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晋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晋江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九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规划背景2第一节 市域概况2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3第三节 土地利用成效及存在问题8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1第一节 指导思想11第二节 基本原则11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任务13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13第二节 土地利用目标14第三节 土地利用主要任务17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25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5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28第五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35第一节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36第二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36第三节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扩展区38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4
2、0第一节 建设用地管制分区40第二节 土地用途分区41第七章 土地利用重大工程46第一节 耕地保护工程46第二节 村庄综合整治工程47第三节 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程47第八章 镇级土地利用47第一节 各镇土地利用调控指标47第二节 镇级土地利用管制47第九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47第一节 法律措施47第二节 行政措施47第三节 经济措施47第四节 技术措施47第五节 扩大公众参与47前 言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统筹全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为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泉州市土地利
3、用总体规划(2006 -2020年),以及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晋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本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晋江市土地利用战略,明确政府土地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本规划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及其他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规划范围为晋江市行政管辖区内的全部土地。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市域概况晋江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位于晋江下游南岸,位居北纬243024
4、245421、东经11824121184110之间。东濒台湾海峡,西和南安市接壤,南与金门县隔海相望,北同泉州市鲤城区毗邻,东与石狮市相连,市域三面临海,地理位置优越。土地总面积为721.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1公里。辖13个镇,6个街道,293个村,93个社区。2005年户籍总人口为102万人,外来人口53.81万人。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21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为最多。1992年撤县设市,2001年被福建省列为中等城市。晋江市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021,1月均温11.9,7月均温28.2,年均日照2130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9111231
5、毫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海面倾斜,呈波状起伏梯级分布,地貌以丘陵、台地、平原为主。晋江流经北部于溜石江入海。晋江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是古闽人聚居地。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使晋江市山川毓秀,人文荟萃,素享“声华文物、雄称海内”、“泉南佛国”、“海滨邹鲁”之美誉。目前境内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50多处,其中有宋代兴建的国家级文物“安平桥”,全国唯一、世界仅有的保存比较完整的摩尼教遗址“草庵”,世界罕见、保存完好的深沪湾海底古森林遗址,始建于隋朝的千年古刹“龙山寺”等。晋江市具备港口、高速公路、机场等海陆空齐全的交通枢纽,区域内外交通发达,现代化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晋
6、江市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大胆探索,闯出了一条独具侨乡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引人注目的晋江模式、晋江速度、晋江效益,使晋江从一个农业县一跃成为全国闻名、海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工贸港口城市。晋江市是中国的品牌之都,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数量名列全国县级市前列、福建省县(市)首位。晋江市先后被授予“中国鞋都”、“中国食品工业强县(市)”、“中国陶瓷重镇”、 “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等称誉。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百强行列,被定为全国4个科技进步示范区之一。晋江市目前已培育纺织服装、制鞋、食品、陶瓷石材、轻工玩具等五大传统产业和车辆机
7、械、精细化工、纸制品、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等五大新兴产业,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90%以上。国民经济呈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05年实现gdp 422.75亿元,财政总收入38.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25元,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区)第17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5位,经济实力继续位居福建省“十强县”首位,11个镇入选全国千强乡镇,全市13个镇全部入选福建省百强乡镇,其中陈埭、安海、西滨位居全省前三名。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一、土地利用现状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晋江市土地总面积为72164.71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34545.57公顷,
8、占土地总面积的47.87%;建设用地面积26669.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6.96 %;未利用地面积10949.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17%。土地利用的类型构成见专栏一和图1。(一)农用地晋江市农用地面积34545.57公顷,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5类。1耕地耕地面积20744.39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60.05%,占土地总面积的28.75%。包括水田、旱地和水浇地三类。其中,水田面积5039.46公顷,水浇地面积4770.56公顷,旱地面积10934.37公顷,分别占耕地总量的24.29%、23.00%和52.71%。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2园地园
