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3、1蝗虫_小学自然教案_第1页
第一册3、1蝗虫_小学自然教案_第2页
第一册3、1蝗虫_小学自然教案_第3页
第一册3、1蝗虫_小学自然教案_第4页
第一册3、1蝗虫_小学自然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册 3 、1 蝗虫 _小学自然教案 _模板第三章动物世界第一节蝗虫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开端。研究对象蝗虫个体较大,分布很广,易得到实物进行观察实验, 同时,蝗虫又是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它的研究比较详尽。蝗虫的形态、 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节肢动物的基础。教师应尽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再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对防治害虫的意义。教法指导一、授课思路与方法充分利用模型、 实物等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教师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讨论,归纳出相

2、关知识。设计实验,探究蝗虫单眼、复眼的功能及气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二、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1 课时。教案实例一、教学目标(一 )认知目标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2理解蝗虫的生殖特点。(二 )技能目标通过对蝗虫的形态结构的观察和复眼、 气门功能的实验,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 )情感目标1通过对蝗灾及我国治理蝗灾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2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二、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蝗虫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2教学难点:蝗虫的生殖。三、教具准备蝗虫模型、蝗虫实

3、物、动物世界的精彩片段或图片;不透光的黑箱子、手电筒;蝉的外骨胳(药店有售);稀盐酸、棉签。四、教学过程()教师播放一段精彩的动物世界的录像或一些珍奇动物的图片,精彩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看完后,教师提问: 全世界已知的动物约有多少种?动物与人类生活相关吗?举例说明。要利用和改造动物首先必须怎么做?学生回答后,引出今天我们将要研究的动物蝗虫。出示蝗虫标本。教师介绍:蝗虫主要以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为食,危害玉米、高梁、水稻等多种庄稼, 因而是农业害虫。据记载:从公元前707 年至公元1935 年的 2000 多年间, 我国共发生蝗灾800 多次,平均每三年一次。蝗灾严重时,成群的蝗虫迁飞似乌云般

4、遮天蔽日,蝗虫所到之处, 原来生长旺盛的庄稼只剩一些茎杆,粮食颗粒无收, 近数百万灾民离乡背井,四处逃荒 (危害极其严重 )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蝗灾的防治工作,及时掌握蝗情,进行了人工、农业和化学方法的防治。因此,我国基本控制了蝗灾。那么,曾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蝗虫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形态特征?引出下文。(一 )蝗虫的形态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实物,提问:蝗虫身体有多长?可分几部分?有否明显的体节?学生回答后,继续设疑:1哪些结构与蝗虫的感觉、取食有关(重点观察头部 )?2哪些结构与蝗虫的飞、爬有关(重点观察胸部)?3蝗虫是怎么呼吸的( 重点观察腹部,教师可适当提示)?学生 4

5、人一组观察讨论, 并作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 然后与学生一起对记录进行整理、补充、归纳。让学生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特点是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见板书)。由于复眼、 单眼的功能和气门的作用可用实验验证,所以可设计以下实验(实验 1 教师设计,课堂演示。实验2 请学生课后设计,要求下节课或课后汇报实验结果)。实验1 复眼的功能:取甲乙蝗虫,用稀盐酸将甲蝗虫的复眼破坏,和乙蝗虫一起放入不透光的黑箱子,掀开事先准备好的小洞( 小洞足可以让蝗虫爬出), 射入电筒光,结果乙蝗虫爬出。 再破坏乙蝗虫的单眼,重做刚才的实验,乙蝗虫还是能爬出,甲蝗虫从孔边爬过却无法爬出。引导学生归纳出:复眼不仅能感光

6、,还能辨别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实验 2 气门的作用:提示学生准备两杯水,将甲乙蝗虫的不同部位浸入水中,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展示蝉的外骨胳,说明它的产生和结构特点。蝗虫和蝉一样也有外骨胳。请学生仔细观察并阅读课文, 师生归纳出它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由于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所以有蜕皮现象。 蝗虫数量多结农作物危害大,说明它的繁殖力很强,那么它是如何繁殖的呢?(二 )蝗虫的繁殖投影蝗虫的产卵和发育过程图,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 它一生究竟蜕几次皮?(2) 它的受精方式是怎样的 (解释受精的概念 )?(3) 它把卵产在哪儿?为什么?(4) 它的幼虫和成虫象吗?幼虫叫什么?(5)

