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苏教版_第1页
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苏教版_第2页
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苏教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遨游(o)诬蔑(mi)眷恋(qun)字帖(ti)b蹊跷(q) 募集(m) 挟着(xi) 宁可(nng)c造诣(zh) 嫣红(yn) 诧异(ch) 喧闹(xun)d祈祷(q) 踱步(du) 哽咽(n) 寥落(lio)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圣诞感慨良深不约而同关健人物生崖据利力争舍生取义无与论比错别字改正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某些人之所以热衷于故弄玄虚,背后肯定有一个不可告人的“钱规则”。b坚强而善良的姑娘在风烛残年之际,决定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2、,为别人带来光明。c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于2012年2月20日发表的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在全世界引发轩然大波。d建好廉租房,为百姓构筑一个安居乐业的美梦,是我国民生工程的宗旨。4下面一段文字是某同学在“我爱汉字”活动中写下的感受,请阅读后根据要求完成题目。(4分)a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得到很好的传承。b.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血液_。c.在网络时代,我们不能“握着鼠标丢了笔杆”,不能让汉字沦为失落的文明。(1)语段“”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1分)(2)请结合文意和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1分)(3)文段中有一个病句

3、,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_句,修改意见:_5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其实,爱国是一种崇高神圣的情感,并不都表现为辉煌而壮烈的行为。在我国,似乎自古以来人们就崇尚“扫天下”而不屑“扫一屋”。当然更不是喊口号,唱高调,做美梦,梦想一觉醒来就建立起惊天动地、永垂史册的丰功伟绩。因此,我们每个有爱国之志者,都应乐于做利国利民的平凡小事。时至今日,仍有些青少年一讲爱国,总以为“洒水扫地捡纸屑”不过区区小事,大丈夫何须伸手。况且,做辉煌壮烈行为的机会比做平凡小事的机会要少得多,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际遇。abc d6填空。(5分)(1)白头搔更短,_。(2)商女

4、不知亡国恨,_。(3)在过零丁洋中,用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_。(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_。(5)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外你积累的表达爱国之情的诗句:_。7语文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7分)(1)【汉字新解】汉字中有不少字的构造很有趣味,今人也可以结合个人的感悟进行新的理解,有时还不止一种理解。请按照示例,从下面的备选字中选择一个,写出两种不同的理解。(2分)示例:选:走在前面的人,会有选择的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面的人。备选字:舒信(2)【汉字造型秀】某校开展“汉字造型秀”活动,有同学设计出下列图形。请任选一图,谈谈其在设计上

5、的创意。(3分)(3)【巧对对联】请补全下面这副对联。(2分)上联:规规矩矩写字下联:_二、阅读探究(42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8仔细品味“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说说两个“笼”好在哪里。(3分)9诗人表面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发挥。你认为诗人的真实意图是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6、,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面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注释】逮:到。鳏寡:老而无偶的男女。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齐人也,坐盗_(2)齐人固善盗乎_(3)水土异也_(4)公悲之,喟然叹曰_1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7、)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13读了【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甲】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

8、,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乙】语言像山岳一样伟大。不管哪一种,堆垒到现在,都成了山。华语无疑是最高大的巨岳之一,绵延的历史那么长,用着它的人那么多,一度与它一起称雄于世的其他古代语言大多已经风化、干缩,独有它,竟历久不衰,陪伴着这颗星球上最拥挤的人种,跌跌撞撞地存活到今天。就是这种声音,就是这种语汇,就是这种腔调:从原始巫觋口中唱出来,从孔子、庄子那里说出来,从李白、杜甫、苏东坡嘴里哼出来。这么一座语

9、言山,还不大吗?但是,山一大又容易让人迷失在里边。一生都沉埋在华语圈中的人很难看清华语的真面目,要真正看清它,须走到它的边沿,进出一下山门。我揣想最早进出山门的语言学家是丝绸之路上的客商。听到风中传来的驼铃声,首先要做的是语言上的判断。那时唐朝强盛,华语走红,种种交往中主要是异邦人学华语。这就像两种溶液相遇,低浓度的溶液只能乖乖地接受高浓度的溶液的渗透。请读这一阕词: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揽却扁舟篷底睡。这竟然出自一个沿着“丝绸之路”而来的波斯商人的后代之手!他叫李珣,在唐代诗歌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有删改)14语段【甲】中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语