9、地面积为2690.7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7.79%,占土地总面积的3.73。园地主要分布在地势较和缓的台地。3林地林地面积5213.2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5.09%,占土地总面积的7.22%。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其中有林地面积为3657.55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70.16%。林地主要分布在灵源山、紫帽山的丘陵地区。4牧草地牧草地面积0.63公顷,分布在青阳街道办。5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面积5896.65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7.07%,占土地总面积的8.17%。其他农用地中,设施农用地面积67.22公顷,农村道路面积826.40公顷、坑塘水面面积753.55公顷,农田水
10、利用地面积1456.78公顷,田坎面积2792.70公顷,分别占其他农用地面积的1.14%、14.01%、12.78%、24.71%和47.36%。 专栏一 晋江市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地 类面积(公顷)占一级地类比重(%)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土地总面积72164.71 100.00 农用地合 计34545.57 100.00 47.87 耕地20744.39 60.05 28.75 园地2690.71 7.79 3.73 林地5213.21 15.09 7.22 牧草地0.63 0.00 0.00 其他农用地5896.65 17.07 8.17 建设用地合 计26669.73 100.0
11、0 36.96 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11647.88 43.68 16.14 农村居民点11042.21 41.40 15.30 小 计22690.09 85.08 31.44 交通水利用地2421.61 9.08 3.36 其他建设用地1558.03 5.84 2.16 未利用地合 计10949.40 100.00 15.17 水域1749.17 15.98 2.42 滩涂沼泽6571.69 60.02 9.11 自然保留地2628.54 24.01 3.64 (二)建设用地晋江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6669.73公顷,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3类。1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
12、面积为22690.0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85.08%,占土地总面积的31.44。包括城镇工矿和农村居民点两类,面积分别为11647.88公顷和11042.21公顷,分别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51.33 %和48.67%。2交通水利用地交通水利用地面积2421.61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08%,占土地总面积的3.36。包括公路用地、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用地。其中以公路用地为主,面积为1609.81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面积的66.48 %。3其他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558.0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84%,占土地总面积的2.16%。包括特殊用地和盐田。
13、其中特殊用地1102.57公顷,盐田455.45公顷,分别占其他建设用地的70.77%和29.23%。(三)未利用地未利用地面积10949.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17%。1水域水域面积1749.17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15.98%,占土地总面积的2.42%。2滩涂沼泽滩涂沼泽面积6571.69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60.02%,占土地总面积的9.11%。3自然保留地自然保留地面积2628.54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24.01%,占土地总面积的3.64%。二、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晋江市的资源非常有限,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这种局限性更加突出。晋江的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全市
14、人均土地占有量仅0.07公顷,人均耕地占有量仅0.02公顷,林地仅0.005公顷(全市林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7.23),远低于福建省的平均水平。从水资源来看,人均拥有水资源仅370立方米,属于严重贫水区,必须从外地引水才能满足需求。环境承载力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二)建设用地比重大晋江市土地总面积72164.71公顷,其中农用地占47.87,建设用地占36.96,未利用地占15.17,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远高于福建省4.75%平均水平,也远高于泉州市11.53%平均水平,在泉州市仅次于鲤城区、石狮市和丰泽区。(三)建设用地呈现小集聚大分散分布格局晋江市乡镇企业的主体
15、是大量的中小企业,早期工业布局呈遍地开花之势,经过30余年的发展,产业集聚形成了明显的地域分工,出现“一镇一品”的格局。与工业化相关联的城镇化发展也体现出相应格局,各镇(街道)发展较为均衡,而作为中心城市的城区(含青阳街道、梅岭街道、西园街道、罗山街道、新塘街道和灵源街道等6个街道)无论是人口比重还是经济实力均未能占据绝对优势,仅分别占全市的21.46%和19.98%,中心城区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晋江市各镇(街道)建设用地分布也体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均衡布局模式。晋江市土地利用模式已经由农村地域逐渐向城市土地利用模式过渡,即由长期以来分散的点状模式向多极化发展,
16、地域结构表现出多核心特征,逐渐体现出土地利用的层次划分和圈层结构。第三节 土地利用成效及存在问题一、土地利用成效上一轮晋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于2001年7月编制完成,并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上一轮规划把实施规划纳入法制和行政的轨道,加强实施土地利用规划的行政管理职能,采取综合措施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建立与实施规划有关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措施,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晋江市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综合效益。具体表现在: (一)耕地面积锐减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1992年晋江市耕地面积31459.93 公顷,到1996年
17、耕地面积为26228.65公顷,4年间耕地面积减少5231.28 公顷,年均减少耕地达1307.82公顷。上一轮规划实施期间,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并有计划地组织开发后备耕地资源,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取得较好效果。1997年以来,通过围垦滩涂、开垦荒草地,新增耕地279.76 公顷。通过对农用地实施整理,新增耕地692.31 公顷。通过开源与节流并举,减缓了耕地锐减趋势。1996年至2005年,9年耕地面积减少5484.27公顷,年均减少609.36公顷。同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改善了耕作条件,提高了耕地质量。(二)基本农田得到切实保护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晋江市域内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面
