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心脏射频消融术的X 线解剖定位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广泛应用重新引起人们对心脏结构的兴趣。新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作为快速心律失常基质的心脏结构的详细解剖、结构特征、 组织学特点;二是建立一个从X 线角度易于接受的新的命名法;三是明确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过程中的心脏 X 线解剖。到目前为止,心脏电生理学家依靠X 线影像和放在特定位置的电生理导管的关系来推测心脏的解剖。导管一般放置在右心耳,右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希氏束区域以及冠状窦。但这些参照点的价值有局限性。有时,作为电极标测的辅助,心脏造影有助于确定Koch 三角和下位峡部(下腔静脉和三尖瓣之间)的解剖边
2、界,这是两个有关各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重要解剖区域。冠状窦造影用于怀疑有冠状窦憩室的旁路病人。肺静脉造影用于房颤病人进行射频消融术时。作为肺静脉射频消融的一个并发症,肺静脉狭窄的诊断需要肺静脉造影。磁共振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也用于射频消融术后肺静脉狭窄的诊断。新的电极导管标测技术不使用X 线,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能够显示心腔及与标测位点、消融位点的位置关系。心腔内超声也被用于确定解剖标志,监测消融效应。然而,简单易行的X 线仍是进行电生理研究和射频消融术时的重要工具。本文报告有关心脏标测和消融时的心脏X 线解剖。一、 X 线防护和影像质量射频消融术时 X 线曝光时间较长,但有关防护问题并未得到重视
3、。为了尽量减少病人和医务人员的 X 线曝光量,并获得满意的图象质量,应遵循以下原则:尽量减少曝光时间;X 线从后方投照,以减少病人甲状腺、乳腺、眼睛的X 线照射;用平行光管来限制投照区域;建议使用尽可能大的影像增强器,因为放大图象要增加X 线剂量;使用小于或等于12.5个脉冲/ 秒的脉冲 X 线,不使用连续X 线照射;使用小于或等于12.5 帧 / 秒的数字 X 线来储存导管位置或造影情况,不使用35mm 电影胶片;使用所有可能的防护设备如含铅的丙烯酸防护屏置于病人与操作者之间,使用铅围裙、铅围脖、铅眼镜,以及X 线滤过装置;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 X 线;尽量减少从锁骨下或颈静脉途径操作导管,而
4、选择股静脉途径,这样散射线较少;尽可能在右前斜位(RAO)操作导管,因左前斜位(LAO)时二次照射较多。后前位(PA)或正位投照时 X 线剂量居中。违反以上原则可能导致以下危险的增加,如放射性皮炎、新生物、眼晶状体和甲状腺损害,最终可能导致基因缺陷。二、 常用 X 线投照方法和体位命名虽然各种特定角度投照常规用于冠状动脉造影以便更好地观察不同的血管节段,但在射频消融术中并不需要如此,通常只需后前位和斜位即可。虽然各人对斜位投射的角度有自己的选择,作者倾向于 45 度角。我们用前位来放置导管于右室心尖部、右室流出道、高位右房、右心耳顶端、右心房外侧及希氏束区域。前位还用来从逆行主动脉途径进入左心
5、室。而不管什么血管途径,LAO 通常用来放置冠状窦的导管。通过单一投照体位来判断某一导管的顶端位置是困难的。而通过互相垂直的两个投照位,如两个斜位,则能够更准确地给三维心腔内的导管定位(图1)。从一个体位的视角来看,RAO 提供了平行于影像增强器平面的前、后、上、下方位, 比如房间沟、 Koch 三角、肌部室间隔等平面的方位; LAO 则提供了左右房室沟的上、下、前、后方位,此时房室沟平面几乎与影像增强器平面相平行 (见图 2B,图 3) 。使用一个软件( The isible Human Slice and Surface Server)可以更加方便地理解X 线投照下的心脏解剖。 这一软件有
