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的民族小学_第1页
1. 我们的民族小学_第2页
1. 我们的民族小学_第3页
1. 我们的民族小学_第4页
1. 我们的民族小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一、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

2、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3、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四、小结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快乐、幸福。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要珍惜

4、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努力上进。五、作业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九、板书设计: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好朋友 2、金色的草地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2.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3.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二、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三、教学难点: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四、教学过程

5、: 第一课时(一) 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1、 出示图片:蒲公英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板书:蒲公英2、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3、 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1)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2) 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二) 学习生字、新词。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2、 检查,重点指导。3、 在

6、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2、 给课文分段。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金色的草地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 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1)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2) 指名读,评读。(3) 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2、 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1) 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2) 总结

7、: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3) 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4)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5) 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6) 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三、总结课文、 升华情感。 1、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2、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9、 板书设计:早晨中午傍晚绿色金色绿色 合张合蒲公英会合拢 3、爬天都峰1、 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

8、困难的过程。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三、教学难点: 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

9、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天都峰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

10、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

11、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四、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总结课文: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

12、服。 六、布置作业 4、槐乡的孩子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掌握生字词。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二、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掌握生字词。三、教学难点:学会阅读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暑假中让你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2、顺势切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槐乡看看哪里的孩子有什么快乐的事情?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2、小组合作学习 三、研读课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们读懂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相机点拨。 2、又有哪些

13、问题没有解决?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3、你觉得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有哪些可爱之处? 4、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 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要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极的劳动,你会体会到劳动给人带来的快乐 。 五、板书设计: 4、槐乡的孩子 钩 槐米 换学费 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3、交流有什么感受。4、讲讲今后的打算。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1、生讲,师略记条理。2、予以讲解、梳理。五、评比。1、每组选出一个上

14、台。2、评比谁讲得好。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习作设计一、想一想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二、说一说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1)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2)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2、教师巡视指导(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2)你感到最高兴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或你愿意写下来的其它事,比如,你参加了什么比赛,什么活动等。三、写一写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

15、: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2、要把话写通顺。3、写完后,读给你的妈妈、爸爸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多音字。2、背诵古诗。3、从生字中学生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二、古诗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2、师范读,学生跟读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三、学习新生字。四、作业:背诵古诗 5. 灰雀1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 2、正确

16、、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二、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从人物的语言及神态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三、教学难点: 1、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

17、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

18、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

19、读310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2、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 4、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5、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布置作业 6 小摄影师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

20、向上。二、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2、检查朗读情况: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三、合作识字 字音方面:“摄”“桌”“志”“社”是翘舌音,“侧”“杂”是平舌音,要读准确。 字形方面:“摄”“鞠”笔画较多,可引导学生采用部件识字法识记。“躬”可采用形象识字法帮助识记。“社”字右面是“土”

21、,“志”上面是“士”;“桌”下面是“木”,“杂”下面是“木”的变形写成“朩”,应鼓励学生观察、比较、分辨。“秘”与“密”,经常混淆,可通过组词比较,加以区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二、回忆上节课归纳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来,则照以下步骤进行) 1读文想问题 2画句找答案 3读句知内容 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四、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

22、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板书设计: 6 小摄影师 关怀、爱护 高尔基 小摄影师 有礼貌 7 奇怪的大石头一、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3有

23、感情地朗读课文。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三、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四、教学方法:自学法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 板画激趣,谈话导入你见过大石头吗?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

24、音。三、质疑解难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一李四光。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疑。(1)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2)主要解决以下疑难: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突兀:高耸。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儿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

25、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语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3)完整地齐读课文。(4)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一、 感知巨石形象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教师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1)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2)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电脑多媒体课件继续演示李四光

26、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描述。(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二、感受好问精神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三、解开巨石之谜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四、读后讨论: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

27、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1)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2)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3)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4)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五、交流读后感想1完整地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3小结鼓励: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巨大价值。愿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

28、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六、板书设计:7、奇怪的大石 头 ?产生疑问 李四光(大石头)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 冰川遗迹震惊世界 8 我不能失信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二、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三、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

29、用时,板书。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二、初读感知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讨论疏解: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三、分角色朗读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