18、积为15836.23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以后,市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了保护责任状,确保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对确实需要使用基本农田的,适时进行补划,保证了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减少。(三)为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提供了用地保障,用地效益显著 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工程建设,在上轮规划用地指标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给予了优先安排,这些项目的建成,进一步改善了晋江市的投资环境,促进了晋江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19962005年,晋江市各项经济指标都有显著增长, gdp由1996年的166.23亿元增至2005年的422.75亿元,增幅达154%,财政收入由6.38亿元增至38.65亿元,增幅达506%。二、
19、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加强了耕地保护,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但土地利用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建设用地激增,耕地锐减,人地矛盾加剧1996-2005年新增加的建设用地总量6762.66公顷,年均增加751.45公顷,在新增的建设用地中,耕地所占比例高达73.59%。1996-2005年耕地共减少5484.27公顷,耕地减少幅度高达20.11,9年间平均每年减少耕地609.3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从0.41亩下降到0.30亩(按户籍人口计)。(二)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主要反映在低水平城市化造成的农村居民点占用大量的土地以及粗放型产业发展对耕地的侵占。随
20、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2005年城镇村及独立工矿用地比1996年增加6240.16公顷,年均增加量达693.35公顷,呈分散布局,尤其是早期工矿用地呈现的“户户点火,村村冒烟”的态势还未完全转变。过于分散的用地不仅增加基础建设的投入,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不利影响。尽管近年来晋江市工业用地产出率获得了较大的提高,每平方公里gdp由1996年的2303万元提高到2005年的5867万元,但与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晋江市工业目前仍然处于以扩大用地面积获取经济增长的粗放经营阶段。(三)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全市林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7.23,远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近些年来,市区绿地建设有长足的进步,但
21、因全市城镇规划区的绿化基础差,与国家、省市规定的绿化指标差距较大。丘陵台地区绿地较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伴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晋江市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突出,已成为制约晋江市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工业废水排放量居高不下,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生态环境有待改善。第二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第一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统筹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加强宏观调控,创新用地模式,完善用地机制,促进
2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晋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土地保障。第二节 基本原则一、坚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坚持以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推进耕地保护由重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转变。二、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利用效率坚持各业用地走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大相结合、以内涵挖潜为主的发展道路,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效益。进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力度,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三、坚持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与土地供应能力,综合
23、平衡各业用地需求;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四、坚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保证必要的耕地面积,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协调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和任务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针对晋江市的发展定位及土地资源特点,规划期间晋江市土地利用应处理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晋江市土地利用的战略重点是:一、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并重战略按照落实福建省及泉州市区域发
24、展总体战略的要求,发挥地处海峡西岸中部区位优势和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品牌资源等比较优势,把握国际产业转移契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晋江市建成海峡西岸中部现代化制造基地;依托传统制造业的强大市场需求,努力营造适宜创业发展的商业环境,构建布局合理、富有闽南特色的城市商贸体系;充分挖掘海洋、交通资源,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逐步形成完善的港口产业群体、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完备成型的港口经济体系,推动城市、产业、港口三位一体联动发展,建设海峡西岸滨海宜居城市、港口型城市。在保障上述建设用地合理需求的同时,积极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要求,继续稳定农业基础地位,积极保护耕地资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
25、量,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战略以优化整合城乡建设用地为核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积极呼应并主动承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建设大局,立足晋江市土地资源特点和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城镇空间整合,跨越式建设中等城市,提升中心城区的集聚力、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中心城市、重点城镇的联动发展,发挥强镇与特色镇带动作用。合理确定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及主要城镇用地发展方向,调整优化城镇工矿用地结构和布局,合理安排城镇工矿增长规模和时序,形成中心城区组团发展、小城镇集聚发展的土地利用格局。推进
26、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农业产业龙头建设。三、节约集约用地战略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四、土地生态保育战略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立足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统筹安排生活、生态和生产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充分运用科技创
