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肌力测定的分级及测定方法_第1页
徒手肌力测定的分级及测定方法_第2页
徒手肌力测定的分级及测定方法_第3页
徒手肌力测定的分级及测定方法_第4页
徒手肌力测定的分级及测定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徒手肌力测定的分级及测定方法,。手法肌力检查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 力测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临床泛的应用,检查方法 施行 MMT 时,应让受试者采取标准受试体位,对受试肌肉做标准的测 试动作,观察该肌肉完成受试动作的能力,必要时由测试者用手施加阻力或助力,判断该肌肉的收缩力量。检查结果及记录 将测定肌肉的力量分为 0、1、2、3、4、5 级。每级的指标是依据受试肌 肉收缩时所产生的肌肉活动、带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抵抗重力和阻力的情况 而定。0 级 受试肌肉无收缩。代表符号(zero, O),评定结果为:全瘫,肌力为 正常肌力 0%。,1 级 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

2、动。评定结果 为:微有收缩,肌力为正常肌力的 10%。 2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去除重力条件下做关节全范围活动。 评定结果为:差,肌力为正常肌力的 25%。3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抵抗外加 阻力,评定结果为:尚可,肌力为正常肌力的 50%。,4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外加阻力。 评定结果为:良好,肌力为正常肌力的 75%。5 级 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活动抵抗重力及充分抵抗外加阻力。 评定结果为:正常,肌力为正常肌力的 100%。以上为肌力检查的六级评分法。虽然此方法较为粗糙,并带有一定的主 观性,但现实仍被认为是最方便可靠的肌力评定方法而被广泛应用。,

3、为了使评 分更细、更准确一些,也有的医生将肌力评分级别在六级评分法基础上加以 调整,当认为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在此级的右上角加“+”,稍差时则在右 上角加“-”,使评定结果级差更小,更为细化,以补充六级评分法的不足。 其具体规定如下:0 肌肉无收缩,无关节活动。1 可摸到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2- 可见到肌肉收缩,除掉重力情况下关节可以轻微活动。,2 消除重力下关节轻度活动,可达关节活动范围的 80%。2+ 消除重力下关节可全范围活动,但不能做抗重力运动。3- 有抗重力运动出现,但运动范围不足 50%。3 能抗重力运动。 3+ 能灵活抗重力运动,并可重复运动多次或稍抗阻力。 4- 抗阻力运动

4、出现,但仅能抗较小阻力。 4 能抗中等阻力活动。4+ 能抗阻力运动,但阻力为中等或稍强。5- 能抗较大阻力运动,但较健侧力量稍弱。5 正常。 肌力检查在临床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差,有时是难免的。但为了减少误 差,应尽可能使检查操作规范化.,腦中風病患臥床期簡易下肢運動療法,(一) 抬臀運動: 病患雙腿彎曲,雙膝靠攏。 利用背部力量儘量使臀部離閞床面。 (二) 腿部運動: 健側足背伸入患肢膝下。 健肢伸直以足背勾住患側小腿。 利用健肢腿部力量抬高患肢。,(三) 髖關節屈曲運動: 一手握住患側小腿足踝,一手置於膝下。 將腿部抬高使髖關節及膝關節彎曲大於90度。 恢復原來位置。若患者有部份力量出現,應

5、鼓勵患者儘量自己用力。 (四) 髖關節外展內收運動: 一手握住患側小腿足踝,一手置於膝下。 將患側腿部慢慢向床緣拉出,使髖關節適度的向外伸展。 將腿部向健側腿靠攏內收恢復原來位置。,(五) 足踝運動: 協助病患腳踝關節運動,手掌握住病患腳根使手臂緊靠腳底,另一手按住病患小腿。 手臂施力壓住病患腳底,向上背屈,然後放鬆。 一手握住腳心,一手按住小腿將足底向外翻。 將足底向內翻。 (六) 足趾運動: 一手握住足底,一手將五隻腳趾板向足背。 將腳趾板向足底。,脑中风后遗症的康复,脑中风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预防并发症: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深静脉炎 预防关节挛缩变形、 按摩、被动运动、体位治疗

6、脑中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13月、36月、6月2年) 包括改善步态,恢复步行能力; 增强肢体协调性和精细运动; 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适时应用辅助器具,以补偿患肢的功能;重视心理、社会及家庭环境改造,使患者重返社会。,1、运动训练:应按照发育的顺序和不同姿势反射水平进行 从翻身坐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 坐位平衡训练 应尽早进行坐起训练,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从患者能无支撑坐在椅子上达到一级坐位平衡,到让患肢能做躯干各方向不同摆辐的摆动活动的“自动态”的二级平衡,最后完成能抵抗他人外力的“他动态”的三级平衡。,站立的平衡训练 先站起立床,然后逐步进入扶持站立,平行杠

7、间站立,让患者逐渐脱离支撑,重心移向患侧,训练患者的持重能力,能徒手站立后,再实施站立平衡训练,最后达到站立位的三级平衡。 步行训练 恢复步行是康复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先进行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再到徒手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重点是纠正划圈步态。,2、作业治疗 ADL(生活自理能力)动作训练包括:床椅转移、穿衣、进食、上厕所、洗澡、行走、上下楼梯、个人卫生等,训练两手协同操作;打字、打结、垒积木、拧螺丝、拾小物品、弹琴,训练手的精细动作能力;同时,结合家务劳动、户外活动等,使患者尽可能实现生活自理。,关节松动术的手法,1摆动 骨的杠杆样的运动叫,即生理运动,摆动时要固定关节近端,关节远端做往

