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烦su_ 咀ju_ din_基2.根据课文默写。 当窗理云鬓,_。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_,关山度若飞。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独坐幽篁里,_。 王维竹里馆)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两句是 _,_。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_,_”。现在常用来指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多次遇到旱涝灾害,庄稼的收成不好,农民只能过个兀兀穷年。b. 对于同学的建议,他

2、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c. 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是聚焦抗疫合作,而不是相互指责。d. 工商部门要加强对肉菜市场的管理,坚决取缔哄抬物价的行为。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阿长与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长”就是“长妈妈”,鲁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了温情。b. 钱锺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作家、学者。代表作有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c. 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古时王侯可自称“孤”,“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

3、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5.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虎妞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待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唧唧咕咕的不晓得说了些什么。虎妞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虎妞:“车呢?”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

4、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结合原著内容,以选段情节为节点,说说祥子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阅读与赏析(35分)(一)(5分)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6.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请赏析“悠悠”二字的妙处。7. 本诗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二)(8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

5、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 但当涉猎 但:见往事耳 见: 即更刮目相待 更:9.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徐以杓酌油沥之b. 屠惧,投以骨 公亦以此自矜c. 以我酌油知之 以钱覆其口d.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 以刀劈狼首10. 翻译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三)(8分)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

6、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惟余其一。处即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选自世说新语自新【注】平原:陆机,曾任平原内吏,文学家。 清河:陆云,曾任清河内吏,文学家。11. 下列加点“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竟杀蛟而出b. 结友而别c. 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d.

7、温故而知新12. 解释加点的词。并皆暴犯百姓 竟杀蛟而出蛟或浮或没 古人贵朝闻夕死13. 翻译句子。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四)(14分)槐 抱 柳 袁省梅你见过这样的树吗?本是棵槐树,扭曲的躯干,黑铁般的外表,龟裂的表皮,半腰里却被谁挖走了般,凹陷成一个马槽般的大坑。偏偏就在那大坑里长出了一棵柳树,枝条越长越大,夹在槐树横横竖竖的枝条间。风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得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 槐抱柳活着,也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是槐树的一半,长在槐树怀里的柳树却活得好好的。这棵树是五里柳最老也是唯一的一棵树。没有谁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一样。人们都很

8、忙,忙着搬家。人们说,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王长信老人说他不走,他说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老人说,我走了,谁管这棵槐抱柳呢?王长信老人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担水,给自己喝,给槐抱柳喝。都走了,就剩咱俩了。王长信老人给树浇着水,咯咯笑,五里柳就剩咱两个活物了。老人把这棵树当成人了。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了好多棵树苗。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老人叨叨着,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一场风沙过后,五里柳又是死寂一片,树苗东倒西歪的,有的连影子也吹刮到很远的地方看不见了。村口的槐

9、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槐抱柳担心风沙把老人也吹刮得歪倒了。沙梁上老人咯咯地笑,我的命硬着哩,不怕。老人在沙梁上,挖了更深的树坑,把一棵棵倒了的树苗扶起来,压实,浇水。老人说,我就不信撵不走沙,不信这树活不了。恣肆的阳光里,老人提着铁锹,担着水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沙梁上忙碌。槐抱柳安心了,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息。老人再给老树浇水时,老树就对老人说,你也是一棵树,会走的树。老人咯咯咯咯笑得开心,粗糙的手抚着老树,说,我是树,咱都是树,五里柳要有好多的树。槐抱柳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然而有一天,老人没有来。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滚着,从东滚到西,

10、老树都没看见老人,老树的每个枝条都耷拉着没了精神。老树开始担心起来。没有老人,五里柳就真的完了。老树忧愁地想着。夕阳给五里柳罩了一件全线银丝般的外衣时,老树看见了老人。老人晃晃悠悠地担着水,说,不服老不行了,得叫他们都回来,回来栽树。老树看看老人,满树的枝条都担心地揪扭成了一团。第二天,老人果然唤来了四五个人。老人摘下一把猩红晶亮的大枣给这几个人吃。那是老人栽种的沙枣树上结的大枣。老人说,好吃吧?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那些人看着沙梁上的树,说,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老人悄悄地给老树说,不急,他们会回来的

11、。五里柳还是五里柳,你信吗?果然,更多的人来到了五里柳。人们栽树累了,就坐在老树下,望着槐抱柳说,树老成精哩,有槐抱柳护佑着五里柳,五里柳就不会被黄沙埋了。老树说,老人才是精哩,他是五里柳的精魂。老人咯咯咯咯地笑着,靠着老树的槽坐了下去。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有改动)14. 文章第段表现了老人哪些形象特点?15. 品味第段画线句中“狡黠”一词,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描写此时老人的心理活动(不超过60字)16. 品读第段加波浪线的句子,结合语境,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17. 文末描

