二代符合要满足子二代符合31,31,需要显性基因对于隐性需要显性基因对于隐性 基因为完全显性。基因为完全显性。(2018(2018江苏高考江苏高考T6T6改编改编) )( )( ) 4.4.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2017(2017江苏高考江苏高考T6
8、A) ( )T6A) ( ) 分析分析: :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5.5.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 ,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2017(2017全国卷全国卷T6D)T6D) ( ) ( ) 分析分析: :若高茎豌豆是杂合子若高茎豌豆是杂合子, ,子代也会出现性状分离。子代也会出现性状分离。 6.6.伴伴X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2016(2016全国卷全国卷T
9、6T6改编改编) ( ) ) ( ) 分析分析: :伴伴X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 平方。平方。 关键能力多维提升 考点一考点一 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应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应用( (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 【典型考题典型考题 精讲研析精讲研析】 典例典例1 1 (2020(2020全国全国卷卷) )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控制某种植物叶形、叶色和能否抗霜霉病3 3个性状的基因分个性状的基因分 别用别用A/aA/a、B/bB/b、D/dD/d表示表示, ,且位于且
10、位于3 3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表现型不同的4 4种植株种植株: : 板叶紫叶抗病板叶紫叶抗病( (甲甲) )、板叶绿叶抗病、板叶绿叶抗病( (乙乙) )、花叶绿叶感病、花叶绿叶感病( (丙丙) )和花叶紫叶感病和花叶紫叶感病 ( (丁丁) )。甲和丙杂交。甲和丙杂交, ,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 ;乙和丁杂交乙和丁杂交, ,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子代出现个体数相近 的的8 8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种不同表现型。回答下列问题: : (1)(1)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根据甲和丙的杂交结果, ,可知这可知这3 3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对相对性状的显
11、性性状分别是 _。 (2)(2)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根据甲和丙、乙和丁的杂交结果, ,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可以推断甲、乙、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 别为别为_、_、_和和_。 (3)(3)若丙和丁杂交若丙和丁杂交, ,则子代的表现型为则子代的表现型为_。 (4)(4)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选择某一未知基因型的植株X X与乙进行杂交与乙进行杂交, ,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统计子代个体性状。若发现叶 形的分离比为形的分离比为3131、叶色的分离比为、叶色的分离比为11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11,则则 植株植株X X的基因型为的基因型为_
12、。 【名师点拨名师点拨】 素养考查素养考查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情境载体情境载体借助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情境借助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情境 价值导向价值导向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能利用假说能利用假说- -演绎的方法演绎的方法, ,利用逆向思维利用逆向思维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 (1)(1)板叶紫叶抗病板叶紫叶抗病( (甲甲) )与花叶绿叶感病与花叶绿叶感病( (丙丙) )杂交杂交, ,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子代表现型均与甲相同, ,即均即均 为板叶紫叶
13、抗病为板叶紫叶抗病, ,因此子代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因此子代具有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2)由甲和丙杂交的结果可知由甲和丙杂交的结果可知, ,甲和丙分别为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甲和丙分别为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 ,可以写可以写 出甲和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出甲和丙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aabbddaabbdd。由乙和丁杂交的结果可知。由乙和丁杂交的结果可知, ,乙乙 和丁杂交中应包含三个测交组合和丁杂交中应包含三个测交组合, ,结合板叶、紫叶、抗病为显性性状结合板叶、紫叶、抗病为显性性状, ,可以写出可以写出 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乙和丁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
14、DdAabbDd、aaBbddaaBbdd。 (3)aabbdd(3)aabbdd(丙丙) )和和aaBbdd(aaBbdd(丁丁) )杂交杂交, ,子代的基因型为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因此表现因此表现 型为花叶绿叶感病、花叶紫叶感病。型为花叶绿叶感病、花叶紫叶感病。 (4)(4)植株植株X X与与AabbDd(AabbDd(乙乙) )进行杂交进行杂交, ,子代叶形的分离比为子代叶形的分离比为3131、叶色的分离比为、叶色的分离比为 1111、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能否抗病性状的分离比为11,11,可推出植株可推出植株X X各性状的基因型为各性状
