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体质辨脏腑_第1页
识体质辨脏腑_第2页
识体质辨脏腑_第3页
识体质辨脏腑_第4页
识体质辨脏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识体质、辨脏腑综合把握健康状态,前言,人的健康状态是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反映的。 个体健康状态的整体趋势体质特征 个体健康状态的具体表现脏腑、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变化 识体质、辨脏腑综合运用,才能全面把握个体健康状态。,一、体质辨识层次,什么是体质 9种体质分类 体质辨识与“治未病”,(一)什么是体质,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事情: 有人晚上和朋友们一起吃了火锅,第二天脸上长了包 夏天吹电风扇,一个人说再开高一点,有的人说再开低一点 同样是吃东西,有人吃了冰箱的东西就要拉肚子,有人则喜欢吃凉的东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体质差异,所谓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

2、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什么是体质,体质辨识的三个相关问题,偏颇体质,正常体质,疾病易感,健康,体质可分,体病(证)相关,体质可调,体质辨识,辨体施膳 辨体施养 辨体施保 辨体施治,什么是体质,体质辨识 即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什么是体质,(二)9种体质分类,体质差异的四个表达特征群,从形成体质的要素入手划分体质类型,9种体质分类,以痰湿体质为例,形态结构: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生理机能:皮肤油脂较多,

3、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心理特点:温和稳重,反应状态:对梅雨季节、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9种体质分类,平和质 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9种体质分类,体质类型举例,9种体质分类,两个体质分类的方法和工具,中医体质量表,9种体质分类,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医体质类型的判定根据转化分进行 转化分数:0-100分 偏颇体质判定:转化分40分,判定为“是”;30-39分, 判定为“倾向是”;30分, 判定为“否”,9种体质分类,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 纳入规划教材,形成创新教材,进入高等教育体系 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种体质分类,运用两个工具在流调中证实9种体质的存在,9种体

4、质分类,体质分类,针对个体体质特性相应方药的选择,阳虚体质,阴虚体质,补益肾阳、益火之源,滋补肾阴、壮水之主,针对年龄、地域、强弱、个体体质的差异相应方药剂量及针刺手法轻重的选择,明确体质分类,指导个体化养生与诊疗,9种体质分类,(三)体质辨识与治未病,体质三级预防概念体系,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把握三个重点: 实践“治未病”的核心健康管理 实践“治未病”的目的健康保障 实践“治未病”的基础健康文化,收到良好的效果,体质辨识与治未病,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应用,1.应用于“治未病”健康管理,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相继建立中医治未病机构,专设体质辨识中心,体质辨识与治未病,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5、,建立健康档案6000余份;浙江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建立健康档案3000余份,上海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在试运行阶段,已为500多人作了体质辨识并建立健康档案。,体质辨识与治未病,1,3,2, 治未病中心名医工作室专家在进行辨体诊疗 健康调养咨询报告 9种体质宣传单页,体质辨识与治未病,2.应用于“治未病”健康保险,体质辨识与治未病,在全国多个地区(北京、江苏、广东、河南、河北、浙江、江西、云南等)进行体质辨识“治未病”的相关讲座和讲学,听课的有部级领导、企业员工、各级中医院医生、社区保健服务人员等达2000余人次,王琦教授为部级领导作 “中医养生文化”讲座,王琦教授在杭州讲学“体质辨识在

6、体检和养生干预中的应用”,3.应用于传播“治未病”健康文化,体质辨识与治未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教育台、北京电视台等对体质辨识治未病与养生保健进行深入宣传,体质辨识与治未病,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市人民政府推出的首都市民中医健康指南以体质保健指南为首篇,并翻译为英文版,向国际社会推介,体质辨识与治未病,北京青年报对王琦教授进行了中医体质健康专访,体质辨识与治未病,出版国内第一本关于“治未病”的科普著作中医治未病解读,为普及中医治未病的文化做出了贡献,体质辨识与治未病,开展体质辨识“治未病”,使传统中医学从“养生避邪”的个体

7、预防阶段进入群体预防阶段 符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人口与健康”领域中的“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精神 对中医预防医学方法的充实、具有特色的中医保健服务体系的构建、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二、脏腑辨证层次,什么是脏腑 脏腑是有内在联系的整体 五脏系统病证诊疗体系,(一)什么是脏腑,中医学对脏腑的认识不同于西医学的同名脏器,具有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的理论体系。,中医:心,西医:心,主血脉,循环功能,主神志,(二)脏腑是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当脏、腑、气、血、津液、形体、官窍间的平衡协调、整体统一遭到破坏时,便产生疾病,因此预防与治疗就是旨在调整脏腑之间紊乱的状态,以恢复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人体与外在环境的整体统一,(三)五脏系统病证诊疗体系,建立五脏系统病证诊疗体系,将整个人体分为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即心系统、肺系统、脾系统、肝系统、肾系统,以五脏系统为核心,无论是外感病证、内伤病证多可归属于系统之一,或系统兼病,肝系疾病群,肝脏本身:肝癌、脂肪肝、肝炎等 肝经循行:乳腺疾病、阳痿 等 功能失常:肝失疏泄所导致的精神、情志病变如失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