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录在过去的十五到二十年中,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所研发的碳化硅器件的性能指标远超当前硅基器件,并且成功实现了部分碳化硅器件的产业化,在一些重要的能源领域开始逐步取代硅基电力电子器件,并初步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的持续进步将对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随着 SiC 单晶和外延材料技术的进步,各种类型的SiC 器件被开发出来。SiC 器件主要包括二极管和开关管。 SiC 二极管主要包括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及其新型结构和PiN 型二极管。 SiC 开关管的种类较多,具有代表性的开关管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开关管(
2、MOSFET)、结型场效应开关管( JFET)、绝缘栅双极开关管(IGBT)三种。1. SiC 器件的材料与制造工艺SiC 单晶碳化硅早在 1842 年就被发现了,但直到1955 年,飞利浦(荷兰)实验室的Lely才开发出生长高品质碳化硅晶体材料的方法。到了1987 年,商业化生产的 SiC 衬底进入市场,进入 21 世纪后, SiC 衬底的商业应用才算全面铺开。碳化硅分为立方相(闪锌矿结构)、六方相(纤锌矿结构) 和菱方相3 大类共 260 多种结构, 目前只有六方相中的4H-SiC、6H-SiC才有商业价值,美国科锐(Cree)等公司已经批量生产这类衬底。立方相(3C-SiC )还不能获得
3、有商业价值的成品。SiC 单晶生长经历了3个阶段 ,即 Acheson 法、 Lely 法、改良 Lely 法。利用 SiC 高温升华分解这一特性,可采用升华法即Lely 法来生长 SiC 晶体。升华法是目前商业生产SiC单晶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把SiC 粉料放在石墨坩埚和多孔石墨管之间,在惰性气体(氩气)环境温度为 2 500 的条件下进行升华生长,可以生成片状SiC 晶体。由于 Lely法为自发成核生长方法,不容易控制所生长SiC 晶体的晶型,且得到的晶体尺寸很小,后来又出现了改良的 Lely 法。改良的 Lely 法也被称为采用籽晶的升华法或物理气相输运法( 简称 PVT法) 。PVT法的
4、优点在于:采用SiC籽晶控制所生长晶体的晶型,克服了Lely 法自发成核生长的缺点,可得到单一晶型的SiC 单晶,且可生长较大尺寸的SiC 单晶。 国际上基本上采用PVT法制备碳化硅单晶。 目前能提供 4H-SiC 晶片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其中 Cree 产量占全球市场的 85%以上,占领着 SiC 晶体生长及相关器件制作研究的前沿。目前,Cree 的 6英寸 SiC 晶片已经商品化 , 可以小批量供货。此外,国内外还有一些初具规模的SiC 晶片供应商,年销售量在 1 万片上下。 Cree 生产的 SiC 晶片有80%以上是自己消化的,用于 LED衬底材料,所以 Cree 是全球唯一一
5、家大量生产SiC 基 LED器件的公司,这个业务使得它的市场表现突出,公司市盈率长期居于高位。目前已出现了另一种碳化硅晶体生长方法,即采用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方法(HTCVD)。它是用气态的高纯碳源和硅源,在2200左右合成碳化硅分子,然后在籽晶上凝聚生长,生长速率一般为 1mm/h左右,略高于 PVT法,也有研究机构可做到2mm/h的生长速率。气态的高纯碳源和硅源比高纯SiC 粉末更容易获得, 成本更低。由于气态源几乎没有杂质, 因此,如果生长时不加入 n 型掺杂剂或 p 型掺杂剂,生长出的4H-SiC 就是高纯半绝缘( HPSI)半导体。 HPSI 与 SI 是有区别的,前者载流子浓度 101
6、381015/cm3 范围,具有较高的电子迁移率;后者同时进行 n、p 补偿,是高阻材料,电阻率很高,一般用于微波器件衬底,不导电。如果要生长 n 型掺杂或 p 型掺杂的 4H-SiC 也非常好控制,只要分别通入氮或者硼的气态源就可以实现, 而且通过控制通入的氮或者硼的流量, 就可以控制碳化硅晶体的导电强弱。目前瑞典的 Norstel AB 公司采用 HTCVD商业化生产碳化硅衬底材料 (n 型、p 型、HPSI型),目前已有 4 英寸 HPSI 型 4H-SiC 衬底出售。SiC 外延为了制造碳化硅半导体器件,需要在碳化硅晶片表面生长1 层或数层碳化硅薄膜。这些薄膜具有不同的 n、 p 导电
