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中型泵站主机组检修技术规程overhaul specification for main pump set of large and middle sized pumping station 江苏省地方标准 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13 大修准备34 机组解体45 部件检修86 安装质量167 机组安装208 电气试验279 试运行和交接验收28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泵站主机组大修报告格式及内容29参考文献45前 言为规范和加强大中型泵站主机组检修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根据江苏省农业地方标
2、准制定计划的要求,编制大中型泵站主机组检修技术规程。本规程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编写。本规程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规程由江苏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大中型泵站主机组检修技术规程1 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大中型泵站主机组检修的检修方式、检修周期、检修项目、大修准备、机组解体、部件检修、安装质量、机组安装、电气试验和试运行等内容。1.2 本规程适用于下列供排水泵站主机组: 水泵叶轮直径9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300kw及以
3、上的轴流泵、混流泵、斜流泵; 水泵进口直径500mm及以上或单机功率500kw及以上的离心泵。小型泵站机组可参照执行。特殊类型机组可参照本规程,并按有关制造商标准执行。1.3 本规程适用于大中型泵站主机组的大修。小修和临时检修参照执行。1.4 泵站主机组检修除应贯彻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备制造商的特殊要求。1.5 本规程适用于江苏省行政区域内的大中型泵站主机组检修。2 检修方式、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2.1.1 主机组检修一般分为定期检查、小修和大修三种方式。2.1.2 主机组定期检查是根据机组运行的时间和情况进行检查,了解设备存在的缺陷和异常情况,为确定机组检修性质提供依据
4、,并对设备进行相应的维护。定期检查通常安排在汛前、汛后和按计划安排的时间进行。2.1.3 主机组小修是根据机组运行情况及定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不拆卸整个机组和较复杂部件的情况下,重点处理一些部件的缺陷,从而延长机组的运行寿命。机组小修一般与定期检查结合或设备产生应小修的运行故障时进行。2.1.4 主机组大修是对机组进行全面解体、检查和处理,更换损坏件,更新易损件,修补磨损件,对机组的同轴度、摆度、垂直度(水平)、高程、中心、间隙等进行重新调整,消除机组运行过程中的重大缺陷,恢复机组各项指标。主机组大修通常分一般性大修和扩大性大修。2.2 检修周期2.2.1 主机组检修周期应根据机组的技术状况
5、和零件的磨损、腐蚀、老化程度以及运行维护条件确定,可按表1的规定进行,亦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前或推后。表1 主机组检修周期检修类别检修周期a运行时间工作内容时间安排定期检查0.503 000了解设备状况,发现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进行常规维护。汛前和汛后。小修11 0005 000处理设备故障和异常情况,保证设备完好率。汛前或汛后及故障时。大修3 63 00020 000一般性大修或扩大性大修,进行机组解体、检修、安装、试验、试运行,验收交付使用。按照周期列入年度计划。2.2.2 主机组运行中发生以下情况应立即进行大修: 发生烧瓦现象; 主电动机线圈内部绝缘击穿; 其它需要通过大修才能排除的故障。2
6、.3 检修项目2.3.1 定期检查主要项目2.3.1.1 水泵部分应包括: 叶片、叶轮室的汽蚀情况和泥沙磨损情况; 叶片与叶轮室间的间隙; 叶轮法兰、叶片、主轴联轴法兰的漏油、渗油情况; 密封的磨损程度及漏水量测定; 填料密封漏水及轴颈磨损情况; 对油润滑水泵导轴承的润滑油取样化验,并观测油位; 水泵导轴承磨损情况,测量轴承间隙; 地脚螺栓、连接螺栓、销钉等应无松动; 测温及液位信号等装置; 润滑水管、滤清器、回水管等淤塞情况; 液压调节机构的漏油量,叶片角度对应情况; 机械调节机构油位和动作灵活情况,叶片角度对应情况; 齿轮变速箱油位、油质、密封和冷却系统; 联轴器连接情况。2.3.1.2