15、的基因型为AaAa、BbBb、 dddd。 答案答案: :(1)(1)板叶、紫叶、抗病板叶、紫叶、抗病 (2)AABBDD(2)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aaBbdd (3)(3)花叶绿叶感病、花叶紫叶感病花叶绿叶感病、花叶紫叶感病 (4)AaBbdd(4)AaBbdd 【核心知识核心知识 精准解读精准解读】 1.1.图解孟德尔遗传定律与假说图解孟德尔遗传定律与假说- -演绎法演绎法: : 2.2.图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图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 : 3.3.图解性状分离比出现异常的原因图解性状分离比出
16、现异常的原因: : (1)(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 : 显性纯合致死显性纯合致死2121 隐性纯合致死隐性纯合致死全为显性全为显性 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121121 显性花粉致死显性花粉致死1111 隐性花粉致死隐性花粉致死全为显性全为显性 (2)(2)两对相对性状的异常分离比两对相对性状的异常分离比 自由组合定律的异常分离比自由组合定律的异常分离比: : aaaa或或bbbb成对存在时表现同一性状成对存在时表现同一性状934934 单显性表现同一性状单显性表现同一性状961961 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同一性状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同一性状12311231 单
17、显性和双隐性表现同一性状单显性和双隐性表现同一性状9797 有显性基因就表现出同一性状有显性基因就表现出同一性状151151 基因完全连锁现象基因完全连锁现象: : 图图1 1 图图2 2 【热点预测热点预测 精练题组精练题组】 【考向一考向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1.孟德尔说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 ,决定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决定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 性性”。下列遗传实验材料的选择可能不适合的是。下列遗传实验材料的选择可能不适合的是( () ) A.A.用用T T2 2噬菌体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噬菌体研究生
18、物的遗传物质 B.B.用山柳菊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用山柳菊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 C.C.用果蝇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用果蝇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D.D.用大肠杆菌研究用大肠杆菌研究DNADNA的复制方式的复制方式 【解析解析】选选B 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DNA进入细菌内进入细菌内, ,蛋白质留在外面蛋白质留在外面, ,因此因此T T2 2噬噬 菌体是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良好材料菌体是研究生物遗传物质的良好材料,A,A正确正确; ;山柳菊没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山柳菊没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 且花小且花小, ,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 ,不适合作为研究基因
19、的遗传规律的材料不适合作为研究基因的遗传规律的材料,B,B错误错误; ; 摩尔根利用果蝇为材料摩尔根利用果蝇为材料, ,证明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证明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位于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C,C正确正确; ;大大 肠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肠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 ,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拟核区只有一个大型环状拟核区只有一个大型环状 DNADNA分子分子, ,因此研究因此研究DNADNA复制过程适合选用大肠杆菌复制过程适合选用大肠杆菌,D,D正确。正确。 2.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
20、 ) A.A.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先杂交再测交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先杂交再测交 B.B.孟德尔得到了高茎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矮茎=3034,=3034,属于属于“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的内容的内容 C.C.孟德尔摒弃了融合遗传的观点孟德尔摒弃了融合遗传的观点, ,提出成对遗传因子不相融合的假说提出成对遗传因子不相融合的假说 D.D.孟德尔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为了验证假说, ,进行了纯合亲本正反交的重复实验进行了纯合亲本正反交的重复实验 【解析解析】选选C C。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先杂交再自交。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先杂交再自交,A,A错误错误; ;孟德尔孟德尔
21、得到了高茎得到了高茎矮茎矮茎=3034,=3034,属于实验验证属于实验验证,B,B错误错误; ;孟德尔摒弃了融合遗传的观孟德尔摒弃了融合遗传的观 点点, ,提出成对遗传因子不相融合的假说提出成对遗传因子不相融合的假说,C,C正确正确; ;孟德尔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为了验证假说, ,进行了测进行了测 交的实验交的实验,D,D错误。错误。 3.(20203.(2020徐州一模徐州一模) )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 ) A.A.豌豆杂交时对父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豌豆杂交时对父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套袋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套袋套袋 B.