7、我国有些地区一年能繁殖两代,其过程怎样?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蝗虫成为农业第一害虫的原因:感觉和摄食器官发达,能长时间迁飞,繁殖力强。(三 )小结本课由学生小结五、板书设计体表:有外骨胳,保护、支持。1 对触角:嗅觉和触觉蝗虫头部1 对复眼:视觉形态1 个口器:摄食结构身体3 只单眼:感光分部翅 2 对:前翅保护膜质胸部的会飞的后翅感觉和取食中心运动中心足 3 对:前足爬行,后足跳跃腹部:腹部有气门8 对,是代谢和生殖中心。方式:体外受精过程:卵 若虫 成虫三个阶段,属不完全变态发育二、习题与解析1随堂练习(1) 一只蝗虫和一只螳螂共有足 ( )(a ) 9 对 ( b) 6 对( c) 4 对(

8、 d) 5 对(2) 蝗虫的取食器官是 ( )(a )舌( b)上颚( c) 口(d ) 咀嚼式口器(3) 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是 ( )(a )鳃( b)气门( c)气管(d )体壁2课后作业(4) 蝉蜕来自蝉的哪一部分?一只蝗虫的四龄虫已蜕了几次皮?(5) 在阳光的照耀下,为什么蚯蚓容易死,而蝗虫却不怕晒?(6) 俗话说: “旱了蝗虫 (多 ),涝了鱼 (多) 。”这是什么原因?3参考答案(1)( b)(2)( d)(3)( b)(4) 蝉蜕是蝉的外骨胳,一只蝗虫的四龄虫已蜕了四次皮。(5) 蚯蚓体壁湿润有粘液,具有呼吸作用。在阳光照耀下,体壁逐渐干燥,失去呼吸功能,因而死亡。 蝗虫用气

9、管呼吸,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阳光照耀不影响它的呼吸, 所以不怕晒。 (6)由于蝗虫的形态结构适于陆地生活, 鱼适于水中生活, 所以干旱时蝗虫数量会增加,水涝时,鱼的数量会增加。即 “旱了蝗虫,涝了鱼 ”。3简要分析(2) 蝗虫以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为食,而遭受蝗虫的植物往往只剩一些茎杆。说明蝗虫的取食器官口器非常发达, 从结构上看,适于切碎和咀嚼食物的上颚特别坚硬。还有上唇、下唇等共同组成了蝗虫的取食器官咀嚼式口器。(叶雪芳)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做小孔成像的实验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对比实验,归纳推理能力(

10、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成像实验装置),动手能力(制作小孔3、通过制作小孔成像实验盒,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具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 电灯(或其他光源) ,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或纸管)柴,半透明的白纸,胶水。挂图或投影片 光源、从密林缝隙透过的光。,蜡烛,火2、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差不多、能套在一起的纸盒,剪刀,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谈话:光是一种自然现象,关于光你们有什么问题?2、讲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些关于光的知识:什么物体能发光,光是怎样传播的。学习新课l 、指导学生认识光源( 1)谈话:说一说,哪些物体能发光?( 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光源。(

11、 3)讲解: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能发光:有的是燃烧发光,例如蜡烛、松明(点燃后用于照明的松枝) 、火柴、煤等;有的是靠电能发光,例如手电筒、各种各样的电灯;有的是靠生物体内部变化发光, 如萤火虫发出的荧光; 有的是靠天体内部变化发光, 例如太阳光,星光。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4)讨论:镜子是不是光源?月球是不是光源?为什么?2、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 1)讲述: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向周围传播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光传播的方向。( 2)谈话:从门窗或密林缝隙中透过来的阳光是什么样的?(学生发言后再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加深学生的印象。)手电筒或汽车灯射出的光是什么样的?( 3)讨论:以上现象说明光是沿

12、什么方向传播的?(通过讨论,得出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假设。)( 4)实验:讲述: 为了证明光是否沿直线传播, 我们来做个实验。 实验的材料是这盏开着的电灯和一根细而直的塑料管。讨论: 如果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通过这根直管能看见电灯光吗?如果将直管弄弯,还能看见电灯光吗?为什么?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5)讨论:以上现象证明什么?(6)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讨论及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我们可以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还可以补充:光源发出的光,可以沿着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7)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3、指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1)讲述: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

