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课文分析【优课细讲】_第1页
苏武传课文分析【优课细讲】_第2页
苏武传课文分析【优课细讲】_第3页
苏武传课文分析【优课细讲】_第4页
苏武传课文分析【优课细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O/G/O,苏武传,-知识点总结检测,1,教育课资,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6、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9、请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2,教育课资,10、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霑:同“沾”,沾湿。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3,教育课资,古今异义,1、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

2、:渐渐。今义:稍微。 2、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今义:岳父。 4、置币遗单于 古义:礼物。今义:钱的表现形式。,4,教育课资,古今异义,5、以货物与常 古义:一般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6、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7、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8、虚心欲相待 古义:使心虚,不计前嫌。今义:谦虚。,5,教育课资,9、卧起操持 古义:拿着。 今义:料理。 10、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栽培,提拔。 今义:业绩。 11、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

3、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2、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古今异义,6,教育课资,因 1、 因厚赂单于 2、 欲因此时降武 3、 君因我降 4、 因泣下霑衿,趁机,趁机,通过,于是,一词多义,7,教育课资,使 (1)数通使相窥观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3)单于使使晓武,使:使者。,第一个“使”:出使。,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如 (1)事如此,此必及我 (2)如惠语以让单于,如:到 如:按照,8,教育课资,为 (1)兄弟并为郎 (2)汝为人臣子 (3)匈奴以为神 (4)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担任 作为 看作,当做 替,9,教育课资,负 1、见

4、犯乃死,重负国 2、律前负汉归匈奴 会 1、会武等至匈奴 2、会论虞常 3、单于召会武官属,辜负, 违背,背弃,适逢,恰巧,会同,聚集集合,10,教育课资,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3、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4、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5、须发尽白,派遣,发动,动手,派遣,揭露,暴露,头发,11,教育课资,及 1、及卫律所将降者 2、此必及我 3、及还,须发皆白 始 4、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5、始以强壮出,以及,牵连,等到,动词,开始,名词,当初,12,教育课资,益 1、单于益骄 2、武益愈 引 1、虞常果引张胜 2、引佩刀自刺,更加,渐渐,牵连,招供,举起,13,教育课资,以

5、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3、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4、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5、何面目以归汉 6、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介词,因为,介词,凭借身份,介词,把,介词,用,来,目的连词,在时候,14,教育课资,1、天雨雪 2、羝乳乃得归 3、杖汉节牧羊 4、以状语武 5、惠等哭,舆归营 6、剑斩虞常已 7、得夜见汉使 8、会论虞常。 9、以货物与常 10、如惠语以让单于 11、即谋单于,重点字词句补充,雨:落下。 乳:生育。 杖:拄着。 语:告诉 用车子抬。 用剑 在夜里 论: 判决 货物: 财物 让:责备 即:如果,15,教育课资,12、其一人夜亡 13、

6、朝夕遣人候问武 14、单于壮其节 15、欲因此时降武 16、空以身膏草野 17、反欲斗两主 18、单于愈益欲降之 19、何久自苦如此 20、王必欲降武 2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22、屈节辱命 23、宜皆降之,在夜里 在早上和晚上 以为壮 使投降 使肥沃 使争斗 使投降 使受苦 使投降 使归 屈:使屈 辱:使受辱 使投降,16,教育课资,翻译下列句子,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汉朝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2、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全让汉朝被扣留的使者路充国等人回去了。 3、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到了匈奴后,置办财物赠送给单于;单于更加骄横,不是汉朝所希望的那样。 4、阴相与谋,劫

7、单于母阏氏归汉。 私下里一起谋划,劫持单于的母后阏氏回汉朝。 5、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 虞常在汉朝时,向来与副使张胜相知心,(于是)偷偷地去拜访他。 6、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这一定会累及到我,被侮辱才死,深重地辜负了我的国家!,17,教育课资,7、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使节义和使命受辱,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朝? 8、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常惠等人痛哭,用舆车拉着回到营地。单于佩服他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但是同时收押拘禁了张胜等人。 9、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本身没有参与谋划,又不