6、助于我们理解由欧洲心脏协会和北美起搏与电生理协会制定的新的心脏解剖标志体位命名法。三、右心房界嵴和右心房平滑部1/13精选文档右心房后部是平滑的静脉段,前外侧是由梳状肌构成的心耳部,两者由界嵴分开。 界嵴在上腔静脉口下方向外下方走行,形成“C状”结构,分叉为梳状肌,向前扇形散开,插入平滑的三尖瓣前庭区。在右前斜位,界嵴几乎垂直于X 光屏。在左前斜位,C 形的界嵴几乎平行于影像增强器平面(图 3)。心律失常学家对界嵴和右心房平滑部产生兴趣的原因有多种。在峡部依赖性的顺钟向或逆钟向房扑,界嵴被认为是一个天然的传导屏障。近来,通过对峡部依赖性房扑病人的研究,发现功能传导阻滞线位于界嵴后方的右心房平滑
7、部,而不在界嵴区域。 这说明界嵴处的阻滞并非房扑维持的必需条件。另外,三分之二的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的局灶性房速起源于界嵴,心腔内超声证明了这一点。界嵴处的射频消融也用于不适当窦速病人。、窦房结区域人的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界沟交界处的心外膜下。以下原因使窦房结较少受到射频消融的破坏:更接近于心外膜, 而不是靠近右房内膜; 可通过良好的位于中央的窦房结动脉来散热;窦房结在上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区的体部被界嵴最厚处与右房内膜分开;窦房结结构上分散广泛,其心房出口因人而异, 在同一个人身上又因时而异。以上因素可以解释为何射频消融治疗不适当窦速不象治疗其他右房房速那样有效。、右心耳人们经常认为位于界嵴前方的
8、梳状右心房肌不是右心耳的一部分。的确,右心房的主要特征就是围绕三尖瓣前庭的梳状肌。但这一认为右心耳只是三角形顶端的看法是错误的。为了把电极导管置入右心耳的三角形顶端,首选前位投照。在这一投照位,当导管头部位于心耳尖时,会从左向右、 从右向左摆动。 右心耳尖位于右房室沟的前上方位。导管头部在右前斜位指向屏幕的右侧,在左前斜位指向屏幕的左侧。右心耳的电生理价值在于此处存在连接右心耳与右心室肌的房室旁路。、欧氏瓣、欧氏嵴、Todaro 腱在胚胎心脏,有一个瓣膜引导下腔静脉血流进入卵园窝。成人时,这一瓣膜部分被吸收,遗留为欧氏瓣(图1A,图 4)。欧氏嵴是欧氏瓣在卵园窝和冠状窦之间的肌肉延续,此区域是
9、以前被称为房室隔的心房心室肌重叠处,下方的房室沟把房室分开。严格意义上讲, 这一结构并不构成间隔, 切除这一区域可以不涉及心腔。把造影剂注入下腔静脉靠近右房处可以显示欧氏瓣(图4)。而如果从上腔静脉注入造影剂则不易在X 线下显示此瓣(图5A )。欧氏嵴包含了 Todaro 腱,此腱是欧氏瓣游离缘的直接延续,是一个纤维结构。关于Todaro腱在成人中是否恒定存在近来尚有争议。如果Todaro腱发育良好 ,它通常沿欧氏嵴向上方走行,指向中心纤维体。Todaro 腱终止于房室结与希氏束的交界处,或直接止于希氏束上方。即使进行造影,也难以X 线屏幕上显示或定位欧氏嵴和Todaro 腱。可大约用冠状窦的
10、上缘或欧氏瓣的最高点与三尖瓣隔瓣的前上缘的连线来代替欧氏嵴或Todaro 腱(图4, 5)。在欧氏瓣的前下方, 准确的讲在位于冠状窦口的Thebesian瓣的下方, 有一个袋状结构或隐窝,向前与三尖瓣的光滑的前庭相延续(图4)。这两个结构均可以通过下腔静脉注入造影剂而得到清晰显示(图4)。正如图 5中所示的,隐窝的发达程度及其在造影上显示的与三尖瓣前庭的边界因人而异。、下位峡部(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下位峡部是构成顺钟向或逆钟向右房房扑的大折返环的缓慢传导区。它在较为少见的被称为低位襻折返( lowerloop reentry )的下位右房房扑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如一些文献所述,下位峡部后方受限于
