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健康性格决定命运_第1页
习惯决定健康性格决定命运_第2页
习惯决定健康性格决定命运_第3页
习惯决定健康性格决定命运_第4页
习惯决定健康性格决定命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榜样的力量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的天然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成长和发展起奠基作用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是重要的地方,在于人从这里走向生活。 ”人一出生首先进入家庭生活,家庭是人最初接触生活和受教育影响的环境,人生第一个社会关系就是家庭。孩子从出生到进产、社会,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渡过的。在家庭环境中,不论父母有无意识,儿童在客观上已接受着教育。 同时,有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和生理过程紧密联系着。错过了生长期就不易掌握。在胎儿期,儿童通过对母体生理变化的感受能力在母体内接受母亲气质性格的影响。父母通过对新生儿的抚摸、亲热、照顾、情感交流等行为

3、使婴儿大脑皮层不断受到刺激并逐渐接受人类的情感,慢慢学会同父母进行交流。在幼儿期,儿童还没有独立的生存和生活能力,心理和生理上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儿童身体的健康发育,智慧的萌发和启迪,言语的交流对周,围事物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行,为习惯的培养生活,能力的获得,一定品格特点的形成等等,无一不受到父母自觉不自觉的影响,父母成为他们生活中最直接、最亲切,最可信赖的首位指导者和走向社会的最初引路人。因此,他们把父母当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由于他们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受首先来自家庭,即从家庭人际关系中最初形成的观念,推而广之去认识人类世界,所以父母的要求便成为他们的生活和行为的准则。父母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

4、态度评价标准便成为他们评价是非善恶的依据。可见,父母对儿童是非、荣辱观念的建立起着奠基的作用,这些观念一经形成,将对儿童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有着特殊的价值。家庭是社会的缩影,社会上对儿童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总是通过家庭起作用的。家长特别是父母,是通过用自己的言行,对周围的人和事的评价与态度,把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初步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具体地传授给子女。可以说每个人的价值观念的雏型是在家庭中形成的。我国唐代诗人李白,五岁就能诵六甲,就是家庭早期教育的结果。如果家长能够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知识对儿童实施早期教育,就会大大加速儿童智力发展和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5、,这对人才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同时提出:“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顶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 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

6、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

7、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和步调要一致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来说,是两者相互独立的部分,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渗透和影响的。不论是学校的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能培养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家庭与学校的相互配合。孩子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放学回家后,并不是说就可以完全不理睬学校教育的部分。在学校里,教师会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有时是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完成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家里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督促不够,对孩子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也无所谓,那么,学校教育很难达到效果。同时,学校为孩子提供的是一个与家庭十分不相同的环境,在这里,有很多同龄

8、的伙伴,孩子们互相之间要学会相互,也是孩子学习与除家庭之外的人相处的第一步,而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将会与数不清的陌生人打交道。此时,在学校学习到的相处模式,也是学生以后与人相处的模板。家长对于学校担负的有关这部分的教育功能,应该予以支持,鼓励孩子多与同学、教师交流。 有这样一个孩子,在老师调皮、捣蛋,作业经常拖拉。老师于是决定去他家家访,发现他的父母对他的虚席并不关心,说是脑子笨,没办法!爷爷奶奶是一味的溺爱,造成他认为什么都无所谓,任何人的话都不听。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学生在学校一些不好的言行和态度是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关的,显然,他的家庭并没有很好的配合学校教育的部分,对于学校教育需要

9、家庭补充的部分,他的家庭是视而不见的。这样的父母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如果连父母都对孩子失去信心了,还能指望谁对他的孩子有信心。父母对学校教育的置之不理与爷爷奶奶对家庭教育的错误引导,就导致这个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和思想。所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二者要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做好孩子的成长教育。 除此之外,在家庭教育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孩子,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看到优点,就及时表扬;看到缺点就及时批评,不能一味表扬,也不能一味批评,应该表扬与批评相结合。表扬和批评都要恰如其分。表扬时,不要说得完美无缺,

10、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说得一无是处。 另一个问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意见不统一,比如,孩子有了缺点,爸爸批评,妈妈袒护,而且常常为此争吵,这种情况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这样孩子就是非难辨了。同时也不利于孩子及时改正错误。 在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家庭教育却起着关键作用,由于这种关系,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达到合谐统一。做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连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纽带。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在家表现,针对情况制定措施。作为家长更应该主动到校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配合老师做好工作,限事态于萌芽状态,切实负起家长的职责。 总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校教育业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由于父母与子女有固有的血缘、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关系,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家庭教育几乎是孩子教育的全部,这时,家长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责任心来做好家庭教育。在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家庭教育要对学校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笔者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