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解读_第1页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解读_第2页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解读_第3页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解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栏标:古诗词阅读讲座 古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解读(动物类)张焰红 凌匡 诗歌是借助于形象来抒情的一门艺术。在绝大多数诗歌中,诗人不一定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 助某些形象去含蓄地表达,有的事物经过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锤炼,凝聚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寄托了诗人特 定的思想感情。所谓意象,就是这些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诗人写诗,借助“象”来表达心中的“意” ;反 言之,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如果我们能较好地把握一些意象的内涵,把握和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得心 应手许多。授之以渔方法技巧展示意象解读古人仰而观天,俯而察地,体悟天地万物的生生不息。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鸟兽虫鱼。一、大雁 大雁,又

2、叫鸿雁。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这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白 居易在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中写到: “吊影分飞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 战乱中亲人如分飞孤雁,只能吊影自怜,像断根的蓬草,随风飘荡。范仲淹渔家傲中云“塞下秋来风 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暗寓出边地的荒凉,来衬托边防将士不得归去的无奈 之情。西厢记 ?长亭送别中崔莺莺唱到: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一面是“北雁南飞” ,一面是“长亭送别” ,张生羁旅之苦通过莺莺之口表达了出来。“鸿雁”也经常用来指代书信。飞鸿传书的传说大家比较熟悉,鸿雁

3、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也就成了诗 歌中的常见现象。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鸿雁几时到,江湖 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等。二、燕子诗经中把燕子叫做“玄鸟”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很多诗句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 化和歌颂,借以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 )。夏天它也与人亲近, 穿云迎雨,杜甫有不少诗写了这种情景, 如:“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句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燕子秋去春回, 不忘旧巢, 人们多以此来表现时事变

4、迁, 抒发昔盛今衰、 人事代谢的感慨。 晏殊的 “无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花落燕来,触动了作者的情思,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人事 变迁、今昔不同。刘禹锡的乌衣巷云: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里的燕子已成为悲悼 亡朝、爱恋故国的一种精灵了。三、乌鸦 有副对联说: “鹊躁鸦啼,并立枝头谈福祸;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按照迷信的说法,乌鸦 是一种不祥的鸟, 它与荒郊、 战场、孤庙等意象整合营造荒凉颓败之境, 暗喻国破家亡之意, 如李商隐 隋 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其次,乌啼声与月色、秋霜、残阳等意象融会营造苍凉、凄婉之境。如“月落乌啼霜满

5、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满庭芳 )。四、猿猴 郦道元三峡中说: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它那“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哀啼拨 动了多少离人、迁客、羁旅的心弦,它所涵盖的是失意、悲伤、凄怆、哀怨。白居易“左迁江州司马” , 作琵琶行 ,其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猿哀鸣”既描写了所居之处的凄清,又抒 发了内心的凄怆。 杜甫一生漂泊, 晚年流经夔州时写下了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是借助猿声吐露自己忧国忧民的心声。猿声多悲, 但也有诗句反其意而用之。 李白早发白帝城 中说“两岸猿声啼不住,

6、 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时诗人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两岸长啸的猿声反衬了诗人内心的狂喜 之情。五、寒蝉司马迁在屈贾列传中说 :“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它身处高树,吸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初唐骆宾王被人诬陷,在狱中写下一系列诗文,最有名的便是在狱咏蝉:“,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中借蝉自喻,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之情,郁郁不得志的 身世之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中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特定的季节环境也使得蝉意象有了悲秋主题。 蝉在白露到来时, 必死无疑, 给人无可奈何的伤悲之感。 诗人常以蝉喻指自我生年不满

7、百的悲剧情怀, 凄冷的人生风雨, 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怜惜生命的主观感受。 元稹送卢戡诗中“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一句中将“红树” 、“蝉”、“夕阳”、“白头”自 然融为一体,落日相伴的蝉恰恰是白头之人的真实写照。蝉的这一寄托,造成了人生如白马过隙,倏忽即 逝的悲剧意象,词微旨远,妙不可言。六、其他常见的动物类意象鸿鹄(理想、追求)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王昌龄留别岑参兄弟 鸡犬(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王维桃源行 马(奔腾、追求、漂泊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沙鸥(飘零、伤感)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鸳鸯(恩爱)

8、: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蝴蝶(爱情、春色)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杜鹃(凄凉、哀伤)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鹧鸪(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学以致用边练边思边悟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回答问题。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秋蝉(宋范成大)断角斜阳触处愁,亭前搔首日悠悠。世间最有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思考题】无理之极”。你同意吗?试作分析。1. 两首诗歌都以“蝉”为吟诵对象,作者寄寓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诗歌所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

9、同?2. 有人认为:“世间最有蝉堪恨” ,一个“恨”字,出人意表,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春怀示邻里(宋陈师道)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巢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剩欲:很想。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 尽之矣! ?乃去其三面 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容有:也许有。【注】本诗作于元符三年( 1100)春。这年正月,宋徽宗即位,开始调和党争,下诏把原来被贬谪的 元祐党人如苏轼等人从流放地陆续赦还。陈师道时在徐州,他自绍圣初年罢归,一直赋闲在家,闭门

10、读书 作诗,闻此讯后不免感慨系之。【思考题】3. 首联中“蜗”和“燕”两个意象蕴含了哪些内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有人认为诗的五、六两句运用典故写实景,暗寓深意。请谈谈你的看法。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旅怀三首(其三)(宋文天祥)昨夜分明梦到家,飘零依旧客天涯。故园门掩东风老,无限杜鹃啼落花。【注】此诗为文天祥前往皋亭山与伯颜谈判被扣押,后又在镇江从元营中逃脱至泰州后所作。 【思考题】5. 诗歌前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 三、四两句中“杜鹃”意象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思考题】7. 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 “春半如秋 ”的感觉?8. 有人说三、四两句将 “在物之境 ”与“在我之情 ”融合无间,请以 “乱”字为例,简要分析诗歌物我融合 的特点。五、阅读下面这首诗词,然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