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浆和混凝土现场试配技术及施工配合比_第1页
砂浆和混凝土现场试配技术及施工配合比_第2页
砂浆和混凝土现场试配技术及施工配合比_第3页
砂浆和混凝土现场试配技术及施工配合比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砂浆和混凝土现场试配质量控制及施工配合比砂浆(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 ) : 1 每立方砂浆中用砂量(以中砂为例)约为 1-1.1方(一方砂的堆积密度值),约为 1400 1600kg 。2 每立方砂浆中水泥用量(以32.5 #水泥为例)可按下式计算Q ( kg) =1000 *(F 试配-b)/a*F水泥,F试配:对于M x砂浆,x为设计强度值。F试配 =1.20*x , F水泥 为水泥的实测强度,当富余系数取1.0时,F水泥取值为32.5。由以上计算 Q 的 k ,可乘以k 可分别取值为:(MPa)。计算式中a ,b为砂浆的特征系数,a=3.03 , b=-15.09 。亦即:Q(t)=(1.

2、2 x+15.09)/3.03*32.5 。又 Q(t )= x/32.5k ,系数 k=x/32.5Q二式相等得 :系数 k=3.03x/(1.2x +15.09 )。经试验和试配校正系数0.957 。为了方便计算(偏差不大),砂浆 M5 , M7.5, M10 的系数Q=7.5/32.5*0.880.77,0.88,0.99 或 0.8,0.9,1.0 。例如计算每方 M7.5 砂浆中水泥用量:k=1.10*k 。每方混合砂浆中水泥与1: 1:6 混合砂浆( M5M7.5 混合砂: 200230 kg ; 1 80 120kg ; 为宜)时,可以不用石灰膏。Q 约为 0.260t 。注 :

3、对于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系数 石灰膏总用量可约按 350-450kg 控制。例如常用的 浆),每方混合砂浆 中水泥,石灰膏和砂的用量分别为1400-1450kg 。加砂浆王(水泥用量的 0.2%- 3.0 %如果用 42.5# 水泥配制 M5 砂浆,每方砂浆中水泥用量约为 170kg 左右。(其他同上) 配制强度等级不大于 M20的抹灰砂浆,宜用 32.5级水泥;强度等级大于 M20,宜用不低 于 42.5 级水泥。3 每方砂浆中用水量约为220330kg,水灰比选取0.80-1.10为宜(强度低,用水多)。附注:砌筑砂浆用砂的最大粒径应小于灰缝的 1/41/5 ,其中砖砌体应小于 2.5mm

4、,石砌 体应小于 5mm 。适宜选用级配合格的中砂。对于抹灰砂浆或勾缝砂浆,应采用细砂,最大 粒径小于 1.2mm 。二混凝土:1 水灰比一般选取0.40-0.55为宜。掺加粉煤灰时(如泵送商砼),水胶比选取135150kg )。0.350.45 为宜。每方混凝土用水量约为 170200kg (对于干集料,一般选取 180190kg 为宜) 。(加减水剂和粉煤灰的商砼,用水量减少,一般为 混凝土的强度 与水灰比在 0.40.84 之间近似地成线性关系。水灰比计算式: W1C=A*fce 1(fcu,o+A*B*fce )。 A,B 为回归系数,对碎石砼, A=0.53 ,1.001.13B=0

5、.20;对卵石砼,A=0.49,B =0.13。fcu,o为配制强度,约为 1.20*f设计;fee为水泥 的实测强度, fce=rc*fce,g,rc 为水泥标号富余系数,按 1.001.13 取值,一般取 1.0 即 可。 fce,g 为水泥 28d 抗压强度等级值,即标号值。每方混凝土用水量计算式:mwo=10(T+k) 13。T为坍落度(以cm计);k为集料常数(和集料类别及粒径有关) 。(石子粒径在 1040mm 时的 k 值: 碎石 : 57.548.5 ,可取 53;卵石: 54.545.5 ,可取 50 。采用火山灰质水泥时, k 增加 4.56.0 ; 采用细 砂 时,增加

6、3.0 ) (混凝土强度较高,用水量较少。)23502500kg 。(强度较高1.20 1.30m3 ,砂和石子总量约占2 .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质量(砼的密度值)约为 时,取值较大)。每方混凝土中砂和石子总体积约为 混凝土总质量的 70 %75% 为宜。3 .普通混凝土的砂率约为 30%35% 左右,商砼和水工砼,抗渗砼的砂率较大,宜为 35%45% 。高强砼砂率较小,一般为 24%28 % 。砂率=m 砂 1 ( m 砂 + m 石)*100%,即:Bs(或 Sp)=ms/(ms+mg)*100%。砂率计算式之一砂率 = 【 k*e*ps/(e*ps+pg)】 *100% ,式中