11、欧氏瓣,前方受限于三尖瓣隔瓣附着点(图4)。峡部由一袋状隐窝构成,后方为膜状,向前为肌性成分并有小梁。与前方三尖瓣的光滑前庭延续(图4,5)。光滑前庭由一层薄的心肌构成。如前所述,隐窝和前庭在无造影剂的情况下无法在X 线下显示。左前斜位提供了 X 线下可弯曲导管探查下位峡部的最佳角度(内侧或间隔旁5:00 ,中或下 6:00 ,或在外侧即体位上的前下7: 00 )(图 1B, 2B )。2/13精选文档经过右房造影发现, 与正常对照人群相比,下位峡部依赖性房扑患者的右房和下位峡部扩大。右房扩大及其对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结构的影响可能是持续房扑的病理基础或广泛存在的解剖基质。、 Koch 三角据说
12、 Walter Koch并未描述过所谓Koch 三角的标志。 然而, 他模范地图示了这一解剖区域,因而这一命名被形态学家、外科医生和电生理学家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文献中。Koch 三角指的是位于右房间隔旁下位,包含了房室结、房室结向下的延伸以及接近紧密部的移行纤维等结构的一个区域。另外,Koch 三角还是间隔旁路、间隔旁旁路等房室旁路的心房插入点。房室隔膜部成分构成了Koch 三角的尖。欧氏嵴,包括Todaro腱,以及三尖瓣隔瓣的附着点,构成 Koch 三角的外侧缘。 Koch 三角的底是冠状窦口和从冠状窦向三尖瓣延伸的前庭区(图5)。在右前斜 45 度, Koch 三角平面平行于影像增强器(图
13、4-6 )。为确定导管是否位于Koch 三角区,必须结合两个投照斜位(图1, 6)。在右侧房室交界区,左前斜位可以区分导管是位于间隔旁,还是下位(以前的后位),还是前下(以前的后外)。希氏束位于上(图2,5 ),而冠状窦位于下(图 5,左侧一组) 。由于解剖变异,一些病人的Koch 三角可能更趋于水平,一些病人的冠状窦口可能位于希氏束的后方而不是下方。如图 4-6 所示,通过在右房注入10-20cc造影剂(最好在下腔静脉与右房的交界处),可以显示 Koch 三角的标志,可以观察到Koch 三角的边,即欧氏瓣、三尖瓣、下位峡部(图4, 6 ),这一技术有许多报告。作者目前采用的方法是从股静脉途径
14、置入一个 50 或 60cm的 8F鞘,由此注入造影剂或置入诊断用4F电生理导管,此方法可以确定 Koch 三角的大小、走向、与最大希氏束电位点的位置关系以及与三尖瓣环平面的关系。如图5 所示, Koch 三角的大小有差异。一些病人的Koch 三角更垂直些,而另外一些人的Koch 三角可能更水平些。冠状窦隐窝和三尖瓣前庭的大小也有变异。最大希氏束电位点并不总是与造影显示的Koch 三角的前上位的顶点一致(图 5)。这可能是由于膜部间隔的伸展情况不同。因此, 在三尖瓣下记录到希氏束电位说明膜部间隔伸展较大。这对判断房室结紧密部的位置有重要意义,因房室结紧密部就在希氏束的近端。房室结是一个无保护结
15、构,对射频消融电流敏感。偶尔,在房室结紧密部附近标测可导致短暂的希氏束上阻滞。除非病人的病情需要进行房室结阻滞,否则应避免在房室结紧密部附近放电。当传导轴进入膜部间隔并被纤维组织包绕时,房室结就变为希氏束, 这时希氏束受到保护,与房室结紧密部相比不易受射频消融电流损伤。 希氏束旁旁路位于这一胶原纤维帽的表面,并走行于心内膜下。因此希氏束旁旁路易被导管操作时的机械刺激阻断,并可在不造成希氏束阻滞的情况下接受射频消融。右前斜位下右房造影不仅可显示Koch 三角的边界和各种伸展变异,也可显示射频导管的准确位置以及与三尖瓣边界的位置关系(图6)。这一方法可用于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病人的射频消融,以及