22、FB.F1 1测交将产生测交将产生4 4种表现型比例相等的后代种表现型比例相等的后代, ,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C.自由组合定律是指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 F1 1产生的产生的4 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自由结合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自由结合 D.D.选择具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特性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选择具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特性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 因之一因之一 【解析解析】选选D D。豌豆杂交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豌豆杂交时对母本的操作程序为去雄套袋套袋人工授粉人工授粉 套套 袋袋,A,A错误错误;F;F1 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测
23、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 ,比例为比例为1 11 11 11,1,这是演绎推这是演绎推 理理,B,B错误错误; ;自由组合定律指自由组合定律指F F1 1在形成配子时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 此分离此分离,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F1 1产生的产生的4 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 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随机结合是受精作用,C,C错误错误; ;孟德尔选择豌豆是因为其自然条件下是自花闭花孟德尔选择豌豆是因为其自然条件下是自花闭花 受粉特性受粉特性, ,自然条件下是纯合子自然条件下是纯合
24、子, ,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科学选材是孟德尔科学选材是孟德尔 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实验成功的原因之一,D,D正确。正确。 【考向二考向二】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 4.(4.(多选多选) )水稻的非糯性水稻的非糯性(W)(W)对糯性对糯性(w)(w)为显性为显性, ,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色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色, , 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色。将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色。将W W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基因用红色荧光标记,w,w基因用蓝色荧光标基因用蓝色荧光标 记。下面对纯种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记。下面对纯种
25、非糯性与糯性水稻杂交的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不考虑基因突不考虑基因突 变变) () () ) A.A.观察观察F Fl l未成熟花粉时未成熟花粉时, ,发现发现2 2个红色荧光点和个红色荧光点和2 2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 ,是是 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 B.B.观察观察F Fl l未成熟花粉时未成熟花粉时, ,发现发现1 1个红色荧光点和个红色荧光点和1 1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个蓝色荧光点分别移向两极, ,说说 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明形成该细胞时发生过染色体片段交换 C.C.选择选择F Fl l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
26、, ,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11 D.D.选择选择F F2 2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所有植株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 ,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 3131 【解析解析】选选A A、B B、C C。观察。观察F F1 1WwWw未成熟花粉时未成熟花粉时, ,发现发现2 2个红色荧光点和个红色荧光点和2 2个蓝色荧个蓝色荧 光点分别移向两极光点分别移向两极, ,即含即含2 2个红色荧光点个红色荧光点WWWW的染色体与含的染色体与含2 2个蓝色荧光点个蓝色荧光点wwww的同的同 源染色体在分离源染色体在分离, ,因
27、此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因此是分离定律的直观证据, ,故故A A正确正确; ;观察观察F F1 1未成熟花粉时未成熟花粉时, , 发现发现1 1个红色荧光点个红色荧光点W W和和1 1个蓝色荧光点个蓝色荧光点w w分别移向两极分别移向两极, ,可能形成该细胞时发生可能形成该细胞时发生 过染色体片段交换过染色体片段交换, ,导致一条染色体上既有导致一条染色体上既有W W又有又有w w基因存在基因存在,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的后期的后期, ,可发生可发生1 1个红色荧光点个红色荧光点W W和和1 1个蓝色荧光点个蓝色荧光点w w分别移向两极的现象分别移向两极的现象, ,故故B B正正
