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三十教学设计_第1页
隐姓埋名三十教学设计_第2页
隐姓埋名三十教学设计_第3页
隐姓埋名三十教学设计_第4页
隐姓埋名三十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勇于承担人如其名隐姓埋名三十年教学设计石嘴山市惠农区简泉小学 马翠春【课程标准分析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里指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 学生爱国主义感情、 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 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本教材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指出: “阅读本单元课文,注意理解含义深刻 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选词用语的奥妙。 ”而隐姓埋名三十年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典型而具体的事例描写, 很好的 表现了王承书在祖国危难时刻淡泊名利、 勇于承担重任的魄力及她忍受了重重 磨难、舍小家顾大家为祖国的核事业做出贡献的爱国情怀, 书写了她虽默默无 闻却熠熠生辉

2、的伟大一生,很好的应证了她名字当中“承”和“书”这两个字 的含义。这无疑是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一个很好 的范例。因此,本次教学设计的主线就是:首先由揣摩“王承书”这个名字中 的“承”和“书”的含义入手,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挖掘人物勇于 承担使命,敢于承受磨难, 用默默无闻书写了自己伟大一生的精神品质, 接着, 通过讨论, 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让学生在理解、 体味的基础上学习王承书这种 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通过以“我的一生将这样度过” 为题, 写一篇读书笔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分析 】隐姓埋名三十年 是 S 版语文教材第五单

3、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以在 祖国核武器研制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的科学家为题材, 介绍了在我国原子弹研 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女科学家王承书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就毅然放弃在美国的 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961 年,她又在苏联专家撕 毁协议,撤出中国, 带走所有的资料这样一个困难时期, 心甘情愿为祖国核事 业的发展隐姓埋名工作一辈子,可谓是临危受命,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她 又放弃了很多用自己的心血换来的名利, 放弃了自己温暖的家庭, 承受了很多 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困难毅然顶住压力、克服了困难,履行了自己的承 诺,为祖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热情地讴歌了她

4、 隐姓埋名三十年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祖国服务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2. 结合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 确的价值观。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教学重点 】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 的价值观。【教材课型、课时 】本篇课文是S版语文教材第五单元里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我打算用三课时 完成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读熟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

5、出课文条理,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中的词句的含义,学习王 承书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第三课时: 交流读书笔记, 逐步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1. 收集有关王承书的资料及其他像王承书一样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做出 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资料。2. 了解自己姓名的内涵、意义。(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本篇课文作者采用插叙的方法为我们描述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 语言虽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 可谓意味深长; 人物虽隐姓埋名, 默 默奉献却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高尚品质, 值得品味学习。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 文性特点在这篇课文中被很好的

6、统一和体现了出来。 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我遵循“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 ,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的原则, 采用“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品情,学习方法,学会做人”的方法进行学 习。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 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 体会她的高尚品质。 另外,通过长期的了解, 发现现在大多数农村孩子受家长 的误导, 他们总认为自己念书是为了考大学, 考大学是为了挣大钱, 挣大钱就 能生活的好,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然是不正确的。为此,本课教学中,我 针对这一问题,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通过讨论: 王承书这样的人生算不算成 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7、。【教学流程 】【课前活动 】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及父母对你所给予的期望。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 回顾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然后说说课文的主要 内容。3. 总结、记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补充课文题目概括课文主要内 容)4. 对于王承书你有哪些了解呢?(学生交流资料)5. 课件补充资料,学生阅读并谈体会。【 设计意图 】回顾课文内容 巩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二、学习课文(一)临危受命 引:王承书,这是一个怎样的名字?课文中是如何评价的呢?1. 找出课文中评价王承书名字的段落,自己读一读。2. 教师引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3. 指名说说王承书是个

8、怎样的名字。引:从刚才课前做的小游戏当中, 我们知道, 每个人的名字都蕴涵着深刻 的含义,都寄托着父母对儿女的期盼。 那么王承书这样一个书香气十足的名字 里可能会包涵着怎样的含义呢?1. 利用字典,了解并选择“承”的意思。课件出示 “承”在新华字典里的义项, 学生读“承”的意思,思考并选择: “王承书”里的“承”可能是什么意思?(承担、担当)2. 在课文里,王承书承担了什么样的使命呢?3. 王承书当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担当起这个使命的?4. 有感情朗读句子,此时,你想对王承书说些什么?【设计意图 】利用工具书及课文内容,挖掘出王承书里“承”字的第一个 涵义:承担,担当,体会王承书勇于承担使命的

9、魄力。(二)超常承受 引:当王承书答应为祖国隐姓埋名一辈子的那一刻起, 就意味着他将要承 受常人无法承受的很多很多,所以,我认为王承书的“承”字还应是“承受” 的承。板书:承受1. 从 1961年春季的那一天起,从她说出那三个字的一刻起,她将要承受 些什么?在以后的工作中, 她真的又承受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笔, 画出 重点的词句,多读几遍,批注出自己的感受。(1)学生自读自悟,批注自己的体会。(2)交流、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A. 当王承书答应为祖国的发展隐姓埋名一辈子时, 她将要承受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句子:“这极为平常的三个字, 对王承书来说, 将意味着从此放弃自己熟悉而喜 爱的专业,

10、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 从此放弃一切名利, 而不 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和掌声; 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 自己的 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 ”(1)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2) 引读句子:师:这三个字会让王承书放弃这么多,这些王承书知道吗?(知道)知道了,她却仍然不假思索地对钱三强说:“ !”生接读句子后半部分。(3) 对此,你想对王承书说些什么?板书:淡泊名利【设计意图】通过重点词句,体会“承”字的第二个涵义:承受。体会王 承书为了祖国的核事业甘愿承受各种压力、苦难的爱国情怀。B. 那么在接受使命后,她真的放弃这些了吗?1. 课件出示句子:“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