27、新手段,综合整治城乡环境,治理“三废”污染。加强紫帽山、灵源山以及深沪湾海滩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增强生态保护功能。第二节 土地利用目标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一)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分别不低于19913.33公顷(29.87万亩)和17933.33公顷(26.90万亩)。(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规划期内,确保9926.67公顷(14.89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三)补充耕地量规划期内,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1135.61公顷(1.7万亩),其中2006-2010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435.61公顷(0.
28、65万亩)。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一)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至2010和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分别控制在28826.67公顷(43.24万亩)和32373.33公顷(48.56万亩)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分别控制在24400.00公顷(36.60万亩)和27146.67公顷(40.72万亩)以内。至2010年和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分别增加到4426.67公顷(6.64万亩)和5226.67公顷(7.84万亩)。(二)新增建设用地控制目标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5733.33公顷(8.60万亩)以内,其中: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控制在5713.33公顷(8.
29、57万亩)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3946.67公顷(5.92万亩)以内。2006-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2306.67公顷(3.46万亩)以内,其中: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控制在1973.33公顷(2.96万亩)以内;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266.67公顷(1.90万亩)以内。三、土地集约利用目标推进农用地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增加对农用地尤其是耕地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用地产出效益。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到2010年和20
3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分别控制在130平方米以内和125平方米以内。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未利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10949.40公顷减至规划期末2020年的9229.85公顷,土地利用率由2005年的84.83%提高到2020年的87.21 %。四、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加大生态建设的投入,完善生态安全保障,搞好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2%,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5平方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专栏二 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指 标2005年2010年2020年指标属性总量指标(单位:公顷)耕地保有量20744.39 19913.33 17933.33 约束性
31、基本农田面积15836.20 9926.679926.67约束性园地面积2690.71 2780.00 2873.33 预期性林地面积5213.21 5213.33 5213.33 预期性建设用地总规模26669.73 28826.6732373.33预期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22690.09 24400.0027146.67约束性城镇工矿用地规模11647.8814004.4519683.62预期性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3979.64 4426.675226.67预期性增量指标(单位:公顷)新增建设用地总量2306.67 5733.33 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1973.33 5713.33
32、 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1266.67 3946.67 约束性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量435.61 1135.61 约束性效率指标(单位:平方米)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68130125约束性第三节 土地利用主要任务一、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针对晋江市经济发展较快、建设占用耕地需求量较大,而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且开发难度较大的实际,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耕地减少,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补充任务,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严格控制耕地减少1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晋江市耕地资源有限,鼓励非农建设利用闲散地和低丘缓坡地。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
33、选址论证,将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和减少耕地占用量作为项目选址和方案评选的重要指标,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集约节约用地,尽可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到2010年和2020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分别控制在1266.67公顷(1.90万亩)和3946.67公顷(5.92万亩)以内。2正确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切实保护耕地禁止农业结构调整破坏耕作层,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和市场手段,提高农民使用耕地的比较效益,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向不减少耕地的方向进行,确保不因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降低耕地保有量。3及时复垦灾毁耕地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耕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造成耕地损毁。强化耕地灾毁情况动
34、态监测,及时复垦灾毁耕地。(二)保质保量完成耕地补充任务严格落实上级规划下达的耕地补充任务,高标准、多途径补充耕地。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开展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有计划进行荒草地开发补充耕地。到2010年和2020年,通过土地整理和宜耕荒草地开发补充耕地435.61公顷(0.65万亩)和1135.61公顷(1.70万亩)以上。(三)强化基本农田保护1科学调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科学调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重点协调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各类建设用地布局。基本农田保护区调整划定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大稳定、小调整;二是确保数量、