7、类型,目前主流的方法是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进行同质外延生长。 碳化硅外延生长方案中,衬底起很大的支配作用,早期碳化硅是在无偏角衬底上外延生长的,即从晶锭上切割下来的晶片其外延表面法线与晶轴(c 轴) 夹角 =0, 如碳化硅晶片的 Si(0001) 或 C(000) 面,外延表面几乎没有台阶,外延生长期望能够由理想的二维成核生长模型控制。然而实际生长发现, 外延结果远未如此理想。 由于碳化硅是一种多型体材料,外延层中容易产生多型体夹杂, 比如 4H-SiC 外延层中存在 3C-SiC 夹杂,使外延层“不纯”,变成一种混合相结构, 极大地影响碳化硅器件的性能, 甚至不能用这样的外延材料制备器件。另
8、外,这样的外延层宏观外延缺陷密度很大,不能用常规的半导体工艺制备器件,即薄膜质量难于达到晶圆级外延水平。后来发展了偏8斜切碳化硅衬底,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完善,现在己经成为碳化硅外延的主要技术方案。与无偏角衬底比较起来,偏 8斜切衬底的外延表面有很高的台阶密度,且台面长度很短,一般为十几纳米,反应物容易从台面上迁移到台阶扭折处。外延时,不必等着扭折沿台面运动到表面边缘, 所有的扭折可以同时以相似类的速率运动, 直至外延生长结束,这就是所谓的台阶流控制 (step-flow) 外延生长机制。虽然在偏 8斜切衬底上外延时可以利用台阶流进行控制生长,较好地解决了多型体夹杂及相应的宏观缺陷等问题,但是
9、它也有其固有劣势。 Cree 在 SiC 衬底制备方面具有业内领先地位,它的产品是业界的风向标,代表了需求的发展方向。首先,衬底斜切,在增加外延台阶的同时,也引入了基平面位错,其次,衬底斜切,衬底产率降低,造成了很大的原材料浪费,增加了衬底制备的成本。当晶圆直径增大时,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Cree 现在供应的主流衬底片主要是4 英寸和 6 英寸大尺寸晶片, 其中 4 英寸片提供斜切偏角为 4以及无偏角的, 8的可以定制; 6 英寸片只提供无偏角的,对于相同规格 ( 产品等级、掺杂类型、微管密度等 ) 的衬底片,偏8的比偏 4的贵约 1000 美元,偏 4的比无偏角的贵约 1200 美元,当衬
10、底片用量很大时,这是一个很可观的数目。因此,从以上分析并结合目前发展趋势来看,大偏角斜切衬底必然是一个过渡方案,在世界各国科技人员的努力下,外延要回归到小偏角斜切衬底方向上来。现在 Cree 主推偏角为4衬底。SiC 器件工艺虽然碳化硅器件工艺和设备都与硅器件有很强的兼容性,但也远不是可以原封不动地照搬。与硅相比,碳化硅器件工艺的温度一般要高得多。碳化硅晶片较小、易碎、透明、难适应,倒是一些大学实验室比较灵活,而且价格昂贵,大公司的生产线较成为开发碳化硅器件工艺的主力。掺杂是最基本的器件工艺。由于一般杂质在碳化硅中的扩散系数跟在Si0 2 中一样低, 在适合于对碳化硅进行有效杂质扩散的温度下,
11、Si02 已失去了对杂质的掩蔽作用,而且碳化硅本身在这样的高温下也不稳定,因此不宜采用扩散掺杂,而主要靠离子注入和材料制各过程中的伴随掺杂来满足制造碳化硅器件的需要。在碳化硅材料的气相生长过程中,n 型掺杂一般用电子级纯度的氮做掺杂剂,P 型掺杂一般使用三甲基铝。n 型离子注入的杂质一般也是氮。氮离子注入对晶格的损伤比较容易用退火的方式消除。P 型离子注入的杂质一般也是铝。由于铝原子比碳原子大得多,注入对晶格的损伤和杂质处于未激活状态的情况都比较严重,往往要在相当高的衬底温度下进行,并在更高的温度下退火。这样就带来了晶片表面碳化硅分解、硅原子升华的问题。残留碳如果能形成石墨态碳膜,会对阻止表面
12、继续分解起一定作用。于是,尺寸与碳比较相当的硼也成为常用的 p 型注入杂质。目前,P 型离子注入的问题还比较多,从杂质选择到退火温度的一系列工艺参数都还需要优化,而P 型离子注入对提高功率MOS的沟道迁移率又十分重要。栅氧化物与碳化硅之间的界面缺陷对功率MOS的沟道迁移率也有十分重要的影晌,因而栅氛化物的生长或淀积十分关键。除类似于硅的热氧化之外,碳化硅还可用燃烧法生长栅氧化物,而且这种方法产生的界面态密度较低。用热氧化法在NO中生长栅氧化物也能降低界面态的密度。就同样的栅氧化物生长方法而言,6H-SiC 比 4H-SiC 的沟道迁移率要高一些;而就体材料中的载流子迁移率而言,是4H-SiC
