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回顾与思考说课稿_第1页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回顾与思考说课稿_第2页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回顾与思考说课稿_第3页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回顾与思考说课稿_第4页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回顾与思考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课题:基本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线段、射线、直线、角等简单平面图形,了解平面上两 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关系.了解线段、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2、会进行有关角度的换算.了解补角、余角 J顶角,知道等角 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 及平行线的特征、教学重点:线段、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 教学难点: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知识梳理1 、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联系: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也是直线 的一部分.2 、直线和线段的性质:(1) 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 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条直线相交

2、,有 交点、(2) 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即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3 、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1) 角的度量:把平角分成180份,每一份是1的角,1 =6 0,(2) 角的分类:(3) 相关的角及其性质: 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 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分类P鋭角直角立=90&平角么称K这两个角互!为余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 1 + / 2=90 = / 1、/2互余;同角

3、 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 l十/ 2=90,/ 1 + / 3= 90 ,则/ 2 / 3. 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若/ A + /B=18(f= / A、/ B互补;同 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 A+/C=18(f,Z A+/ B=180,则/ B / C.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4)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 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4、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5、“三线八角”的认识: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 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同位角即位置相同的 角;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

4、要抓住“内部、同旁”.6、 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角 相等, 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过直线外一点 直 线和已知直线平行.(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7、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 行线之间的距离、8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9、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 平行.10、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 直线平行;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如果同旁内角互 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这三个条件都是由角的数量关系(相等或 互补)来确定直线的位置关系(

5、平行)的,因此能否找到两直线平行 的条件,关键是能否正确地找到或识别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11、常见的几种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同位角的角平分线平行.(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组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 平行.(二)课前练习1、如果线段AB=5cmBC二3cm,那么A C两点间的距离是() A . 8 cm B、2 cm C . 4 cm D .不能确定2、 计算: 132 19 42 + 2 6 3 0 28 =34、51 =度分秒.92 3 5 5 2 0 4 4 =:33 15 16X 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线段AB和线段BA是

6、同一条线段;射角 AB和射线BA是一条射线;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射线在直线 AB上;线段AC在射线AB上.A . 1个B . 2个C. 3个D. 4个4、如图,直线a / b,则/ A CB =5、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 ,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 二、经典考题剖析1、已知线段AB=20cm, C为AB中点,D为CB上一点,E为DB 的中点,且EB=3 cm,则CD二cm应 / f解:4 点拨:由题意,BC=0 5AB=10crp DB=2ZCD=BCDB= 10 6=4 (cm2、如图所示,AC为一条直线,O是AC上一点,/ AOB= 120 OE OF分别平分/ AOB和/BOC.

7、(1) 求/ EOF的大小;(2) 当OB绕O旋转时,OE OF仍为/ AOB和/BOC平分线, 问:OF O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个命题3、将一长方形纸片,按图的方式折叠,BG BD为折痕,则上CBD的度数为();,A. 60B . 75 C . 90 D . 954、如图,AB/ EF/ DC EG/ BD,则图中与/ 1相等的角共有()A. EB ,5、如图,直线AD与 AB CD相交于A、D两点,EC 与AB CD交于点 E、C B、F,且/ 匸 / 2,Z B二/ C,CF 求证:/ A二/ D.三、课后训练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

8、形的一组是()A . 1cm 2cm 3cm B . 3cm, 4cm 5cmC . 5cm 7cm 13cm D . 7cm, 7cm 15cm2、过厶ABC的顶点C作边AB的垂线,如果这条垂线将/ ACB分为50 和20的两个角,那么/ A、/ B中较大的角的度数是C L D3、如图,AB!CD ACLBC图中与/ CAB互余的角有()A . 0个B .1个 C . 2个 D . 3个4、如图所示,在 ABC中, / A= 50, BO CO分别平分人/ ABC和/ ACB 求/ BOC勺度数.5、已知: ABC 的两边 AB=3cm, AC=8cm.(1) 求第三边BC的取值范围;(2)

9、 若第三边BC长为偶数,求BC的长;(3) 若第三边BC长为整数,求BC的长6、如图,已知/ AOC与/ B都是直角,/ BOC=59.(1) 求/ AOD勺度数;(2) 求/ AOB和/DOC勺度数;(3) / A OB与/ DO(有何大小关系;(4) 若不知道/ BOC的具体度数,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关系仍然 成立吗?7、如图,AB/ CD直线EF分别交A B CD于点E、F, EG平分/ BEF,交CD于点G/仁50求/2的度数.&如图,已知 B DL AC, EFL AC, 且/匸/2.D F为垂足,G是AB上一点,求证:/ AGD/ ABC9、已知:如图,CDLAB于D, E是BC上一

10、点,EF丄AB于F.Z匸 / 2.求证:/ AGDhACB10、根据补角和余角的定义可知:10的补角是170,余角为80; 15的补角是165,余角为75; 40的补角是140,余角为50; 52的补角为128,余角为38观察以上几组数据,你能得出 怎样的结论?请用任意角a代替题中的10, 15, 4 0, 5 2, 来说明你的结论.四:【课后小结】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说课稿潘家湾民族中学谭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自我回顾及小组交流活动对本 章所研究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掌握本章知识的框 架。2、数学思考:在操作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3、解决问

11、题: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4、情感与态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 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材分析:本章以线、角等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平行、垂直为主要研究 对象,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会某些 平面图形的性质及其位置关系,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它是本册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延续和升华,又是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平 行线与相交线学习的基础,体现了课程标准中: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学习遵循逐级递增、螺旋上升的原则。”章节复习课可以使学生对本章所研究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并且掌握本章知识的框架。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总结本章的知识框架

12、, 难 点是通过自己研究、小组合作正确写出并理解框架图。教学方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上“回顾与思考”课时要打破以 往复习课的题海战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的情境。而本节课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合 作、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学会学习。教师在习 题的设计上别具匠心,题目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能运用学生关注或 感兴趣的实例作为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力,提高学生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教学手段:本节课选择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写一写本章所研究

13、的基本元素和基本关系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让学生通 过自我回顾及交流活动去整理相关的内容, 发现它们在组成图形中的 作用,是提高学生认识所学对象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前提前 12 天时间布置,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整理,小组交流。(二)说一说设计此环节的目的在于教师、学生平等地交流,教师听完学生的 看法后向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把 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图。(三)比一比此环节主要是利用典型题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四)谈一谈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帮助?(五)作业完成一份小结,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本章的内容,并写出本章学习 中的收获、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装入成长记录袋。设计意图:1、本节课手段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根据学生年龄 特点,以知识抢答赛的形式做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 氛,寓教于乐。2、教师提前布置复习提纲,让学生动手课前完成,可以使学生 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大部分学生通过努力基本上能把整章的框架 图画出来。可能存在有的学生知识点有遗漏,知识之间的脉络把握不 住的情况,通过教师提供的框架图得以完善。3、教师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不同的题目达到的要求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