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黑龙江
2、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1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n:14 c:12 o:16 f:19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1。 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b. 在主族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材料的元素c. 在过渡元素区域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d.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右上角【答案】a【解析】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
3、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常作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故b错误;c。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故c错误;d。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右上角、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左下角,稀有气体除外,所以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d错误。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h2o(g)h2o(l)该过程放出大量的热,但该过程不是放热反应c.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d. 对于如图所示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答案】b【解析】a、化学反应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
4、反应过程中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故a错误;b、气态水变化为液态水是物质的聚集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所以该过程是物理变化,故b正确;c、化学反应过程中主要是热量变化,同时也可以伴随光能变化,故c错误;d、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酯化反应也属于加成反应b. 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氢原子,醇脱去羟基中的羟基生成水c。 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不只起催化剂的作用d。 欲使酯化反应生成的酯分离并提纯,可以将酯蒸气通过导管伸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下,再用分液漏斗分离【答案】c【解析】对于a项,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项中浓硫酸
5、在酯化反应中起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d项中导管应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以防止液体倒吸.4. 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而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成功研制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b。 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li2c。 mno2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od。 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答案】d【解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根据方程式可知,li是
6、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为lie=li,d正确,a、b都不正确;二氧化锰是正极,得到电子,c不正确。【点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5。 下列金属冶炼原理错误的是()a. 2nacl(熔融) 2nacl2b。 fe3o44co3fe4co2c. mgoh2mgh2od. 2hgo2hgo2【答案】c【解析】a. 金属的冶炼一般是根据金属活泼性选择,金属性越强的,采用电解法,钠是活泼的金属,应该通过电解法,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钠来冶炼金属钠:2nacl(熔融) 2nacl2,a正确;b较活泼金属一般采用还原剂还原法,铁是活泼的金属,应该通过还原剂还原法,fe
7、3o44co3fe4co2,b正确;c。 mg是活泼的金属,应该通过电解法,工业上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镁来冶炼金属镁,mgcl(熔融) mgcl2,c错误;d不活泼的金属采用热分解法,hg是不活泼的金属采用热分解法,2hgo2hgo2,d正确;6. 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甲:500 ,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乙:500 ,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丙:450 ,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丁:500 ,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a。
8、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c. 丁、丙、乙、甲 d. 乙、甲、丁、丙【答案】d【解析】甲与乙相比,o2、so2浓度相等,乙中使用催化剂,故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更快,所以反应速率:乙甲;甲与丁相比,甲中so2、o2的物质的量比丁中大,即so2、o2的浓度比丁中大,其它条件相同,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甲丁;丙与丁相比,o2、so2浓度相等,丁中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反应速率:丁丙;所以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乙、甲、丁、丙,答案选d。7. 下列气体既可以用碱石灰干燥又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 cl2 b. ch4 c。 nh3 d。 so2【答案】b【解析】试
9、题分析:acl2是酸性气体,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但cl2和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a错误;bch4是中性气体,所以既能用浓硫酸又能用碱石灰干燥,故b正确;cnh3是碱性气体和浓硫酸发生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c错误;dso2是酸性气体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d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气体的干燥【名师点晴】掌握不同干燥剂的化学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气体干燥剂的化学性质判断,浓硫酸显酸性且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碱性的和还原性的气体,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显碱性不能干燥酸性的气体;总体原则是:酸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而碱性干燥剂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