7、电动机部分应包括: 上、下油槽润滑油油位,并取样化验; 机架连接螺栓、基础螺栓应无松动; 冷却器外观应无渗漏; 集电环和电刷磨损情况; 制动器、液压减载系统应无渗漏,制动块应能自动复归; 测温装置指示应正确; 油、气、水系统各管路接头应严密,无渗漏; 轴承、受油器的绝缘情况; 电动机轴承应无甩油现象; 电动机干燥装置应完好。2.3.2 小修的主要项目2.3.2.1 水泵部分应包括: 叶片漏油处理,更换密封件,更换润滑油; 水泵主轴填料密封、水泵导轴承密封更换和处理; 油润滑水泵导轴承解体,清理油箱、油盆,更换润滑油; 水润滑水泵导轴承的更换和处理; 叶片调节机构轴承的更换及安装调整; 受油器上
8、操作油管的内、外油管处理; 半调节水泵叶片角度的调整; 液位信号器及测温装置的检修; 导水帽、导水圈等过流部件的更换和处理。2.3.2.2 电动机部分应包括: 冷却器的检修; 上、下油槽的处理、换油; 集电环的加工处理; 制动器和液压减载系统的检修; 轴瓦间隙及磨损情况检查。2.3.3 大修的主要项目2.3.3.1 一般性大修应包括: 小修的全部内容; 叶片、叶轮室的汽蚀处理; 泵轴轴颈磨损的处理; 受油器分解、清理,轴瓦、内外油管磨损的处理,绝缘部分损坏的检查处理; 叶轮的解体、检查和处理,叶轮的油压试验; 电动机轴承的检修和处理,电动机轴瓦的研刮; 电动机定、转子绕组的绝缘维护; 电动机集
9、电环和电刷的处理或更换; 冷却器的检查、检修和试验; 液压调节机构上、中、下操作油管的检查处理和试验; 机械调节机构解体检查处理; 制动器和液压减载系统的解体检查处理; 机组的同轴度、轴线摆度、垂直度(水平)、中心、各部分间隙及磁场中心的测量调整; 油、气、水系统检查、处理及试验; 传动机构的检修和处理; 测温元器件的检修和处理。2.3.3.2 扩大性大修应包括: 一般性大修的所有内容; 磁极线圈或定子线圈损坏的检修更换; 叶轮的静平衡试验。3 大修准备3.1 主机组大修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组织、查阅资料、编制计划以及应注意的事项等。3.2 大修前应成立大修组织机构,配备工种齐全的技术骨干和其他检
10、修人员,明确分工和职责。3.3 大修前应通过查阅技术档案,了解主机组运行状况,主要内容应包括: 运行情况记录; 历年检查保养维修记录和故障记录; 上次大修总结报告和技术档案; 近年汛前、汛后检查的试验记录; 近年泵站主厂房及主机组基础的垂直位移观测记录; 机组图纸和与检修有关的机组技术资料。3.4 编制大修施工组织计划,主要内容应包括: 机组基本情况,大修的原因和性质; 检修进度计划; 检修人员组织及具体分工; 检修场地布置; 关键部件的检修方案及主要检修工艺; 质量保证措施,包括施工记录、各道工序检验要求; 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措施; 试验与试运行; 主要施工机具、备品备件、材料明细表; 大修
11、经费预算。3.5 注意事项应包括: 机组大修的场地布置。在考虑各部件的吊放位置时,除需考虑各部件的外部尺寸,安排合适的吊放位置外,还应根据部件的重量,考虑地面承载能力及对检修工作面和交叉作业是否影响; 机组大修时,应有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落实安全措施。如工作票制度,检查各种脚手架、安全网、遮栏、工作台、起重工具、吊具、行车等,重要起吊设备应按规定试验; 检修现场应备足消防器材,现场使用明火必须按规定进行和有专人监护; 临时照明应采用安全照明,移动电气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有关安全使用规定; 对大修中所需的专用工具、支架等应预先准备和制作,需要运出站外修理的部件应事先准备搬运工具和联系加工单位,避
12、免机组解体后停工待料,影响机组大修进度; 检修期间应做好流道排水设备的检查和保养,加强排水值班,防止大修期间水泵层进水; 如在汛期进行大修,施工组织计划中的安全措施还应有相应的防汛应急预案。4 机组解体4.1 一般要求4.1.1 机组解体的顺序应按先外后内,先电机后水泵,先部件后零件的程序原则进行。4.1.2 各连接部件拆卸前,应查对原位置记号或编号,如不清楚应重新做好标记,确定相对方位,使重新安装后能保持原配合状态。拆卸应有记录,总装时按记录安装。4.1.3 零部件拆卸时,应先拆销钉,后拆螺栓。4.1.4 螺栓应按部位集中涂油或浸在油内存放,防止丢失、锈蚀。4.1.5 零件加工面不应敲打或碰
13、伤,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清洗后的零部件应分类存放,各精密加工面,如镜板面等,应擦干并涂防锈油,表面覆盖毛毡;其它零部件要用干净木板或橡胶垫垫好,避免碰伤,上面用布或毛巾盖好,防止灰尘杂质侵入;大件存放应用木方或其它物件垫好,避免损坏零部件的加工面或地面。4.1.6 零部件清洗时,宜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周边不应有零碎杂物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严禁火种。4.1.7 螺栓拆卸时宜用套筒板手、梅花扳手、开口扳手和专用板手,不宜采用活动扳手和规格不符的工具。锈蚀严重的螺栓拆卸时,不应强行扳扭,可先用松锈剂、煤油或柴油浸润,然后用手锤从不同方位轻敲,使其受振松动后再行拆卸。精制螺栓拆卸时,不能用手锤直接敲打,