7、ps,pg 分别表示砂和石子的堆积密度值;k:拨开系数或剩余系数,k=1.11.4 (或更大),用碎石及 粗砂时取大值;e :石子的空隙 率, e=(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乘以 100% 。砂(中砂)的堆积密度:1.551.65t/m3 。石子的表观密度:1.401.50t/m3粗砂 1.501.60 ) ; 石子的堆积密度:2.65 2.75t/m3 。砂率计算式之二:Sp=30*W/C+(2D)1/n+1+k*100%1/n+1次方,再加上k,然后再乘以 n=D/10;k: 系数,采用碎石取 16,采用卵石取。即 ,100% 。砂率 等于: 30 乘以水灰比,加上 2D 的

8、 式中 D 为石子最大公称粒径( mm ),13 。式中 30 为常数。水灰比 W/C 一般为0.4 00.55 。以上两式计算结果基本相同,普通混凝土的砂率一般为30%35% 。(见上第 3)一般砼水灰比越大,砂率越大;粗集料粒径越大,砂率越小;使用碎石或人工砂时,砂率增加 2 % 5% ;砂的细度模数每增减 0.1 ,砂率相应增减 0.5%1.0% 。用细砂时减少砂 率,用粗砂时增加砂率。坍落度每增大 20mm ,砂率增大 1% 。掺引气剂时,砂率减少 2%3% ;掺减水剂时,砂率减少 0.5% 1.0% 。4. 利用绝对体积法 (体积法)和假定质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计算单位体积混凝土集

9、料 总用量(绝对体积或质量):mc/pc +ms/ps+mg/pg+mw/pw+10a=1000 , mc,ms,mg,mw 分别表示每 m3 混凝土中 水泥,砂,石,水的用量(kg/m3 )。1000表示1m3的体积为1000L。a:混凝土的含气 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a 可取为 1 。pc 可取 2.903.10t/m3;ps:2.602.65;pg:2.652.70;pw:1.0当 pc,ps,pg,pw 单位取 kg/m3 时( mc 等单位仍取 kg ),上式变为:mc/pc+ms/ps+mg/pg+mw/pw+0.01a=1 (a单位应取 t/m3 )可取 1) ; (

10、当 mc 等单位取吨 t 时, pc 等有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时, mf,pf 应测定,并计算在内。每立方砼假定质量( kg )mcp=mc+ms+mg+mw=23502450kg为宜。5. 快速,简易计算混凝土“配合比” (应进行现场试配和调整,且应以 试验室配合比报告 为准 ) :以 C30 砼为例,使用 32.5 # 水泥时,每立方砼中水泥用量约为430470kg(450 土 20)砼强度每 降低一档(减少 5MPa ) ,水泥用量减少 4050kg 。等级砼时,应使用 42.5# 水泥 (高强砼可使用 52.5# 水泥)配制 C35 及 C35 以上 强度使用 42.5# 水泥时,比

11、使用 32.5# 水泥少用约 100kg, 即约为330370kg(350 土 20) 。例如试配 C30 砼:每方砼中水泥用量可取 450kg, 水灰比选取 0 .45 ,用水量约为 拌合物总质量为 2430kg, 则砂,石质量(重量)为: 计算式(或选取)得砂率约为30 %35%, 可取为200kg, 假定每方混凝土2430-450-200=1780kg ;由砂率33%。则有 : ms/ms+mg=0.33,即:ms=1780*0.33=587kg, mg=1780-587=1193kg。初定配合 比为 : 水泥石子 水Kg/m3 4505871193 200水泥用现场的湿砂和石子按该配合

12、比进行试配,发现石子稍偏多,用水量也太多。 用量稍大 。经现场测算砂,石子 含水量,并再次 试配和调整,得出施工配合比为水泥石子 水Kg/m3435635 1185160质量比1.462.724 : 0.370适当 提高砂率,约为 35%。 砂,石合计约占拌合物总质量( 2415kg )的 75% ;调 整后,水灰比约为 0.37 。如果假定某 C25 砼拌合物总质量为 2390kg, 质量比约为 1:2:3:0.42 ,砂率选取 32% , 求解配合比:首先计算水泥用量 : 2390/6.42=372kg/m3; 则砂和石子用量分别为 744kg,1116kg; 用水量为 156kg 。( 372+744+1116 +156=2388,误差 2kg,误差 率 0.084% ,似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