11、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从此,她再也没有 在国内外任何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就是在我国内部保密刊物和工作报告 中,她也不署名,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1) 指名读句子,说说自己对句子的理解。(2) 理解“消失了”的含义。(3)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句子。弓I:那么,由此可以看出,王承书的这个“承”还应该是信守承诺的“承”。 板书:信守承诺【设计意图】通过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挖掘到“承”字的第三个涵义:信守承诺。懂得王承书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弓I:王承书还承受了哪些常人无法承受的困难呢?2. 课件出示句子:“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数据,她 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

12、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这种枯燥繁重的 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取的有用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1) 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2) 理解“一下一下、不分昼夜”的含义,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3) 将这种感情送到句子里去,读读句子。弓I:其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句话。3. 课件出示句子:“她瘦弱而刚毅的身影, 出现在实验室和工厂, 出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 有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回到北京, 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 看看自己 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1)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与大家分享一下。(2)作为科学家,王承书是个怎样的人;作为一位母亲、一位妻子,你 认为

13、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3)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著名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曾经说过 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她说,一个人事业成功不算真正的成功,只有当 事业和家庭都成功了, 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由此看来, 王承书还不算是一个成 功的人。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板书:甘于奉献【设计意图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 品味王承书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品质, 为学生搭建一个各抒己见的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C. 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1964 年 10 月 16 日,是每个中国人都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第 一颗浸满王承书心血的原子弹终于爆炸成功了, 作为不折不扣的功臣王承书来 说,

14、虽然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她依然选择了继续隐匿自己的姓名,继续为 祖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默默奉献, 那么,她这样做是一时的冲动吗?你从哪儿 读懂的?课件出示句子: 但是,“名利”二字在王承书心中,一向是十分渺小的。她已经不是第一 次放弃名利了。(1)读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2)王承书第一次放弃了哪些名和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你觉得这样写怎么样?发表自己的看法。【设计意图 】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体会其表达的效果。(三)别样人生 引:此时此刻,我想王承书名字里这个“书”的含义,大家已经有了很深的体会了。课件出示说话练习:王承书用自己的书写了。【设计意图】升华主题,练习说话。三、拓展延伸,认

15、识英雄同学们,在我国像王承书这样隐姓埋名、 默默奉献的英雄有很多,你们还 认识谁呢?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1)学生试着交流收集到的相关资料。(2)教师课件补充有关邓稼先、钱三强、赵九章等英雄的资料,学生谈 感受。【设计意图】学习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学习方法,更多的了解为祖国的 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四、总结全文花的事业是灿烂的;叶的事业是奉献的。英雄的事业是需要人们前仆后继, 不断为之奋斗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座的37位同学中能涌现出一些甚至是一批像王承书、邓稼先这样的能心甘情愿为祖国的发展隐姓埋名工作一 辈子的英雄来,那我们的祖国将更加繁荣,更加强大。同学们,好好努

16、力吧!【设计意图】总结全文,激励学生向英雄学习。五、作业设计:经常听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说, 要好好念书,长大考个好大学,找个好 工作,挣个高工资,就能过上好日子。而你们自己也是以此作为自己的人生目 标,为之不懈的奋斗。今天,学习了隐姓埋名三十年这篇课文之后,相信 你们对自己的人生又有了不同的想法,请以“我的一生将这样度过”为题,写 一篇读书笔记。【设计意图】学完课文,学生肯定会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的想法, 不吐不 快。本环节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倾诉的平台, 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 观和价值观。【板书设计】承:承担承受信守承诺制造原子弹放弃放弃放弃淡泊名利消失了王承书提炼浓缩铀不分昼夜不屈不

17、挠出现出现甘于奉献由于也书:王承书用书写了【设计意图】以挖掘王承书“承”和“书涵义为主线,先整体把握王承 书伟大的事迹,然后通过品读具体事例中的重点词句, 深入体会出王承书的高 尚品质,板书设计层次清晰,一目了然,很好的回扣了本次教学设计“勇于担当 人如其名”的主题。【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一)教学过程的成功之处及原因。第一:选取准确的教学切入点,为学生突破教学难点铺设了道路备课时,读了好几遍教材之后,我被王承书这种勇于承担,甘于奉献的精 神深深打动,王承书这个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文中说她的名字书香 气十足,但我觉得它看似书香气十足,却承载着王承书那种伟大的、无私的高 尚品质,以她的

18、名字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的切入点会达到很好的 教学效果的。于是,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我挖掘出王承书里的“承”字所包 含的“承担”、“承受”、“信守承诺”这三种意义,以此作为理解课文内容,体 会人物品质的主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然后,将王承书中的“书”字理解为“书写”,用“王承书用自己的书写了。”这样的句式,引导学生练习说话,总结、升华人物的高尚品质。相信这样的设计,会让 学生在学习课文,突破教学难点时会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第二、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本次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先了解王承书在祖国危难时刻勇敢的 承担起了制造原子弹艰巨的使命这一事件; ,接着具体了解王承书在完成这一 使命时所承受的困难、压力;最后,抓重点词句体会其含义,提炼人物的高尚 品质。一层一层,就像剥玉米皮一样,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符合 学生的学习规律,这样的学习活动肯定会很有实效。(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本次教学过程中出现不足的就是突破教学难点这一环节。 这一环节中, 学 生要在提炼出人物品质的基础上, 深入认识王承书淡泊名利, 甘于奉献的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