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 专业复习题事业单位考试可用_第1页
园艺 专业复习题事业单位考试可用_第2页
园艺 专业复习题事业单位考试可用_第3页
园艺 专业复习题事业单位考试可用_第4页
园艺 专业复习题事业单位考试可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艺专业复习题事业单位考试可用农学园艺专业复习资料第一章.农学复习资料1. 作物的分类一. 植物学分类即按植物科.属.种分类,一般用双名法对植 物进行命名,称为学名。例如小麦属禾本科,第一个字为属名, 第二个字为种名,第三个字为命名者的姓氏缩写。这种分类对了 解和认识作物的植物学特征的异同以及研究其器官发育有重要意 义。二. 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一)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可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喜 温作物在全生育期屮需要的积温都较高,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 10C左右,最适温度为2025C,最高温度为3035C,如稻谷. 玉米高粱甘薯.棉花烟草甘蔗花生.粟等。耐寒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积温比较低,

2、生长发育最低温度在 13C左右,最适1218C,最高2630C,如小麦.大麦.马铃 薯.黑麦.油菜.蚕豆等。(二)按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分类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 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凡适宜在日长变长时开花的 作物称长日照作物,如麦类作物.油菜等。凡适宜在日长变短时开 花的作物称短日照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甘薯.棉花.烟草等。开花与日长没有关系的作物称屮日照作物,如养麦.豌豆等。 定日照作物要求有一定时间的日长才能完成其生育周期,如甘蔗 的某些品种只有在12 h 45min的日长条件下才能开花,长于或短 于这个日长都不开花。(三)按作物对C02同化途径分类可分为C3作物.C4作

3、物和 CAM (景天酸代谢)作物。三. 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一)粮食作物(1)禾谷类作物。绝大部分属禾本科。养 麦属蓼科。麦类.稻.玉米.谷子等属此类。(2)豆类作物。属豆科。主要提供植物性蛋白。如大豆.绿 豆.小豆.蚕豆等。(3)薯芋类作物。属于不同的科属,主要生产淀粉类食物。 常见的有甘薯.马铃薯。(二)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1)纤维作物。其中有 种子纤维:如棉花;韧皮纤维:如红.黄麻;叶纤维:如龙舌兰 麻。(2)油料作物。常见的有花生.油菜等。(3)糖料作物。南方有甘蔗.北方有甜菜。(4)其它作物(有些为嗜好作物)。烟草.茶叶.咖啡等。(三)饲料及绿肥作物苜蓿苕子紫云

4、英三叶草草木樨 黑麦草苏丹草红萍水葫芦水浮莲(四)药用作物 三七 天麻人参黄连枸杞何首乌灵芝 上述分类中,有些作物有多种用途。根据需要,同一作物,有时 被划在这一类,有些被划在另一类。此外,还有按作物播种季节分为春播(夏播)作物和秋播 (冬播)作物。按收获季节分为夏熟作物和秋熟作物。按播种密 度和田间管理可分为密植作物和屮耕作物等。2. 我国种植业分区1. 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2. 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3. 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4. 长江屮下游稻.棉.油.桑.茶区5. 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桔区6. 华南双季稻.甘蔗.热带作物区7. 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桑.柑桔区。8.

5、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9. 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10. 青藏高原青棵.小麦.油菜区3. 作物的生育期及生育时期的概念1. 作物完成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所需的时间称为作 物的生育期,以天数表示。2. 作物的生育时期在作物的一生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总是呈现若干次显著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可以划分为若干个 生育时期。目前,各种作物的生育时期划分方法尚未完全统一。几种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小麦出苗.分藥.起身.拨节.孕穗. 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豆类出苗.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期棉花出苗.现蕾.开 花,吐絮等期甘薯出苗.采苗栽插.分枝封垄.落黄收获等 期。4. 感温性.感光性的定