8、是亲属关系,怎么说要一同定罪? 10、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白白地用身躯滋养草野,谁又懂得你? 11、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你作人君的臣子,不顾及皇恩节义,背叛主上亲戚,在匈奴成为俘虏,为什么要见你呢? 12、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况且单于相信你,让你来决定人的死生,不能秉持公正,反而要让两主相斗坐观祸败。,18,教育课资,思考1,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参考:第一次自杀是因为苏武意识到一旦被匈奴审讯,就会给国家带来耻辱,所以要自杀避免受辱;第二次自杀是在审讯时他说完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后,这是为了杀身息祸,为国

9、雪耻。,19,教育课资,思考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活下去,这是否矛盾?,20,教育课资,思考2,苏武在被囚禁流放之前曾两度要自杀,现在却又想方设法活下去,这是否矛盾?,参考:并不矛盾。苏武两度自杀后匈奴劝降,劝降失败后企图用艰苦的生活条件来消磨苏武的意志,所以苏武采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之前的求死转为求生,因为他要证明汉使的气节不可折辱,所以,当他在北海上牧羊时,他“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时时提醒自己不忘使命。可见,他的求生求死都是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只不过在局势变化的情况下,他的对抗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21,教育课资,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

10、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从中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卫律:威逼利诱 软硬兼施 (逼降、诱降) “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李陵: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劝降) 先告知家人的不幸遭遇; 再以切身体会诉说同感; 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卫律: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思考3,22,教育课资,作者刻画

11、苏武怎样的形象的?,苏武是汉武帝时派往匈奴的一位不辱使命的使节。 作者通过出使、被拘、劝降和归汉等情节 凸现了一位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始终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忠贞爱国的真君子形象!,思考3,23,教育课资,作者如何刻画苏武这个形象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对比手法反衬 自然环境烘托,思考4,24,教育课资,卫律威逼利诱 李陵感情渲染 北海苦寒孤寂,苏武 持志如一 坚贞不移,25,教育课资,醉花阴咏苏武 子卿毅然使匈奴,大义不受辱。漫漫十九载,北海牧羊,望断归国路。 威逼利诱不降胡,持节亮风骨。悠悠五千年,何谓忠臣?大汉有苏武。,26,教育课资,人生若茶

12、,有起伏才有淡定, 有苦痛才有清香,27,教育课资,拓展:解读苏武精神,28,教育课资,1.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汉班固 2、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唐温庭筠 3、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士未有不廉而能著节者也。 清何 焯,名家评价,29,教育课资,1.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有之矣。 汉班固 2、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

13、,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唐温庭筠 3、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士未有不廉而能著节者也。 清何 焯,名家评价,30,教育课资,苏武面对“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的诱惑,他心志不乱;面对“绝不饮食”的苦难的磨砺,他十九年如一日地“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这是一种坚持,这坚持叫力量,这力量叫精神! 这更是一种气节!宁折不弯!我们的民族自古便有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仁人志士,共同凝聚为一座精神的长城,护卫起我们民族的一片天。,岳飞抗金;文天祥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坚决不屈服壮烈殉国,“留取丹心照汗青”。杨靖宇在东北寒天雪地中坚持抗日 民族精神在各

14、个国家的体现,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的作用:抗战八年,爱国的精神不倒,终于赶走侵略者。,31,教育课资,讨论:,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苏武的现实意义何在?,苏武精神永远闪烁着历史的光芒。他的爱国情怀、诚信理念、忠勇品质,都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崇尚气节、忠贞爱国、坚守信念、不畏限险、坚韧不拔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他的精神不仅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也成为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更需要弘扬苏武精神。因此,苏武精神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情感魅力,又具有丰富的现代人文理性思想,是我们思想宝库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32,教育课资,高考满分作文:,

15、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 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永远的苏武,以“忘却与铭记”为话题,33,教育课资,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

16、月作(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舞)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忘。,34,教育课资,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汗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