28、 确确; ;选择选择F F1 1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 ,又由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又由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 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11,故故C C正确正确; ;根据以根据以 上分析可知上分析可知,F,F2 2的基因型有的基因型有1/4WW1/4WW、1/2Ww1/2Ww、1/4ww,1/4ww,选择选择F F2 2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成熟花粉用碘液染色, , 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理论上蓝色花粉和红色花粉的比例为11,11,故故D D错误。错误。 5.5
29、.果蝇有果蝇有4 4对染色体对染色体, ,其中其中号为常染色体。纯合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号为常染色体。纯合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 长翅长翅, ,从野生型群体中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果蝇。下从野生型群体中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果蝇。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表现型表现型相关基因型相关基因型基因所在染色体基因所在染色体 甲甲黑檀体黑檀体eeee 乙乙黑体黑体bbbb 丙丙残翅残翅ffff A.BA.B、b b与与F F、f f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B.甲与乙杂交得甲与乙杂交得F
30、 F1 1,F,F1 1自由交配产生自由交配产生F F2 2,F,F2 2的灰体长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的灰体长翅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161/16 C.C.甲与丙杂交得甲与丙杂交得F F1 1,F,F1 1自由交配产生自由交配产生F F2 2,F,F2 2灰体残翅果蝇中雌、雄比例为灰体残翅果蝇中雌、雄比例为1111 D.D.乙与丙杂交得乙与丙杂交得F F1 1,F,F1 1自由交配产生自由交配产生F F2 2,F,F2 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9331 【解析解析】选选C C。B B、b b与与F F、f f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号染色体上号染
31、色体上, ,其遗传不遵循基其遗传不遵循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故故A A错误错误; ;甲甲(BBeeFF)(BBeeFF)与乙与乙(bbEEFF)(bbEEFF)杂交杂交, ,所得所得F F1 1(BbEeFF)(BbEeFF)自自 由交配产生由交配产生F F2 2,F,F2 2中灰体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中灰体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_E_FF,3/4B_E_FF,3/43/4=9/16,F3/4=9/16,F2 2 灰体长翅果蝇中纯合子灰体长翅果蝇中纯合子(BBEEFF)(BBEEFF)所占比例为所占比例为1/41/41/41/49/16=1/9,9/16=1/9,故
32、故B B错错 误误;、染色体为常染色体染色体为常染色体, ,与性别决定无关与性别决定无关, ,因此甲与丙杂交因此甲与丙杂交, ,所得所得F F1 1自由交自由交 配产生的配产生的F F2 2中中, ,灰体残翅个体的雌、雄比例为灰体残翅个体的雌、雄比例为11,11,故故C C正确正确; ;乙乙(bbEEFF)(bbEEFF)与丙与丙 (BBEEff)(BBEEff)杂交杂交, ,所得所得F F1 1的基因型为的基因型为BbEEFf,BbEEFf,但由于但由于B B、b b与与F F、f f位于同一对同源染位于同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色体上( (基因基因b b与与F F在一条染色体上在一条染色体上,
33、,基因基因B B与与f f在一条染色体上在一条染色体上),F),F1 1自由交配产生自由交配产生 的的F F2 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EEFFBBEEffBbEEFf=112,bbEEFFBBEEffBbEEFf=112,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表现型及比例为黑 体长翅体长翅灰体残翅灰体残翅灰体长翅灰体长翅=112,=112,故故D D错误。错误。 【考向三考向三】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与变形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与变形 6.(20206.(2020济宁一模济宁一模) )洋葱鳞茎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洋葱鳞茎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 ,研究人员用红色鳞茎研究人员用红色鳞茎 洋葱与白色鳞茎洋葱杂