12、写老人坐到老树的怀里,老树抱住老人的画面有何作用?三、表达与交流(50分)18.请以“我为 歌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记叙文。划线部分可以填写你欣赏的景或物,或你敬佩的人,也可以是你崇敬的某种高贵的精神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2)卷面书写整洁美观可另加分。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烦su_ 咀ju_ din_基【答案】 (1). 琐 (2). 嚼 (3). 奠【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字形。需要注意“琐”的偏旁,“嚼”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ju”。2.根据课文默写。 当窗理云鬓,_。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_,关山度若飞。 北朝乐府民歌木

13、兰诗)独坐幽篁里,_。 王维竹里馆)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两句是 _,_。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_,_”。现在常用来指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答案】 (1). 对镜帖花黄 (2). 万里赴戎机 (3). 弹琴复长啸 (4). 谁家玉笛暗飞声 (5). 杨花榆荚无才思 (6). 凭君传语报平安 (7). 将军百战死 (8). 壮士十年归 (9). 雄兔脚扑朔 (10). 雌兔眼迷离【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帖”、“戎”、“杨”、“朔”的书

14、写,理解型默写(7)抓关键词“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8)的关键词是“扑朔迷离”。3.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多次遇到旱涝灾害,庄稼的收成不好,农民只能过个兀兀穷年。b. 对于同学的建议,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c. 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是聚焦抗疫合作,而不是相互指责。d. 工商部门要加强对肉菜市场的管理,坚决取缔哄抬物价的行为。【答案】a【解析】【详解】a“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不符合文意;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符合语境;c“当务之急”当前应做的事情中最急需办的事。符合语境;d“取缔”意思是明令取消或

15、禁止。符合语境;故选a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阿长与选自朝花夕拾,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阿长”就是“长妈妈”,鲁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了温情。b. 钱锺书,字默存,江苏无锡人,作家、学者。代表作有小说围城,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c. 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等。古时王侯可自称“孤”,“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答案】d【解析】【详解】d“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故选d。5.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祥子昏昏沉沉

16、地睡了两昼夜,虎妞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待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唧唧咕咕的不晓得说了些什么。虎妞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虎妞:“车呢?”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结合原著内容,以选段情节为节点,

17、说说祥子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案】(1)祥子为多赚钱,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大病一场;这辆车后来因妻子虎妞难产而死,为筹钱埋葬虎妞而卖掉了。(2)由原来拼命拉车任劳任怨变得油滑消极、麻木潦倒、自暴自弃。(意思对即可)【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是名著的知识积累。(1)选段出自骆驼祥子第十九章,前文的内容是:六月十五那天,先是烈日当空,晒得人喘不过气来;午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在这冰火两重天里,祥子都拉着车,他终于病倒。此时祥子拉的车是用虎妞的钱买的,这辆车最后因为虎妞难产无钱安葬而被卖掉了。(2)在这一章里,虎妞产期到了,请了收生婆,收生婆却没办法,虎妞服了“神符”,不见效

18、,陈二叨叨溜了,请医生要几十块钱,祥子无奈,只能眼睁睁见虎妞等死,夜里十二点,虎妞死了。虎妞死了之后,祥子将车卖掉安葬了她。后来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被吹灭了。至此他彻底变了,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变得自私自利、麻木不仁、自暴自弃。二、阅读与赏析(35分)(一)(5分)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6. “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

19、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请赏析“悠悠”二字的妙处。7. 本诗三、四两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答案】6. “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的杳无和归梦的渺茫 ,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因此而怅然若失的心情,同时,隐含夫妻别后经年时空远隔之意。(三点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7. 第三四句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如从其他角度回答,如互文手法,言之成理也可)【解析】【6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

20、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邈难期,也传神地表现出希望两皆落空时怅然若失的意态。而双方山川阻隔、别后经年的时间、空间远隔,也隐见于言外。据此理解作答。【7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赏析。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两句中“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把眼前的实景与记忆的景色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夜不能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据此理解作答。译文:盼望妻子远书不至,寻觅归梦慰

21、藉不成,两者皆悠悠,只有那空荡荡的床榻与那寂寥清冷的素秋默默相对。台阶下的青苔和庭中被秋霜染红的树叶,在迷濛的秋雨以及冷冷的清月笼罩下,越发勾起我那悠长的愁绪。(二)(8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 但当涉猎 但:见往事耳 见: 即更刮目相待 更:9. 下列各项中