13、比 6H-SiC 高。这说明4H-SiC 的氧化物界面缺陷问题比较严重。使用 1400 高温快速退火法, n 型和 P 型 4H-SiC 的欧姆接触都可以做到单位面积接触-52Ni 和 A1。不过这种接触在 400 C以电阻低达 10?cm 量级的水平,所用的电极材料分别是上的热稳定性较差。对 P 型 4H-SiC 采用 Al/Ni/W/Au复合电极可以把热稳定性提高到 600100 小时,不过其接触比电阻高达10-3 ?cm2。采用 TaC和 AlSi合金电极也可获得类似效果。6H-SiC 比 4H-SiC 容易获得低阻欧姆接触,其接触比电阻可低达-6210 ?cm。在高压硅器件中采用的多数
14、终端技术和钝化技术,比如场板、 场环和结终端等也适用与碳化硅器件。除此而外,在结终端注入大剂量Ar 或 B,借损伤晶格形成高阻区,起类似于硅功率器件中半绝缘多晶硅 (SIPOS ) 的作用,也有明显效果。若在Ar 、 B 离子注入后再在600退火,器件的反向特性还会进一步改善。目前 SiC 功率器件封装工艺及方法通常借鉴Si IGBT 封装技术,在 DBC布局、芯片键合、高温焊料、硅凝胶填充、密封材料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SiC 器件封装特殊要求,三菱、塞米控、富士等公司在封装材料及结构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如三菱公司铜针布线技术,塞米控公司低温纳米银烧结技术,富士公司低电感和优化的DBC布
15、局设计。2. SiC 二极管实现产业化SiC电力电子器件中,SiC二极管最先实现产业化。一般可分为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barrier?diode, ?SBD) 、PiN二极管和结势垒控制肖特基二极管(junction?barrier?Schottky, ?JBS)三种。在5kV 阻断电压以下的范围,碳化硅SBD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对于PiN 结二极管,由于其内部的电导调制作用而呈现出较低的导通电阻,使得它更适合制备45kV 或者以上电压等级的器件。JBS?二极管则结合了肖特基二极管所拥有的出色的开关特性和PiN 结二极管所拥有的低漏电流的特点。另外,把 JBS 二极管结构参数和制造工
16、艺稍作调整就可以形成混合PiN- 肖特基结二极管(merged?PiN?Schottky,?MPS)。2001年德国Infineon公司率先推出SiC二极管产品,美国Cree和意法半导体等厂商也紧随其后推出了SiC二极管产品。在日本,罗姆、新日本无线及瑞萨电子等投产了SiC二极管。很多企业在开发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和JBS 结构二极管。目前,SiC二极管已经存在600V1700V电压等级和50A 电流等级的产品。SiC 肖特基二极管能提供近乎理想的动态性能。做为单子器件, 它的工作过程中没有电荷储存,因此它的反向恢复电流仅由它的耗尽层结电容造成,其反向恢复电荷以及其反向恢复损耗比 Si
17、超快恢复二极管要低一到两个数量级。更重要的是,和它匹配的开关管的开通损耗也可以得到大幅度减少,因此提高电路的开关频率。另外,它几乎没有正向恢复电压,因而能够立即导通,不存在双极型器件的开通延时现象。在常温下,其正态导通压降和Si超快恢复器件基本相同,但是由于SiC 肖特基二极管的导通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这将有利于将多个 SiC 肖特基二极管并联。 在二极管单芯片面积和电流受限的情况下,这可以大幅度提高 SiC 肖特基二极管的容量,使它在较大容量中的应用成为可能。目前实验室报道的最大容量的 SiC 二极管已经达到了6500V/1000A 的水平。由于 SiC 开关管的发展相对二极管滞后,当前更普
18、遍的做法是将SiC 二极管和 Si IGBT 和 MOSFET器件封装在一个模块中以形成大功率开关组合。目前Cree 公司、 Microsemi 公司、 Infineon公司、 Rohm公司的 SiC 肖特基二极管用于变频或逆变装置中替换硅基快恢复二极管,显着提高了工作频率和整机效率。中低压 SiC 肖特基二极管目前已经在高端通讯开关电源、光伏并网逆变器领域上产生较大的影响。SiC肖特基二极管的发展方向是衬底减薄技术和Trench JBS结构。衬底减薄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小低压SiC肖特基二极管的导通电阻,增强器件浪涌电流能力,减小器件热阻。Infineon公司于2012 年9 月发布第五代SiC