10、体,据此解题。8。 某同学设计实验从海带中提取碘: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在海带中加入少量酒精,点燃使其燃烧为灰烬,在灰烬中加水搅拌加四氯化碳并振荡过滤分液该实验的合理操作顺序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按反应顺序分析:先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再过滤,取滤液滴加稀硫酸和双氧水,然后加入ccl4振荡,最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即合理的操作顺序为,选项c正确。考点:考查海带中提取碘的操作先后顺序的判断的知识。9。 下列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氯代烃的是()a. ch3ch2ch2ch3 b。 ch3 ch2ch(ch3)ch3c. c(ch3)4 d。
11、ch3ch(ch3)ch2ch3【答案】a【解析】a.正丁烷ch3ch2ch2ch3中有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种,故a正确;b. ch3 ch2ch(ch3)ch3中有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4种,故b错误;c. c(ch3)4中有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种,故a错误; d。 ch3ch(ch3)ch2ch3中有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烃有种,故d错误。10. 在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气态烃各1 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a. ch4 b。 c4h10 c。 c3h8 d. c2h6【答案】b【解析】1mol气态烃cxhy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x+y/4)mol
12、,所以1mol各气态烃燃烧,消耗氧气如下:a、ch4 2mol,b、c4h10 6.5mol,c、 c3h8 5mol, d、c2h6 3.5mol所以相同物质的量耗氧量c4h10c3h8c2h6ch4,故选b.11。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特征是 ()a。 反应停止了 b. 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c. 正、逆反应都还在进行 d。 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不为0【答案】d【解析】a、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故a错误;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速率不为0,故b错误;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不停止,速率不为0,
13、是动态平衡,故c错误;d、正逆反应速率相等,速率不为0,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本质特征,故d正确。12. 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苯与h2在一定条件下的加成产物环己烷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b. 可以用于表示苯的分子结构,但是其中并不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苯的性质跟烯烃不相同c. 苯的分子式是c6h6,苯分子中的碳原子远没有饱和,因此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之褪色d. 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因此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b 13。 已知断裂1 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h-h:436 kj,ii:151 kj,hi:299 kj,下
14、列对h2(g)i2(g) 2hi(g)的反应类型判断错误的是()a。 吸收能量的反应 b. 放出能量的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 d。 可逆反应【答案】a【解析】依题意,断裂1 mol hh键和1 mol ii键吸收的能量为436 kj151 kj587 kj,生成2 mol hi键放出的能量为299 kj2598 kj,因为598 kj587 kj,所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出能量的反应,即该反应是放出能量的反应,a错误,b正确;c根据反应式可知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是可逆反应,故c、d正确。14。 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
15、是下列各组中的 ()a。 a是zn,b是cu,c为稀硫酸b. 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c。 a是cu,b是fe,c为稀cu(no3)2溶液d. 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答案】c【解析】该原电池中,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所以b作负极,a作正极,b的活泼性大于a的活泼性,所以 a、d错误; a极逐渐变粗,说明有金属析出,b选项析出氢气不是金属,故b项错误;c选项析出金属,所以c 符合题意,故选c 。15。 对于苯乙烯有下列叙述: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不可溶于水;可溶于苯中;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
16、()a. b. c. d。 全部正确【答案】a【解析】苯乙烯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故应具有苯和乙烯的性质,如碳碳双键既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又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苯能发生硝化反应,错误,正确,正确; 苯乙烯属于烃类,而烃都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中,正确 正确;从分子结构看,苯乙烯是苯、乙烯两个平面结构的组合,这两个平面有可能重合,可能共平面,错误。故正确,选a。16。 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 b. 钠块熔化成小球c。 钠块沉在乙醇液面的下面 d。 钠块表面剧烈放出气体【答案】c【解析】a、由于
17、乙醇的密度比钠小,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故a错误;c正确;b、钠和乙醇的反应放热很少,不足以将钠融化,故b错误;d、钠粒在乙醇中反应,逐渐变小,缓缓产生气泡,在钠的表面产生氢气,故d错误.17。 下列物质中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 甲烷 b。 乙醇 c。 乙烯 d。 苯【答案】b【解析】a、都不变色;b、乙醇与溴水互溶,乙醇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c、乙烯有碳碳双键,都变色;d、苯不能使kmno4褪色,溴水因萃取而褪色。18.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 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
18、反应c.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不能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答案】d【解析】a。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oh官能团,其中oh能和na反应放出h2,a正确;b。 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能在催化剂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 c. 有机物分子中含有c=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正确,d.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oh官能团,能在铜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d 错误.19。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化学方程式为:2mnb。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 t3时,正反应速率等