14、应加垫铜棒或硬木。4.1.8 各零部件除结合面和摩擦面外,应清理干净,涂防锈漆。油槽及充油容器内壁应涂耐油漆。4.1.9 各管道或孔洞口,应用木塞或盖板封堵,压力管道应加封盖,防止异物进入或介质泄漏。4.1.10 清洗剂、废油应回收并妥善处理,不应造成污染和浪费。4.1.11 部件起吊前,应对起吊器具进行详细检查,核算允许载荷,并试吊以确保安全。4.1.12 机组解体过程中,应注意原始资料的搜集,对原始数据必须认真测量、记录、检查和分析。 机组解体中应收集的原始资料主要包括: 间隙的测量记录,包括轴瓦间隙、水泵叶片与叶轮室径向间隙,空气间隙等; 叶片、叶轮室汽蚀情况的测量记录,包括汽蚀破坏的方
15、位、区域、程度等,严重的应绘图和拍照存档; 磨损件的测量记录,包括轴瓦的磨损、轴颈的磨损、密封件的磨损等,对磨损的方位、程度详细记录; 固定部件同轴度、垂直度(水平)和机组关键部件高程的测量记录; 转动轴线的摆度、垂直度(水平)的测量记录; 电动机磁场中心的测量记录; 关键部位螺栓、销钉等紧固情况的记录,如叶轮连接螺栓、主轴连接螺栓、基础螺栓、瓦架固定螺栓及机架螺栓等; 各部位漏油、甩油情况的记录; 零部件的裂纹、损坏等异常情况记录,包括位置、程度、范围等,并应有综合分析结论; 电动机绝缘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记录; 其它重要数据的测量记录。4.2 立式机组解体4.2.1 关闭进、出水流道检修闸门,
16、排空流道内积水,打开流道进人孔。虹吸式出水流道,应在排水前打开真空破坏阀或手动阀。4.2.2 排放电动机上、下油槽和油润滑水泵导轴承油盆等容器的油。4.2.3 关闭相应的连接管道闸阀,拆卸机组油、气、水连接管路。4.2.4 拆卸电动机顶部水泵叶片角度调节装置。拆卸前,应用专用测量工具测量转动部件摆度及固定部件的水平度和同轴度,并记录。4.2.5 松脱电刷,拆卸电动机转子引入线。4.2.6 拆卸电动机端盖、上下油槽盖板、油冷却器和测温装置。4.2.7 拆卸油润滑水泵导轴承密封装置和转动油盆、固定油盆;拆卸水润滑水泵导轴承密封装置、填料函、集水盘等。4.2.8 用专用千斤顶顶紧电动机导向瓦,用塞尺
17、测量电动机上、下导轴承轴瓦间隙和水泵上、下导轴承间隙,并记录。4.2.9 在电动机轴顶部位置,装设盘车工具,进行人工、机械或电动盘车。4.2.10 选取其中一只叶片为基准,按四个方位盘车测量叶片与叶轮室径向间隙。选用塞尺或楔形竹条尺和外径千分尺配合。分叶片上、中、下部位测量,列表记录。4.2.11 拆分叶轮室,检查测量叶片、叶轮体和叶轮室的汽蚀破坏方位、面积、深度等情况并记录。4.2.12 拆电动机定子盖板,用塞尺或梯形竹条尺配合外径千分尺,按磁极序号数在磁极上下端的圆弧中部逐个测量电动机定、转子间空气间隙,列表记录。4.2.13 按相对高差法用深度尺和游标卡尺配合,测量电动机磁场中心,并列表
18、记录。4.2.14 拆卸电动机下导轴承、水泵导轴承,适度抱紧电动机上导轴瓦。4.2.15 在电动机上导、下导轴颈和水泵下导轴颈处,按90上、下同方位架设带磁座的百分表,分八个方位盘车测量各点的轴线摆度值,列表记录。4.2.16 在水泵下导轴颈部位架设百分表或用内径千分尺,按电动机上导瓦方位,以水泵轴承承插口止口为基准,在相互垂直的四个方位盘车测量轴线中心值,列表记录。4.2.17 利用液压顶车装置或千斤顶在电动机下机架位置将电动机转子顶起35mm左右。4.2.18 拆卸电动机上导瓦及瓦架、油冷却器、推力头、上机架。4.2.19 拆卸水泵导水帽、导水圈。4.2.20 将泵轴支撑或悬吊稳固,拆卸泵
19、轴与电动机轴连接螺栓。4.2.21 在电动机轴顶部装上吊转子专用吊具,并调整行车吊钩位于转子轴中心,套上吊转子的专用钢丝绳。4.2.22 在转子与定子间的间隙内,按不少于8个方位插入长条形青壳纸条或其它厚纸条。起吊初期应点动,并不断调整吊点中心直至起吊中心准确,再慢速起吊,并不断上下拉动纸条,应无卡阻现象。轴法兰通过下机架时应防止碰撞,直至将电动机转子吊出定子,并移置于转子坑或专用支架上。4.2.23 中操作油管或上操作杆随电机轴同步起吊时,当电机轴提升到一定高度时,拆卸中、下操作油管或上、下操作杆的连接螺栓,吊出中操作油管或上操作杆。4.2.24 拆卸叶轮与泵轴连接螺母、螺栓。将叶轮置于架设
20、坚固的平台上或前导叶上。用专用吊具吊出泵轴,当下操作油管或下操作杆随水泵轴同步起吊时,水泵轴提升到一定高度,拆卸下操作油管或下操作杆的连接螺栓,吊出下操作油管或下操作杆。4.2.25 测量固定部件的垂直同轴度。电动机定子上部架设装有求心器、带磁座百分表的横梁。将求心器钢琴线上悬挂的重锤置于盛有一定粘度油的油桶中央,无碰及现象。初调求心器使钢琴线居于水泵下导轴承承插口止口中心,然后使用电气回路法,用内径千分尺测量钢琴线至轴窝四个方位的距离相等,即钢琴线居于轴承承插口止口中心,中心线基准误差应不大于0.05mm,最后使用专用加长杆的内径千分尺测量定子铁芯上部、下部相同四个方位的距离,列表记录。4.