34、交洋葱与白色鳞茎洋葱杂交,F,F1 1全为红色鳞茎洋葱全为红色鳞茎洋葱,F,F1 1自交自交,F,F2 2中红色、黄色和白色中红色、黄色和白色 鳞茎洋葱分别有鳞茎洋葱分别有119119株、株、3232株和株和1010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株。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A.洋葱鳞茎的不同颜色是由叶绿体中的不同色素决定的洋葱鳞茎的不同颜色是由叶绿体中的不同色素决定的 B.FB.F2 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的红色鳞茎洋葱中与F F1 1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4/94/9 C.FC.F2 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现型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现型, ,比例是比例是3/83/8 D.F
35、D.F2 2中的黄色鳞茎洋葱进行测交中的黄色鳞茎洋葱进行测交, ,得到白色洋葱的概率为得到白色洋葱的概率为1/31/3 【解析解析】选选D D。洋葱鳞茎的颜色由细胞液中的色素决定。洋葱鳞茎的颜色由细胞液中的色素决定,A,A错误错误; ;根据题干信息可根据题干信息可 得得F F2 2中不同颜色鳞茎洋葱的表现型比例大致为中不同颜色鳞茎洋葱的表现型比例大致为12(9+3)31,12(9+3)31,满足两对等位基满足两对等位基 因控制性状的分离比因控制性状的分离比, ,故故 F F1 1的基因型为的基因型为AaBb,AaBb,则则F F2 2的红色鳞茎洋葱中基因型为的红色鳞茎洋葱中基因型为 AaBbA
36、aBb的概率为的概率为1/41/412/16=1/3,B12/16=1/3,B错误错误;F;F2 2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现型黄色鳞茎中出现了亲本没有的表现型黄色鳞茎 洋葱洋葱,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aaBB和和aaBb(aaBb(或或AAbbAAbb和和Aabb),Aabb),占占3/16,C3/16,C错误错误;F;F2 2中的黄色鳞茎洋中的黄色鳞茎洋 葱葱(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aaBB和和aaBbaaBb或或AAbbAAbb和和Aabb )Aabb )进行测交进行测交, ,得到白色洋葱的概率为得到白色洋葱的概率为 1/31/30+2/30+2/31/2=1/3,D1/2=1/
37、3,D正确。正确。 7.(20207.(2020山东等级考山东等级考) )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 ,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 M 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 ,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 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Ts突变为突变为 ts,Tsts,Ts对对tsts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 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 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 ,但由于但由于A 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 ,甲植株的株高
38、表现正常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 , 乙植株矮小。为研究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 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 ,进行了以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 : 实验一实验一: :品系品系M(TsTs)M(TsTs)甲甲(Atsts)F(Atsts)F1 1中抗螟中抗螟非抗螟约非抗螟约 为为1111 实验二实验二: :品系品系M(TsTs)M(TsTs)乙乙(Atsts)F(Atsts)F1 1中抗螟矮株中抗螟矮株非抗非抗 螟正常株高约为螟正常株高约为1111 (1)(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_, ,实验二的实验二的F F1 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中非抗螟
39、植株的性别表现为 _(_(填填“雌雄同株雌雄同株”“”“雌株雌株”或或“雌雄同株和雌株雌雄同株和雌株”) )。 (2)(2)选取实验一的选取实验一的F F1 1抗螟植株自交抗螟植株自交,F,F2 2中抗螟雌雄同株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非抗螟雌雄 同株约为同株约为211211。由此可知。由此可知, ,甲中转入的甲中转入的A A基因与基因与tsts基因基因_( (填填“是是”或或 “不是不是”) )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F2 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若将。若将F F2 2中中 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 ,子代