13、实验。各组都带来些纸盒,选两个能套在一起的盒;在大盒底部正中扎一个小孔; 去掉小盒的底, 在底口粘一张半透明纸; 然后把两个纸盒套在一起。(以上方法需边讲解边演示)( 2)学生分组制作。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 3)讲述:下面,我们就用制作的这个器材实验。将蜡烛点燃,立在桌上;将盒子扎有小孔的那面对着蜡烛。推一推或拉一拉大纸盒,看到什么现象?(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看到了什么现象?(蜡烛火焰的像)在什么地方?(白纸做的屏幕上)像是什么样的?(倒立的)( 6)讨论: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蜡烛的像为什么是倒的?这与什么有关系?(7)教师小结:合用纸盒的小孔对着点燃的蜡烛的时候,蜡

14、烛光就会小孔射入盒内,照在纸屏上。因为孔很小,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所以蜡烛火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下部 (画图说明),蜡烛火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照到纸屏的上部。这样,在纸屏上出现与蜡烛的火焰形状相似、倒立的像。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 利用这种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 如果在纸盒后面粘的不是纸屏, 而是照相的底片, 在底片上就会出现物体的倒像。 最早的照相机就是应用小孔成像原理制成的。巩固应用l 、讲述:这节课我们重点认识了什么是光源和光的传播方向。2、提问:( 1)什么是光源?举例说明。( 2)光是沿什么方向传播的?讨论:光的直线传播与影子的形成有没有关系?假如光是可以转弯的,还会有影

15、子吗?布置作业:用小孔成像盒给室外的景色“照相 ”,观察像是什么样的,有没有彩色?回汉共享的美味佳肴四海飘香的果汁牛肉 果汁牛肉品尝会教学思路: 1、了解果汁牛肉的历史;2、知道果汁牛肉的现状;3、共话果汁牛肉的未来。教学目标: 1、对果汁牛肉有进一步的了解;2、知晓回汉情深的历史渊源;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教学准备:课件1:关于果汁牛肉历史的幻灯片;课件 2:关于果汁牛肉制作工艺的图片;课件 3:关于果汁牛肉的童谣的录音。果汁牛肉实物教学程序:一、引入:(播放童谣)同学们,听了小朋友自编的童谣,你们想到了什么?二、了解果汁牛肉的历史及制作工艺:1、(出示果汁牛肉)由果汁牛肉包

16、装非常精美引出果汁牛肉历史非常悠久。2、(播放课件1)介绍果汁牛肉的历史。3、(播放课件2)介绍果汁牛肉制作工艺。4、学生看书,了解马昌恒果汁牛肉获得的奖励,得到的赞誉。并汇报。三、知道果汁牛肉的现状:1、请同学们拆开果汁牛肉:(1) 看,有哪几种味道?(2) 闻,气味怎么样?(3) 尝,味道怎么样?2、邀请来宾品尝果汁牛肉3、学生汇报果汁牛肉的味道怎样?四、共话果汁牛肉的未来:、引导学生为果汁牛肉设计一段广告,并汇报。、将广告作品送果汁牛肉生产商。五、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品尝会的形式,对果汁牛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为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广告,愿家乡的果汁牛肉生产商们合作起来,形成拳头,生产精品,

17、共创果汁牛肉美好的未来学习目标1、 使学生知道瓦特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新型蒸汽机。2、 使学生知道蒸汽机带来了机器生产,导致了工业革命。3、 使学生知道工业革命使生产、交通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4、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造的精神。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蒸汽机带来了机器生产,导致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使生产、交通以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时间一课时第一课时( 3/10)教学环节过程性目标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反 思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师:水开时水壶上的盖子为什么会“啪啪 ”作响?你知道吗?2、引出课题。3、今天我们再来比赛,看

18、看你们自学本领怎么样?1、指名交流。2、积极响应。学生反应热烈。二、自学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书本内容完成填图册。2、校对答案,解决疑难问题。3、再次自学课文,划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做到熟记。1、在指定时间内,正确地完成填图册。2、自学课本,划出重点内容,并熟记。在完成教师作业的过程中表现良好,看书很投入。三、竞赛(一)使学生知道瓦特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新型蒸汽机。继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1、 第一轮比赛为“必答题 ”,教师对所有学生提出要求,定下规则。2、 四小组轮流依次答题,问题分别如下:(1) 在蒸汽机发明以前,人类只能利用什么?(2)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由什么向什么的转化?(3)蒸汽机首先在哪个行业中推广使用? ( 4)瓦特的祖国是? ( 5)世界上第一艘用蒸汽机开动的轮船是哪个国家在什么时候制造成功的?(6)谁制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蒸汽机车?(7)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标志着当时的世界已进入了什么时代?(8)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