10、段【乙】中说“华语无疑是最高大的巨岳之一”,说说这些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15语段【甲】中加点文字反映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16语段【乙】中引用李珣的词有什么用意?(3分)17语段【乙】中有许多精彩的段落、语句,请举出一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妙处。(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大国手清朝末年,围棋界出现两大泰斗,一人姓施名恩,住上海;一人姓林名海,居京城。两人被誉为“南施北林”。当时,林海生活没有着落,在段提督府邸做门客。一日,提督召见他说,有一队日本高手,自上海入境,打败施恩,一路北上,所向披靡。据说,领队的宛田,乃日本“第一棋士”。宛田进京,本帅

11、想令你出阵,一试深浅。为了日本的颜面,第一要输;第二要输得体面。达不到这两条,拿你全家是问。林海思忖良久,只得应允。数日后,宛田一行抵达京城。比赛地点设在提督府特别对局室。段提督亲自担任裁判长,施恩负责大盘讲解。比赛那天,提督府门外人涌如潮,热闹非凡。经猜先,林海执黑先行。林海的起手,下在了棋盘正中心。棋谚说,金角银边草包肚。棋下中腹的人,多为门外汉。宛田面露讥笑,果断将棋子落在一隅。林海略加思索,旋即镇头。相传,唐宣宗年间,善棋的日本王子入朝进贡,皇帝曾令棋待诏顾师言与之对弈。师言曾用这招“镇神头”,令王子败得心悦诚服。宛田对“镇”视若未见,继续贪占实地。林海针锋相对,依然高压夺势。很显然,

12、林海一旦尽收腹地,宛田则必败无疑。宛田意识到问题严重,便申请暂时封盘。宛田回到住所,与日方高手共商良策。皆说,果然高者在腹。面对林先生,唯有一拼,方可争胜负。宛田再下出的棋,便多了几分霸气,逼得林海频频长思。到第三十天,林海下出一招妙手,白棋像被点了要穴,顿时动弹不得。宛田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便称病不出,反复研讨。不觉又是月余。宛田无奈之下,携厚礼密访施恩,许诺说,若能探得虚实,定有重金厚谢。施恩对棋局本也迷茫,正想找林海讨教,便满口应承下来。施恩见到林海,劝说,据我所知,林兄弟与提督早有协议。现在体面认输,实乃明智之举。 林海默然不决,说,你我兄弟,嗜棋如命,当知围棋起源中国。虽为游戏,却关

13、乎大清国格,焉能不战而屈? 施恩羞红了脸,问,当前局面,如何应对?林海轻笑,说,思谋多日,偶得一招,唯鼻顶可解。 次日,宛田假作片刻思索,遂落子鼻顶。林海惊诧,微微摇头,只得另谋制敌良策。又激战数日,林海优势依然。 宛田绝望地想,林先生棋艺深不可测,即便认输,虽败犹荣。正举棋难定,适逢大雨,“咔嚓”一声霹雳,将他指间棋子惊落。 依照规则,宛田算“投子认输”了。段提督却惊呼,妙,妙不可言。宛田仔细一瞧,竟然发现,滑落之子正断在黑棋筋上。有此一断,两边黑棋,必死一块。宛田确认后,一跃而起,冲向门外,站在雨里,又唱又跳。 林海对着棋盘,石佛般一动不动,直至封盘。 林海回到住处,饭也不吃,进了棋室。他

14、交代夫人,任谁,也不要打搅我。林海棋室的油灯,亮了一夜。拂晓,林海步出棋室,唤来妻子儿女,面色凝重地说,我离家之后,你们速速离京,越远越好。没有我的书信,万不可回。又嘱托夫人,凡我子孙,再莫学棋,切记!夫人看到,林海一夜间竟白了大片头发,不禁失声痛哭。林海走进棋室,神定气爽地坐下,轻轻夹起一粒黑子,胸有成竹地落在底线上。这手棋,名曰“小尖”,看似笨拙,却像一把利刃,直指白棋软肋。施恩初见棋谱,颇感怪异。揣摩良久,方才发现,此棋一石三鸟,解危倒悬,妙不可言。他亢奋地断言,黑方小胜,已成定局。 宛田木然地坐着,喉结上下涌动,嘴唇越来越抖,一口鲜红的血,疾射在棋盘上。 段提督急步抢出,对外宣布说,棋