35、保证质量;三是合理布局、明确条件。确保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不得低于上一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调整后的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高于调整前的平均质量等别,或调整部分的质量等别有所提高。做到调整后的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和布局安排协调一致,布局集中连片。在完成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划定任务数9926.67公顷(14.89万亩)的基础上,增划242.57公顷(3638.6亩)优质耕地,与下达的基本农田任务数共同构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实施基本农田弹性布局。增划的基本农田可用于规划期内,省、市、县级重点建设项目中布局落位或选址走向未定的项目、规划期间确实不宜在城镇村建设用地范围内建设又难以定位的独立建设项目
36、(如重点建设项目、能源设施用地、防灾减灾建设和社会公益项目建设、独立建设用地及污染企业搬迁、城镇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等)。2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管制规则保护基本农田,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严禁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禁止破坏基本农田。鼓励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开展基本农田建设。支持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等基础设施建设。(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按照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的要求,加大耕地和基本农田管护力度。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提升耕地质量。鼓励剥离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将其用于新开垦耕地、土
37、壤改良和土地复垦。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期间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公顷(12.00万亩)。二、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控制总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提高效益”的原则,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相关控制指标,防止工业用地低效扩张。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容积率。对原有布局散乱,利用效率低下的工业用地进行改造和整理。整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增长向内涵挖潜的转变,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一)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1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使用土地,
38、强化对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规模、速度和时序的控制。推进集约节约用地,科学安排发展用地,优先保证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需求,有效保障规划期间市级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的合理用地。实施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制定节约集约用地的鼓励政策,充分调动用地单位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至201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8826.67公顷(43.24万亩)以内,至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2373.33公顷(48.56万亩)以内。2实行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实行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控制,落实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制度。在按上级下达的指标划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基础上,科学划定城乡建设用地扩
39、展边界,防止城乡建设用地盲目扩张。规划期间,在符合城乡建设规划且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的情况下,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可在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范围内调整,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各类建设合理用地需求。(二)优化配置城镇工矿用地1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在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协调的基础上,根据各城镇发展定位、空间拓展时序和内部功能组团布局,强化城镇内部新增建设用地供地调控,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用地,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比例,促进城镇内部各类用地比例逐步趋向合理。有计划地推进“城中村”改造,促进城镇低效土地的二次开发利用,提高城镇用地效率。2引导工矿用地集中布局按照专业化分工、社
40、会化协作、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用地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引导同类产业和关联企业在工业园区内集中连片布局,促进工矿基地化和规模化发展,发挥集聚效益,构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严格执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相关控制指标,防止工业用地低效扩张。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容积率。对原有布局散乱、利用效率低下的工业用地进行改造和整理。(三)整合规范农村居民点用地1推进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以提高用地效益和集约化程度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按照尊重民意、改善民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开展综合整治。因地制宜,采用整体搬迁、拆旧建新、归村并点等不同模式开展农村
41、居民点用地整治,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配套设施,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 2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坚持农村“一户一宅”制度。禁止新增宅基地违反规划和超标准占地建房,逐步解决现已存在的住宅布局散乱和超标准用地问题。引导农村闲置宅基地合理流转,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四)科学稳妥开展围海造地通过严格科学论证,在不影响海洋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开展围海造地工程,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缓解用地紧张矛盾。规划在围头港区、深沪港区和围头湾开展围海造地,用于扩建港口设施和其他建设用地。三、统筹协调各类用地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出发,按照保障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优先保障市