19、 SBD产品,首次采用衬底减薄技术。在SiC晶格里, JBS 结构中离子注入p 阱的深度受到限制(1um),反偏条件下浅p-n结对肖特基结的屏蔽作用不是特别明显,只有在相邻p 阱之间的间距较小时才能突显出来,但同时带来的正向导通沟道宽度变窄效应使得正向导通压降显着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新一代 SiC 肖特基二极管的发展方向是Trench JBS 结构。 Cree 公司新一代SiC 肖特基二极管同时采用Trench JBS 结构和衬底减薄技术,与传统的JBS二极管相比,正反向特性都得到了改善,不仅增加了电流密度(芯片面积减小50%);也提高了阻断电压(提高150V)和雪崩能力。3. SiC
20、JFET 器件的产业化发展碳化硅 JFET 有着高输入阻抗、低噪声和线性度好等特点,是目前发展较快的碳化硅器件之一,并且率先实现了商业化。与MOSFET器件相比, JFET器件不存在栅氧层缺陷造成的可靠性问题和载流子迁移率过低的限制,同时单极性工作特性使其保持了良好的高频工作能力。另外, JFET 器件具有更佳的高温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碳化硅JFET 器件的门极的结型结构使得通常 JFET的阈值电压大多为负, 即常通型器件, 这对于电力电子的应用极为不利,无法与目前通用的驱动电路兼容。美国 Semisouth 公司和 Rutgers 大学通过引入沟槽注入式或者台面沟槽结构( TI VJFET)
21、的器件工艺,开发出常断工作状态的增强型器件。但是增强型器件往往是在牺牲一定的正向导通电阻特性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常通型(耗尽型)JFET更容易实现更高功率密度和电流能力,而耗尽型JFET器件可以通过级联的方法实现常断型工作状态。级联的方法是通过串联一个低压的Si 基 MOSFET来实现。级联后的 JFET 器件的驱动电路与通用的硅基器件驱动电路自然兼容。级联的结构非常适用于在高压高功率场合替代原有的硅 IGBT 器件,并且直接回避了驱动电路的兼容问题。目前,碳化硅 JFET 器件以及实现一定程度的产业化, 主要由 Infineon和 SiCED公司推出的产品为主。产品电压等级在1200V、17
22、00V,单管电流等级最高可以达20A,模块的电流等级可以达到 100A 以上。 2011 年,田纳西大学报到了 50kW的碳化硅模块,该模块采用1200V/25A 的 SiC JFET 并联,反并联二极管为SiC SBD。2011 年,Global Power Electronics研制了使用 SiC JFET制作的高温条件下SiC 三相逆变器的研究, 该模块峰值功率为50kW(该模块在中等负载等级下的效率为%10kHz、10kW,比起 Si 模块效率更高。 2013 年 Rockwell 公司采用 600V /5A MOS增强型 JFET 以及碳化硅二极管并联制作了电流等级为25A 的三相电
23、极驱动模块,并与现今较为先进的IGBT、pin 二极管模块作比较: 在同等功率等级下 (25A/600V ),面积减少到 60%,该模块旨在减小通态损耗以及开关损耗以及功率回路当中的过压过流。4. SiC MOSFET 器件实用化取得突破碳化硅 MOSFET一直是最受瞩目的碳化硅开关管,它不仅具有理想的栅极绝缘特性、高速的开关性能、低导通电阻和高稳定性,而且其驱动电路非常简单,并与现有的电力电子器件(硅功率 MOSFET和 IGBT)驱动电路的兼容性是碳化硅器件中最好的。SiC MOSFET器件长期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是栅氧层的长期可靠性问题和沟道电阻问题。其中沟道电阻大导致导通时的损耗大,为减
24、少导通损耗而降低导通电阻和提高栅氧层的可靠性的研发一直在进行。降低导通电阻的方法之一是提高反型沟道的载流子迁移率,减小沟道电阻。为了提高碳化硅 MOSFET栅氧层的质量,降低表面缺陷浓度,提高载流子数量和迁移率,一种最通用的办法是实现生长界面的氮注入,也被称为界面钝化,即在栅氧层生长过程结束后,在富氮的环境中进行高温退火,这样可以实现沟道载流子迁移率的提高,从而减小沟道电阻, 减小导通损耗。 降低导通电阻的方法之二是采用在栅极正下方开掘沟槽的沟槽型栅极结构。目前已经投产的 SiC MOSFET都是“平面型”。平面型在为了降低沟道电阻而对单元进行微细化时,容易导致JFET 电阻增大的问题,导通电
25、阻的降低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沟槽型在构造上不存在JFET 电阻。因此,适于降低沟道电阻、减小导通电阻,但是Si 沟槽型 MOSFET目前尚未解决沟槽刻蚀之后侧壁沟道的表面问题。美国 Cree 和日本 Rohm公司已经能提供业界领先的碳化硅的MOSFET器件。美国已经将碳化硅 MOSFET器件应用于开发的固态功率变电站,该固态功率变电站可能将被应用于美国下一代航空母舰CVN-21的配电系统中。 采用全碳化硅功率模块,可以使传统的低频 (60Hz)变压器转变为高频( 20kHz)固态功率变电站,预计使变压器的重量由 6 吨降低到吨,体积从 10 立方米降低到立方米,大大提高舰船系统的性能。 2