21、3 卧式及斜式机组解体4.3.1 关闭进、出水流道检修闸门,排空流道内积水,打开流道进人孔。4.3.2 关闭或封闭相应的连接管道或闸阀,拆卸油、气、水连接管路。4.3.3 拆卸电动机定、转子连线,拆卸电动机与变速箱联轴器螺栓,测量电动机与变速箱联轴器间隙和同轴度并记录,拆卸电动机地脚螺栓,吊出电动机。4.3.4 拆卸变速箱与水泵联轴器螺栓,测量变速箱与水泵联轴器间隙和同轴度并记录,拆卸变速箱地脚螺栓,吊出变速箱。如叶片调节机构位于电动机与变速箱间,应先拆卸叶片调节机构。4.3.5 拆卸泵轴密封装置。4.3.6 选取其中一只叶片为基准,按四个方位盘车测量叶片与叶轮室径向间隙。选用塞尺或楔形竹条尺
22、和外径千分尺配合。在叶片进、出水边测量,列表记录,并拆分叶轮室,吊出上半部分。4.3.7 拆卸前置导轴承水泵(简支结构)。4.3.7.1 拆卸水泵前锥管上半部分、水导轴承端盖。4.3.7.2 用塞尺测量水泵导轴承上部间隙并记录。4.3.7.3 拆卸轴承盖和轴承体上半部。4.3.7.4 将水泵主轴在导叶体处垫实,拆卸短轴。4.3.7.5 将叶轮与水泵主轴用行车锁定或千斤顶支撑牢固,拆卸叶轮与水泵轴连接螺栓、定位销。4.3.7.6 拆卸推力轴承座与底板连接螺栓,将调节机构拉杆向外调节,同时泵轴向外平移。4.3.7.7 拆卸调节机构拉杆连接螺栓,吊出叶轮。4.3.8 拆卸后置导轴承水泵(悬臂结构)。
23、4.3.8.1 导叶体分半结构形式水泵拆卸:a) 将叶轮与水泵主轴用行车锁定或千斤顶支撑牢固,拆卸叶轮与水泵轴定位销、连接螺栓;b) 拆卸调节机构拉杆连接螺栓,吊出叶轮;c) 拆卸导叶体上半部分,拆卸水泵导轴承端盖、密封装置;d) 用塞尺测量水泵导轴承上部间隙并记录;e) 拆卸水泵导轴承盖和轴承体上半部。4.3.8.2 导叶体整体结构形式水泵拆卸:a) 将叶轮与水泵主轴用行车锁定或千斤顶支撑牢固,拆卸叶轮与水泵轴定位销、连接螺栓;b) 拆卸调节机构拉杆连接螺栓,吊出叶轮;c) 拆卸水泵导轴承端盖、密封装置;d) 用塞尺测量水泵导轴承上部间隙并记录;e) 用拉杆将水泵导轴承拉出轴承承插口止口,拆
24、卸水泵导轴承上下半部定位销、连接螺栓,分半吊出。4.3.9 拆卸推力轴承座两边压盖和轴承盖,拆卸推力轴承的轴承体上半部。4.3.10 用专用工具、手拉葫芦和行车配合,平移吊出主轴。4.3.11 检查测量叶片、叶轮体和叶轮室的汽蚀破坏方位、面积、深度等情况并记录。4.3.12 拆卸连接轴和调节机构的蜗轮箱。拆卸调节机构内的轴承盒时,应检查调节机构的蜗轮、蜗杆及轴承磨损情况并记录。拆卸轴承、蜗轮蜗杆和轴承垫,拆卸卡环和水泵联轴器。4.3.13 检查推力轴承和水泵导轴承磨损情况并记录,检查轴套轴颈和填料轴颈磨损情况并记录。4.3.14 同轴度的测量:将水泵导轴承窝上下部分、推力轴承箱与底板螺栓按原位
25、置重新连接牢固,在机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装有求心器、磁性座百分表的横梁。求心器钢琴线两端悬挂重锤,初调求心器使钢琴线居于水泵导轴承前后承插口止口中心,然后使用内径千分尺电气回路法测量,调整钢琴线至水泵导轴承前后承插口止口中心四个方位的距离偏差不大于0.05 mm,最后使用内径千分尺及专用加长杆测量水泵导轴承承插口止口、叶轮室和推力轴承箱的上、下和左、右四个方位的距离,列表记录 。4.3.15 测量各主要安装控制面原始高程及推力轴承箱与叶轮室中心相对位置。4.3.16 拆卸推力轴承箱地脚螺栓,吊出机坑。4.3.17 变速箱的解体。4.3.17.1 拆卸变速箱两端联轴器。4.3.17.2 拆卸变速箱
26、两端的轴承端盖,吊开变速箱上盖。4.3.17.3 检查齿轮啮合情况、齿面磨损情况,吊出主、从动齿轮。4.3.17.4 拆卸主、从动齿轮两端轴承,清洗轴承和轴颈,检查轴承磨损情况和轴颈情况。4.3.17.5 拆卸油箱内的冷却管,清理油箱齿轮油,检查清洗油箱内壁。4.3.18 电动机的解体。4.3.18.1 拆卸电动机联轴器,松脱电刷,将电动机转子联轴器端用行车吊正锁定,拆去其轴承压盖和电动机端盖,用顶丝慢慢顶出电动机端盖和轴承压盖。在转子与定子间的间隙内,按不少于8个方位插入长条形青壳纸条或其它厚纸条,避免移出转子时碰伤定子。4.3.18.2 拆卸电动机另一端轴承压盖和电动机端盖,在电动机轴上套
27、进专用工具,移出转子。4.3.18.3 拆卸电动机集电环,拆卸电动机轴两端轴承和压盖。4.3.18.4 清理电动机轴轴颈,检查并测量轴径尺寸。4.3.18.5 清扫电动机定、转子,检查绕组绝缘情况并记录。4.4 灯泡贯流式机组解体4.4.1 关闭进、出水流道检修闸门,排空流道内积水,打开流道进人孔。4.4.2 拆卸流道盖板上部的各种管道和电机进人孔上半部,拆卸盖板定位销和紧固螺栓,吊出盖板。4.4.3 从电机进人孔进入机内,拆卸电机挡风板和与空气冷却器相联的水管。4.4.4 用行车锁定灯泡头后,拆卸其与中间接管连接的定位销和螺栓。4.4.5 平移灯泡头,确认与中间接管的止口面分离后,将其垂直吊
28、出。4.4.6 拆卸中间接管外部导流板。4.4.7 用行车锁定中间接管,拆卸与定子连接的定位销和螺栓,拆卸地脚螺栓。4.4.8 平移中间接管,确认与定子的止口面已分离后,将中间接管垂直吊出机坑。4.4.9 拆卸与电机定、转子线圈和励磁系统连接的电缆,并做好记号。4.4.10 无刷励磁系统:测量整流电机定、转子间的空气间隙并记录,依次拆卸整流电机定子、转子和旋转整流子;有刷励磁系统:拆卸电刷和集电环。4.4.11 测量主电机定、转子间的空气间隙并记录。4.4.12 用行车锁定定子,用二只千斤顶将定子下部支撑固定,拆卸两侧支撑和与座环连接的定位销、螺栓。4.4.13 用行车将定子平移出转子,平移前