30、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3、小组进行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四、课本剧表演。五、讨论深化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六、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 答应 小珍 (诚实)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第

31、一课时口语交际讲名人故事一、谈话导入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二、读读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四、全班交流、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

32、奖。、全班交流: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五、畅谈感想六、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一、谈话,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二、帮助选材,让学生有东西可写、小组交流: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小组交流:该人怎么

33、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进入了写作的状态,降低了学习难度。、教师指导写好事件: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三、教师指导写好人物形象、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写: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仅有外表描写是不够的,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

34、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所以写人物外貌时要体现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要学会画眼睛,学会抓住描写对象身上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东西进行刻画,这样,这个对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抓语言,一定要抓好对话描写: 语言要个性化,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细节描写。四、学生动笔写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一、经典欣赏、课件展示,教师以评书方式讲给学生听:水浒英雄武松(节选)、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感受到的?二、读文猜人其实,我们班上也有这样的传神之作:、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家朗读,全班同学猜一猜写的

35、是谁。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三、总结习作要领引导学生明确:、写的都是生活中真真实实的事情。、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平常多积累,多读经典、名著,学习他人写法。四、修改习作五、小组互相学习把自己的精彩习作读给学习小组的其他同学听。 第四课时一、我的发现、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齐读句子、体会。、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二、读

36、读背背、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三、成语故事、导入: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37、正句。4、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了。 9.古诗两首一、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这两首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二、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三、教学难点: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四、教学方

38、法:欣赏教学法五、教学准备1. 课文插图。2. 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六、教学时间:2课时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学习夜书所见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 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2.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3. 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 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2. 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

39、指点。3. 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5. 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 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 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3. 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4. 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五、图文结合,熟读成诵六、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七、指导写

40、字1. 出示要写的字。2. 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八、拓展活动九、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 指名背诵夜书所见。2. 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 根据学习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一首古诗。自学基本步骤:(1) 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2) 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渎中产生的疑惑。(3) 交流:读读、说说、问问。(4)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2. 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

41、教师巡视指导。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1. 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2. 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1. 指名朗读诗文。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 引导以情促读。提问:你能用读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吗?3.3. 引导以读启发想象。提问:同学们在朗读时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能交流一下吗?4. 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练习 有感情朗读。5. 熟读成诵,品赏文字五、自由朗读,练习背诵。六、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在用得特别好?七、练写生字,当堂展评1. 出示生字:促、忆、异、

42、逢、佳、倍、遥、遍、插,读记、组词。2. 说说要求会写的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3. 练写生字,同桌互相评点或当堂展评。八、拓展活动1. 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2. 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受。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见:梧叶 挑促织 一灯明听:寒声 孤独 寂寞感:动客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家乡、亲人) 10. 风 筝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

43、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点、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3.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4. 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教学难点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学情分析要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同时在读文、悟理的同时,引导学生会通过品析描写人物心情神态等的句子,体会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生字新词卡片。2.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图片和放风筝的情景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3.

44、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材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带着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 指名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3. 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结合语境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等词的意思

45、。4. 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 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充满期待、向往的,放风筝时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读中产生的疑问,如:我们的心情为什么回起这样大的变化?)三、细读深究,体悟情感1.学习第二自然段。(1)读一读:激励学生主动起来读。(2)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3)想一想: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4)找一找: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课文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适时理解“憧憬”。)(5)赏一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

46、,朗读这一段。 2. 学习第三自然段。(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2)创立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可课件,展示放风筝画面。(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5)品味课文:用心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五、课堂练习1自学生字,交流学法。(1)出示生字,指名读字、组词。(2)观察要求会写的字,交流写字经

47、验。(3)练习书写生字。2.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六、课外延伸 上网搜索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放到班级园地里展示。 第二课时一、检查反馈,复习巩固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检查。2.听写部分词语。二、诵读回味,表现情感选择第一自然段至第三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读给大家听,表达出感情。三、细读深究,体悟感情1.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一读:用心读读第四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2)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3)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比较读的方式进行)(4)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的怎么样?从哪些词语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2.学习第五至八自然段。(1)师问: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飘走了,你会怎样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