22、,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徐以杓酌油沥之b. 屠惧,投以骨 公亦以此自矜c. 以我酌油知之 以钱覆其口d.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 以刀劈狼首10. 翻译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答案】8. 当道,当权;只,只是;了解;另,另外 9. a 10. 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吴地的那个阿蒙了!【解析】【8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卿今当涂掌事”翻译为“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当涂”意思是“当权,当道”。“但当涉猎”翻

23、译为“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但”意思是“只,只是”。“见往事耳”翻译为“了解历史罢了”,“见”意思是“了解”。“即更刮目相看”翻译为“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更”意思是“另,另外”。【9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意义。a都是“用”的意思;b把 / 凭,凭借;c凭 / 用;d来 / 用;故选a。【10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中“今”意思是“现在”,“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才略”意思是“才干和谋略”,

24、“非复”意思是“不再是”。据此翻译即可。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三)(8分)周处年

25、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惟余其一。处即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选自世说新语自新【注】平原:陆机,曾任平原内吏,文学家。 清河:陆云,曾任清河内吏,文学家。11. 下列加点的“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26、 竟杀蛟而出b. 结友而别c. 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d. 温故而知新12. 解释加点的词。并皆暴犯百姓 竟杀蛟而出蛟或浮或没 古人贵朝闻夕死13. 翻译句子。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答案】11. c 12. 一起 竟然 有时 看重 13. (1)(周处)听说本乡的人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被人们所憎恶,有了改过自新的想法。【解析】【11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意义。a表承接;b表承接;c表转折;d表承接;故选c。【12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

27、“并皆暴犯百姓”翻译为“一起祸害百姓”,“并”意思是“一起”。“竟杀蛟而出”翻译为“结果周处竟然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竟”意思是“竟然”。“蛟或浮或没”翻译为“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或”意思是“有时”。“古人贵朝闻夕死”翻译为“古人看重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贵”意思是“看重”。【13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一句中“闻”意思是“听说”,“始”意思是“才”,“为

28、”意思是“被”,“患”意思是“忧虑,担忧”,“意”意思是“想法”。据此翻译即可。译文: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蛟龙在水里有时浮起有时沉没,漂游了几十里远,周处始终同蛟龙一起搏斗。经过了三天三夜,当地的百姓们都认为周处已经死了,轮流着对此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竟然杀死了蛟龙从水中出来了。他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对此庆贺的事情,才知道大家实际上也把自己当作一大祸害,

29、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于是便到吴郡去找陆机和陆云两位有修养的名人。当时陆机不在,只见到了陆云,他就把全部情况告诉了陆云,并说自己想要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荒废了,怕终于没有什么成就。陆云说:“古人珍视道义,认为哪怕是早晨明白了道理,晚上就死去也甘心,况且你的前途还是有希望的。再说人就怕立不下志向,只要能立志,又何必担忧好名声不能传扬呢?”周处听后就改过自新,终于成为一名忠臣。(四)(14分)槐 抱 柳 袁省梅你见过这样的树吗?本是棵槐树,扭曲的躯干,黑铁般的外表,龟裂的表皮,半腰里却被谁挖走了般,凹陷成一个马槽般的大坑。偏偏就在那大坑里长出了一棵柳树,枝条越长越大,夹在槐树横横竖竖的枝条间。风

30、沙把村里村外的树都击打得枯死了,却在槐抱柳跟前没了奈何。 槐抱柳活着,也有一部分死了,死了的是槐树的一半,长在槐树怀里的柳树却活得好好的。这棵树是五里柳最老也是唯一的一棵树。没有谁知道这棵树多少岁了,就像不知道王长信老人多少岁一样。人们都很忙,忙着搬家。人们说,五里柳不能住了,风沙要把人都给埋了。王长信老人说他不走,他说那些空荡荡的院子房子不让他走,五里柳不让他走。老人说,我走了,谁管这棵槐抱柳呢?王长信老人每天从很远的地方担水,给自己喝,给槐抱柳喝。都走了,就剩咱俩了。王长信老人给树浇着水,咯咯笑,五里柳就剩咱两个活物了。老人把这棵树当成人了。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

31、了好多棵树苗。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老人叨叨着,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一场风沙过后,五里柳又是死寂一片,树苗东倒西歪的,有的连影子也吹刮到很远的地方看不见了。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槐抱柳担心风沙把老人也吹刮得歪倒了。沙梁上老人咯咯地笑,我的命硬着哩,不怕。老人在沙梁上,挖了更深的树坑,把一棵棵倒了的树苗扶起来,压实,浇水。老人说,我就不信撵不走沙,不信这树活不了。恣肆的阳光里,老人提着铁锹,担着水桶,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在沙梁上忙碌。槐抱柳安心了,安安静静地没有一丝声息。老