6、义(温光反应特性)所谓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又称感温性感光性)是指作物必 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 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的特性。一些二年生作物,如冬小麦.冬黑麦.冬油菜等,在其营养生 长期必须经过一段较低温度诱导,才能转为生殖生长。这段低温 诱导也称为春化。依据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通过春化对低温的范围和时间的要 求不同,一般可将其分为冬性类型.半冬性类型和春性类型3类。1. 作物的感温性作物花器分化和形成除需要一定温度诱导 外,还必需一定的光周期诱导,不同作物品种需要一定光周期诱 导的特性称为感光性。一般分为以下3种类型:2. 作物的感光性(

7、1)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 界日长时,才能开花。如果适当延长黑暗,缩短光照可提早开 花。相反,如果延长日照,则延迟开花或不能进行花芽分化。属 于这类作物的有大豆.晚稻.黄麻大麻烟草等。(2)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 花。如果延长光照缩短黑暗可提早开花。而延长黑暗则延迟开花 或花芽不能分化。属于这类作物的有小麦燕麦.油菜等。(3)日中性作物开花之前并不要求一定的昼夜长短,只需 达到一定基本营养生长期,在自然条件下四季均可开花,如养麦 等。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 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如不同水稻品种基本营养 生长期的变化幅度为

8、15、60天。不同春播甘蓝型油菜品种基本营 养生长期的变化幅度为2427天。不同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 期的长短各异,这种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称为作物品 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性。4.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 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水稻对温光的反应特性表现为感光性(短日照缩短生育期).感温 性(高温缩短生育期)和基本营养生长性(高温短日照都不能改 变营养生长日数的特性)。作物的生长中心是指作物不同生育阶 段生长势较强.生长绝对量和相对量都较大的器官。处于生长中心 的器官,对光合产物需求迫切,竞争能力强,因而同时也是全株 有机养分

9、输入中心和养分分配中心。不同生育阶段的生长中心器 官类型不同,其代谢特点亦不同。5. 产量的构成因素二.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形成作物产量二单位面积株数X单株 产品器官数X产品器官重量谷类作物产量二穗数谷X单穗粒数X 粒重类作物产量二穗数X每穗结实粒数X粒重豆类作物产量二株数 X每株有效荚数X每荚实粒数X粒重薯类作物产量二株数X每株 薯块数X单薯重棉花(皮棉)产量二株数X每株有效铃数X每铃籽棉重X衣分(一)产量构成因素油菜产 量二株数X每株有效角果数X 每角果粒数X粒重甘蔗产量二有效茎数X单茎数烟草产量 二株数X每株叶数X单叶重 绿 肥作物 产量二株数X单株重(二)产量形成的特点1. 以收获营养器官

10、为目的的作物麻类作物烟草和饲料作 物,收获产品是茎叶,主要在营养生长期收获薯类作物以地下部肥大的薯块(块根或块茎)作为栽培的主 要收获物。2. 以收获种子为目的的作物(1)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 的形成经历完整的生育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按穗数.穗粒 数和粒重顺序完成,而穗数和粒数形成又是重叠进行的。(2)双子叶作物一般而言,单位面积的果实数取决于密度 和单株成果数。因此,自播种出苗(或育苗移栽)就已开始形 成,屮后期开花受精过程是决定阶段,果实发育期是巩固阶段。其中大豆.棉花.寵麻.花生可分为一种类型,它们的花果在植 株上下各部都有(花生主要在下部),都是边开花结果,边进行 营养器官生长

1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矛盾比较突出,容易发生 蕾花果的脱落(花生则是果针能否入土和发育饱满的问题),结 果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另一类作物如向日葵.红花.油菜,芝麻.亚麻等,它们的果实 着生在植株顶部或上部(芝麻),在营养生长基本结束或结束之 后(芝麻还有小部分营养生长)才开花结实,先开的花较易结 实,后开的花常因环境已不适或植株衰老而不能结实。先结的果 实屮结籽率高低常成为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三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一)作物产量现状和潜力作物光合性能作物产量二(光 合面积X光合强度X光合时间)0. 05mm)为主,占50%以上。土 粒间孔隙大,大孔隙多,小孔隙少。土质松,易耕作;透水性 强,