15、赛至今,已满百日,永久封盘!呕心沥血的名局,必将永垂千古! 林海听着外面的欢呼,企图站起,却四肢无力,浑身酥软,仰面跌倒18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2分)19文中叙写唐宣宗年间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分)20文中有两处写“雨”,请你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2分)21文中画线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赏析。(3分)22施恩与林海同是围棋界泰斗,他们都可称作“大国手”吗?为什么?(3分)三、作文(30分)23什么是牵挂?牵挂就是挂念。牵挂犹如高飘的风筝挣不脱细长的线绳,牵挂犹如瓜豆的藤蔓缠绕着篱笆;牵挂是母亲村头的守望,牵挂是游子孤灯下的怅惘。请以“最美是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6、。不少于600字。答案: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b点拨:a项,“眷”应读jun,“帖”应读ti;c项,“诣”应读y;d项,“祈”应读q。2.错别字健崖利论改正键涯理伦3b点拨:“风烛残年”指像风中的蜡烛那样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姑娘”的年龄不会太大,所以不符合语境。4(1);(2)示例一:汉字是华夏民族的瑰宝示例二:汉字是炎黄子孙的魂魄(3)a在第二个“能”后加“否”5d点拨:句讲的是人们“自古以来”错误的认识,句讲的是有些青少年“时至今日”的一些错误认识,应排在的后面,排除a、c两项。句中“更不是”紧承句“并不都”,从两个方面否定爱国的认识误区,排除b。句属于结论性语句,应排在末尾。6(1

17、)浑欲不胜簪(2)隔江犹唱后庭花(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5)示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7示例:(1)舒: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会舒心。舍得奉献自己,才会让自己更舒服。信:一个人只有言语真实,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一个人能够做到言行一致,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2)选(甲)图:设计成下雨的情形,上半部分形似天空,下半部分为下落的雨点,意为雨从天而降。这样的设计把汉字变成有趣的图形,直观生动。选(乙)图:设计成鱼的形状,上部形似鱼头,中部为带有鳞片的鱼腹,下部为鱼尾。这样的设计使汉字变成有趣的图形,直观生动。选(丙)图:上部形似果实,下部

18、为木,整个字的造型意为果实是生长在树木上的。这样的设计把汉字变成有趣的图形,直观生动。(3)堂堂正正做人二、(一)8.两个“笼”用得形象、准确,描绘出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9诗人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导致亡国的历史,讽刺了晚唐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切忧虑。(二)10.(1)犯罪。(2)本来。(3)不同。(4)同情,怜悯。11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12(1)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点拨:关键词是“徒”“其实”。(2)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而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点拨:关键词是“乐”“哀”。13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

19、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点拨:【甲】文着重表现了晏子作为外交家的机智善辩以及爱国之情,【乙】文着重表现了晏子对民生疾苦的关心。附:【乙】参考译文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背着柴草的老人,脸上有长期受饿的颜色。齐景公很同情他,感慨地说:“让当地的官员养活他!”晏子说:“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而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现在君主怜惜老者,那么您的恩泽没有人不能得到,这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景公笑了,脸上有了喜悦的神色。晏子说:“圣贤的君王遇到贤良就喜好贤良,遇到不幸就怜悯不幸。现在我请求您派人寻找没有人供养的年老体弱的人,没有房屋的丧妻丧夫的人,评定之后共同安置他们。”景公说:“很好!”于是

20、,年老体弱的人都有了供养,丧妻丧夫的人都有了房屋。(三)14.这些语句表达了对本民族语言的钟爱和对祖国的深情。点拨:“最美”“最高大”这些表达热烈赞美的词语无疑是作者(主人公)情感的自然流露。15一方面反映了韩麦尔先生在国土即将沦亡,将与祖国语言告别时的极度痛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点拨:写字“使出全身的力量”,写的字是“法兰西万岁”,可见这一举动中倾注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一片深情。16旨在说明唐朝强盛,华语走红,汉语言文化对异邦人产生了很大影响。点拨:李珣作为异邦人,其词作如此优秀印证了“华语走红,种种交往中主要是异邦人学华语”的现象,说明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17示例:“华语无疑是最高大的巨岳之一,绵延的历史那么长,用着它的人那么多”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华语的钟爱和无比自豪之情。这也是作者热爱祖国之情的体现。(四)18.围棋泰斗林海凭借高超的棋艺与高尚的人格与日本棋士宛田激战百日,最终取胜,保全了国格。点拨:本题在概括文章内容时,可按照“人物事件结果”的格式来进行。人物:林海;事件:与日本棋士宛田激战百日;结果:最终取胜,保全了国格。然后适当添加一些修饰成分,使语句更加通顺即可。19通过插叙顾师言用“镇神头”赢得胜利的故事,侧面烘托出了林海棋艺超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