32、人再给老树浇水时,老树就对老人说,你也是一棵树,会走的树。老人咯咯咯咯笑得开心,粗糙的手抚着老树,说,我是树,咱都是树,五里柳要有好多的树。槐抱柳满枝头的叶子就哗哗哗哗响了起来。然而有一天,老人没有来。太阳在天上肆无忌惮地滚着,从东滚到西,老树都没看见老人,老树的每个枝条都耷拉着没了精神。老树开始担心起来。没有老人,五里柳就真的完了。老树忧愁地想着。夕阳给五里柳罩了一件全线银丝般的外衣时,老树看见了老人。老人晃晃悠悠地担着水,说,不服老不行了,得叫他们都回来,回来栽树。老树看看老人,满树的枝条都担心地揪扭成了一团。第二天,老人果然唤来了四五个人。老人摘下一把猩红晶亮的大枣给这几个人吃。那是老人

33、栽种的沙枣树上结的大枣。老人说,好吃吧?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那些人看着沙梁上的树,说,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老树看见老人脸上狡黠的笑,一层一层地堆积。老人悄悄地给老树说,不急,他们会回来的。五里柳还是五里柳,你信吗?果然,更多的人来到了五里柳。人们栽树累了,就坐在老树下,望着槐抱柳说,树老成精哩,有槐抱柳护佑着五里柳,五里柳就不会被黄沙埋了。老树说,老人才是精哩,他是五里柳的精魂。老人咯咯咯咯地笑着,靠着老树的槽坐了下去。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选自2011中国年度小小说

34、,有改动)14. 文章第段表现了老人哪些形象特点?15. 品味第段画线句中“狡黠”一词,联系上下文,展开合理想象,描写此时老人的心理活动(不超过60字)16. 品读第段加波浪线的句子,结合语境,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进行赏析。17. 文末描写老人坐到老树怀里,老树抱住老人的画面有何作用?【答案】14. 刻画了王长信老人坚守、执着、信念坚定;乐观;勤劳;爱国家,能担当的形象。 15. 示例:看到他们吃枣子时的样子了吧,那是动心了;他们一定会回来的,五里柳一定会绿树成荫。 16. 【角度】修辞(比喻,拟人),词语(如戚戚,瞪,寻找等);【表达效果】描写生动(或形象,准确) 【表现形象或表达情感】表

35、现老树找不到老人时的焦虑(或担忧,关切等形象或情感)。 17. 第一层次:刻画老人与老树相互依赖、相互呵护、相互疼惜的树人合一的形象。第二层次:表现了人类亲近自然、自然呵护人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还表达出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美好前景的向往和憧憬(或: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意蕴悠长)【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对该人物的描写,然后结合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可。从第段中的“王长信老人浇完树,又去挑水了。村里,地里,老人种了好多棵树苗”体现了他的勤劳;“老人说,我就不信风沙能跑过咱”一句可以看出他执着的信念;“五里柳不能只有你和我啊。咱得把风沙撵

36、走,得让房子是房子院子是院子,得让鸡飞狗跳鸟叫人闹”一句可以看出他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据此理解作答。【15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从中捕捉关键词,借此分析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结合上文段中的“不能白吃,你们得帮我栽树。吃一颗枣,栽一棵树”和段中“栽树栽树。我们都栽树。把五里柳的人都唤回来栽树”,可见老人的希望终于可以实现了,“狡黠”在这里是贬词褒用,表现了老人内心的喜悦。结合这种特点理解作答即可。示例:怎么样?我没说错吧。他们会回来的,看到这里的变化,谁都会动心的,你看他们吃枣的样子。【16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

37、(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村口的槐抱柳就担心,戚戚地把满身的结疤都瞪成了大大小小的眼睛寻找老人”一句中“槐抱柳就担心”“瞪”“寻找老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满身的结疤”比喻成“大大小小的眼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抱柳对老人的担心。据此理解作答。【17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结尾在文中的作用,结尾的作用通常有:结构上: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上: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文章结尾“老树看见老人慢慢慢慢地坐在了它的怀里。老树用它糙糙的却温暖的马槽像抱柳树一样,抱住了老人”一句展现了一个和谐温馨的画面,树人合一,表现了老人与树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深层次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相处,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美好前景的向往。点明并升华了主旨。三、表达与交流(50分)18.请以“我为 歌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划线部分可以填写你欣赏的景或物,或你敬佩的人,也可以是你崇敬的某种高贵的精神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2)卷面书写整洁美观可另加分。【答案】范文:我为你歌唱死寂的、漫长的冬天终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