12、保水性差;保肥能力差。在这种土壤上生长的作物,容易出 现前期猛长,后期脱肥早衰的现象,施肥管理宜勤施少施。对块 根类作物的生长有利,也适宜种植生长期短而耐瘠薄的植物,如 芝麻花生.西瓜等。粘土类。土壤以细粉粒(0.001 mm)为主,占30%以上。总 孔隙度大而土粒间孔隙小,土质粘重,干时紧实板结,湿时泥 泞,不耐旱也不耐涝,适耕期短,湿犁成片,耙时成线,耕作困 难。通气透水差,易积水,有机质分解慢,保水保肥强。植物常 有缺苗现象,幼根伸长慢,“发老苗不发小苗”。适宜种植小麦. 玉米水稻.枇杷等。壤土类。介于砂土和粘土之间,土粒以粗粉粒(0. 51000xl000x种子发芽率(%) x田间出苗

13、率(%)54. 每生产100kg籽粒对N P K的需求量 每生产100kg籽 粒,需氮3. 11. 1kg,磷1. l0. 3kg,钾3.20. 6kg,三者的比例为2.8:l:3o55. 苗期.中期.后期主要生长特点.调控目标(一).苗期管理1. 苗期的生育特点与调控目标苗期是指年前(出苗至越冬) 和年后(返青至起身前)两个阶段。生育特点是以长根.长叶.分 藥的营养生长为屮心。岀苗至越冬阶段的调控目标是在保证全苗的基础上,促苗早 发,促根壮菓,安全越冬,达到冬前壮苗标准。即单株同伸关系正常,叶色适度,主茎57片叶,分葉3飞 个,次生根10条,冬前总茎数为成穗数的1.52倍,常规栽培下为105

14、0*1350万,叶面积指数1左右。返青至起身阶段的调控目标是早返青,叶色葱绿,长势茁 壮,分篥蹲实,根系发达,总茎数13501650万,叶面积系数2 左右。2. 苗期管理措施(1)查苗补种.疏苗补缺.雨后松土破除板 结。(2)灌冬水。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C,夜冻昼消水分得以 下渗时进行。利于保苗越冬,利于年后后早春保持较好埔情,以 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3)返青时进行顶凌耙压保埔,促进麦苗早发稳长。(4)根据土壤埔情和小麦苗情决定是否施返青肥.灌返青 水。过旺苗及早镇压。(二).中期管理1. 屮期生育特点与调控目标小麦生长中期始至起身.拔节到 抽穗前。该阶段的生长特点是根茎.叶等营养器官与小穗

15、小花等 生殖器官分化.生长.建成同时进行。调控目标是:根据苗情,适时.适量运用肥水管理措施,协调 地上部与地下部.营养器官与生萌器官.群体与个体的生长关系, 促进分篥两极分化,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实现秆壮.穗齐.穗大. 为后期生长奠定良好基础。2. 屮期管理措施(1)起身期。依据田间诊断结果,进行施 肥浇水或深耘断根。(2)拔节期。壮苗的春季第一次肥水应在拔节期实施。具体 时间,因群体大小产量水平而异。(3)孕穗期。此期是小麦的需水“临界期”,供水极为重 要。(三).后期管理1. 后期生育特点及调控目标后期是指从抽穗到灌浆承受的阶 段。是以籽粒形成为屮心的开花受精养分运输籽粒灌浆产量形 成的过

16、程。调控目标是保持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功能期,抗灾防病虫, 防止早衰与贪青晚熟,促进光和产物向籽粒运转,争取粒重。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提高粒重的示意图2. 后期管理措施。(1)在开花后15天左右即灌浆高峰前及时浇好灌浆水,并 注意防倒。为改善品质,此后不再灌水,尤其要避免麦黄水。(2)叶面喷肥增加粒重改善品质。2%、3%尿素溶液或0. 3%0.4%磷酸二氢钾溶液,750kg/hm2o(3)及时防治白粉病.锈病.酚虫.粘虫.吸浆虫等病虫害。第二章.园艺学复习资料绪论1.园艺:是指种植蔬菜.果树.花卉等的生产技艺,是农业生 产和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园艺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生长发展规律.繁殖. 栽培育种.贮藏加工.病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