16、用于所谓后间隔旁路(下间隔旁)、中间隔旁路(现称为真间隔)、前间隔旁路(上间隔旁包括希氏束旁) 的病人和以各种方式起源于Koch 三角的房速病人。 Koch 三角的大小可提醒介入电生理学家避免导致潜在可能的对房室结紧密部的损伤。理论上讲,当Koch 三角较小时更易于导致对房室结的不必要损伤,因为能够安全释放射频消融电流的空间太小,短的边界也使消融导管头部不易保持稳定。在进行慢径消融时,由于心内电图的特异性不强,此时在左前斜位可以帮助确定导管指向Koch 三角表面,而不是下位峡部。、卵园窝和房间沟(房间隔)卵园窝是传统上被称为房间隔区域的右房面的一个凹陷。在左房面, 有一个膜性瓣覆盖此区域。此活
17、性瓣无肌性组织。当它完全封堵了两个心房的血流通路时,此瓣代表了真正的房间隔,也即可以不出心脏而切除此瓣。除了前下方边缘固定瓣膜的部分,其余大部分肌性房间“隔 ”是由左右心房肌对合而成, 其中间是由心外膜脂肪延伸而来的纤维脂肪组织。这就是为什么作者坚持3/13精选文档用“房间沟 ”这一名词而不用肌性房间隔。房间沟从右向左斜行(图3C, 6E, 7)。在左前斜位,房间沟几乎垂直于影像增强器平面(图6E, 7)。卵园窝前方是一个突起的肌性边缘,称为肌性前缘(图 3C)。由于穿间隔的操作需求增加,卵园窝成为电生理试验室感兴趣的一个解剖标志,尤其是在房颤和左房快速心律失常病人需要射频消融治疗时。近来,有
18、的电生理学家建议修正传统的导管穿刺间隔技术。作者同意Gonzalez等的看法,由于心脏在胸腔位置的个体差异,进行间隔穿刺时的 X 线投射角度也应因人而异。他们建议使用作者提出的正交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斜位的角度也应个体化调整。右前斜位的角度应使冠状窦近端垂直于影像增强器平面,这时的右前斜位一般在 30度到 70 度之间(平均507 度)。左前斜位应使最大希氏束电位的希氏束电极头部垂直于影像增强器平面,此时的左前斜位角度在3086 度之间(平均 5111 度),在这个角度,卵园窝穿刺点位于希氏束电极的左边(显示在屏幕的右边)(图 6, 7)。当需要间隔穿刺放置导管时,必须保证穿刺在卵园窝水平。经
19、过房间沟 (传统上的肌性房间隔)的穿刺在一个高度抗凝化的病人会导致心包积血。因为夹于左右心房肌间的纤维脂肪组织会被血流分开。、冠状窦和锥状区本文把冠状窦和锥状区放在右心房一节论述的原因是作者通常经过右房入口进入这一区域。锥状区 (pyramidalspace) 的命名源自 Sealy 和 Gallagher ,其上方的尖是中心纤维体,两侧分别是左右心房, 底部是肌性室间隔和左心室。冠状窦构成这一三角锥形的底边。锥状区的内部组织是下部房室沟心外膜组织的延续。从解剖意义上讲,无论是肌性房间隔还是在Koch 三角水平的房室隔都不是真正的间隔, 而是两个壁的对合,这两个壁可以被分离而不进入任何心腔。在
20、 Koch三角水平, 右房肌与肌性室间隔顶部紧密对合。在两层肌肉之间, 在特殊分化的房室传导系统之外,还有包含动脉、静脉、神经的纤维脂肪组织。这一“三明治 ”不是房室隔,而是下房室沟的延续,或可以简单地称为房室三明治(atrioventricular sandwish)。在射频消融术中, 多种途径均可以接近这一区域。此处的房室旁路可以很复杂,一般被称为间隔旁路和间隔旁旁路。 以前被称为后间隔旁路的旁路,从体位角度而言, 应称为下间隔旁旁路。这一名称也许太为广泛和简单,对电生理学家的消融工作没有多少帮助。下间隔旁旁路的消融可以从右心进行, 可以从冠状窦内或外进行,可以从心中静脉进行, 也可以从左
21、心主动脉瓣下进行(图 8)。心中静脉(图 7, 8)止于冠状窦近端。从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而言,心中静脉在沿左心室下内侧外膜表面向前弯行之前一直为向下方走行。由 Jackman 等命名的中间隔旁路位于希氏束和冠状窦口之间。这些旁路的消融从Koch 三角进行。在新的体位命名法中,这些旁路均被称为间隔旁路。如前所述。为确定导管位于Koch 三角,必须结合两个投照斜位(图9)。图9 举例展示了一例旁路,其导管位于间隔(中间隔)或右下旁间隔(右后间隔) 。作者的观点是,这一旁路的消融在Koch三角进行,在冠状窦的前方或外面,希氏束下方, Koch 三角的下位。象其他位于Koch 三角内的旁路一样,这一旁