40、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3)(3)选取实验二的选取实验二的F F1 1抗螟矮株自交抗螟矮株自交,F,F2 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非 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3131,由此可知由此可知, ,乙中乙中 转入的转入的A A基因基因_(_(填填“位于位于”或或“不位于不位于”)2)2号染色体上号染色体上, ,理由是理由是_。 F F2 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 ,说明说明A 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 ,还对还对F F
41、1 1的繁殖的繁殖 造成影响造成影响, ,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_。F F2 2抗螟矮株中抗螟矮株中tsts基基 因的频率为因的频率为_,_,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 ,种植种植F F2 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抗螟矮株使其随机 受粉受粉, ,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 ,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 的比例为的比例为_。 【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本题主要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 (1)(1)根据题意可知根据题意可知, ,基因基因Ts
42、Ts存在时表现为雌雄同株存在时表现为雌雄同株, ,当基因突变为当基因突变为tsts后表现为雌后表现为雌 株株, ,玉米雌雄同株玉米雌雄同株M M的基因型为的基因型为TsTs,TsTs,则实验中品系则实验中品系M M作为父本作为父本, ,甲和乙的基因型甲和乙的基因型 为为tsts,tsts,则作为母本。由于基因则作为母本。由于基因A A只有一个插入玉米植株中只有一个插入玉米植株中, ,因此该玉米相当于因此该玉米相当于 杂合子杂合子, ,可以看作可以看作AO,AO,没有插入基因没有插入基因A A的植株基因型看作的植株基因型看作OO,OO,则分析实验如下则分析实验如下: : 实验一实验一: :品系品
43、系M(OOTsTs)M(OOTsTs)甲甲(AOtsts) F(AOtsts) F1 1AOTstsAOTsts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1OOTsts非抗非抗 螟雌雄同株螟雌雄同株1;1; 实验二实验二: :品系品系M(OOTsTs)M(OOTsTs)乙乙(AOtsts) F(AOtsts) F1 1AOTstsAOTsts抗螟雌雄同株矮株抗螟雌雄同株矮株1OOTsts1OOTsts 非抗螟雌雄同株正常株高非抗螟雌雄同株正常株高1 1。 (2)(2)实验一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实验一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OOTsTs OOTsTs AOtsts, AOtsts,杂交产生的杂交产生的F
44、 F1 1的抗螟基因的抗螟基因 型为型为AOTsts,AOTsts,自交后代所有的雌株都是抗螟性状自交后代所有的雌株都是抗螟性状, ,而雌株的基因型为而雌株的基因型为tsts,tsts,因此因此 A A基因和基因和tsts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F2 2的抗螟雌雄同株基因型为的抗螟雌雄同株基因型为AOTsts,AOTsts,抗螟抗螟 雌株的基因型为雌株的基因型为AAtsts,AAtsts,前者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前者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AtsOTs=11,AtsOTs=11,后者只能产后者只能产 生生AtsAts一种配子一种配子, ,因此杂交后代因此杂交后代AAtstsA
45、OTsts=11,AAtstsAOTsts=11,即抗螟雌株即抗螟雌株抗螟雌雄同抗螟雌雄同 株株=11=11。 (3)(3)根据题意可知根据题意可知, ,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OOTsTs OOTsTs AOtsts, AOtsts,产生的产生的F F1 1 的抗螟植株的基因型为的抗螟植株的基因型为AOTsts,AOTsts,自交后代自交后代F F2 2中抗螟中抗螟非抗螟非抗螟=11,=11,雌雄同株雌雄同株 雌株雌株=31,=31,而抗螟雌雄同株而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非抗螟雌株 =3131,=3131,即两者遵循基因
46、的自由组合定律即两者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因此因此A A基因不位于基因不位于 TsTs、tsts基因所在的基因所在的2 2号染色体上。号染色体上。F F1 1的基因型为的基因型为AO,AO,理论上自交后代抗螟植株所理论上自交后代抗螟植株所 占的比例为占的比例为3/4,3/4,而实际中所占比例为而实际中所占比例为1/2,1/2,则可能的原因是含有则可能的原因是含有A A基因的花粉不基因的花粉不 育育, ,导致雌雄同株的只能产生导致雌雄同株的只能产生O O配子配子, ,而雌株产生的配子而雌株产生的配子AO=11,AO=11,则自交后代则自交后代 抗螟抗螟非抗螟非抗螟=11=11。根据基因的自
47、由组合可知。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可知,F,F2 2的抗螟矮株中的抗螟矮株中 TsTsTstststs=121,TsTsTstststs=121,因此因此tsts的基因频率为的基因频率为1/2,F1/2,F2 2的抗螟植株中基因型的抗螟植株中基因型 为为AO,AO,由于含有由于含有A 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基因的雄配子不育, ,因此雌雄同株的植物只能提供因此雌雄同株的植物只能提供O O基因的花粉基因的花粉, , 后代抗螟植株所占的比例为后代抗螟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1/2,而雌株只能提供而雌株只能提供tsts基因的配子基因的配子, ,雌雄同株的基雌雄同株的基 因型为因型为1/3TsTs1/3TsTs