29、应在转子与定子间的间隙内,按不少于8个方位插入长条形青壳纸条或其它厚纸条,并安排人员在平移时不间断的抽动,应无卡阻现象,防止定、转子线圈相互碰撞损坏。定子完全平移出转子后,再吊出机坑,置于检修间内。4.4.14 用行车锁定转子,拆卸其与主轴的连接螺栓,平移吊出机坑至检修间,装上转子翻转专用工具后,将转子翻转90放平。4.4.15 测量水泵叶片与叶轮室径向间隙,并作好记录。4.4.16 拆卸伸缩节,在叶轮室下部放置专用支架,拆分叶轮室,并吊出上半部分,将下半部分放置在专用支架上。4.4.17 拆卸导水锥,用专用工具拆卸叶轮体与主轴连接螺栓,将叶轮体吊出机坑。4.4.18 拆卸润滑油、液压减载系统
30、与主轴罩相连接的油管,拆卸主轴罩和测温元件的连接线。4.4.19 用行车和手拉葫芦,通过水泵进人孔和吊物孔将主轴系的两端调平固定。拆卸所有主轴系与座环的连接螺栓。4.4.20 将主轴稍微提起,装上主轴拆卸专用滚轮,将滚轮落在座环中的轨道上,再脱开手拉葫芦。4.4.21 用行车将主轴系平移出座环,注意滚轮不能从轨道上滑出,再将手拉葫芦吊钩从机坑进入,钩住主轴前端。将主轴平移至机坑中心后吊出机坑,置于专用检修间专用支架上。4.4.22 拆卸推力轴承体。拆卸过程中,应防止正向推力瓦与推力盘分离时掉落。4.4.23 拆卸前机架。4.4.24 用深度千分尺测量反向推力瓦与瓦座间高度并记录。拆卸反向推力瓦
31、的固定螺栓,卸下反向推力瓦,拆卸电机和水泵导轴承及推力盘。5 部件检修5.1 水泵叶轮和叶轮室5.1.1 叶片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叶片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叶片汽蚀情况:用软尺测量汽蚀破坏相对位置;用稍厚白纸拓图测量汽蚀破坏面积;用探针或深度尺等测量汽蚀破坏深度;用胶泥涂抹法称重比例换算法测量失重。1、符合要求。2、叶片汽蚀的修补:用抗汽蚀材料修补,靠模砂磨。2、表面光滑,叶型线与原叶型一致。3、叶片称重。3、叶片称重,同一个叶轮的单个叶片重量偏差允许为该叶轮叶片平均重量的3%(叶轮直径小于1m)或5%(叶轮直径大于等于1m)。5.1.2 叶
32、轮室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叶轮室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叶轮室汽蚀情况:用软尺测量汽蚀破坏位置;用稍厚白纸拓图测量汽蚀破坏面积;用探针或深度尺等测量汽蚀破坏深度;检查不锈钢衬套有无脱壳、裂缝等现象。1、符合要求。2、叶轮室汽蚀修补:用抗汽蚀材料修补,靠模砂磨。2、表面光滑,靠模检查基本符合原设计要求。3、检查叶轮室组合面有无损伤,更换密封垫。测量叶轮室内径,检查组合后的叶轮室内径圆度。3、叶轮室内径圆度,按上、下止口位置测量,所测半径与平均半径之差不应超过叶片与叶轮室设计间隙值的10%。5.1.3 全调节水泵叶轮体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4的
33、规定。表4 全调节水泵叶轮体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叶轮体内的叶片调节操作机构损伤、锈蚀、磨损情况,严重的应修复。1、无损伤、锈蚀、磨损。2、检查各部密封有无变形、老化、损坏现象,有变形、老化、损坏的,应更换处理。2、无变形、老化、损坏。3、检查活塞环磨损情况,磨损严重的应更换。3、符合设计要求。4、检查叶片根部压环与弹簧是否良好,若有缺陷应更换。4、应完好。5、检查各部轴套磨损程度,磨损严重的应更换。5、符合设计要求。6、对叶轮轮毂进行严密性耐压和接力器动作试验。制造厂无规定时,可采用压力0.5mpa,并应保持16h,油温不低于5,在试验过程中操作叶片全行程动作2次
34、,检查漏油量应符合要求。6、各组合缝无渗漏,每只叶片密封装置无漏油,试验应合格;叶片调节接力器应动作灵活。5.1.4 叶轮体静平衡试验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叶轮体静平衡试验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根据叶轮磨损程度,叶轮体作卧式静平衡试验。将叶轮和平衡轴组装后吊放于水平平衡轨道上,并使平衡轴线与水平平衡轨道垂直。1、水平平衡轨道长度宜为1.25m1.50m。2、轻轻推动叶轮,使叶轮沿平衡轨道滚动;待叶轮静止下来后,在叶轮上方划一条通过轴心的垂直线。2、平衡轴与平衡轨道均应进行淬火处理,其rc=5557。淬火后表面应进行磨光处理。3、在这条垂直线上的适当
35、点加上平衡配重块,并换算成铁块重或灌铅重量。3、平衡轨道水平偏差应小于0.03mm/m,两平衡轨道的不平行度应小于1mm/m。4、继续滚动叶轮,调整配重块大小或距离(此距离应考虑便于加焊配重块),直到叶轮出现随意平衡位置。4、允许残余不平衡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2 电动机5.2.1 电动机定子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电动机定子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修前对定子进行试验,包括: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绕组直流电阻,测量直流泄漏电流,进行直流耐压试验。1、符合规范。2、定子绕组端部的检修:检查绕组端部的垫块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应垫紧垫块;检查端部固定装
36、置是否牢靠、绕组端部及线棒接头处绝缘是否完好、极间连接线绝缘是否良好。如有缺陷,应重新包扎并涂绝缘漆或拧紧压板螺母,重新焊接线棒接头。线圈损坏现场不能处理的应返厂处理。2、绕组端部的垫块无松动、端部固定装置牢靠、线棒接头处绝缘完好、极间连接线绝缘良好。3、定子绕组槽部的检修:线棒的出槽口有无损坏,槽口垫块有无松动,槽楔和线槽是否松动,如有凸起、磨损、松动,应重新加垫条打紧;用小锤轻敲槽楔,松动的应更换槽楔;检查绕组中的测温元件有无损坏。3、线棒的出槽口无损坏,槽口垫块无松动,槽楔和线槽无松动,绕组中的测温元件完好。4、定子铁芯和机座的检修:检查定子铁芯齿部、轭部的固定铁芯是否松动,铁芯和漆膜颜