8、返运动。摆动必须在ROM60%(正常时)才可应用。例如,肩关节前屈的摆动手法,至少要在肩前屈达到100时才应用(180、60%?100),如果没有达到这一范围应先用附属运动手法来改善。,2滚动 当一块骨在另一块骨表面发生滚动时,两块骨的表面形状必然不一致,接触点同时变化,所发生的运动?成角运动,其滚动的方向总是朝向成角骨运动的方向,常伴随著关节的滑动和旋转。,3旋转 旋转是指移动在静止骨表面绕旋转轴转动,旋转时,移动表面的同一点作园周运动。 旋转常与滑动,滚动同时发生,很少单独作用。,4分离和牵拉 分离和牵拉称?牵引。 分离:当外力作用使构成关节两骨表面呈直角相互分开时称分离或关节内牵引。 牵

9、拉:当外力作用於骨长轴使关节远端移位时,称或长轴牵引。 区别 分离外力与关节面垂直,两关节必须分开。 牵拉外力与骨长轴平行,关节向可以不分开。,康复护理要点,体位 脑中风后,患者最好立即采取健侧卧位,面向健侧,不让其向后扭转;其次是患侧卧位和仰卧位。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应注意尽量避免采取半坐位。患者家属可为患者进行关节被动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加感觉输入。,平衡训练 开始时坐在床上,双腿下垂于床边,再下地坐椅子,每次坚持1015min.然后练习站立平衡,最后步行训练,其步骤为:站立练习,分为助手辅助站立,扶杖站立,坐椅站立,站立时身体左右转动,左右侧弯和前后

10、倾斜。,迈步练习 重度偏瘫患者助手协助步行,多采取在瘫痪下肢的脚上拴一根绳子,当患者想迈步时,助手往上提绳予以协助。这种方法患者容易接受,好似本人真的会走了,而由衷地高兴。中度偏瘫患者在床边或扶墙训练;轻度偏瘫患者可扶手训练。要牢记协助者不宜用力牵拉患侧上肢,因为患侧的上肢恢复一般较下肢困难,若将处于瘫痪状态的维持肩关节紧张性的肌肉拉伤,会给后来的恢复造成极大障碍。,登楼梯训练 当偏瘫患者登楼梯时,栏杆应在健康的一侧,使患者能抓住它。患者不要望楼梯顶部,以免眩晕。当患者下楼时,栏杆应在患病一侧,患者可以靠着它,防止跌倒。因偏瘫患者跌倒时,几乎总是跌向偏瘫的一侧。,肌痉挛的康复 痉挛治疗主张把治

11、疗和功能活动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已掌握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为技巧性动作。在治疗时引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躯体、语言、视觉等,认为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掌握、运动控制十分重要。早期正确的肢体功能位可以减轻和对抗痉挛肌肉张力。体位以俯卧为主,定时翻身,尽量避免仰卧位。上肢以对抗屈肌为主的伸位,下肢以对抗伸肌为主的屈位。持续而缓慢地牵伸痉挛肌,并且给予按摩,使其放松,反复进行使肌痉挛暂时得到缓解。肘指膝痉挛是康复重点,应用各种感觉刺激诱发肌肉活动,调节各种反射对运动的影响。,训练时间和内容 当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稳定1周左右,就可开始主动性康复训练。包括:(1

12、)让患者练习床上左右翻身,这是最基本的躯干功能训练之一。因躯干受双侧锥体束支配,瘫痪一般不完全,恢复起来较快。(2)让患者练习从健侧或患侧坐起,应与翻身训练同时进行,注意不要让患者背靠物体而坐。(3)在患者能独立坐稳后开始站位训练,患者能独自站稳后,让患者重心逐渐移向患腿,训练患腿的持重能力。,。(4)在患者可独立站位平衡,患腿持重达体重的75%以上,并可向前迈步时,才能开始步行训练,对多数患者而言,不宜过早地使用手杖,以免影响患侧训练。在步行训练前,先练习双腿交替前后迈步和重心的转移。,(5)在患者能独立坐稳后开始作业治疗,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吃饭、穿衣、洗澡、做家务等。(6)功能训

13、练内容应因人而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活动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感到疼痛为度。训练频率至少保持每周23天,每天12次,每次约3040min.上肢应围绕增强手的握力进行活动;下肢围绕恢复负重行走能力进行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被动运动和助力运动为辅。,关于康复最佳时间 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必须争取早期康复治疗,尤其在发病后的前三个月内的康复治疗是获得理想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但对病程长者,其潜在功能恢复也不容忽视,应当继续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也可达到改善功能的效果。根据临床经验,在发病后两年内,如果康复措施得当,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关于早期体位 过去认为脑卒中偏瘫一旦发生,大幅度的肢体被动运动可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正确的床上体位,对避免患者将来出现异常的痉挛模式是相当重要的。因此,被动的床上患肢姿势摆放和定时变换体位等护理工作,就成为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关于什么情况下不宜锻炼 安静休息时心率100次/min;舒张压120mmHg;收缩压195mmHg;有劳力型心绞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