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导论课程论文_第1页
军事理论导论课程论文_第2页
军事理论导论课程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军事理论导论课程论文信息化让军事谋略大变样三旅九队 1322011083 钟欢在今天的军事变革中,战场日益透明化,指挥员能够“看到山那边的事情”,当然也看得到“城墙里边的事情”,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能奏效吗?两勇相争,智者胜。未来战争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大比拼,也是指挥员谋略的对抗。只是此谋略不再是彼谋略人类战争史证明,凡是有军事对抗活动的场合,就有军事谋略的运用。列宁也说过:“没有不用计谋的战争。”信息化战争也同样如此。然而,信息化战争的军事谋略却不同于以往的战争。由于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作为战争一部分的军事谋略也正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而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2、。 一、着眼点:由“歼灭有生力量”转向“瘫痪作战体系” 在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战争中,作战目标是歼灭敌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最终通过战役战术的胜利,实现作战力量总体数量上的质的变化,从而达成战略力量上的优劣转变。而在信息化时代,随着军队建设日益系统化、武器装备系统化,战争越来越表现为系统与系统的对抗,以信息为纽带的作战体系的系统性对抗更强。而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若作战系统的结构遭到破坏,系统就会瘫痪,其功能就会丧失。譬如“爱国者”导弹拦击“飞毛腿” 就是系统的对抗。整个拦截不是单件武器发挥作用,而是一个系统在运转,其中如有一个关节失灵,拦截就会失败。因此,在未来信息战争中,

3、交战双方不再以大兵团按线式展开打阵地战或进攻作战,实施层层突破与层层抗击,而是从分析对方的力量结构入手,避开外围的“硬壳”,实施“结构瘫痪战”。 二、重心:由“重兵力火力优势”转向“重信息主导下的综合优势” 在以往战争中,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役或战斗上,作战双方都谋求集中优势兵力与火力与对手作战,为取得战争、战役或战斗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即使在全局上,兵力与火力处于劣势,也要在局部上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与火力,打歼灭战。然而,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已成为战斗力的基本要素,是战斗力的倍增器。信息流主导物质流与能量流,丧失信息优势,就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没有信息的有效支撑,战机就找不到空袭目标与作战对

4、手,火炮无法开炮,坦克无法机动。总而言之,在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若得不到可靠的信息支援,军队的战斗力就无法发挥,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会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信息战已成为战争的焦点之一,并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因此,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事谋略已由从前注重兵力火力的谋划向重信息主导下综合优势的谋划转变,即以谋求信息优势为前提,在夺取信息优势的基础上,再谋划兵力火力的优势。 三、方法:由“单维单手段”转向“多维多手段”在冷兵器时代,陆地是战争的惟一空间,战斗最初表现为一对一搏杀,后来发展到列阵而战,出现了最为简单的协同。通信手段完全依靠人的传递或简单的信号,如古代战争中的“烽火狼烟”。这个

5、时期的军事谋略一般较为简单,通常表现为陆战场的谋略,也仅仅通过单一手段的谋略就能达成目的。比如孙膑仅使用“减灶法”便把庞涓引诱到预歼地区。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战场空间逐渐变为陆、海、空三维,但受通信技术“瓶颈”的制约,各维战场空间还难以实施十分有效的协同作战,而且由于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不发达,战场透明度低。所以,战争中军事谋略大多是单维战场单一手段的谋划。而在信息化战争时代,因战斗行动的多维一体与战场高度透明,单一手段与单一空间的谋划已难以达成谋划的目的,只有多维空间的谋划协同一体,多种谋略手段综合运用,才能达成作战目的。美国政治学博士巴顿惠利对以往多次战争的统计表明:当综合运用2种欺骗方法时,

6、成功率为88%;而综合运用3种以上的欺骗方法时,成功率竟接近100%。由此可见,信息化战争中军事谋略将向多空间多手段综合运用转变。四、主体:由“人谋”转向“人机合谋” 在以往的战争中,军事谋略的主体以人为主。人们通常根据以往的战争经验,结合战场实际的情况进行作战谋划,就能够适应战争的需求。但是,用人脑进行谋划时,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存在一定的弊端。特别是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战场情况十分复杂,战斗节奏加快,战情瞬息万变,各维战场空间不计其数的信息同时涌向指挥员,而且许多信息是作战对手散布的虚假信息。如此一来,作战指挥员仅用“人脑”而谋很难及时处理各种信息,指挥控制与协调作战力量的行动。而以微电

7、子技术为基础的侦察遥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则为军事谋略的人机结合提供了可能。如 c4 i指挥自动化系统的运用就提高了指挥员决策的速度与决策的科学性。据有关资料介绍,对于拟定的作战轰炸计划,美国空军一般先在战区攻击模型上进行计算机仿真,同时五角大楼利用各种决策支持系统进行演习,通常15分钟就能给出13个经过可行性论证以及功效、得失权衡比较的模拟作战方案,其速度之快非同一般。 五、时机:由“预先”转向“实时” 在以前的战争中,由于战场空间相对较少,战场情况复杂度有限,军事指挥员大多时候是按预先谋划好的战法策略与计划作战,一步接一步,从前沿至纵深。战斗通常表现为一种有序的作战。而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节奏明显加快,速决性明显提高。这就给军事谋略在时间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目前导弹预警卫星在对方导弹发射后90秒种,即可捕捉到导弹尾焰产生的红外信号,自动报知地面站,地面站再报给指挥中心。这一过程只需34分钟。指挥员若不能迅速作出正确决策,并采取有效指挥,就容易造成被动。而且,未来战斗往往是在多个战场空间同时进行:既有火力战、机动战,又有电子战、心理战;既有空袭作战、特种作战、机降作战,又有反空袭作战、反特种作战与反机降作战,并且各种作战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