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_4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_4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_4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_4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_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教学内容分析【课标要求】 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2.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教材分析】本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是明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朝政治经济发展的缩影。明朝前期,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对外关系中,即有友好往来,也有激烈的冲突与战争,是我国古代外交史上的重要篇章,影响深远。这种对外交往的特点,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已经受到世界发展潮流的冲击。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2、。但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因此,教师应该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实际入手,并提供视频、历史地图、图片等材料来帮助学生学习历史,将知识直观形象化,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深入浅出,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习技能,掌握科学方法,形成自己的历史观、价值观。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概述郑和下西洋目的、时间、经过、成就、影响及胜利远航的原因;能简要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了解葡萄牙骗取澳门居住权的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2.养成认真观察、善思好问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学会比较分析、论从史出、正确评价历史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己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感悟历史、交流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观察郑和下西洋纪念邮票、戚家军抗倭形势图等图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2.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倭患产生的危害、戚继光抗倭主要经过和抗倭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

4、.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重点1:郑和下西洋。确立依据: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需重点掌握。突破方法: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通过抢答环节的设置,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观看视频、分析史

5、料,使学生了解郑和船队能够实现七下西洋的条件,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客观、全面地分析历史问题。通过解读邮票,分析史料,使学生认识其影响,学会科学地评价历史事件。重点2:戚继光抗倭。确立依据: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胜利,捍卫了中国的主权,保障了我国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了解戚继光抗倭的历史,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有重要意义。突破方法:通过观看戚继光抗倭视频,分析抗倭形势图,讲述抗倭小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主要经过,抗倭成功的条件。通过分析戚继光的诗句学习其事迹,

6、感受其英勇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2)难点:郑和下西洋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突破方法:通过视频介绍与分析地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力。五、教学方法1.通过设置悬疑、情境创设法,感知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 3.通过史料分析、讨论探究、归纳感悟法:使学生学会论从史出、正确评价历史和多角度分析问题,感悟历史。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设置悬疑、导入新课展示在了解明朝历史时遇到的两个历史之谜:历史

7、之谜一:2015年7月非洲肯尼亚的女孩姆瓦玛卡到中国认祖归宗。非洲女孩是中国水手的后裔?这可能吗?中国水手是什么时候又怎么到肯尼亚去的呢?历史之谜二:在浙江省台州市所属的临海、黄岩及福建省宁德市所辖各沿海县,人们将中秋节定为八月十六,并吃一种叫“光饼”的常见的面食。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又有什么故事呢?展示课题: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着兴趣和问题进入课堂。培养学生善思好问的良好习惯。二、郑和下西洋1. 提问: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是指今天的大西洋吗?2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3页注解,知道西洋的地理范围3. 简介郑和4指导学生阅读导

8、学案上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人数、到达范围、最远到达地区的问题,播放郑和下西洋视频,提醒学生注意捕捉有效信息。5.以表格填空的形式落实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6.教师提出问题:说了半天郑和下西洋,这和我们的历史之谜一有什么关系呢? 7.教师提出问题:郑和率领将近三万人,200多艘船,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和欧洲,这样的航程,以今天中国的物力财力不难做到,但是在600年前的明朝,他们是如何实现的呢?有哪些条件?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94页动脑筋问题,出示材料,引导学生从物质、技术、郑和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8.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郑和远航成功的条件,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郑和实

9、现远航的最重要条件。9.PPT展示1985年郑和下西洋580周年纪念邮票,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当年跟随郑和船队远航的一名成员,谈一谈你到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引导学生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举手发表的自己的观点。观察郑和下西洋路线图,阅读课文注解,在课本上勾画出西洋的地理概念。阅读问题,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结合视频及课本内容思考问题。举手抢答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推理,揭秘历史之谜一:郑和船队第五次远航时达到肯尼亚,部分水手可能留在了当地,所以姆瓦玛卡是中国水手的后裔。思考动脑筋问题,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进行补充,如: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航海技术发达;明

10、朝初期国力强盛等。明确郑和远航成功的条件。猜想邮票中郑和所到地区,描述当时的场景。结合教材中的插图榜葛剌国王用大象将明朝使臣接到王宫,分组讨论,总结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系地理知识,便于学生了解西洋的全貌,同时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创设情境,还原历史,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收集有效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在分析问题时既要客观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戚继光抗倭1.提出问题:“倭”是对什么人的称呼?哪些人被称

11、为 “倭寇”?2.出示明史日本传 、倭变事略节选材料3.播放戚继光抗倭视频4.展示戚家军抗倭形势图5.揭秘历史之谜二,提出问题:从历史之谜二的故事中,你能总结出戚家军抗倭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什么吗?6.提出问题:除此之外,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还有哪些?点评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7.引导学生阅读P96页“动脑筋”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戚继光的优秀品质。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解读材料含义,认识到倭患的严重性。观看视频,了解戚继光抗倭事迹结合课文内容及视频,讲述戚继光抗倭的主要经过。思考并回答问题: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学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分析诗句含义,领会戚继光淡泊

12、名利,维护祖国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戚继光不为功名,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和英勇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四、本课小结1.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提出问题:歌中的MACAU指哪里?你知道这种称呼的由来吗?“攫取”居住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葡萄牙人夺取居住权,或葡萄牙人把澳门占为己有?2.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澳门是什么时候又重新回到母亲怀抱的吗?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3、,总结明朝对外关系中的三个主要事件:明朝前期是世界最发达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使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交往;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抗倭斗争,虽并取得了胜利,但葡萄牙殖民者却骗取了澳门的居住权,这属于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思考问题,讲述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的经过。明确葡萄牙人通过贿赂、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得在澳门的居住权,但主权仍然属于中国。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问题,发表观点,认识到 “弱国无外交”、“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后盾”。用音乐渲染课堂氛围,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感,激发爱国情感。通过澳门历史前后的鲜明对比,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知识,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生成之处:1教师在备课中注意整合教材,针对本课的重难点,以交往与冲突、强与弱的变化来组织材料、呈现内容,每个环节都尽量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学生学习思路清晰,热情也高。2.教学中运用了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具体,让学生“触摸”到了历史。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意识体现较为突出。学生根据资料,行自主学习,归纳结论。教师负责为学生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