22、路是右房肌和肌性室间隔的连接。因此,它是一个心房- 间隔旁路,而不是真正的间隔部旁路。、右房室沟旁路可以穿过右房室沟连接心房肌和心室肌。大多数右侧旁路的消融选择心房而不是心室插入点进行。图 10显示了右前旁路的消融靶图和心内电图(图10A , B, C)。请注意标测导管的远端双极电图。 可见显著的心房波,其后是一独立的可能代表旁路电位的转折波形,以及心室电图的预激波。如图10D 所示,对此处旁路的正确体位命名是前壁旁路,而不是传统上的外侧旁路。图 10E 的右房室沟钟面显示这一旁路位于左前斜位上的9点钟 ,希氏束位于 12点至 1点之间。在右房室环处要保持导管的稳定较为困难,此时使用特制的鞘可
23、以解决这一问题(图10B ,C)。四、右心室电生理检查中一般需要常规在右心室置入导管,在射频消融术中也经常需要这样做。在一些4/13精选文档程序刺激检查中,导管需同时或先后放入右室心尖部和右室流出道。为把导管放入右室心尖部,通常只需正位 X 线即可。右室流出道的置管也是如此。但是,尤其是在射频消融中使用较硬的导管时, 为安全起见, 应结合使用左前斜位。这可避免在导管进入右室流出道的过程中进入及损伤冠状窦。 心电监测可以同样帮助避免发生这一错误,因在误入冠状窦后可记录到心房和心室电图(典型的呈冠状窦近端图形)。作者认为在右室室上嵴下也可以记录到同样图形。从方位上讲,右心室位于左心室的前方,如图3
24、C、3D 所示,这一关系对左右心腔是如此,但对左右心室肌而言并非如此。右室流出道相对室上嵴和希氏束而言位于其前上方(图2A , 3A, 3B, 5A)。就标测而言, 右室流出道在下列情况非常重要,如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原因不明的室性心动过速、一些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以及法乐氏四联症矫正术后与疤痕有关的室性心动过速。右室流出道与流入道的分界点在室上嵴(图2A , 2B,7F, 8A )。与室上嵴有关的心律失常主要是一些传统上的前间隔旁路,或新命名法的上间隔旁路,此时室上嵴是旁路的插入点。在此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已超出本文的范围。但如果旁路的心室插入点位于室上嵴,在左前斜位可以看到此时导管位置与位于膜部
25、间隔的希氏束导管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图6显示一例希氏束旁旁路。图 7F 显示室上嵴心肌位于希氏束电极导管的右侧。插入点位于室上嵴的旁路应认为是上位间隔旁旁路, 这比认为是右上旁路要好, 因为可以提醒操作者, 此处的轻微导管移位就会损伤邻近的正常房室传导系统,虽然在室上嵴处进行射频消融是安全的。右束支向前走行。在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右束支是射频消融的靶点,此时应尽量选择远离希氏束的靶点。右前斜位可以估测靶点与希氏束的距离(图 11 )。左前斜位有助于引导导管进入上位间隔旁的右心室,此时导管位于尚未发出分支的右束支主干处。五、左心房和肺静脉正如一些文献讨论的那样,左心房的解剖远比人们通常认为的情况要
26、复杂。除左心耳处的梳状肌以外,左房的内膜是光滑的。从位置上讲,左心耳位于左上肺静脉口的前上方(图2,3,12 , 13 )。旁路可在此连接左心耳和左心室。左心房通过卵园窝与右心房分开。在成人中的四分之一人群, 卵园窝瓣膜与边缘处于分离状态,此时可不需穿刺而由右房把导管进入左房。在左房前部, Bachmann束连接起左右心房(图12 )。 Bachmann 束右行到达右心房和上腔静脉之间的界嵴处,向上与来自右心房上外侧的肌纤维混合,此时恰位于右心耳尖部的下方(图12A , B,D)。据一些文献报告, Bachmann束在一些心脏中发育不良,且并非心房间唯一的肌肉通路。从 X 线体位上讲, Bac