42、级以上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城镇工矿用地,支持新农村建设。(一)优先保障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优先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市级以上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期间,交通设施重点推进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省级干线公路建设,改造扩建晋江机场,以及泊位、堆场等港口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现代化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能源设施重点推进输变电工程、电网以及晋江lng燃气电厂、华电福建晋江电厂、金井风电场建设,着力解决电力供应紧张问题。水利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九十九溪流域防洪排涝工程、晋东平原排涝工程、晋江市小流域整治工程和水库、海堤除险加固,加快城乡供水工程体系建设,缓解供水紧张状况。(二)合理配置城镇工矿用地
43、主动承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建设,立足晋江地理条件和现有产业空间布局,按照“一城两镇三组团”规划晋江市城镇用地布局。做优中心市区组团,建成全市的行政、文化、商贸、会展以及物流中心。对列入福建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金井镇、泉州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磁灶镇、东石镇,在用地指标安排上给予倾斜,着力打造“规划先行、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做强产业经济组团,充分发挥传统产业聚集程度高、生产能力强的优势,以市级工
44、业园区为重点,统筹资源,合理布局,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培育形成新兴产业,打造国际化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地。大力推进港口、产业、城市三位一体互动发展,做大做强临港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保障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用地。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原则,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四、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从晋江市生态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出发,因害设防,突出
45、重点、切实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建设“两纵两横”生态走廊两横包括:北横,贯穿内坑北部、磁灶中部、青阳西北、池店东南至九十九溪;南横,贯穿东石中部、永和南部、龙湖北部到深沪湾。两纵包括:东纵,贯穿陈埭西部农田、石狮西端的林地、龙湖西部及龙湖水源保护区、金井东部至深沪湾;西纵,北起点为紫帽山,贯穿磁灶西部、内坑东部、安海东端、东石东部,南至围头湾。生态走廊以山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主,其中零星分布的农村居民点,近期内严格控制其外延扩展,远期则配合城市化进程,逐步“拆迁合并,退村还绿”。(二)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晋江市位于海峡
46、西岸,沿海终年风都比较大,同时由于地势低平,由西北向东南沿海倾斜,沿海风沙对晋江市的影响较大。规划期间,在金井、深沪、龙湖、英林、安海、东石、永和、陈埭等镇进行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沿海基干林带更新和改造。(三)强化城乡环境治理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城镇工矿地区,优先安排污水处理厂和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等基础设施用地,实现污水、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四)生态旅游用地建设晋江市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多以人文景点为主,自然景点较少。自然景点主要包括紫帽山、灵源山和深沪湾一带。这三个景点的植被保护比较好,森林覆盖率高。但近
47、年来随着工业用地需求的增加,用地矛盾进一步突出,工业用地逐渐逼近这些区域。规划期间,严格限制紫帽山、灵源山周围的建设用地规模,划出缓冲带,以保护生态环境。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根据晋江市的发展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优先安排农业用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规模,协调各类各业的土地需求,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科学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一、农用地规划到2010年农用地面积调整为33327.57公顷(49.9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6.18%,比2005年减少1.69个百分点;至2020年,农用地面积调整为30561.53公顷(45.84万亩)
48、,占土地总面积的42.35%,比2005年减少5.52个百分点。(一)耕地规划期间严格控制耕地减少量,积极开展土地整理,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多途径补充耕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泉州市下达的控制目标。规划至201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9913.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59 %;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933.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85 %。(二)园地规划至2010年园地面积调整为2780.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5%,比2005年增加0.12个百分点;至2020年园地面积调整为2873.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8%,比2005年增加0.25个百分点。(三)林地积极推
49、进宜林荒地的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规划2010年林地面积为5213.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2%;至2020年林地面积为5213.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2%。(四)其他农用地规划201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调整为5420.90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1%;至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调整为4541.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9%。专栏三 晋江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2006-2020年)地 类基期年(2005年)近期年(2010年)规划目标年(2020年)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农用地小计34545
50、.5747.87 33327.57 46.18 30561.53 42.35 耕地20744.3928.75 19913.33 27.59 17933.33 24.85 园地2690.713.73 2780.00 3.85 2873.33 3.98 林地5213.217.22 5213.33 7.22 5213.33 7.22 牧草地0.630.000.000.000.000.00其他农用地5896.658.17 5420.90 7.51 4541.53 6.29 建设用地小计26669.7336.96 28826.67 39.95 32373.33 44.86 城镇工矿11647.8816.