37、色有无变化,铁芯穿心螺杆与铁芯的绝缘电阻。如固定铁芯产生红色粉末锈斑,说明已有松动,须清除锈斑,清扫干净,重新涂绝缘漆。检查机座各部分有无裂缝、开焊、变形,螺栓有无松动,各接合面是否接合完好,如有缺陷应修复或更换。4、定子铁芯齿部、轭部的固定铁芯无松动,铁芯和漆膜颜色无变化,铁芯穿心螺杆与铁芯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机座各部分无裂缝、开焊、变形,螺栓无松动,各接合面接合完好。5、清理:用压缩空气吹扫灰尘,铲除锈斑,用专用清洗剂清除油垢。5、干净、无锈迹。6、干燥:采用定子绕组通电法干燥,先以定子额定电流的30%预烘4h,然后增加定子绕组电流,以5a/h的速率将温度升至75,每小时测温一次,保
38、温24h,每班测绝缘电阻一次,然后再以5a/h的速率将温度上升到(1055),保温至绝缘电阻在30m以上,吸收比大于或等于1.3后,保持6h不变。6、干燥后绝缘电阻应不小于30m,吸收比大于或等于1.3,保持6h不变。7、喷漆及烘干:待定子温度冷却至(655)时测绝缘电阻合格后,用无水0.25 mpa压缩空气吹除定子上的灰尘,然后用绝缘漆淋浇线圈端部或用喷枪在降低压力下喷浇。7、表面光亮清洁,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喷漆工艺应符合产品使用技术要求。5.2.2 电动机转子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电动机转子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修前测量转子励磁绕组的直流电阻
39、及其对铁芯的绝缘电阻,必要时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判断励磁绕组是否存在接地、匝间短路等故障。1、符合规范。2、检查转子槽楔、各处定位、紧固螺钉有无松动,锁定装置是否牢靠,通风孔是否完好,如有松动应紧固。2、绕组端部的垫块无松动、端部固定装置牢靠、线棒接头处绝缘完好、极间连接线绝缘良好。3、检查风扇环,用小锤轻敲叶片是否松动、有无裂缝,如有应查明原因后紧固或焊接。3、无松动、无裂缝。4、检查集电环对轴的绝缘及转子引出线的绝缘材料有无损坏,如引出线绝缘损坏,应对绝缘重新进行包扎处理;检查引出线的槽楔有无松动,如松动应紧固引出线槽楔。4、引出线槽楔紧固,绝缘符合要求。5、清理:用压缩空气吹扫灰尘,铲除锈
40、斑,用专用清洗剂清除油垢。5、干净、无锈迹。6、干燥:采用转子绕组通电法干燥,先以转子额定电流的35%预烘4h,然后增加转子绕组电流,以10a/h的速率将温度升至75并保温16h,再以10a/h的速率将温度上升到(1055),保温至绝缘电阻在5m以上,吸收比大于或等于1.3后,保持6h不变。6、干燥后,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 m,吸收比大于或等于1.3,保持6h不变。7、喷漆及烘干:方法同6.2.1定子喷漆及烘干。7、表面光亮清洁,绝缘电阻符合要求。5.2.3 鼠笼式电动机转子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 鼠笼式电动机转子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采用目测法或断笼
41、侦察器检查鼠笼有无断环和断条现象,如有可采用局部补焊、冷接或换条修复。1、鼠笼表面完好。2、检查轴颈表面有无轻微伤痕、锈斑等缺陷,如有应用细油石沾透平油轻磨,消除伤痕、锈斑后,再用透平油与研磨膏混合研磨抛光轴颈。2、粗糙度满足设计要求。3、检查轴颈尺寸,如不满足要求,可采用镶套、堆焊或喷镀修复。3、符合设计要求。4、清理:用压缩空气吹扫灰尘,用少量汽油清除油垢。4、干净、无锈迹。5.3 机组主轴及轴颈5.3.1 电动机主轴与推力头配合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9的规定。表9 电动机主轴与推力头配合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配合面应无损坏,清除配合面油污及毛刺。1、配合
42、面无损坏,油污及毛刺。2、采用内径千分尺和外径千分尺精确测量电动机轴配合面外径和推力头内径尺寸,确定实际配合间隙,配合间隙过松应采用推力头配合面镀铜方法进行修复处理。2、符合设计间隙要求。5.3.2 电动机上、下导轴颈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 电动机上、下导轴颈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检查上、下导轴颈有无伤痕、锈斑等缺陷,如有应用细油石沾透平油轻磨,消除伤痕、锈斑后,再用透平油与研磨膏混合研磨抛光轴颈。表面应光滑,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5.3.3 水泵导轴颈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 水泵导轴颈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