27、hmann束位于希氏束和卵园窝的上方,右心耳尖部的后方(图12A , B)。轴向上, Bachmann 束大约位于右上肺静脉口和左上肺静脉口的水平(图 12D )。在正位 X 线上,如果位于右心耳的导管指向前或指向脊柱,则 Bachmann 束也位于右心耳水平(图 13 )。如果作者从心内膜进行Bachmann束的标测,除前面所述投照方法外,还必须使导管在右前斜位指向前方。然而,右前斜位投照时,标测Bachmann 束的导管必须位于置于右心耳尖部的电极的后方(图 12 )。近来,由于射频消融技术的进步,房颤病人需要消融肺静脉肌袖,因此覆盖在肺静脉近端的左房肌袖又受到重视。上肺静脉的肌袖比下肺静
28、脉的肌袖要长。由于在尸检心脏标本上也难以确定肺静脉与心房的边界,在电生理室即使使用造影技术,也难以进行界限划分。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正位 X 线下当导管位于心脏轮廓之外时就认为导管位于肺静脉内。如图 12 , 13 所示,在正位时不需越出心脏轮廓就可以进入任何一只肺静脉。事实上,右上肺静脉的初始部分位于右房平滑部与上腔静脉后壁交界处的后方(图12A, B)。对右侧肺静脉而言,右前斜是最好的投照方位(图8),而左前斜是左侧肺静脉的投照方位(图7D)。肺静脉造影时最好把导管直接置于每根肺静脉。肺动脉造影的静脉相不能提供足够的解剖信息以确定射频消融的靶点或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存在(图12 )。六、左心室左
29、心室与右心室有很多方面的不同。首先,左心室壁远比右心室壁要厚(图3C ,D)。其次,左心室的流入道和流出道之间没有肌性分隔,而右心室有室上嵴。因此,左心室在形态学上具有5/13精选文档动脉 - 房室连续的特点(图2B, 7F)。第三,左房室瓣(二尖瓣)插入点的位置高于三尖瓣(图3C)。在 X 线下,右前斜位时左右房室环形成一斜角,在前上方重叠,而在后下方分离。这可以解释为什么 Koch 三角包含了三尖瓣上右房肌与二尖瓣下心室肌的折叠区。左心室的置管通常用于左侧旁路心室插入端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通常从主动脉逆行进入左心室(图 14 )。也可以经穿间隔途径。左心室间隔部最好用左前斜位投照。而
30、确定三维左心室内的成功靶点常需联合应用右前斜位和左前斜位。尽管许多人在消融左侧旁路时喜欢使用冠状窦导管来引导定位,在经验丰富的人员可不使用冠状窦导管来进行左房室沟标测(图14 )。如图 14 所示, 所谓的单导管技术事实上需要两个导管,一个是消融导管, 一个是消融后用来心房、心室起搏的右心导管。 通常情况是, 左侧旁路病人在窦性心律时预激不充分,需要右心导管进行右房起搏以增加经过旁路的激动传导。连接左心耳和心室的旁路必须经穿间隔途径进行射频消融。以作者的经验, 此时从主动脉逆行途径常不能成功,因为多数情况下左房插入端正位于左心耳口部或其下方,而心室插入端常位于心外膜脂肪(图3B,白箭头)。由于
31、心室插入端靠近心外膜,旁路消融必须在左房插入端进行。而此时难以通过主动脉逆行到达这一部位,经穿间隔途径则容易得多。图 1图 2A、B 分别为一男性心脏的右前斜和左前斜切面。录自The EPFL s Visible Human Surface Server,EPFL, 1998 。 A 显示下腔静脉( ICV ),下位峡部( CTI ),室上嵴( SVC),主动脉( Ao ),以及右室流出道( RVOT )。其他缩略语见图 1。白点代表膜部间隔,此处可记录到最大希氏束电位。在左前斜位,可见房室交界区水平的右心耳(RAA)和左右心房,白点也代表希氏束区。请注意希氏束旁区域居于上,而非前。左心耳也位
