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溪中学寄宿制学校管理自查报告_第1页
千溪中学寄宿制学校管理自查报告_第2页
千溪中学寄宿制学校管理自查报告_第3页
千溪中学寄宿制学校管理自查报告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千溪中学寄宿制管理情况自查报告千溪中学是农村山区初级中学,辖区内村落分散,学生上学平均距离有5公里以上,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必须在校寄宿。近几年来,随着打工潮的兴起,有许多农村家庭出现空巢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因此,办好一所管理规范、收费低廉、教学优质、食宿一条龙服务的农村寄宿制学校,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求。我校从2006年起至今,已初步按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模式运行6年了,现就本校近几年农村寄宿制办学的一些管理经验以及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特向上级领导作以汇报:一、学校基本情况:千溪中学现有教学班14个,学生1147人;在岗教师41人。其中寄宿生395

2、人;学校建现无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及多媒体教室,学生宿舍正在修建之中,故寄宿学生只能住在教室里。由于学校师生宿舍及教室十分紧张,部分功能室尚欠缺,食堂在建,故学生食堂的各类设施也较简陋。二、学校寄宿制特色管理经验:尽管我校寄宿制建设方面的硬件条件有限,各类配套设施也参差不齐,但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俭办事,使学校寄宿制建设和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努力实现了管理效益的最大化。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行政一班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不仅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与特色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而且在教学质量、师生管理等工作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区乡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1、坚持集中办学的原则。创

3、办寄宿制学校的社会背景与初衷就是解决辖区内人口分散,区位偏僻,交通不便,学生难以做到早出晚归等问题。我们积极为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奠定基础。同时,我们综合利用好全校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我校寄宿制教育基础建设,采取学校可用资金和上级重点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多途径、多渠道发展寄宿制教育,再加上区教育局的引导,使我校的寄宿制教育不断发展壮大。2、重点处理好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关系。寄宿制学校的学生食宿在校,首先要解决好学生的生活设施,安排好学生的食宿,同时要抓好教学质量。具体说就是建设和配备好生活设施,是为了解决学生“进得来”的问题;安排好食宿,是为了解决学生“留得住”的问题;创造良

4、好的教学条件,是为了解决学生“学得好”的问题。“学得好”建立在“留得住”的基础上,“留得住”又建立在“进的来”的基础上,三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因此,我们采取了对“食堂”和课堂同时抓,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齐头并进的举措,大力改善了本校寄宿生的生活与学习状态。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的优势,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用优秀的教师与良好的辅导条件,让学生有足够的学习交流、探索创新的时间和全面发展的空间,学校教导室不仅高质量开足开齐各学科课程,并充分用好农村远程教育设施,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实现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从根本上缩小

5、城乡教育的差距,让群众、留守儿童得到实惠、尝到甜头。4、规范管理、优质服务。规范管理是办好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条件。为保证学生人身与财产的安全,我们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严格执行学生出入审批制度,拒绝任何社会闲杂人员随意出入校园;食堂工作人员必须经乡以上卫生部门体检为健康者才符合聘用条件,学校与食堂厨师、采购员,门卫、学科教师、生活老师等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寄宿学生严把体检关,坚决杜绝传染性疾病在学校扎根、滋生、蔓延;学校参照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及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学生安全管理办法,并与家长签定责任书,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详细的量化管理考核细则,从根本上调动广大教师工作

6、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班主任、学科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长情况定期向家长汇报,并多处设有意见箱,恳请家长为学校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学生餐饮实行配餐制,确保学生科学用餐、营养结构合理;男女生宿各舍安排一名教师辅导、执勤、照顾学生的冷暖起居,每天晚上安排七个老师为学生晚自习辅导。并做好动态管理记录,确保事事、时时责任到人,管理到位,彻底铲除管理、住宿、生活、消防等校园各种隐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设有综合治理办公室、小商店等为学生提供服务,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干好,把群众满意的地方干得更好。5、合理分担费用,多渠道筹集经费。我们坚持收费适度原

7、则,把学校办成农村孩子寄宿学习的好去处。在农村,群众每年仅来自土地的纯收入平均每户也只在几千元左右,如果没有其他经济来源,除了人情往来、生活花费、家庭应急所需等,剩下的也就寥寥无几,要解决好寄宿生的生活很不容易,特别是学生的伙食费是长期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们经过调查研究,总结一些先进经验,建立零利润服务机制。6、人人树立责任意识,对学生实行全面管理。农村寄宿制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是一项很细致、很辛苦、责任很大的工作。学校不但要有专门的生活管理人员,而且教师的工作量也很大,既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尽到父母和兄长的责任。只要学生在学校,凡父母应做的事老师都要做,父母想不到、做不到的事老师也要想到、做

8、到。这不仅是一种工作量的体现,更是一种情感的付出,爱心的奉献。为了加强学生管理,一方面我们在学校人事改革中,对寄宿制学校内部实行“定额加附加”的办法,以保证必要的生活管理人员;另一方面在学校内部推行全程、全面、全员的“三全”管理办法。“全程”就是从学生入学到离校的全部过程都有管理任务;“全面”就是全方位,学校的每一个场所、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都有管理的具体要求;“全员”就是从校长到勤杂工,每一个教职工都有管理学生的具体岗位和职责。三、学校存在的不足与实际困难:1、学校教师住房十分紧张,寄宿制宿舍、学生食堂还不能投入使用。我校现有教职工46人,仅在建一栋16套住房的教师周转房,多数老师租借民房坚持工

9、作。2、没有正式的学生宿舍与标准浴室。我校现有学生临时寝室与男女生浴室采光、通风、洗漱等条件严重不足,既无卫生间、晾衣架、标准床铺等配套设施,又对预防传染性疾病、卫生安全、寝室纪律等管理工作有严重的影响。3、寝室内无任何取暖设施,也无法为学生提供热水。现用食堂为教室替用、连最起码的标准也无法达到。4、学校各类功能室不齐全。我校现在仍没有微机室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多媒体教室、阅览室、广播室、保健室、音体美教室、行政及教师办公室等。5、其他附属设施也非常欠缺。音体美器材及场所严重缺乏,缺少文化宣传栏、健康教育栏等阵地设施,校园整体绿化档次、品味不高,欠科学规划等。总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是一项既全面又具体、既系统又繁杂的工作,要真正管到家、管到位,真正让家长学生满意,就必须由各级政府主导,各部门通力配合,切实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