43、1、检查水泵轴颈表面有无伤痕、锈斑等缺陷,如有轻微伤痕应用细油石沾透平油轻磨,消除伤痕、锈斑后,再用透平油与研磨膏混合研磨抛光轴颈。1、表面应光滑、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2、水泵轴颈表面有严重锈蚀或单边磨损超过0.10mm时,应加工抛光;单边磨损超过0.20mm或原镶套已松动、轴颈表面剥落时,应采用不锈钢材料喷镀或堆焊修复或更换不锈钢套。2、符合设计要求。5.3.4 机组主轴弯曲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2 机组主轴弯曲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架设百分表,盘车测量轴线,检查弯曲方位及弯曲程度。如弯曲超标,可采用热胀冷缩原理进行处理,要求严格掌握火焰温度,加热的
44、位置、形状、面积大小及冷却速度,并不断测量;严重时应送厂方维修。符合原设计要求。5.4 水泵导轴承5.4.1 立式水润滑导轴承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3的规定。表13 立式水润滑导轴承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用内径千分尺测量轴承内径,检查瓦面有无裂纹、起泡及脱壳等缺陷。如瓦面有缺陷,应更换;如轴瓦间隙过大,固定瓦应更换,可调瓦可调整内径。根据轴颈直径和配合间隙要求,车床加工轴瓦内径。间隙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5.4.2 立式油润滑导轴承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4的规定。表14 立式油润滑导轴承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导轴瓦面磨损程度、接触面
45、积及接触点,不符合要求的,用三角刮刀、弹性刮刀研刮。1、接触面积不小于75%,接触点应均匀,每块轴瓦的局部不接触面积,每处不应大于轴瓦面积的5%,油沟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2、检查筒式瓦的上、下端总间隙,测量瓦的内径及轴的直径。2、总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圆度及上、下端总间隙之差均不应大于实测平均总间隙的10%。3、检查轴瓦有无脱壳、裂纹、硬点、密集气孔等缺陷及烧瓦痕迹,轴瓦缺陷严重的应更换或重新浇铸瓦面。3、浇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5.4.3 卧式油润滑筒形导轴承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5的规定。表15 卧式油润滑筒形导轴承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轴瓦的磨损程度,
46、如轴瓦间隙超过规范要求,可采取喷镀轴颈或返厂重新浇铸轴瓦,再经过研刮,达到设计要求。轴瓦研刮一般分两次进行,初刮在转子穿入前,精刮在转子中心找正后;轴瓦应无夹渣、气孔、凹坑、裂纹或脱壳等缺陷,轴瓦油沟形状和尺寸应正确;筒形轴瓦顶部间隙宜为轴颈直径的1/1000 左右,两侧间隙各为顶部间隙的一半;下部轴瓦与轴颈接触角一般为60,沿轴瓦长度应全部均匀接触,每平方厘米应有13个接触点。5.4.4 卧式水润滑导轴承检修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6的规定。表16 卧式水润滑导轴承检修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用内径千分尺测量轴承内径,检查瓦面有无裂纹、起泡及脱壳等缺陷,如瓦面有缺
47、陷,应更换;如轴瓦间隙过大,固定瓦应更换,可调瓦可调整内径。根据轴颈直径和配合间隙要求,车床加工轴瓦内径。1、间隙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5.5 电动机导轴承5.5.1 电动机金属合金上、下导轴承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7的规定。表17 电动机金属合金上、下导轴承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导轴瓦面磨损程度、接触面积及接触点,不符合要求的,用三角刮刀、弹性刮刀研刮。1、上导轴承接触面积不小于85%,下导轴承接触面积不小于75%;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点;两边刮成深0.5mm、宽10mm的倒圆斜坡。2、导轴瓦有严重烧灼麻点、烧瓦或脱壳、裂纹的,应更换或重新浇注瓦面。2、
48、浇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3、对导向瓦架及调整螺栓进行检查和处理。3、焊接应牢固,松紧适度、无摆动。4、检查绝缘垫、套损伤情况,清洗并烘干,有缺陷的应更换。45、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5、用500v兆欧表测量单只导向瓦的绝缘电阻。5.6 推力轴承5.6.1 立式机组金属合金推力瓦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8的规定。表18 立式机组推力瓦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推力瓦磨损程度、接触面积、接触点及进油边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的用三角刮刀、弹性刮刀研刮。1、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点;局部不接触面积每处不大于瓦面积2,其总和不大于瓦面积5;进油边应在10mm范围内刮成深0.