32、于上。6/13精选文档图 3 A-D 显示由头侧向尾侧顺序的心脏轴向切面。 A 界嵴( TC)把上腔静脉(SVC)与右心耳( RAA)分开。界嵴还把右心房分为后方的平滑壁和前方的梳状肌部(A-C )。界嵴起源于房间沟(A)。左前斜位易于显示C 形的界嵴。卵园窝是一个相当靠后的结构(C)。请注意卵园窝前方是被称为肌缘的突起的肌性边界。在D,下腔静脉( ICV )被欧氏瓣( EV)与下位峡部或称下腔静脉三尖瓣峡部(CTI )分开。欧氏瓣向上走行,加入以前被称为房室隔的下方(现在称为房室三明治区)并与欧氏嵴融合。欧氏嵴起源于冠状窦的上方,指向膜部间隔,构成Koch 三角的标志之一。右室流出道(RVO
33、T )位于右心耳的左侧(A,B)和主动脉的前方。右室腔( RV ,见 D)位于左室腔的前右方。右室心尖部(RVA,见 D)与左室心尖部 (本图未显示) 相比,更偏向人体尾侧。 三尖瓣的间隔附着点位于二尖瓣的前方( C)。如 A、B 所示,右上肺静脉口位于右心房平滑部和上腔静脉后壁的后方。有趣的是右心耳离右室流出道并不远。右心耳尖部的底边位于右心室的心外膜处。房室旁路可以连接右心耳和右心室。左心耳离左心室肌也不远,此处也可存在房室连接图 4 A 显示通过下腔静脉注入造影剂,在右前斜位显示Koch 三角和下位峡部。B 为心脏的右前斜位断面。C 是右房造影的线条图,请注意在欧氏瓣的前下方,下位峡部包
34、括一个隐窝和三尖瓣前庭。D 是与 A 同样的X 线透视,从欧氏瓣的顶点划一条线至Koch 三角的上方顶点(在中心纤维体水平的三尖瓣间隔附着点)。这条假想7/13精选文档线可用来代替 Todaro 腱或欧氏嵴。 RAO= 右前斜位 ICV= 下腔静脉 EV= 欧氏瓣 RA= 右心房 RV= 右心室 Ao= 主动脉 SVC= 室上嵴。 B 中的白点代表理论上希氏束电位的位点图 5 左图是右房造影显示Koch 三角。右侧线条图表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Koch 三角。 左侧造影图对应右侧D 图。右图的黑点代表最大希氏束电位点。请注意在A、 D 图中希氏束位于Koch 三角的上方顶点。在B、 C 中 , 希
35、氏束位于Koch三角内,三尖瓣边缘的后侧。在E、 F 图,希氏束位于Koch 三角之外。如果不进行造影,则无法显示这些详细的解剖结构。左图中的线段代表X 线下的欧氏嵴图 6 射频消融希氏束旁旁路。 图 A 为消融靶点心内电图。请注意在大头电极(PE2-1 )远端电图有一个高尖的心室预激波,其前的小波可能是旁路电位。图 B、C 显示消融成功的两个投照斜位。请注意C 图中消融导管很接近希氏束,希氏束位于上而非前(右室心尖部的导管比消融导管更靠前)。在左前斜位,消融导管顶端与右室心尖部导管的顶端排成一条线,这本身也提示其位于间隔。注入造影剂后, 消融电极显示位于三尖瓣水平(图 D,右前斜位投照)。右
36、心房的左前斜位造影(图E)显示消融导管位于房间沟(以前称为房间隔, IAS )的最上水平(黑箭头)。左前斜位也显示卵园窝的穿刺点位于希氏束的左边(位于左前斜位投照图象的右边)。RAA= 右心耳 Tm= 时间刻度。8/13精选文档图 7 图 A-F 是一例男性心脏由右后向左前顺序的左前斜位连续断面。注意图F 中的二尖瓣主动脉连续。图C-E 显示锥状区,其尖端为膜性间隔(图F,白点)。房室沟(图E)是一右房与心室肌间的三明治结构(后下方为左心室,上方为肌性室间隔),其内容为纤维脂肪组织,血管和神经。此区域在右房面对应于Koch 三角,也可称房室三明治。LA= 左心房OF= 卵园窝CS= 冠状窦 M
37、CV= 心中静脉 LV= 左心室 RAA= 右心耳 LAA= 左心耳 Ao= 主动脉 SVC= 室上嵴 MV= 二尖瓣。白点代表理论上希氏束电位的位点。图 8 图 A、B 是一例男性心脏的右前斜位断面图,由左前向右后顺序。图C 为一例复杂下位间隔旁旁路进行射频消融时各电极导管的右前斜位图。消融一方面从冠状窦顶部进行,另一方面从主动脉下方的锥形区的左心室侧进行。图D中的白点代表最终消融电极在右侧和左侧的位置(图D 是图 B 中方框的放大图,右侧消融时电极位于冠状窦内,见图 C 中的 PE-CS;左侧电极为PE-LV)。两侧消融电极顶端的距离为4mm(图E)。本例曾使用穿过卵园窝的Mullins