26、012 年,日本三菱电机通过使用碳化硅制造的 MOSFET和肖特基二极管, 研发出一个达11kW逆变器,它比基于硅器件制造的逆3变器,降低能源损耗达七成,输出功率为10W/cm。日本三菱电机报道了使用强制风冷的三相 400V 输出全碳化硅逆变器,采用了碳化硅JFET和碳化硅肖特基势垒二极管,这套装置的功率密度达到了50kVA/升,远高于传统的硅基装置。2013 年 3 月美国 Cree 发布第 2 代 SiCMOSFET。与第 1 代产品相比,通过缩小芯片面积等手段压缩了成本。以耐压为的品种为例,第 2 代芯片面积比第 1 代缩小了约 40%。5. SiC IGBT器件由于受到工艺技术的制约,
27、碳化硅IGBT 的起步较晚,高压碳化硅IGBT 面临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与碳化硅MOSFET器件相同,沟道缺陷导致的可靠性以及低电子迁移率问题;第二个挑战是N 型IGBT 需要P 型衬底,而P 型衬底的电阻率比N型衬底的电阻率高50 倍。因此, 1999 年制成的第一个IGBT 采用了P型衬底。经过多年的研发,逐步克服了P 型衬底的电阻问题,2008 年报道了13kV 的 N 沟道碳化硅IGBT 器件,比导通电阻达到22m cm2。有报道对 15kV 的 N-IGBT 和 MOSFET的正向导通能力做了一个比较,结果显示,在结温为室2温时,在芯片功耗密度为200 W/cm以下的条件下, MOS
28、FET可以获得更大的电流密度,而在更高的功耗密度条件下,IGBT 可以获得更大的电流密度。在结温为127oC 时, IGBT 在功耗密度为 50 W/cm2 以上的条件下就能够导通比 MOSFET更高的电流密度。同一年,该团队还报道了阻断电压达到 12 kV 的 P 沟道碳化硅 IGBT,导通比电阻降到了 14m cm2,体现了明显的电导调制能力。2012 年, Cree 公司 Sei-Hyung Ryu 等人制成,有源区面积为的4HSiC p-IGBT ,正向击穿电压 15kV,在室温栅压一 20V 条件下,比导通电阻为 24m? cm2。2014 年,Tadayoshi Deguchi 等
29、人制成了击穿电压为 13kV,当测试温度为 523K 时,栅压一 20V 时微分比导通电阻为 33 m?cm2 的平面栅 P IGBT。碳化硅 IGBT 器件的优势应用范围为10kV 以上的高压领域。在这一领域中,碳化硅MOSFET器件会面临通态电阻过高的问题,但是在10kV 以下的应用中,碳化硅IGBT 相对于碳化硅 MOSFET的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在15 kV 以上的应用领域,碳化硅IGBT 综合了功耗低和开关速度快的特点,相对于碳化硅的MOSFET以及硅基的IGBT、晶闸管等器件具有显着的技术优势,特别适用于高压电力系统应用领域。新型高温高压碳化硅IGBT 器件将对大功率应用,特别是电力
30、系统的应用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高压碳化硅IGBT 器件将和 PiN 二极管器件一起,成为下一代智能电网技术中电力电子技术最核心的器件。6. SiC 功率双极器件用碳化硅可以制造阻断电压很高的双极器件,譬如高压 PiN 二极管和晶闸管等。 随着碳化硅器件研发热潮的掀起,也引起了一些研究者对开发碳化硅BTJ 的兴趣, SiC BJT 毕竟不像 SiC MOSFET那样会遇到氧化层品质严重影响器件特性的问题,开发SiC BJT 的主要问题是提高电流增益。 而碳化硅晶闸管在兼顾开关频率、功率处置能力和高温特性方面最能发挥碳化硅的材料特长,与碳化硅功率MOSFET相比,对 3000V 以上的阻
31、断电压,其通态电流密度可以高出几个数量级,因而特别适合于交流开关方面的应用。对于直流开关方面的应用,则是碳化硅 GTO(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之所长。碳化硅门级换晶闸管(SiC GT)的研发也受到关注。 2006 年有研究报道了面积为8mm*8mm的 SiC GT芯片,导通峰值电流高达200A。2010年报道了单芯片脉冲电流达2000A 的 SiC GT 器件。脉冲电流2000A 的 SiC GT 器件7. SiC 功率模块碳化硅功率模块是全球电力电子器件大型企业目前重点的发展方向。碳化硅功率模块已经在一些高端领域实现了初步应用,包括高功率密度电能转换、高性能电机驱动等等,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
