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唐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唐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3页
唐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4页
唐诗三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4唐诗三首 主备人:刘小燕 审核人:楼航石壕吏教学目标:1、了解石壕吏的写作背景。2、掌握重点实词,能够翻译全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想象补充石壕吏的人物语言与神态教学难点:理解以全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朗读成诵教师准备:PPT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 导入回顾所学: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两首诗,初步了解了杜甫这位诗人。他早期的作品风格热情奔放,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深沉含蓄,抑扬顿挫。这节课我们将会学习的这首诗,与春望是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写的

2、,不同的是春望是借景抒情诗,而石壕吏是叙事诗。那么诗人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抒发他怎样的感情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出示教学目标)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写作背景 (多媒体展示)。二、 初读课文,疏通字词1、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壕 逾 邺 戍 惟 妪 衰 应 泣 咽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3、播放多媒体音频朗读课文,让学生大概感知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朗读课文、呈现学习目标:通过自学掌握文言实词,通过合作学习翻译全诗(教师指导疑难字词句的翻译)【逾】越过【老妪】老妇【一何】多么【戍】防守【附书至 】捎信回来【犹得】还能够【偷生】 苟且活着【已 】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新 】最

3、近【乳下孙 】还在吃奶的孙子【泣幽咽 】(有人)低声地哭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合作完成课文的翻译(多媒体展示课文翻译和重点词语的翻译,以便学生矫正)三、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根据同学们所理解的字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将这首诗的大意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出来。要求:以第一人称“我”,也就是杜甫的口吻,讲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四、精析课文;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 (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

4、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一)、第一段: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问:由第一句话可以得出哪出信息?“夜捉人”说明什么?明确:时间、地点、事件。惶恐不安,紧张恐怖的气氛。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走,古今异义,古指跑。为什么老翁逃走,而让老妇出门和差役周旋?明确:抓丁只抓男的,妇女可以免除徭役。(二)、第二段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为什么“怒”?为什么“苦”?在这里吏和妇出场的态度和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吏的呼喊和愤怒下,老妇只有哭啼和诉苦。这里用了两个一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多么,起强调

5、作用还有就是对比。)而且还连用了两个感叹号,你们说可以用句号代替吗?(不能,加强语气,强调吏的愤怒凶狠和妇的无比痛苦)。(三)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1、这段致词是此诗的主题部分,它有三层意思,可以分成三层。每一层都写了什么?你们试分一下。(明确)三男从军,两儿战死。家无壮男,十分贫困。为保家庭,自请服役。2、问:“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如何理解?明确:希望得到差役的同情。2、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更,再。惟,只。裙,古

6、今异义,古专指下衣,这里泛指衣服。3、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妪为什么请从吏夜归?(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人)前面讲了征兵只征男,为什么老妇也被征走了?(反映战争的无情)4、 问:老妇是没人问她,而自诉出来的话吗?(明确:不是,是在差役的步步紧逼下说出来的。也可以有异议)为什么诗中不写差役的话?(明确:这是一种“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写作手法,问可以推测出来)(四)、第四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绝,停止。如,仿佛,依稀。前途,古今异义。古指前方的路途,今喻示来的处境或特指好的未来。1、 问:谁在哭?(儿媳)2、 幽咽声很低,杜甫还能听着,说明什

7、么?(作者一夜未眠)3、 如果说杜甫睡着了行吗?为什么?(关心人民疾苦实在的体现)4、“独”说明什么?(老妇被抓走)5、想象一下,诗人和老翁是以什么样的心情作别的?全诗以诗人和老翁作别而结束。分别了,但各自的生活还得继续。想象一下,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妇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出示故事情节提示图,老师领着试背诵六、总结老妇、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官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8、,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石壕吏构思如何巧妙、把课文改写成一篇记叙文,通过合理联想补充石壕吏的语言描写,理解以侧面描写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合作探究重点问题:文章中的老妪是不是主动要求去前线的?(答案两可,自然过渡到下一问题)、重点探究:文中省

9、略了官吏的哪些话?请你通过自己的想象补充完整(此部分是学习的重中之重,通过这个部分的思考,通过既能够理解感受老妪的心理和家庭境况,又能够在脑海中逐步塑造石壕吏的形象)、作者通过这样的手法刻画石壕吏的形象,有什么好处?几乎完全通过侧面表现,借助读者的想象来表现石壕吏的形象,比直接描写更能突出这一类欺压百姓的人物的可恶可恨。、加入自己的想象把本文改编成一篇记叙文。(学生写完后课相互阅读比较,看谁写得好,好在哪里,互评)。假如你是诗人,夜投石壕村,亲眼目睹亲耳相闻了有吏夜捉人这件事,你会是怎样的心情?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学生可能会答:沉重、同情、赞扬老妇勇敢等等)这首诗反映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