38、鞘,但逆行主动脉途径到达主动脉下方的间隔旁区域更为稳定。图 E 中的圆圈代表穿过卵园窝的点。请注意卵园窝在冠状窦的后上方,通常也位于希氏束的后上方(见正文) 。图 B 可见右上和右下肺静脉。缩略词见前图。9/13精选文档图 9 一例间隔旁路的射频消融。图 A 为同步记录的 12 导联心电图(ECG)和从消融电极远端(PE-1 )记录到的未经滤波的单极电图。注意在不到一秒钟内,射频消融电流就导致预激波消失。图B、C 显示消融成功时导管的两个斜位X 线投照图。请注意消融导管位于冠状窦口的稍前方(图B,右前斜位) ,以及希氏束的下方(见右前斜和左前斜位图),消融靶点位于Koch 三角的下位。把这一旁路称为间隔旁路(传统上的中间隔旁路)或下位间隔旁旁路(新命名法)对实际操作影响不大(见正文)。左前斜位显示位于Koch 三角的大头导管与希氏束导管排成一条线。图10 一例右房室沟前壁旁路的射频消融过程。图 A 显示两个体表电图(V1,V2 )和心内电图。请注意消融导管的末端双极电图(PE2-1 ),心房波后的尖波很可能是旁路电位,心室波始于预激波(点状线)之前。图B 和 C 显示成功消融时的右前斜和左前斜位图。靶点位于希氏束水平的下方。左前斜位显示消融导管位于希氏束的前方,此时在右前斜位无法判断这一解剖关系。当旁路穿过三尖瓣沟时,左前斜位可以更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池河镇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建立教案1 新人教版
- 八年级地理上册 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交变电流 第07节 远距离输电教案 粤教版选修3-2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4 重力势能(1)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高中体育 耐久跑教案2 苏教版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Families Celebrate Together Lesson 15 A Present for Li Ming教案 (新版)冀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下学期《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
- 运输车贷款购销合同(2篇)
- 病毒预防+课件
- 第13课《唐诗五首·野望》八年级语文上册精讲同步课堂(统编版)
- 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使用台账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四级上 Stop!Everyone Stop!教学设计
- 小学科学教育科学三年级上册天气《认识气温计》教学设计
- 希尔顿酒店市场营销环境的swot分析 2
- 消化道穿孔课件
- 液化气站气质分析报告管理制度
- 可编辑修改中国地图模板
- 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制度资料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汇编
- 为先祖立碑祭文五篇
- DBJ50T-232-2016 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