32、市场潜力。在碳化硅功率模块领域, 首先开始研发的是基于碳化硅功率二极管和硅基 IGBT 的混合功率模块。 第一个实现商用的采用碳化硅二极管和硅基IGBT 的高功率模块是 Infineon 公司的 Prime PACK产品。随着碳化硅器件的进步,全碳化硅功率模块不断被研发出来。美国Cree 公司报道了阻断电压10kV,电流 20A 的碳化硅 MOSFET芯片,并可以通过并联模块得到100A 的电流传输能力。2009 年美国 Cree 公司与 Powerex 公司开发出了双开关 1200V、100A 的碳化硅功率模块, 该模块由耐高压和大电流的碳化硅的MOSFET器件和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组成。20
33、11 年,美国 .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研发了用 20个 80A 的 SiC MOSFET以及 20 个 50A SiC 肖特基二极管制作了一个1200V/800A 的双向功率模块。该模块用作全桥逆变并与Si 器件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功率损耗至少降低40%,在同样输出电流等级情况下SiC 的模块可以工作在 Si 模块的 4 倍频状态。该模块预计用于电动汽车领域。 2012 年,日本富士电机公司研发基于SiC MOSFET的 1200V/100A 的碳化硅功率模块。该模块采用新型无焊线设计、氮化硅陶瓷作衬底制作,可以在200C高温工作作,并且类似倒装芯片的压接式设计使得
34、该模块与起传统的铝线键合模块相比具有内电感低的特点,同时损耗更低,与传统同功率 IGBT 模块相比具有更紧凑的结构, 大小约为原先的 1/2 。2012 年日本罗姆公司开始推出全碳化硅功率模块,2013 年,美国的 CREE公司和日本的三菱公司也推出了 1200V/100A 的全碳化硅模块。 这些全碳化硅功率模块组合了碳化硅MOSFET器件和肖特基二极管, 利用高速开关及低损耗的特性,可替换原来额定电流为 200400A 的硅基 IGBT 模块。因器件散热性提高,使得装置的体积缩小了一半,并且发热量小,可缩小冷却装置,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同时可以将电力转换时的损耗削减85%以上,大幅削减工业设备
35、的电力损耗。全碳化硅MOSFET(或 JFET)模块的优良特性使它具备在10kV 以下的应用中取代硅基 IGBT 的巨大潜力,取代的速度和范围将取决于碳化硅材料和器件技术的成熟速度和成本下降的速度。8. 国内的发展现状由于受限于SiC单晶材料和外延设备,国内在SiC功率器件方面的实验研究起步较晚,但我国一直在跟踪国外SiC宽禁带半导体的发展。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和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 的支持下,先后启动了“宽禁带半导体XXX基础研究”、“SiC 高频高温功率器件”和“ SiC 单晶衬底制备”项目的研究。 形成了集 SiC 晶体生长 ( 中电 46 所、山东大
36、学和中科院物理所等 ) 、 SiC 器件结构设计 ( 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 、 SiC 器件制造 ( 中电 13 所、 55 所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为一体的产学研齐全的SiC 器件研发队伍。2014年,中国的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简称“泰科天润”) 打破了国外SiC肖特基二极管的商业垄断,其600V 10A、 1 200V 20A 等产品的成品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4 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简称“中电五十五所” )SiCJBS 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为10kV。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2014 年首次使 SiC PiN 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流达到