48、和和2/3Tsts,2/3Tsts,其中其中tsts配子的概率是配子的概率是1/3,1/3,因此后代为雌性的概率是因此后代为雌性的概率是 1/3,1/3,因此随机交配后代抗螟矮株雌株占因此随机交配后代抗螟矮株雌株占1/31/31/2=1/61/2=1/6。 答案答案: :(1)(1)甲雌雄同株甲雌雄同株 (2)(2)是是AAtstsAAtsts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抗螟雌株=11=11 (3)(3)不位于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不位于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 ,因此因此A A基因不位于基因不位于TsTs、tsts基基 因所在的因所在的2 2号染色体上含号染色体上含A
49、 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基因的雄配子不育1/21/21/61/6 考点二考点二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及与遗传有关的实验探究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及与遗传有关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 【典型考题典型考题 精讲研析精讲研析】 典例典例2 2 (2020(2020威海二模威海二模) )古老的丝绸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老的丝绸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早在早在2 0002 000多年前就形多年前就形 成的以蚕丝产品为媒介的成的以蚕丝产品为媒介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为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为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作出了重大贡献。蚕丝是由桑蚕作出了重大贡献。蚕丝是由桑
50、蚕( (又称家蚕又称家蚕) )的幼虫产生的的幼虫产生的, ,而桑蚕是由古代的而桑蚕是由古代的 原始蚕驯化而来的。桑蚕蚕茧的颜色有黄色和白色原始蚕驯化而来的。桑蚕蚕茧的颜色有黄色和白色, ,分别受等位基因分别受等位基因Y Y和和y y控制控制, , 但该基因的表达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但该基因的表达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I/i)(I/i)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蚕茧颜色的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蚕茧颜色的 遗传方式遗传方式, ,研究人员做了下列两组杂交实验研究人员做了下列两组杂交实验: : 实验一实验一:P:P 黄茧黄茧白茧白茧F F1 1 全为黄茧全为黄茧 实验二实验二:P:P 黄茧黄茧白茧白茧F F1 1
51、 全为白茧全为白茧F F2 2白茧白茧黄茧黄茧=133=133 (1)(1)实验一中亲代黄茧的基因型为实验一中亲代黄茧的基因型为_;_;实验二实验二F F2 2中白茧的基因型有中白茧的基因型有_种种; ;让让F F2 2 中黄茧家蚕自由交配中黄茧家蚕自由交配, ,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 (2)(2)题干中该基因的表达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题干中该基因的表达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I/i)(I/i)的影响的影响,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从分子生物学的角 度分析度分析, ,其中的其中的“影响影响”具体是指具体是指_。2 0002 000多年来多年来, ,桑蚕品种不断桑蚕品种不断 增多增多
52、, ,基因库不断丰富基因库不断丰富, ,试分析桑蚕进化的原因试分析桑蚕进化的原因_。 (3)(3)桑蚕的性别决定为桑蚕的性别决定为ZWZW型。与雌蚕相比型。与雌蚕相比, ,雄蚕食桑少、出丝率高且蚕丝品质更雄蚕食桑少、出丝率高且蚕丝品质更 好好, ,因此蚕农更喜欢饲养雄蚕。研究人员发现等位基因因此蚕农更喜欢饲养雄蚕。研究人员发现等位基因A A、a a和和B B、b b都只位于都只位于 Z Z染色体上染色体上, ,且基因且基因a a和和b b均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均具有纯合致死效应( (胚胎时期死亡胚胎时期死亡,Z,ZA AW W、Z Za aW W视为纯合视为纯合 子子) )。现有。现有Z ZAB
53、ABZ ZaBaB、 、Z ZAB ABZ ZAbAb、 、Z ZAb AbZ ZaBaB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分别与基因型为 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分别与基因型为Z ZAB ABW W的个体杂 的个体杂 交交, ,请判断选用哪种杂交组合得到的后代更符合蚕农的要求请判断选用哪种杂交组合得到的后代更符合蚕农的要求?_,?_,简要说明简要说明 判断的依据判断的依据_。 【名师点拨名师点拨】 素养考查素养考查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情境载体情境载体借助生产实际设置问题情境借助生产实际设置问题情境 价值导向价值导向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 解题关键解题关键 根据子代的表现