10、遇,官吏的残暴无情,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在安史之乱期间,唐代百姓的社会生活陷入了窘迫之境,因此也出现了许多的怪现象,石壕吏中杜甫记录了哪些不合常理的事?还有哪些不合常理的细节?你对此有怎样的解释?预设:夜捉人老翁丢下老伴翻墙逃走了军队连老妇人都要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茅屋被秋风所破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品味诗句,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教学重点:借助听读、跟读、品读等方式,学会朗诵本文,引导学生理解本诗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朗读成诵 教师准备:PPT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11、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谁在用诗歌诠释背井离乡的悲心愁肠?他的赤子之心抒写了唐朝盛衰,化为一腔怒火,燃尽了腐败和丑恶;他的诗篇铭记在人们的心中,化为一股热泪,洒遍了祖国河山;他忧愁的身影定格在历史长廊之上,化为一颗明珠,照耀着诗坛。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出示作者简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注:用多媒体在字幕上打出题目)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品味诗句,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三、自由朗读1写作背景唐代中期爆发“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

12、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3指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同学纠正读音。(教师适当板书)请几位同学轮流朗读课文,比谁读音准确、停顿正确。其余同学认真听,发现错误及时记录,随后提出更正意见。4听读课文学生讨论,评价朗读好或不好在哪里?朗读方法归纳:(1)节奏正确,不读破句:结合诗意一般可按“二/二/三”式节奏朗读;其余诗句根据字数和诗意可做如下安排:“南

13、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注:“死亦足”三字决不可同前直连)。(2)韵脚要响亮:这样读诗歌,层次清晰,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琅琅上口,情趣盎然。(3)语调和停顿:每小节之间有停顿,前三节与后一节之间停顿稍长。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情意

14、。(4)注意重音要合理:如卷、飞、洒、挂、飘、转、沉这一系列动词,细致地描绘出风吹茅草,漫天飞舞,四处飘散的惨状。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5师生齐读课文。四、五、品读悟情读了这首诗歌,挑出你们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哪些词语或句子用得好,好在哪里,找出来赏析一下。品读诗歌,把握主题师:请大家仔细读诗歌的第一小节,看诗歌的首句交待了什么?生:季节,天气。(秋深,风怒号)师:在狂风袭来时,诗人的视线主要集中在什么上面?生:茅草。师:茅草是很贵重的东西吗?为什么诗人要牢牢盯住它呢?生:茅草是微不足道的东西。这样写可以突出诗人当时的穷困潦倒。师:第三节中有与之相呼应的句子吗?生:有,

15、“布衾多年冷似铁”。棉絮多年未换,又老又旧,才会“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房子多处漏雨,床头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师:诗人为什么不爬上屋顶去加固一下茅草,使它不至于被风卷走呢?生:这可以突出其年老力衰。师:第二节中有这个方面的描写吗?生:“倚杖”,“唇焦口燥呼不得”。师:让我们再来看诗歌的第三小节,透过诗句,你能体会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吗?生:屋漏偏逢连夜雨。诗人的境遇十分悲惨,被子冷似铁,房子多处漏雨,最疼爱的小儿子夜里也无法睡个安稳觉。诗人从眼前景想到过去事,推想到未来,自己、国家不都在风雨飘摇中挣扎吗?深重的灾难啊,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师:让我们一起进入诗歌的第四节,面对这重重的不幸,看

16、看一个既老且贫的诗人,在经受了这些精神上的煎熬后,他在想些什么呢?换作是你,你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呢?学生齐读第四小节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能得到千万间广厦,来庇护天下的寒士。杜甫这种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不仅温暖着当时的每一位寒士,也必将光耀千古,永载史册!师:通过品读诗歌,我想现在同学们的心目中,杜甫的形象一定更为充实丰满了吧。六、教师寄语梁启超先生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如今,历史的滚滚车轮把爱国的接力棒交与我们手中,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

17、力奋斗!七、课后作业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可参考示例;也可不拘泥于形式,自由地说一段话。学生自由朗读情感导引:假如你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此时面对风雨中的茅屋,不禁推己及人,忧国忧民请带着这样的想象自由朗读诗歌。要求:(1)读准字音。(2)声音响亮。(3)体会诗人的情感。再读明意要求:1借助注释、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翻译课文。2质疑解难: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3试抓关键词,给各段拟四字小标题。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卖炭翁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品味诗中的描写。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

18、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品味诗中的描写。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朗读成诵 教师准备:PPT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我们七年级学过的卖油翁,同学们还记得吗?卖油翁的自信、从容、沉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卖炭翁,这个卖炭翁又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1了解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代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2背景链接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第32首。

1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指宫市给百姓带来了灾难,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宫中日用,不再经官府承办,由太监直接向民间“采购”,谓之“宫市”。太监常率爪牙在长安集市,以低价强购货物,甚至不给分文,还勒索进奉的“门户钱”及“脚价钱”,百姓深受其害。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所谓“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一种残酷的剥削方式。二、1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一个卖炭翁费劲艰辛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掠夺一空。2理清思路,分为两层。(1)写卖炭翁烧炭、运炭,表现卖炭翁艰辛困苦的生活。(2)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3使者是怎样的人?请从多角度加以分析。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描写了一个趾高气扬、横冲直撞、仗势凌人、蛮不讲理的使者。三、课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剥削、压迫人民的黑暗现实,也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四、课堂小结全诗运用了外貌、心理、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卖炭翁和宫使不同的形象特点。同时多处运用反衬手法,使得作品具有更深刻的思想性。如:“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