37、 30A。国内对SiC 功率 MOSFET的研究起步较晚。2012 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制出850V SiCUMOSFET器件; 2014-2015 年年初,中电五十五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分别研制出了1200V SiC VDMOSFET器件,最大电流 10A。对于 SiC BJT双极型晶体管,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型及新结构的设计。2012 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次成功实现了4H-SiC 功率 BJT 样品,器件的电流增益为20。2015 年 9月,泰科天润发布了其1200V/10A SiC BJT 研究成果,电流增益为,所组成的功率模块容量为。对于结型场效应晶体管,2
38、013年,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陈刚等人利用自主生长的SiC外延材料,研制出l700V常开型和常关型SiC JFET器件,正向电流达。2014 年浙江大学盛况小组报道了3500V l5A常关型SiC JFET 。9. SiC 电力电子器件面对的挑战芯片制造成本过高从商业化角度看,SiC功率器件在电力电子器件市场很大,但SiC能否成功打入电力领域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它的性价比。目前虽已实现了6 英寸4H-SiC衬底制备,但Cree公司从 2 英寸 (1997 年 ) 扩大到商业化6 英寸 (2010 年 ) 零微管 4H-SiC 衬底花费了13 年时间。同时, SiC 功率器件工艺费用也很高,设备及
39、技术掌握在国外少数几家公司。较高的价格导致其通常应用在高温, 辐照等 Si 器件不能应用的领域。较小的市场维持高的成本限制了SiC功率器件的发展。目前,同一规格SiC 功率器件的价格是Si 器件的 5-6 倍,当这一数值降到2-3 倍时,SiC 功率器件将会大范围应用于电动汽车、机车、动车变流器中,推动牵引系统快速发展。材料缺陷多,单个芯片电流小虽然目前SiC 器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果,但其性能离SiC 材料本身的极限还有较大距离。 近几年,利用物理气相传输法(PVT) 生长的 SiC 晶体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生长的SiC 薄膜取得了惊人的进步。采用缓冲层、台阶控制外延及位置竞争等技术制备的SiC 薄膜晶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实现了可控掺杂。但晶体中仍含有大量的微管、位错和层错等缺陷,这些缺陷严重限制了S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防护用品知识》课件
-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范文
- 部门调研报告范文
- 《微生物遗传实验》课件
- 孤独的小熊中班课件
- 聘请人力资源顾问咨询合同书2024年度:某企业与人力资源公司之间的合作协议
- 挖掘机转让合同协议书 3篇
- 版个人简单的施工协议标准版可打印
- 2024版工程材料循环运输协议3篇
- 《β受体激动药》课件
- 国内外智慧护理服务模式的研究进展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试卷与参考答案
- 深圳2020-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专题03 阅读理解之记叙文(解析版)
-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 【初中历史】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设计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5-02-03-02 野生植物保护员 人社厅发201512号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预防及处理课件(完整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
- 搬运装卸服务外包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