54、型及比例关系推测基因型及遵循的遗传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关系推测基因型及遵循的遗传 规律规律 【解析解析】(1)(1)分析可知分析可知I I基因存在会抑制基因基因存在会抑制基因Y Y表达表达, ,由此判断实验一亲本的黄茧由此判断实验一亲本的黄茧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iiYY,iiYY,白茧的基因型为白茧的基因型为iiyy;iiyy;实验二实验二F F2 2白茧的基因型是白茧的基因型是IIYYIIYY、IiYyIiYy、IIYyIIYy、 IiYYIiYY、iiyyiiyy、IIyyIIyy、Iiyy,Iiyy,共共7 7种。让种。让F F2 2中黄茧家蚕中黄茧家蚕(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iiYYii
55、Yy=12)iiYYiiYy=12) 自由交配自由交配, ,白茧的比例为白茧的比例为2/32/32/32/31/4=1/9,1/4=1/9,黄茧比例为黄茧比例为1-1/9=8/9,1-1/9=8/9,黄茧黄茧白茧白茧 8181。 (2)(2)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分析, ,其中的其中的“影响影响”具体是指具体是指I I基因抑制基因抑制Y(Y(黄色黄色) )基因的基因的 表。表。2 0002 000多年来多年来, ,桑蚕品种不断增多桑蚕品种不断增多, ,基因库不断丰富基因库不断丰富, ,桑蚕进化的原因是突变桑蚕进化的原因是突变 (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 )丰富了桑蚕的多样性丰富
56、了桑蚕的多样性, ,经过地理隔离或人工经过地理隔离或人工( (自然自然) )选择形成了不同品选择形成了不同品 种。种。 (3)(3)用杂交组合用杂交组合Z ZAb AbZ ZaBaB与 与Z ZAB ABW W得到的后代更符合蚕农的要求 得到的后代更符合蚕农的要求, ,因为该杂交组合得到因为该杂交组合得到 的后代全为雄蚕的后代全为雄蚕, ,另外两种杂交组合得到的后代中存在部分雌蚕。另外两种杂交组合得到的后代中存在部分雌蚕。 答案答案: :(1) iiYY(1) iiYY7 7黄茧黄茧白茧白茧=81=81(2)I(2)I基因抑制基因抑制Y(Y(黄色黄色) )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表达 突变突变( (基
57、因重组基因重组) )丰富了桑蚕的多样性丰富了桑蚕的多样性, ,经过地理隔离或人工经过地理隔离或人工( (自然自然) )选择形成了选择形成了 不同品种不同品种(3) Z(3) ZAb AbZ ZaBaB与 与Z ZAB ABW W 该杂交组合得到的后代全为雄蚕该杂交组合得到的后代全为雄蚕, ,另外两种杂交另外两种杂交 组合得到的后代中存在部分雌蚕组合得到的后代中存在部分雌蚕( (或只有或只有1/21/2雌蚕死亡雌蚕死亡; ;或后代中存在或后代中存在1/31/3的雌蚕的雌蚕) ) 【母题延伸母题延伸】长句专项突破长句专项突破 请画出请画出(3)(3)题中所选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题中所选杂交组合的遗传
58、图解: : 提示提示: : 【答题策略答题策略】 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仅位于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仅位于Z Z染色体上的方法染色体上的方法 【核心知识核心知识 精准解读精准解读】 1.1.图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图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 (1)(1)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 (2)(2)研究过程研究过程: : 观察实验观察实验: : 提出假说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 ,验证假说验证假说: : 得出结论得出结论: :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 X染色体上。染色体上。 假说假说 假说假说1:1: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控制果蝇
59、眼色的基因 位于位于X X、Y 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染色体的非同源区 段段,X,X染色体上有染色体上有, ,而而Y Y染色体染色体 上没有上没有 假说假说2:2: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 位于位于X X、Y Y染色体的同源区染色体的同源区 段段,X,X染色体和染色体和Y Y染色体上都染色体上都 有有 图解图解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X Xw wX Xw w X XW WY YW W X XW WX Xw w X Xw wY Y 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X Xw wX Xw w X XW WY Y X XW
60、 WX Xw w X Xw wY YW W 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2.2.图析性染色体不同区段遗传病的遗传规律图析性染色体不同区段遗传病的遗传规律: : (1)X(1)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染色体非同源区段22上隐性遗传病遗传规律上隐性遗传病遗传规律: : 男性的色盲基因一定传给女儿男性的色盲基因一定传给女儿, ,也一定来自母亲也一定来自母亲, ,表现为交叉遗传特点。表现为交叉遗传特点。 若女性为患者若女性为患者, ,则其父亲和儿子也一定是患者则其父亲和儿子也一定是患者; ;若男性正常若男性正常, ,则其母亲和女儿则其母亲和女儿 也一定正常。也一定正常。 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