19、于逆反应速率d。 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3倍【答案】cc、从t3开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v正=v逆,故c正确;d、t1时n有6molm有3mol,所以浓度c(n)=2c(m),故d错误。20。 枸椽酸乙胺嗪可用于驱除肠道虫病,其结构简式为,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枸椽酸乙胺嗪反应的是 ()a。 乙酸 b。 乙醇 c。 溴的苯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a枸椽酸乙胺嗪的结构中含有醇羟基它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a正确;b枸椽酸乙胺嗪()的结构中含有羧基,它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b正确;又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d正确;枸椽酸乙胺嗪只有与溴水不反应,选c.21。 短周期元素x、
20、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b。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c。 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q的强【答案】a【解析】这几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知,x、y、z、w、q分别是n、o、al、s、cl元素。ax元素位于第va族、z元素为al元素位于第iiia族,所以x、z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5、+3,二者之和为8,故a正确;b.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递减,则rxry,rzrwrq,但是无法比较上下两周期原子的
21、半径大小,故b错误; co原子得到2个电子生成o2、al原子失去3个电子生成al3+,二者核外电子数都是10、电子层数都是2,所以氧离子、铝离子核外电子层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故c错误;d。 y是o,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没有酸性,故d错误.22。 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a。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 b.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c. 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 d. 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答案】c【解析】a葡萄糖溶液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加热,产生红色沉淀,故a错误;b.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变蓝色,故b 错误;c.淀粉与稀硫酸不反应,没有颜色变化,故c正确
22、; d. 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鸡蛋清变黄,发生蛋白质变性,故d 错误。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b. 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不一定能发生反应c. 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d。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答案】b【解析】a、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h0时反应吸热,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a错误;b、燃烧是放热反应,需加热到着火点,常温条件下不一定能发生反应,故b正确;c、释放能量高于吸收能量时,反应是放热的,
23、故c错误;d、硫蒸汽所含能量比硫固体多,定量燃烧时,硫蒸汽放热多,故d错误。24。 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没有参照物,所以无法判断,故a错误;b、催化剂、温度都不同,所以无法判断,故b错误;c、两个实验的影响因素不同,所以无法判断,故c错误;d、两个实验的不同点只有温度,所以能判断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正确.25。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i2(g) 2hi(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同时就有n mol hi生成b。 单位时间内有n mol
24、h2生成,同时就有n mol i2生成c. 容器内h2的含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 1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2个hi键形成【答案】c【解析】a根据反应方程式知,生成nmolh2同时生成2nmol hi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根据反应方程式知,生成nmolh2同时生成nmoli2,为同一方向,没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不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 容器内h2的含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d、单位时间内断裂1个hh键的同时形成2个hi键,都是正向反应,不能确定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确定达到了平衡状态,故d错误;二、填空题
25、:26. 足球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会迅速对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剂-氯乙烷(沸点为12。27 )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1)乙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的反应方程式为_.(2)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原理是_.a氯乙烷不易燃烧 b氯乙烷易挥发 c氯乙烷易溶于有机溶剂 d氯乙烷难溶于水(3)制取ch3ch2cl最好的方法是_.a乙烷与氯气反应 b乙烯与氯气反应c乙烷与hcl反应 d乙烯与hcl反应(4)选择上述方法的理由是_;制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 (1). 略 (2)。 b (3)。 d (4)。 由于烷烃的卤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而且反应很难停留
26、在一元取代阶段,所以得到的产物往往是混合物;而用乙烯和hcl反应只有一种加成产物,所以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产物 (5)。 ch2=ch2hclch3ch2cl【解析】(1)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乙烷和hcl,该反应为()氯乙烷的沸点较低,易挥发而吸收热量,使局部冷冻麻醉(3)为制得纯净的氯乙烷,应用乙烯与hcl的加成反应,而不宜用乙烷与cl2的取代反应。因为乙烯与hcl的加成产物只有一种,而乙烷与cl2的取代产物是多种氯代烷的混合物。故选b。(4)由于烷烃的卤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而且反应很难停留在一元取代阶段,所以得到的产物往往是混合物;而用乙烯和hcl反应只有一种加成产物,所以可以得到相