49、5mm的斜坡并修成圆角;以抗重螺栓为中心,占总面积约1/4部位刮低0.01mm0.02mm,然后在这1/4部位中心的1/6部位,另从90方向再刮低约0.01mm0.02mm。2、推力瓦面有严重烧灼或脱壳等缺陷,更换或重新浇注瓦面。2、瓦面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3、检查推力瓦缓冲铜垫片是否符合要求,不满足的应更换。3、铜垫片凹坑深度应不大于0.05mm。5.6.2 弹性金属塑料瓦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19的规定。表19 弹性金属塑料瓦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弹性金属塑料瓦表面应无金属丝裸露、分层、裂纹及烧损情况,如有应更换。1、弹性金属塑料瓦表面应无金属丝裸露、分层
50、、裂纹及烧损。2、检查机组成套弹性金属塑料瓦表面颜色和光泽。2、同一套的瓦的塑料层表面颜色和光泽应均匀一致。3、检查弹性金属塑料瓦表面有无划痕,如超标应更换。3、每块瓦面划痕不应超过3条,瓦面不应有深度大于0.10mm、长度超过瓦表面长度1/4的划痕或深度大于0.20mm、长度大于25mm的划痕。4、检查弹性金属塑料瓦表面有无碰伤或凹坑,如超标应更换。4、每块瓦的表面不应有多于3处碰伤或凹坑,每个碰伤或凹坑其深度均应不大于1.0mm、宽度不大于1mm、长度不大于3mm或直径不大于3mm。5.6.3 立式机组镜板工作面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0的规定。表20 立式机组镜板工作面的检修工艺和
51、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采用推力瓦块架设百分表的推移法测量镜板面不平度,有条件的可由立式车床测量镜板面不平度。检查镜板工作面内应无伤痕和锈蚀,镜面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伤痕和锈蚀用细油石沾油研磨,研磨后抛光镜面。1、镜板工作面不平度应不大于0.03mm,镜面粗糙度应不大于0.04m。2、镜板工作面有严重伤痕、锈蚀、斑块,或不平度超标(镜板本体原因),应送厂方修复或更换镜板。2、符合设计要求。5.6.4 立式机组抗重螺栓及推力瓦架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1的规定。表21 立式机组抗重螺栓及推力瓦架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架设百分表测量抗重螺栓的最大(双摆)晃
52、动值,过松应进行镀铜处理,镀铜厚度根据测量晃动值确定。1、抗重螺栓松紧适度、无摆动,晃动值应不大于0.05mm。2、检查瓦架板焊接情况,如有裂缝应补焊牢固。组装式瓦架应检查螺栓紧固程度,瓦架与上机架间应无间隙,如有应拆出处理,紧固螺栓。2、瓦架与上机架焊接应牢固。组装式螺栓应紧固,瓦架与上机架接触面应无间隙。5.6.5 立式机组推力轴承绝缘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2的规定。表22 立式机组推力轴承绝缘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绝缘垫、套损伤情况,清洗并烘干,有缺陷的应更换。1、绝缘垫、套应完好,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2、在机组安装结束,充油前,应用500v兆欧表
53、测量绝缘电阻。2、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5m。5.6.6 滚动推力轴承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3的规定。表23 滚动推力轴承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轴承滚动面有无损伤、裂纹或严重磨损等现象,如有损伤或裂纹,轴承应更换。1、无严重磨损,轴承滚动面完好。2、检查轴承表面有无热变色或电蚀损伤,如有应更换轴承。轴承表面锈蚀,可用钢丝轮或细砂布除去。2、轴承应无损伤,轴承游隙及旋转精度满足设计要求。5.6.7 灯泡贯流式机组正反推力瓦、推力盘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4的规定。表24 灯泡贯流式机组正反推力瓦和推力盘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金属合金瓦
54、应符合表18规定;弹性金属塑料瓦应符合表19规定;。1、推力瓦研刮接触面积应大于75%,每平方厘米至少应有1 个接触点;无调节螺栓推力瓦厚度应一致,同一组各推力瓦厚度差应不大于0.02 mm。2、检查推力盘表面粗糙度,根据不同的磨损程度,采用返厂机械研磨或现场人工抛光处理。2、正反推力盘的表面,要求不平度和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分瓣推力盘合缝处的高差应不大于0.02mm,且按机组旋转方向检查,后一块不得凸出前一块。5.7 电动机油槽冷却器5.7.1 电动机油槽冷却器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5的规定。表25 电动机油槽冷却器的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检 修 工 艺质量要求1、检查冷却器外观。1、冷却器外观应无铜绿、锈蚀斑点损伤等。2、将冷却器清洗擦抹干净后,进行水压试验,检查应无渗漏。如接头处渗漏水,应用扩管器扩紧,管中有砂孔、裂缝应更换铜管或用银、铜焊补。2、冷却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资购买合同
- 租赁合同权益转让合同书格式
- 有担保和无担保借款合同
- 印刷品质量保证协议书
- 围墙铝艺护栏网购销合同
- 专业运维服务合同范本
- 实习提前离校承诺样本
- 仪器仪表制造业生产流程改进考核试卷
- 化学矿的市场需求周期与销售预测方法考核试卷
- 承接家电维修合同范例
- 《量子计算入门》课件
- 饿了么加盟商合同模板
- 心脏超声完整版
- 阿奇舒勒矛盾矩阵表
- 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技巧上课
- 《小学语文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 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十二章考察某企业的控制系统和第十三章了解某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 服务心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 信号塔无人机精细化巡检
- 《口腔医学影像学课件》
- 23J916-1:住宅排气道(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