51、14 14004.45 19.41 19683.62 27.28 农村居民点11042.2115.30 10395.55 14.41 7463.05 10.34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3979.645.51 4426.67 6.13 5226.67 7.24 未利用地小计10949.4015.17 10010.47 13.87 9229.85 12.79 水域1749.172.42 1706.14 2.36 1685.06 2.34 滩涂沼泽6571.699.11 6567.31 9.10 6537.93 9.06 自然保留地2628.543.64 1737.02 2.41 1006.86 1
52、.40 总面积72164.71100.0072164.71100.0072164.71100.00二、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划至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调整为28826.67公顷(43.2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9.95%,比2005年增加2.99个百分点;至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调整为32373.33公顷(48.5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4.86%,比2005年增加7.90个百分点。(一)城乡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和空闲地,挖掘城乡建设用地潜力,合理提高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推进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合理安排
53、工矿用地,引导产业集聚,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规划至201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4400.00公顷(36.6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3.81%,比2005年增加2.37个百分点;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7146.67公顷(40.7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7.62%,比2005年增加6.1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16.14%分别提高到2010年的19.41%和2020年27.28 %;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由2005年的15.30%调整到2010年的14.41 %和2020年的10.34 %。城镇工矿用地占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由200
54、5年的51.33%调整到2010年的57.40%和2020年的72.51%。(二)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划至201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面积4426.67公顷(6.6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13%;至2020年,交通用地面积5226.67公顷(7.8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24%。三、未利用地根据未利用地的适宜性及开发后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资源,优先开发为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至2010年未利用地调整为10010.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87%,比2005年降低1.30个百分点;至2020年未利用地调整为9229.85公顷,占土地总面
55、积的12.79 %,比2005年降低2.38个百分点。(一)水域规划到2010年水域面积调整为1706.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6%;到2020年水域面积调整为1685.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4%。(二)滩涂沼泽规划到2010年滩涂沼泽面积调整为6567.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0%;到2020年滩涂沼泽面积调整为6537.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6%。(三)自然保留地规划到2010年自然保留地面积调整为1737.0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1%;到2020年自然保留地面积调整为1006.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0%。第二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一、土地利用总体布
56、局 晋江市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为“三点三线三片区”模式。三点,即中心城区、安海、金井;三线,即福厦干线、泉安线、泉围线;三片区,即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晋东北区、以安海为中心的晋中西区和以金井为中心的晋南区。 在中心城区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集中布局一些高档次的行政办公、会展、酒店、金融、体育、医院、教育设施,使之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尤其是金融、商贸服务、公司管理)、交通、科教、文化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积极引导工商业逐步向城镇和市、镇级工业区集中,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晋江科技工业园区应瞄准大企业、高科技企业,发展食品、医药等先进工业,通过园区良好的用地布局和规划吸引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并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垃圾清运服务合同报价
- 预制构件购买协议书
- 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
-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制取氧气 氧气的制取教案2 (新版)粤教版
-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快乐的六一 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高中信息技术《走近人工智能》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8单元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高中政治 11.1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案(必修1)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My home town and my country Unit 3 Language in use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租赁空窗期合同(2篇)
- 第23课《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22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 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建设方案
- Unit4Whatcanyoudo-PartBLetslearn(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1《阿Q正传(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 个人信息保护法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高级教师职称面试讲课答辩题目及答案
- 人力资源总监绩效考核
- 与城投公司的合作协议(成立公司合作协议)
- 有效教学 崔允漷 读书汇报
- 铝合金模板工程设计与施工专项方案技术交底
- 初中英语词性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