27、对纯净的产物,制取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clch3ch2cl。【点睛】考查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的特点与不同,理解两者的差别是解题的关键。27. znmno2干电池应用广泛,其电解质溶液是zncl2nh4cl混合溶液.(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_(填“正极”或“负极”)。(2)若zncl2nh4cl混合溶液中含有杂质cu2,会加速其电极的腐蚀,其主要原因是_。欲除去cu2,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填代号)。anaoh bzn cfe dnh3h2o(3)此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是回收,目的是为了_。(4)该电池的负极反应方程为_。【答案】 (1). zn(或锌)
28、(2)。 正极 (3). 锌与还原出的铜形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 (4)。 b (5)。 防止电解液污染土壤和金属材料的浪费 (6)。 zn2e=zn2+【解析】(1)负极上是失电子的,则zn失电子为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2)电化学腐蚀较化学腐蚀更快,锌与还原出来的cu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题目中a和d选项不能除去杂质离子,c项会引入新杂质,所以应选zn将cu2+置换为单质而除去。故答案为:锌与还原出来的cu构成铜锌原电池而加快锌的腐蚀;b.(3)锌锰干电池所含的汞、酸或碱等在废弃后进入环境中将造成严重危害,此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是回收,目的是为了防止电解液污染土壤和金属材料的浪
29、费。(4)。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zn,负极上是失电子,负极反应方程式为:zn-2e=zn2+。【点睛】考查一次电池,电化学腐蚀,理解失去电子的为负极及原电池的原理,就能很好的作出解答,其中第(2)问容易答错,难度容易.28。 。(1)在反应a(g)3b(g)=2c(g)中,若以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则以物质b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 moll1min1。(2)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 s后测得n2为1。9 mol,则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此化学反应速率为vb=_ moll1s1.(3)将10 mol
30、a和5 mol b放入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 2c(g),在最初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1s1,则在2 s时,容器中有_ mol a,此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若此后各物质的量均不再变化,则证明此可逆反应达到了_的程度.a反应彻底 b反应终止 c化学平衡 d无法判断。 已知:2co(g)o2(g)=2co2(g)h566 kjmol1;n2(g)o2(g)=2no(g)h180 kjmol1,则2co(g)2no(g)=n2(g)2co2(g)的h = _。.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_。ac2h5oh
31、(l)3o2(g)=2co2(g)3h2o(g)h1 367.0 kjmol1(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cs(s)o2(g)=so2(g)h296。8 kjmol1(燃烧热)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答案】 (1)。 0.6 (2)。 0。05 moll1s1 (3)。 8。8 (4)。 0.08 moll1 (5). c (6)。 746 kjmol1 (7). bc【解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v(b):3v(a)=3:1,则v(b)3v(a)30.2 mo
32、ll1min10。6 moll1min1。(2)3 s内消耗的n2的物质的量为2 mol1。9 mol0。1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3 s内消耗的h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h2)0。3mol2l3s=0。05 moll1s1。(3) 3a(g)b(g) 2c(g)起始浓度/(moll1) 1.0 0。5 0转化浓度/(moll1) 0。062 0。04 0.082 s时浓度/(moll1)0.88 0.46 0.08则2 s时,n(a)0。88 moll110 l8。8 mol,c(c)0。08 moll1.若此后各物质的量均不再变化符合化学平衡
33、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则证明此可逆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的程度。.已知:2co(g)+o2(g)2co2(g)h=-566.0kj/moln2(g)o2(g)=2no(g) h180 kjmol1利用盖斯定律,将得:2co(g)2no(g)=n2(g)2co2(g)则:h=-566.0kj/mol (180)kj/mol=746 kjmol1。.a、燃烧热要求可燃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为1mol,得到的氧化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h2o的状态必须为液态,故a错; b、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应小于0,故b正确;c、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明了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正负号、数值、单位,故c正确;d、热化学反应方程
34、式要注明物质在反应时的状态,故d错。【点睛】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简单计算,利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某些不能直接测得的反应的反应热,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在书写时除厂要遵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意h的符号和单位 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为放热反应,h为“-”;若为吸热反应,h为“+”.h的单位一般为kjmoj. 2注意反应条件反衄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是是25、101kpa下测定的,此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个人理财考前冲刺模拟试卷B卷含答案
- 社团活动精细化管理计划
- 2025年公寓的标准租赁合同
- 2025合同管理的核心原则与实践合同法
- 2025租房合同范本「正式版」
- 学习方式变革与推广计划
- 机车双机重联连接总风管得原因
- 货车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详细说明
- 上门喂养宠物协议合同样本
- 出国干活签合同标准文本
- 中央空调氟系统施工组织方案
- 侵权责任法各章课件
- 注册建造师考前培训项目管理丁士昭
- 职业健康职业卫生检查和处理记录
- 谈判:如何在博弈中获得更多
- 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四维度量”
- 中国理念的世界意义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东北师范大学
- 隧道地表注浆施工技术交底
- GB/T 8905-201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 GB/T 39430-2020高可靠性齿轮毛坯技术要求
- GB/T 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